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系统课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89699556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觉系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感觉系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感觉系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感觉系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感觉系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觉系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觉系统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感觉系统定义定义 及分类及分类 感觉(感觉(sensory)的定义:的定义:作用于各种感受器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感觉的分类感觉的分类: 特殊感觉:嗅觉、视觉、听觉和味觉 一般感觉: 1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3 3、复合感觉(皮质感觉):图形觉、实体觉、复合感觉(皮质感觉):图形觉、实体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重量觉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重量觉等。 内脏感觉:来自内脏感受器(心血管、胃肠道等)来自内脏感受器(心血管、胃肠道等) 感觉系统组成周围部分:外感受器

2、 本体感受器 内感受器(内脏)传导部分:薄束、楔束 脊髓丘脑束(侧束、前束)中枢部分:躯体感觉区丘脑的核团薄束、楔束的传入通路躯干、四肢、关躯干、四肢、关节、韧带本体感节、韧带本体感受器受器皮肤精细触觉感皮肤精细触觉感受器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节薄束、楔束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丘脑皮质束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躯干、四肢深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深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深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深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粗触觉

3、传导路路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躯干、四肢痛温觉及粗痛温觉及粗触觉感受器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节上升上升1-2节段节段脊髓灰质后角固有核脊髓灰质后角固有核 白质前连合交叉白质前连合交叉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三叉丘系头面部皮肤和粘膜感受器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半月节 升支(短)触觉三叉神经脑桥核 -降支(长)痛温觉三叉神经脊束核 交叉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 内囊后肢丘脑辐射中央后回感

4、觉区 头面部的感觉的传导途径躯干和四肢触觉躯干和四肢触觉 传导通路传导通路 皮肤感受器皮肤感受器周围神经周围神经背根神经节背根神经节中枢突中枢突 (粗触觉)(粗触觉) 脊髓后角脊髓后角 白质前白质前连合连合 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精细触觉)(精细触觉)脊髓后索(薄束和楔束)脊髓后索(薄束和楔束)薄束核和楔束核薄束核和楔束核 (前索)(前索) 脊髓丘系脊髓丘系(延髓)(延髓)内侧丘系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内囊后肢丘脑辐射丘脑辐射中央后回感觉区中央后回感觉区 髓髓 内内 感感 觉觉 传传 导导 束束 的的 排排 列列传导束的传导束的排列规律排列规律对髓内外病变的鉴别诊断有

5、重对髓内外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如颈段发生髓内肿瘤时,痛温觉障碍是要意义。如颈段发生髓内肿瘤时,痛温觉障碍是按颈、胸、腰、骶顺序按颈、胸、腰、骶顺序自上向下自上向下发展,而颈段髓发展,而颈段髓外肿瘤时,痛、温觉障碍的发展顺序则外肿瘤时,痛、温觉障碍的发展顺序则相反相反。 节段性感觉支配每一个脊髓神经后根支配一定的皮肤区域,称为皮节。每一个脊髓神经后根支配一定的皮肤区域,称为皮节。绝大多数皮节是由绝大多数皮节是由2 23 3个后根重叠支配,故单一后根损害个后根重叠支配,故单一后根损害时一般只出现感觉减退,只有当时一般只出现感觉减退,只有当2 2个以上的后根受损时从个以上的后根受损时从会出现感

6、觉缺失。会出现感觉缺失。当要确定脊髓损害的真正上界时,须从体检的感觉平面向当要确定脊髓损害的真正上界时,须从体检的感觉平面向上提高上提高1 12 2个节段来计算。人体这种节段性支配的现象在个节段来计算。人体这种节段性支配的现象在胸段最明显,如乳头平面为胸胸段最明显,如乳头平面为胸4 4,脐平面为胸,脐平面为胸1010,腹股沟,腹股沟平面为胸平面为胸1212及腰及腰1 1支配。支配。 脊髓节段性感觉分布的部位,具有定位诊断价值。脊髓节段性感觉分布的部位,具有定位诊断价值。 周围神经分布脊神经的多个前支在颈部和腰骶部形成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通过重新组合,从这些神经丛里发出多支周围神经,每支周围

