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结构本章结构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v规模经济的含义v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v垄断竞争市场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v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v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v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v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 “新贸易理论”该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对国际贸易基础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模型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边际收益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规模经济的引入使(1)生产可能性边界变化;(2)市场结构由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一、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概述 某一假定行业的投入产出关系 产出 总劳动投入 平均劳动投入 5 10 2 10 15 1.5 15 20 1.3333 20 25 1.25 25 30 1.2 30 35 1.16667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假设:•两个国家: 本国 (资本充裕) 和外国(劳动充裕)•两个生产部门:制造品(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粮食(劳动密集型产业) 。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独生产所有制造品垄断竞争和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Figure 4: 不存在收益递增时的贸易本国本国 (capital abundant)外国外国 (labor abundant) 制造品制造品粮食粮食垄断竞争和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Figure 5: 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下的贸易本国本国 (资本充裕资本充裕)外国外国 (劳动充裕劳动充裕) 制造品制造品食物食物行业内贸易行业内贸易行业间贸易行业间贸易垄断竞争和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收益递增或规模经济可以导致贸易的发生,即来自于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的趋势•规模经济可以被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导致完全竞争的崩溃•分析有规模经济存在是的贸易必须运用不完全竞争模型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垄断竞争市场中,一个行业中一般包括着好多家生产差异产品的厂商•国际贸易创造出一个比任何一个国内市场都要大得一体化市场,因此,向消费者提供物价低廉的商品个丰富多样的选择成为可能•贸易可以划分成两类:–行业内贸易–行业间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二、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一、规模经济的含义•规模经济:指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规模经济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两种•内部规模经济: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外部规模经济:即平均成本取决于行业的规模,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两种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不同:•外部规模经济: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许多相对较小的厂商构成,且处于完全竞争完全竞争状态;•内部规模经济:存在规模经济行业中,大厂商比小厂商更有成本优势,形成了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两种规模经济都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往往与另一个概念-规模收益递增联系在一起后者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特征,它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自然存在规模经济,但反过来,规模经济并不要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三、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外部规模经济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歇尔他注意到行业的地理集中现象•现代有关外部规模经济的例子:•(1)集中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的半导体工业•(2)集中在纽约的投资银行业•(3)集中在好莱坞的娱乐业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三个原因:•1、专业化的供应商•单个公司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服务需求市场来维持众多的供应商的生存。
但行业集中却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大量厂商集中在一起完全可以联合起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2、劳动市场共享•厂商的集中能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创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3、知识外溢•人与人之间信息与构想的非正式交流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四、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1、模型的基本假设•假设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Y部门仍为规模收益不变部门市场结构仍是完全竞争的,而且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及市场规模假设均相同,所以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问题:国际贸易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2、生产可能性边界•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的两因素:要素密集度和规模经济•一般来说,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会产生一种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的张力(附图6.1),而规模经济则产生一种将生产性边界向内凹(机会成本递减)的吸力,最终整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则取决于两股相反“力量”的对比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y1x1MY1/2X1/2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机会成本递增的PPF线(一)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附图6-1 对收益递增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的解释(二)y7y6y5y4y3y1y2x4x3x2x1T’M’N’S’V’N’RR’Q’OXOYy7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3、附图6-1 对收益递增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的解释 相对价格•图6-1EMN0XYHG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假定经济最初位于E点,PPF与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线(Px/Py)相交。
