文言文复习 ————实词之一词实词之一词多义多义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题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一词多义现象示例实实词词例句例句译文译文实词释实词释义义亡亡1.今今亡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陈涉世家》》现在现在逃跑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失败也是死,发动起义失败了也不过是死了也不过是死逃跑逃跑今复十年,存今复十年,存亡亡不可知《《苏武传苏武传》》现在又过了十年,是活着还是现在又过了十年,是活着还是死死了都不了解了都不了解死亡死亡此诚危急存此诚危急存亡亡之秋也《《出师表出师表》》这真是决定危急存这真是决定危急存亡亡的时刻灭亡灭亡暮而果大暮而果大亡亡其财《《智者智者疑邻疑邻》》晚上,果然大量地晚上,果然大量地丧失丧失了财物丧失、丧失、丢失丢失生之有时,而用之生之有时,而用之亡亡度,度,则物力必屈。
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论积贮疏》》万物的生长是有季节的,如果万物的生长是有季节的,如果无无限度的滥用,那么物质财力就必限度的滥用,那么物质财力就必然短缺通通“无无”,没,没有有实词实词 例句例句译文译文释义释义除除赵王扫赵王扫除除自迎,执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赵王命人打扫赵王命人打扫台阶台阶亲自迎接,亲自迎接,按主宾之礼导引公子走西面的按主宾之礼导引公子走西面的台阶台阶台阶而燕国见陵之耻而燕国见陵之耻除除矣那么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那么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除除去去了去掉去掉清除清除爆竹声中一岁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在爆竹声响中一年在爆竹声响中一年过去过去了逝去逝去郡之贤士大夫请于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当道,即除除魏阉废魏阉废祠以葬之祠以葬之郡中的贤德人士向当政者请求,郡中的贤德人士向当政者请求,立即立即清理清理废弃的魏忠贤祠堂的废弃的魏忠贤祠堂的旧址以埋葬五位壮士旧址以埋葬五位壮士清理清理予予除除右丞相兼枢密右丞相兼枢密使使我我被封官被封官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拜官拜官 掌握一词多义需多读、多查字典、多积累另外,要掌握一些多义词词义推断方法多多义词词义推断方法推断方法1、字形分析法 2、语境分析法3 3、课文迁移法、课文迁移法 4 4、、成语印证法5、对句分析法 6、语法分析法 7、邻词推断法 8、代入检验法 9、合体拆分法1、、 字形推断法字形推断法(形形训法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以上, “形旁形旁”给我我们推断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
来有利的条件 常常见形旁的形旁的词义指向:指向: 从从“钅(金)、木、氵(水)、(火)、土(金)、木、氵(水)、(火)、土”者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与五行有关; 从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u))”者与兵器有关,者与兵器有关, 从从“马、牛、羊、豕、牛、羊、豕 、犭、、犭、 鸟、虫、虫”者与者与动物有关从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其它还有:禾有:禾--五谷、五谷、贝--金金钱、、 皿皿--器具、器具、 纟 --丝麻、宀麻、宀--房舍、房舍、 求求--毛皮毛皮隹(隹(zhui ))--鸟雀、冖雀、冖--笼罩、罩、 歹歹--死亡、死亡、 月月--肉、肉、 页--首、首、 、、 目目---眼、眼、 尸尸 --身体身体…… •如如《《念奴念奴娇》》"樯橹灰灰飞烟烟灭"中的中的"橹"::木制的船具木制的船具 •“不不刊刊之之论”中的中的“刊刊”从形旁上看从形旁上看应该与与“刀刀”有关,有关,削,修改削,修改;; •再如再如“君径君径造造袁所寓之法袁所寓之法华寺寺”一句中一句中“造造”字的意字的意义。
造造”的的义符符为“辶辶”,,联系下文系下文“袁所寓之法袁所寓之法华寺寺” ,不,不难推推测与与处所关所关联的的词义应该是是“到到” “去去”的意思,的意思,“造造” 的其它意的其它意义 “制造制造” “成就成就” 显然与然与文意不符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也同理,也可译为“拜拜访” 之之义,如如《《过故人庄故人庄》》 2 2、、语境推断法境推断法•例如例如:•1、借助、借助内部内部语境境来推断来推断 ①每每闻琴瑟之声,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而舞 (随着、和着)(随着、和着) ②(屈原)出(屈原)出则接遇接遇宾客,客,应对诸侯侯 ((应答)答)•2、借助、借助外部外部语境境来推断来推断 ①郦元之所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殆与余同,而言言之不之不详 (叙述)(叙述) ②而而渔工水工水师虽之而不能之而不能言言 (用文字(用文字记载))3 3、、课文迁移法文迁移法 如:高考如:高考题“扬州州辟辟从事吏从事吏”同同课文的文的“连辟辟公府不就公府不就”中的中的“辟辟”,,征召。
