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节 六国古文

m****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88MB
约22页
文档ID:590065269
第三节 六国古文_第1页
1/22

第三节第三节 六国古文六国古文 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我国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赵、文,是我国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赵、韩、魏等国文字的合称韩、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六国古文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六国古文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1.1.有声符的合体字迅速发展,形声字取得了有声符的合体字迅速发展,形声字取得了明显的优势明显的优势 2.2.假借现象相当普遍假借现象相当普遍3.3.形体歧异繁多形体歧异繁多4.4.形体省变、讹变突出形体省变、讹变突出5.5.仍有合书文字仍有合书文字 除以上共同特点外,六国古文还有各自的特除以上共同特点外,六国古文还有各自的特点从结构整体上看,韩赵魏三晋文字和西周、点从结构整体上看,韩赵魏三晋文字和西周、春秋文字差距不大从风格上看,三晋文字端庄春秋文字差距不大从风格上看,三晋文字端庄整饬,用笔纤巧细腻;楚文字纵横恣意、疏阔遒整饬,用笔纤巧细腻;楚文字纵横恣意、疏阔遒劲;燕文字工整而呆板,多用方折;齐文字体式劲;燕文字工整而呆板,多用方折;齐文字体式修长,笔画匀整,喜用繁饰。

修长,笔画匀整,喜用繁饰 根据六国古文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简根据六国古文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简帛文、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文、玉石文等帛文、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文、玉石文等 一、简帛文一、简帛文 简帛文是简文和帛文的合称简是简牍的略简帛文是简文和帛文的合称简是简牍的略称,指狭长的竹片或木片帛指未经染色的丝织称,指狭长的竹片或木片帛指未经染色的丝织品,也叫缣或缯简帛文,就是写在竹木片或缣品,也叫缣或缯简帛文,就是写在竹木片或缣帛上的文字帛上的文字 简文至迟在商代就已经有了甲骨文中已经有简文至迟在商代就已经有了甲骨文中已经有““典、册典、册””二字,是商代已经有简册的明证,由二字,是商代已经有简册的明证,由于简册易于腐烂,至今没有发现战国以前的竹简于简册易于腐烂,至今没有发现战国以前的竹简甲骨文甲骨文 典典甲骨文甲骨文 册册 古代简册在历史上有过两次大发现,一古代简册在历史上有过两次大发现,一次是西汉武帝在孔子故居墙壁中发现的次是西汉武帝在孔子故居墙壁中发现的“古文经古文经”,一次是西晋武帝时在今河南省,一次是西晋武帝时在今河南省汲县古墓中发现的汲县古墓中发现的“汲冢竹书汲冢竹书”。

都是战都是战国竹简楚简文字用毛笔书写,字体草率,国竹简楚简文字用毛笔书写,字体草率,体式平扁体式平扁 春秋时已经有帛书出现了,先秦时代的春秋时已经有帛书出现了,先秦时代的帛书,目前只发现一件,即帛书,目前只发现一件,即19421942年湖南长年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被盗掘出土的战国楚帛书,沙东郊子弹库被盗掘出土的战国楚帛书,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简帛文字笔画两端尖峭,中间略粗,简帛文字笔画两端尖峭,中间略粗,起笔和收笔尖细,均不藏锋,近似蝌蚪,起笔和收笔尖细,均不藏锋,近似蝌蚪,故称故称““蝌蚪书蝌蚪书””、、““蝌蚪文蝌蚪文”” 二、六国金文二、六国金文 六国金文是指战国时东方六国及相邻小国六国金文是指战国时东方六国及相邻小国铜器上的文字铜器上的文字 战国时代,礼器铭文明显少于春秋时代,战国时代,礼器铭文明显少于春秋时代,兵器铭文大量增加,多直接用刀刻在兵器上,兵器铭文大量增加,多直接用刀刻在兵器上,铭辞多简短但有两宗礼器铭文不仅字多,且铭辞多简短但有两宗礼器铭文不仅字多,且字形和内容都非常重要。

一是字形和内容都非常重要一是19781978年在湖北随年在湖北随县发掘的属于战国初期的几套编钟,总字数达县发掘的属于战国初期的几套编钟,总字数达28002800字,属于楚系文字字,属于楚系文字 一是在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中发现的刻一是在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中发现的刻有长篇铭文的大鼎(有长篇铭文的大鼎(469469字)和方壶(字)和方壶(450450字),属于三晋文字字),属于三晋文字 战国时期还有一种特别的金文战国时期还有一种特别的金文————符符节文符,是作为调兵遣将凭证的兵符;节文符,是作为调兵遣将凭证的兵符;节,是作为过关验证信物的金节刻于兵节,是作为过关验证信物的金节刻于兵符、金节上的文字,称之为符节文符、金节上的文字,称之为符节文 三、货币文三、货币文 货币文是指铸在钱币上的六国文字,又称泉货币文是指铸在钱币上的六国文字,又称泉文(钱文)文(钱文) 春秋后期出现铸币,战国时广泛流通其形式有:春秋后期出现铸币,战国时广泛流通其形式有: 布币:形似农耕具中的铁铲,主要流通于三晋布币:形似农耕具中的铁铲,主要流通于三晋。