但E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略微偏离E点,都无法使经济再回到E如G点,它与E点具有相同的相对价格,G点处PPF的斜率为MCx/MCy,显然有: Px/Py> MCx/Mcy 这样,应该生产更多的X和更少的Y,并从G点移动到N点(商品X完全专业化生产) 如果经济处于H点,则生产将从H点移动到M点(商品Y完全专业化生产) 结论:引入国际贸易之后,贸易模式具有不确定性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开放条件下v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如果A国专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A、B两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进行交换,那么两国的消费点都会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位于图6-2中直线TT’的中点C,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v既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也可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图6-2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4、国际分工格局的决定•(1)在两国情况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格局是不确定的• 在存在多种均衡解的情况下,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的确定可能完全由偶然或历史因素决定以瑞士钟表业为例(见图6-3)。
•(2)国与国之间市场的差别也会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实质影响• 国内市场规模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附图6-3 “先行优势”:瑞士钟表的例子DACSACTC0P112Q1*泰国的平均成本曲线ACT位于瑞地ACS线之下,这样,泰国潜在地能够以比瑞士低得多的价格供应市场但是,如果瑞士的制表工业建立在先的话,它就能以价格P1来销售手表;然而这一价格要低于泰国个别厂商从事生产的初始成本C1所以,即便新的生产者可能具有潜在的低成本,由于历史原因而建立起来的专业化生产模式会持续下去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5、外部规模经济下的贸易及社会福利•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贸易对于国家福利的影响比基于比较优势或内部规模经济的贸易对福利的影响要模糊得多模糊得多:•一方面,世界经济能从某些行业为实现外部经济而进行的集中生产中获益;•另一方面,谁也无法保证哪个国家应该生产带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以外部经济为基础的贸易有可能会使一国的福利水平比没有时下降•见图6-4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附图6-4 外部经济和贸易损失ACSACTDWDTP1P2C0 *当存在外部经济时,贸易可能会使一国的情况比没有贸易时更糟。
在本例中,瑞士以较低的足以阻止泰国生产者进入的价格(P1)来供应世界市场(DW),泰国则从瑞士进口手表然而,若泰打算切断一切手表贸易的话,它就要有能力以更低的价格P2来供给其国内市场(DT)因此,泰国会有积极性去保护它潜在的手表工业不受外来竞争的打击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6、动态收益递增•源于知识积累的外部经济:当某个厂商通过经验积累提高产品质量或生产技术时,其他厂商就有可能对该技术加以模仿并从中受益随着某一行业整体知识的不断积累,这种知识外溢就有助于其中的各个厂商的生产成本下降•一般的外部经济行业,成本依赖于当前产量;而在源于知识积累的外部经济行业,成本依赖于累积产量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附图6-4:学习曲线单位成本累积产量QLC1C*0学习曲线说明一国工业的累积产出越大,其单位成本也就越低丰富经验的国家经验缺乏的国家LL*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OAB图6-3*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过于复杂,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两种典型的不完全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垄断竞争相关理论复习•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2)厂商数量非常多,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3)进入或退出一个生产集团很容易。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1.垄断竞争价格和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 价格与边际收入的差距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均衡厂商数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价格和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①如果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函数是线性的,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d是直线型的,那么, d曲线和MR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是相等的,MR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是d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的一半,即MR曲线平分由纵轴到需求曲线d之间的任何一条水平线这是完全垄断厂商边际收益曲线的一个显著特征 证明如下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假定线性的反需求函数为: Q= A–BP P=A/B-Q/B (8.1) 其中,A、B为常数,且A、B>0由上式可得总收益函数和边际 收益函数分别为: TR(Q)= PQ = AQ/B-Q2 /B (8.2) MR(Q) = dTR / dQ =A/B-2Q/B (8.3) P=MR+Q/B MR=P-Q/B =P(1-Q/BP) (8.4) 比较(8.1)式和(8.3)式不难发现,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的下降速度(即斜率值–2b)正好是其需求曲线的下降速度(即斜率值–b)的2倍。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② 当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时,厂商的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三者之间还存在以下关系:MR = P (1–1 / ed )图图8—2MRPHACBDEOFGQd(AR)MR = P–P/P-ed = P (1–1/ed)8.4)即ed = P/(P-MR),, 根据(8.4)式可知:(1)当ed>1时,则MR>0,这时厂商若降低价格将导致总收益增加2)当ed=1时,MR=0,这时厂商价格降低不会引起总收益发生变化3)当ed<1时,MR<0,这时厂商降低价格将导致总收益减少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MR[eD/(eD-1)]•克鲁格曼模型假设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多时, eD就越缺乏弹性,eD/(eD-1) = 1+1/(eD-1) 就越大•由于MR=MC,则P=MC[eD/(eD-1)] •= MC[1+1/(eD-1)]将随着消费量的增多而提高(PP曲线)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AC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产出价格成本FBP1AC1Q1MCDMRAC’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某个厂商的成本具有如下形式:C = F + c x Q (1)•某个厂商的平均成本:AC = C/Q = F/Q + c (2)•某个厂商的边际成本是c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Figure 1: 平均成本对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成本120345624681012141618202224单位成本单位成本产出产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Q 某厂的销售量–S 行业的总销售量–n 行业中厂商的数目–P某厂商自己定价–P′行业或对方定价 Q = S x [1/n – b x (P – P′)] (3)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AC = F/Q + c = n x F/S + c (4)–平均成本取决于市场规模和行业中的厂商数。