征召高考高考“飞骑因番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先涕泣不自胜”同同课文的文的“沛公不沛公不胜杯杓杯杓”中的中的“胜”,,禁禁得起,能承受得起,能承受上海卷中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不肖人也,不足爱也也”同同课文文“向使六国各向使六国各爱其地其地”中的中的“爱”,,爱惜,惜,珍珍爱既有既有令令名,复求寿考名,复求寿考”同同课文的文的“便言多便言多令令才才”,,好的,美好的好的,美好的高考高考“城之不城之不拔拔者二耳者二耳” 与与 “拔拔石城石城”同,同,攻占,攻下攻占,攻下 “齐人追亡逐人追亡逐北北” 同同《《过秦秦论》》中的中的“追亡逐追亡逐北北”同,同,败北的北的军队4 4、、 成成语印印证法法 成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系成语,加以印,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判断文言词义会有会有很大的帮助很大的帮助 例如:例如: 腥操并御腥操并御,芳不得芳不得薄薄兮(兮(日薄西山日薄西山,接近) 又如:又如:“在官清在官清恪恪,未,未尝闻私私”中的中的“恪恪”是是“谨慎而恭敬慎而恭敬”意,同成意,同成语“恪守恪守不渝不渝”中的中的“恪恪”同;同; “吾亦望汝吾亦望汝副副其心其心”中的中的“副副”与成与成语“名副其名副其实”中的中的“副副”同同(符合)。
符合) “或或妄妄嗔怒嗔怒”中的中的“妄妄”与成与成语“轻举妄妄动”中的中的“妄妄”义同同 (胡乱胡乱) 殚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殚精竭虑 殚、竭:尽殚、竭:尽赵奢之赵奢之伦伦制其兵制其兵————不伦不类不伦不类 伦:类伦:类夫晋,何夫晋,何厌厌之有之有————贪得无厌贪得无厌 厌:同厌:同“ “餍餍” ”,满足,满足使弈秋使弈秋诲诲二人弈二人弈————诲人不倦诲人不倦 诲:教导、指导诲:教导、指导明于明于治治乱,娴于辞令乱,娴于辞令————长治久安长治久安 治:安定,太平治:安定,太平 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浮于食————人浮于事人浮于事 浮:超过浮:超过 原指人的才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女也不女也不爽爽,士贰其行,士贰其行————屡试不屡试不爽爽 爽:差错爽:差错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因因遗策遗策————因循守旧因循守旧 因(循):沿袭因(循):沿袭下面列举一些课内实词与成语的中某些词的含义一一构成同义的现象。
下面列举一些课内实词与成语的中某些词的含义一一构成同义的现象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出类拔萃,超出)(出类拔萃,超出)①①孙膑孙膑期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曰:暮见火举而齐发 ((不不期期而遇而遇 约定约定))②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速祸焉祸焉 (不速之客,招致,招引(不速之客,招致,招引 ))③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登高而呼,声非加疾疾也也(疾风知劲草,强(疾风知劲草,强 ))④④每每责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一头,辄倾数家之产(求全责备,寻求,寻找(求全责备,寻求,寻找 ))⑤⑤势势拔拔五岳掩赤城五岳掩赤城 ⑥⑥召医而召医而尤尤其故其故( (怨天尤人怨天尤人, ,责问,责怪责问,责怪) )5 5、、 对句判断法句判断法( (语言言结构推断法构推断法) ) 古人行文常古人行文常讲究究对称,称,处于于对应位置的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相反、相对的特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可据之进行判断 A、、 不不积跬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跬"与与"小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小步,半步) B、、 追亡逐追亡逐北北(亡(亡 .