刀币:仿自手工作坊用的削刀,主要流行于齐燕刀币:仿自手工作坊用的削刀,主要流行于齐燕 圆钱:或圆廓方孔,或圆廓圆孔,主要流行于秦圆钱:或圆廓方孔,或圆廓圆孔,主要流行于秦 国、六国北方国、六国北方 金饼:又称饼金、印字金,是饼状或版金饼:又称饼金、印字金,是饼状或版状的黄金铸币状的黄金铸币 铜贝:又称蚁鼻钱,形似海贝主要流铜贝:又称蚁鼻钱,形似海贝主要流行于楚 货币文字因铸造时要顾及货币的面积和货币文字因铸造时要顾及货币的面积和形状,所以字数不多,一般铸以城市名称、形状,所以字数不多,一般铸以城市名称、或者加上币值面额,字体简略,笔画草率,或者加上币值面额,字体简略,笔画草率,变体字多变体字多 四、玺印文四、玺印文 玺印文又称玺文,是铸刻在印章上的文玺印文又称玺文,是铸刻在印章上的文字先秦以前,玺是印章的通称,到秦始字先秦以前,玺是印章的通称,到秦始皇才规定天子的印章称玺,臣民的印章叫皇才规定天子的印章称玺,臣民的印章叫印,因此,先秦的印章都叫古玺迄今所印,因此,先秦的印章都叫古玺。

迄今所见古玺,大多是战国时代的遗物见古玺,大多是战国时代的遗物 古玺或作阳文(朱文),或作阴文古玺或作阳文(朱文),或作阴文(白文),种类繁多,可分为两类:一是(白文),种类繁多,可分为两类:一是官玺,主要刻记官名职事,二是私玺,主官玺,主要刻记官名职事,二是私玺,主要是姓名玺此外还有吉语玺,又称成语要是姓名玺此外还有吉语玺,又称成语玺,多是套语式的祝词玺,多是套语式的祝词 古玺面积很小,为了印面布局美观,常古玺面积很小,为了印面布局美观,常将偏旁挪移穿插,减省笔画,讹变部件,将偏旁挪移穿插,减省笔画,讹变部件,所以古玺文中省变、讹变之字很多所以古玺文中省变、讹变之字很多 五、陶文五、陶文 陶文指刻或印在陶器上的文字陶文在各种陶文指刻或印在陶器上的文字陶文在各种器物铭文中,算得上是最古老的一个门类在陶器物铭文中,算得上是最古老的一个门类在陶器上刻画符号,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这器上刻画符号,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这里主要是指战国陶器文字里主要是指战国陶器文字 战国陶文是晚清开始大量出土的现存陶文战国陶文是晚清开始大量出土的。

现存陶文多属于齐燕韩三国,有印模和刻画两类陶文多多属于齐燕韩三国,有印模和刻画两类陶文多出于制陶工人之手,属于民间通行的俗体文字,出于制陶工人之手,属于民间通行的俗体文字,很多字偏旁移易,结构变动很多字偏旁移易,结构变动 六、玉石文六、玉石文 玉石文是指刻或写在石器、玉器上的文玉石文是指刻或写在石器、玉器上的文字目前传世的玉石文珍贵资料有两种:字目前传世的玉石文珍贵资料有两种:中山国石刻和盟书中山国石刻和盟书 盟书是古代盟誓的誓词出土的盟书盟书是古代盟誓的誓词出土的盟书多为玉质,也称玉简现在所见的盟书有多为玉质,也称玉简现在所见的盟书有19651965年在山西侯马出土的晋国侯马盟书和年在山西侯马出土的晋国侯马盟书和19821982年在河南温县发现的温县盟书年在河南温县发现的温县盟书 侯马盟书质料为玉片和石片,多作尖首侯马盟书质料为玉片和石片,多作尖首平足长条匕首形,出土近平足长条匕首形,出土近50005000片,能辨认片,能辨认字迹有字迹有650650片,辞文用毛笔书写,多朱红色,片,辞文用毛笔书写,多朱红色,时代为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

温县盟书为时代为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温县盟书为石片,均用毛笔墨写,时代与侯马盟书相石片,均用毛笔墨写,时代与侯马盟书相近 盟书字体与竹帛文相近,起笔重而收盟书字体与竹帛文相近,起笔重而收笔轻,形似蝌蚪,异体字繁多盟书是春笔轻,形似蝌蚪,异体字繁多盟书是春秋末的晋国文字,可以视为六国古文的代秋末的晋国文字,可以视为六国古文的代表之一温温县县盟盟书书中中山山石石刻刻 七、七、《《说文说文》》和和“三体石经三体石经”中的中的古文古文 东汉许慎东汉许慎《《说文说文》》中收中收录的古文,是汉代人所见的录的古文,是汉代人所见的战国文字古文主要采自战国文字古文主要采自“壁中书壁中书”和民间所献古文经和民间所献古文经三体石经三体石经 ““三体石经三体石经””古文是三国时人所见的战古文是三国时人所见的战国文字石经是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刊刻国文字石经是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刊刻的,也称魏石经、正始石经原物共的,也称魏石经、正始石经原物共3535石,石,用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对照刻写,用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对照刻写,内容为内容为《《尚书尚书》》、、《《春秋春秋》》及及《《左传左传》》的的一部分,共一部分,共14.714.7多万字。

多万字 在汉字发展史上,六国古文代表了支流,在汉字发展史上,六国古文代表了支流,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就被淘汰了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就被淘汰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