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第十一课 我的叔叔于勒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清曲折的故事情节,把握文章脉络,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2.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式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欣赏文章的艺术手法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了解了文章的故事情节,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金钱关系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研读课文,透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一、研读课文,透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1.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爱慕虚荣、贪婪、自私相关语句:(1)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2)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3)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4)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2.船长:冷漠、好心 相关语句: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二、细读文章,找出细节描写二、细读文章,找出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文艺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在文艺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文艺用形象反映生活而形象总是非常具体的因此,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的作用,往往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细节描写是突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人物的性格,寻找能细节描写的句子,组内交流质疑,班内展示解惑 三、再读文本,理解深意三、再读文本,理解深意 再读文本,再读文本,分析题目含义,明确创作主旨 3.二姐夫:唯利是图相关语句: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4.“我”:善良、有同情心 相关语句:(1)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2)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 叔辨析主人公辨析主人公这篇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
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明确: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未来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那短短的一瞬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件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分析分析“我我”在文中的形象和作用在文中的形象和作用形象: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说是线索性的人物 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环境描写及其作用1、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明确:烘托我们一家去旅行时快乐的心情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明确:烘托了我们一家人失望、沮丧的心情。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也反映了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运用对话、细节描写等描写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2.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直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模仿本文的写作方法,续写一个“奥楚蔑洛夫离开后的故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