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封邦建国封邦建国■ ■ 制礼作乐制礼作乐第第4 4课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摇篮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姬昌姬昌周文王周文王姬考姬考 姬发姬发周武王周武王姬鲜姬鲜管叔管叔姬旦姬旦周公旦周公旦…姬度姬度蔡叔蔡叔姬处姬处霍叔霍叔 姬诵姬诵周成王周成王……姬奭姬奭召公召公姬封姬封康叔康叔…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一、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商 ,牧野之战,商纣(帝辛)自杀,商潮灭亡武王建周,建都镐京,史称“西周” 利簋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利簋的铭文 武王征商,唯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有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译文大意是: 武王武王征伐商国,甲子日早上,征伐商国,甲子日早上,岁祭,贞卜,能克,传闻岁祭,贞卜,能克,传闻各部军队,早上占有了朝各部军队,早上占有了朝歌,辛未那天,武王的军歌,辛未那天,武王的军队在阑驻扎,赏赐右吏利队在阑驻扎,赏赐右吏利铜,用作檀公宝尊彝。
铜,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段铭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印证了《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及《史记·殷本纪》等古代文献中关于武王克商在甲子日,又恰逢岁星当空的记载官员利因参与克商之役受赐而作此器,时间在克商后的第七天,故利簋是现存最早的一件西周青铜器此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二、封邦建国p 分封目的:分封诸侯、以藩屏周p 分封对象: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同时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在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第一次封建 西周第一次封建形勢圖殷霍管蔡封建制封建制•燕魯齐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诸侯,封诸侯,封诸侯,封诸侯,……………………武王追思武王追思武王追思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 ( ( (shshshshì ì ì ì) ) ) )于燕封弟叔鲜于管,于燕封弟叔鲜于管,于燕封弟叔鲜于管,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史记《史记《史记····周本纪》周本纪》周本纪》周本纪》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建制封建制第二次封建 周公周公 ……兼兼制天下制天下,立七十一立七十一 国国,姬姓独居五十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荀子子•儒效》儒效》 •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宗法制、井田制与农耕方式•宗法制: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井田制:西周主要土地制度有私田、公田之分•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改用土地轮作的方式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三、周公制礼作乐p 周公辅成王p 制礼作乐1. 礼的起源 :2. 周公制礼的目的:3. 周公制乐的目的:4. 礼乐制度的意义: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敬天保民的思想p 周公提倡“德治”p 德治的主要内容:“敬天保民”p“敬天保民”思想的意义: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周公。
公 ——孔子孔子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殷后的一统天天下;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下;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世的礼乐文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化可能是另的文化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一种精神状态 ——史学家史学家杨向奎向奎•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孔子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周公的评价:周公的评价:■ 辅助武王,翦灭殷商辅助武王,翦灭殷商■ 平定三监,东征叛国平定三监,东征叛国■ 大行封建,以屏周室大行封建,以屏周室■ 制礼作乐,儒学先驱制礼作乐,儒学先驱 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阅读资料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周公主张并推行封邦建国起到了哪些效果?周公主张并推行封邦建国起到了哪些效果?封建制的效果封建制的效果•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僖公二十四年》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
不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孟子·告子》告子》比较:与商朝政治制度的比较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制礼作乐制礼作乐•“礼礼”的含义:的含义:习俗仪式习俗仪式-----规范规范----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本质是:差异本质是:差异 (别)(别)周礼之一:嫡长子继承制周礼之一:嫡长子继承制周礼之二:等级制周礼之二:等级制周礼之三:礼仪制周礼之三:礼仪制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礼记·王制》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乐乐”的含义的含义 舞乐、史诗-----认同感----社会团结 乐的本质是:和同乐的本质是:和同制礼作乐制礼作乐•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礼记·乐记》 用礼节制民心,用乐调和民气,以政治推行之,刑罚防范之礼乐用礼节制民心,用乐调和民气,以政治推行之,刑罚防范之礼乐刑政四者都能发达而不相孛乱,帝王之术也就完备了刑政四者都能发达而不相孛乱,帝王之术也就完备了乐的特性是乐的特性是求同,求同,礼的特征是求异礼的特征是求异同使人们互相亲爱,同使人们互相亲爱,异则使人互相尊敬异则使人互相尊敬乐事太过不加节制,会使人之间的尊卑界限混淆、流移不定;礼事乐事太过不加节制,会使人之间的尊卑界限混淆、流移不定;礼事太过不加节制,则使人们之间离心离德和合人情,使相亲爱,整太过不加节制,则使人们之间离心离德和合人情,使相亲爱,整饬行为、外貌,使尊卑有序,便是礼乐的功用了饬行为、外貌,使尊卑有序,便是礼乐的功用了礼的精义得以实礼的精义得以实现,就贵贱有等现,就贵贱有等;;乐事得以统一,则上下和合,无有争斗乐事得以统一,则上下和合,无有争斗。