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成本成本 C, 价格价格, P厂商的数量厂商的数量, nCCP3AC3n3n1AC1n2 AC2EFigure 1: 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不完全竞争理论P2,P1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厂商数与价格厂商数与价格不完全竞争理论 Q = (S/n + S x b x P′)– S x b x P (5)均衡时厂商定价一致P=P′Q=S/n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厂商数与各自定价之间的关系 P = c + 1/(b x n) (6)不完全竞争理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均衡时价格与厂商数目关系•Q=A-BP•P=A/B-Q/B•MR=PQ=AQ/B-Q2/B•MR=A/B-2Q/B•MR=P-Q/B 利润最大时MR=MC=c•P=c+Q/B•设A= S/n + S x b x P′•B= S x b•则P=c+Q/sb=c+s/nsb=c+1/nb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目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目•假设在一共同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所面对需求条件均分别相同;•假设每个厂商只生产一种品种的产品,厂商的数目与差异产品的数目是等同的;•假设该行业的要素投入总量是固定不变的,市场总需求完全无弹性,即与价格无关;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单个厂商均衡产量的决定 •厂商决定其产出的条件MR=MC。
•如果短期内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大于零,那么就会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市场 图6-5AC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新厂商的进入会对原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影响• 一是原有厂商在市场上的占有量会下降,即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 二是原厂商所面对的需求弹性越来越大,即其需求曲线变得更加平坦,这是因为差异产品的数目增加导致原有厂商的产品被其他产品替代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新厂商的进入最终导致行业内所有厂商的利润为零,这时市场结构达到均衡,市场中厂商数目随之确定下来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均衡状态下,市场规模大小与厂商数目(或差异产品数目)以及厂商产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市场规模越大,则其所能容纳的厂商数目(n)就会越多;•其次,厂商数目越多,与单个厂商平均成本典线相切的需求曲线就越平坦,这意味着厂商的均衡产量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上升•由于所有厂商的条件均完全相同,所以均衡时,所有厂商的产量与产品价格也均相同,若用M表示整个市场规模,那么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均为:q=M/n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均衡时厂商数目与厂商产量之间所有可能组合的轨迹 ——RC曲线RC曲线向上倾斜,曲线上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市场规模M越大,因而对应的厂商数目与厂商产量就越大。
图6-6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三、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三、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与B国,两个国家除了市场规模存在差异(例如人口规模的差别导致了市场规模的差异)外,在生产技术条件、要素禀赋以及消费者偏好等诸多方面假设都完全相同;•假设A国是小国,B国是大国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v 市场规模扩大,世界均衡点为W,厂商数目为nw,所有厂商的均衡产量均为qwvA’、B’分别表示A、B两国开放后的新均衡点 各国厂商的产量均为qw ,A、B两国的厂商数目之和等于nw 封闭条件下,A、B两国的市场均衡分别为A点与B点 图6-6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开放后的情形•国际分工格局 :同一行业里,一国只生产某些种类的产品,另一国则生产其他类型的产品 ,我们不能肯定每个国家生产产品的种类 •贸易形态:产业内贸易•市场扩大产生两种积极效应:一是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二是增加产品的品种数量•贸易的福利效果: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使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二是产品品种的增加,使得消费者可有更多的选择,带来更多的满足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四、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四、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分析框架:垄断竞争贸易模型 除了规模经济外,再引入要素禀赋差异这一因素 •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针对两个部门)•假设现有两个部门——X与Y,其中X是资本密集型部门,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Y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要素市场仍假设为完全竞争结构。
•假设A、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其他一切条件都相同,其中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开放后开放后•A国的消费者会从B国购买Y产品,但在X部门,两国的厂商各自生产不同的差异产品,两国消费者所消费的X部门产品既有本国的,也有外国的,即在X部门,每个国家都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由于整个贸易最终必须达到平衡,所以A国在X部门应属于净出口国,B国在X部门则应属于净进口国•贸易格局: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同时存在 ;•贸易起因:产业间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的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内贸易则完全由规模经济引起•两种贸易形式在整个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要素禀赋差异与规模经济的对比,两国间的差异越小,贸易应主要由规模经济引起,贸易形式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反之,两国的差异性越大,产业间贸易就会越显著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Figure 2: 大市场的影响成本成本 C, 和价格和价格, P厂商的数量厂商的数量, nCC1n1 P11PPn2P22CC2垄断竞争和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数据例子: –汽车生产是一个垄断竞争行业–b = 1/30,000–F = $750,000,000–c = $5000–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有相同的生产成本–年销售量:本国900,000 外国1600000垄断竞争和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Figure 3: 汽车市场的均衡2.垄断竞争和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Figure 3: Continued2.垄断竞争和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Figure 3: Continued垄断竞争和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Table 2: 有关市场一体化收益的假象的例子2.垄断竞争和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用垄断竞争模型说明规模经济是如何导致贸易发生的:–一个更低的平均价格(A lower average price)–更多商品种类(The availability of a greater variety of goods)–进出口在同一产业 (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2.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贸易能够扩大市场规模的思想成为垄断竞争模型在贸易中运用的基础。