北北对应,均,均为溃败的的军队常用"败北北",北即,北即败)) C、、 忠不必用兮,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不必以以(以,(以,对应"用用",,被任用被任用)) D、、 戴朱戴朱缨宝宝饰之帽,之帽,腰腰白玉之白玉之环 (("腰腰"与戴与戴对应,,动词,,腰戴腰戴)) 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字义同同”灭“字)字)F、、忧劳可以可以兴国,国,逸豫逸豫可以亡身可以亡身 ((忧劳::忧思思劳苦;逸豫:安逸享苦;逸豫:安逸享乐))6 6、、 语法分析推断法法分析推断法 根据根据汉语语法知法知识,主,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大多是由名词、代、代词充当,充当,谓语大多是大多是由形容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充当,定语是由名是由名词、代、代词充当,状充当,状语是由副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性,进而推知它的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如: 《《鸿门宴宴》》中中“范增数目范增数目项王王”中的中的“目目”字,它前有状字,它前有状语,后,后带宾语,用,用如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既不能理解成“眼睛眼睛”,也不能,也不能仅理解理解为“看看”,,应该理解理解为“用眼睛示用眼睛示意意” 《《 促促织》》中中"欲居之以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中"高高"字上字上带宾语,用,用如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抬高" 高考高考题“取樵炊灶取樵炊灶”中的中的“樵樵”前跟前跟动词,因此,因此应是名是名词,,译为“柴薪柴薪”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是由两个同义或反或反义的的单音音节语素合成的,它素合成的,它们可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偏义复复词,一是,一是同同义复复词偏义复复词,用,用义偏在其中偏在其中一个一个语素上,另一个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作用;同义复复词是同是同义复用 七、邻词推断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七、邻词推断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同义复词同义复词•1 1 而陋者乃以斧斤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考击而求之而求之 《《石钟山记石钟山记》》•2 2 闻大王有意闻大王有意督过督过之之 《《鸿门宴鸿门宴》》•3 3 成益愕,急成益愕,急逐趁逐趁之之 《《促织促织》》•4 4 冀幸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屈原列传屈原列传》》考:敲打考:敲打过::责备趁:追赶趁:追赶幸:希望幸:希望八、代入检验法八、代入检验法( (还原法还原法) ) 即将题目中的解释当作正确的用法即将题目中的解释当作正确的用法, ,看它在句中和文中是否都通顺。
看它在句中和文中是否都通顺1 1、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季布季布匿匿濮阳周氏濮阳周氏 匿匿: :隐瞒隐瞒 B.B.意意季布匿其所季布匿其所 意意: :料想料想C.C.上乃赦季布,上乃赦季布,拜拜为郎中拜为郎中拜: :授官 D.D.诸将皆诸将皆阿阿吕后意 阿阿: :迎合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计布匿濮阳周氏灭,高祖购求布千金计布匿濮阳周氏 ”A A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A.怿怿白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白:禀告 B.B.岁岁凶凶,汝旁诸县多盗,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凶:不吉利 C.C.不容汝也少年皆不容汝也少年皆诺诺 诺:答应诺:答应 D.D.夜入其家,探其夜入其家,探其箧箧箧:小箱子箧:小箱子B B九、合体拆分法九、合体拆分法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辨识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辨识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
如: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 “妻子妻子” ”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 “妻子儿女妻子儿女” ”迁移练习:迁移练习:山人之亭,山人之亭,适当适当其缺其缺 适当:恰好挡住适当:恰好挡住重法不用,而民重法不用,而民自治自治 自治自治: :自然得太平自然得太平辨析下列一辨析下列一组“ “信信” ”字的字的词义•信信知生男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反是生女好•今以蒋氏今以蒋氏观之,犹之,犹信信•信信义著于四海著于四海•分析:分析:• “信信”在在“知知”前,作状前,作状语 “确确实”• “犹犹”是副是副词 ,,“信信”处在在谓语位置,是位置,是动词“相信相信”• “信信义”处在主在主语位置上,位置上,“著著”是是谓语,,“信信”为“信誉信誉”作业:核按钮P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