制礼作乐制礼作乐•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九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九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九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 “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礼崩乐坏” ”的局面一些卿的局面一些卿的局面一些卿的局面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
按礼,天子的舞用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 “八佾八佾八佾八佾( (yì)”yì)”((((“ “佾佾佾佾” ”是是是是“ “乐舞行列乐舞行列乐舞行列乐舞行列” ”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季孙氏也用季孙氏也用季孙氏也用“ “八佾舞于庭八佾舞于庭八佾舞于庭八佾舞于庭” ”,孔丘斥责说:,孔丘斥责说:,孔丘斥责说:,孔丘斥责说:“ “是可忍也,是可忍也,是可忍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制礼作乐制礼作乐•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敬天保民敬天保民天(命 )统治者 民(百姓) 尊礼 德治 敬天保民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敬天保民敬天保民周公说:“啊!君子在位,可不要安逸享乐。
先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然后处在逸乐的境地,就会知道老百姓的痛苦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郁达夫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了解西周的史料了解西周的史料青铜器的铭文是关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重要史料 西周长囟编钟《史记《史记《史记《史记····周本纪》周本纪》周本纪》周本纪》《史记《史记《史记《史记····鲁周公世家》鲁周公世家》鲁周公世家》鲁周公世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 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诗经·鲁颂》《周礼》书影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尚书》《尚书》《尚书》《尚书》《礼记》《礼记》《礼记》《礼记》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商代的附属国商代的附属国 是被征服或主动臣服于商王的,附属国的首领由商王册封,但与商王基本上没有血缘宗亲关系 ; 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是有限的,附属国基本保持独立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发生战争西周的诸侯西周的诸侯 是被周王分封到地方的,被封诸侯或是周王的宗亲,或者通过姻亲与周王形成宗法关系,诸侯与周王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周王的势力渗透到诸侯国,周王派代表监督诸侯,对诸侯国的控制加强了,诸侯国的自主权有所削减,对周王的义务更加明确了; 周初有的诸侯国打破商朝附属国的血缘界限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1)分封制起到了)分封制起到了拱卫拱卫王室的作用,从而巩固了西周统王室的作用,从而巩固了西周统治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2.周王确立了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了加强,统治效果得到了加强西周西周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统治果得到加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统治果得到加强 2)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地扩大,从而)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地扩大,从而扩大扩大的的西周的西周的疆域疆域;;((3)分封制使)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了“周王周王—诸侯诸侯—卿、卿、大夫大夫—士士”的的等级等级序列,确立了比较严格的等级隶属制;序列,确立了比较严格的等级隶属制;((4)诸侯王具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这为后来诸侯争霸)诸侯王具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这为后来诸侯争霸的出现埋下了隐患;的出现埋下了隐患;((5)分封制)分封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状况,有利于落后的状况,有利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当时生产力的发展;((6)分封制所造成的等级秩序,还贯穿)分封制所造成的等级秩序,还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想观念之中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成语成语“问鼎之心问鼎之心”( (现一般也作现一般也作“问鼎中原问鼎中原”) )的典的典故:故:《左传《左传·宣公三年》:宣公三年》:“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
周)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晋书《晋书·王敦传》: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摘自《汉语成语词典》摘自《汉语成语词典》①①请用白话文叙述这个故事请用白话文叙述这个故事②②思考楚庄王问鼎的用意何在?思考楚庄王问鼎的用意何在?提示提示提示提示: : : :解题关键:理解解题关键:理解解题关键:理解解题关键:理解“ “九鼎九鼎九鼎九鼎” ”作为一种礼器,在西周时期是王作为一种礼器,在西周时期是王作为一种礼器,在西周时期是王作为一种礼器,在西周时期是王位和权力的象征位和权力的象征位和权力的象征位和权力的象征思路引领:思路引领:思路引领:思路引领:“ “九鼎九鼎九鼎九鼎” ”的象征意义的象征意义的象征意义的象征意义答案提示:楚庄王问鼎意在向周王室发出挑战,企图争夺答案提示:楚庄王问鼎意在向周王室发出挑战,企图争夺答案提示:楚庄王问鼎意在向周王室发出挑战,企图争夺答案提示:楚庄王问鼎意在向周王室发出挑战,企图争夺王位。
王位 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西周第二次封建形勢略圖封建制封建制第二次封建宋卫燕魯齐晋蔡洛邑 西周第二次封建形勢略圖◆将将殷人殷人旧旧地分封地分封为为宋、宋、卫卫二二国国◆在洛邑在洛邑营营建建东东都,都,驻驻重兵重兵监控监控参参加叛加叛乱乱的殷的殷顽顽民◆大封大封亲属亲属和功臣,作和功臣,作为为周室屏周室屏藩藩概况概况◆将将第一次封建的部分封第一次封建的部分封国国向向东东移,移,扩扩大周朝大周朝势势力第第4 4课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作业:n 用关键词来概括西周社会的特征n 西周的封邦建国与商朝的 内外服制度有何不同? 其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