在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中,一国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和其生产规模都受到该国市场规模的限制贸易使市场扩大,各国将在一具比贸易前要窄的范围内从事某些产品的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同时通过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产品来扩大消费者可获取的商品种类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第三节、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第三节、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寡头垄断市场在市场结构上表现为厂商数目很少(但不止一个)、产品同质的特征在这种市场上,厂商做决策时要考虑到自己的行动会引起竞争对手什么样的反应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行为有两种矛盾的倾向,一种是敌对,一种是妥协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二、双寡头市场二、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古诺模型 假设市场中只有两个厂商,H和F假设两个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边际成本为常数;厂商行为模式是非合作型的;厂商的决策变量为产量厂商对对方的产量并不了解(假设厂商同时做决策),但可根据对对方的猜测,来作出自己的各种选择图6-7描述了厂商H是如何作出产量决策的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厂商H假设对方的产量qF给定不变,曲线RDH即为厂商H的剩余需求曲线,厂商H的边际受益曲线MRH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决定了厂商H最佳产量选择为qH。
图6-7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由图可知,对于不同的qF,厂商H的产量选择也会不同,如果把该厂商的最佳产量选择与对方各种可能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用一条曲线描述出来,就是该厂商的反应曲线(Reaction curve)另一个厂商也有一条反应曲线 厂商H反应曲线的确定图6-8给出了在两种特殊情形下厂商H的产量选择在图6-8(a)中,假设对方的产量为零,这意味着厂商H是一个完全垄断厂商,市场总需求曲线就是其剩余需求曲线,在这种情形下,厂商H的最佳产量就是垄断产量qM图6-8(b)说明厂商F的产量对应于什么样的水平时,厂商H的最佳反应是退出市场或将产量定为零如图,当qF等于完全竞争下的市场需求量qc时,厂商H的剩余需求曲线及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纵轴,此时厂商H的最佳产量选择为零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图6-8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图6-9中的两条直 线 HH/、 FF/分别表示厂商H和F的反应曲线H厂商反应曲线在图中要比F厂商的反应曲线更陡一些图6-9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三、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三、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假设世界上只有A、B两国,两国在某一共同行业中各只有一个厂商存在。
开放后,两国厂商均可自由进入对方市场,因此两国的国内市场现在变为寡头市场结构(双寡头) 图6-10描述了A、B国市场的均衡在图6-10(a)中,A国市场的均衡点为E,此时国内厂商在本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为 来自B国的厂商在A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为 两 国 之 间 的 同 质 产 品 相 互 倾 销 ( Reciprocal dumping),发生了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a)图6-10qfqhFHH/OEqfaqhaF/(b)H/Oqh qhb qfbqfF/E/FH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之所以会发生,完全是因寡头厂商的策略性行为(Strategic behavior)引起的与垄断竞争模型不同的是,在寡头垄断情形下,产品是同质的,所以贸易并不能增加两国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但是,贸易后,两国市场结构由原来的完全垄断转化为寡头垄断,贸易虽不能完全消除垄断因素,但还是带来了竞争,这便是贸易的竞争促进效应(Pro-competitive effect)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整个社会福利净效应=(C+D)-(C+G)+(G+I)=D+I>0,即A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福利改善为图中梯形(D+I)的面积所示。
贸易后两国市场上的产品销售量的增加,贸易减少了两国市场的垄断因素,降低了资源配置扭曲 MC图6-11qmPha2qhaDCE GI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分别以外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理论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国际贸易仍是互利的,贸易利益主要表现为: (1)贸易可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2)贸易可改变市场结构,促进竞争,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二、古诺模型补充二、古诺模型补充• 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垄断模型它分析的是两个出售矿泉水的生产成本为零的寡头垄断厂商的情况古诺模型的假定是:市场上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古诺模型的价格和产量决定可用图8-16来说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在均衡时,A、B两个厂商的产量都为市场总容量的 ,即每个厂商的产量为 ,行业总产量为 。
古诺模型也可以用建立寡头垄断厂商的反应函数的方法来说明 在古诺模型的假设条件下,设市场的线性反需求函数为: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为市场总需求量,QA和QB分别为市场对A、B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的需求量,即 对A寡头垄断厂商而言,其利润等式为: πA=TRA-TCA=PQA-O (图为已假定TCA=0) =[1800-(QA+QB)]QA=1800QA-QA 2-QAQB A寡头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QB (8.6)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8.6)式就是A寡头垄断厂商的反应函数,它表示A厂商的最优产量是B厂商的产量的函数。
也就是说,对于B厂商的每一个产量QB,A厂商都会作出反应,确定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QA 类似地,对于B寡头垄断厂商来说,有 (8.7)(8.7)式是B寡头垄断厂商的反应函数,它表示B厂商的最优产量是A厂商的产量的函数联立A、B两寡头垄断厂商的反应函数,便得到如下方程组: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是市场总容量的三分之二,即有: 解方程组得:QA=600,QB=600此即A、B两厂商的均衡产量可见,每个寡头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是市场总容量的三分之一,即有将QA=QB=600代入市场及需求函数式,可求得市场均衡价格:P=600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