7、神经里含有多个节段的脊神经纤维。由此周围神经在体表的分布与脊髓的节段性感觉分布不同感觉障碍分类感觉障碍分类1感觉障碍可分为抑制性症状和刺激性症状两大类。感觉障碍可分为抑制性症状和刺激性症状两大类。 抑制性症状抑制性症状:感觉径路损害或功能受到抑制时出现:感觉径路损害或功能受到抑制时出现 的症状,如感觉缺失或感觉减退;的症状,如感觉缺失或感觉减退; 感觉缺失(感觉缺失(anesthesiaanesthesia)、感觉减退()、感觉减退(hypesthesiahypesthesia) 指在意识清楚时对刺激不发生反应或反应减弱。感觉指在意识清楚时对刺激不发生反应或反应减弱。感觉缺失有痛觉缺失、温度觉

8、缺失、触觉缺失和深感觉缺失之缺失有痛觉缺失、温度觉缺失、触觉缺失和深感觉缺失之分,在同一部位内各种感觉均缺失,称分,在同一部位内各种感觉均缺失,称完全性感觉缺失完全性感觉缺失;若在同一部位仅有某种感觉障碍(如痛觉、温度觉缺失),若在同一部位仅有某种感觉障碍(如痛觉、温度觉缺失),而其他感觉(如触觉)仍保存者,称为而其他感觉(如触觉)仍保存者,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分离性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分类感觉障碍分类2 刺刺激激性性症症状状:当当感感觉觉径径路路受受到到刺刺激激或或兴兴奋奋性性增增高高时时出出现现的的症症状状,如如感感觉觉过过敏敏、感感觉觉倒倒错错、感感觉觉过过度度、感觉异常或疼痛等。感觉异

9、常或疼痛等。 1 1、感感觉觉过过敏敏(hyperesthesiahyperesthesia)表表现现为为给给予予轻轻微微的的刺刺激激却却有有强强烈烈的的感感觉觉,如如一一个个轻轻的的刺刺激激引引起起较较强强的的疼疼痛痛感感受受,为为检检查查时时的的刺刺激激与与传传导导径径路路上上的的兴兴奋奋性性病病灶灶所所产产生生的的刺刺激激总总和和引引起起,是是痛痛觉觉敏敏感感性增强或感觉阈值降低所致。性增强或感觉阈值降低所致。2 2、感感觉觉异异常常(paresthesiaparesthesia)指指没没有有受受到到外外界界刺刺激激而而产产生生的的异异常常感感觉觉,如如麻麻木木感感、蚁蚁行行感感、电电击

10、击感感、针针刺刺感感、紧紧束束感感、肿肿胀胀感感、冷冷热热感感等等,可可见见于于周周围神经、脊髓传导束受损等。围神经、脊髓传导束受损等。 3 3、感觉倒错、感觉倒错(desesthsiadesesthsia)对刺激感受的认识错误,)对刺激感受的认识错误, 如非疼痛性刺激而产生疼痛感觉,冷觉刺激出现热如非疼痛性刺激而产生疼痛感觉,冷觉刺激出现热 感觉,触觉刺激认为是痛觉。感觉,触觉刺激认为是痛觉。 4 4、疼痛(、疼痛(painpain) 系感觉纤维受刺激后的反应。系感觉纤维受刺激后的反应。当痛觉感受器、传导径路或中枢受到伤害性刺激,当痛觉感受器、传导径路或中枢受到伤害性刺激,或对痛觉起抑制作用

11、的正常神经结构受损后,都或对痛觉起抑制作用的正常神经结构受损后,都会产生疼痛。不受外界刺激而感受到的疼痛称为会产生疼痛。不受外界刺激而感受到的疼痛称为自发性疼痛自发性疼痛,由病灶刺激痛觉结构所引起。,由病灶刺激痛觉结构所引起。当有当有疼痛发生时,必须注意疼痛的性质、程度、频度、疼痛发生时,必须注意疼痛的性质、程度、频度、分布范围、是发作性还是持续性,并注意疼痛加分布范围、是发作性还是持续性,并注意疼痛加重或减轻因素重或减轻因素。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一.周围神经损害综合征 单神经病:某一神经支配区内的感觉障碍。如股 外侧皮神经炎 多神经病:四肢远端对称性周围型分布的深浅感觉减退

12、或缺失。常见药物中毒,营养缺乏,代谢异常。二.脊神经节损害综合征表现:病变皮节区刀刺性痛,可有小水泡常见于:带状疱疹、椎骨转移癌、结核性脊柱炎、白血病三.后根损害综合征表现:后根相应皮节区刀刺性痛,阶段型分布的感觉缺失常见于:椎间盘脱出、髓髓外肿瘤四.脊髓损害综合征1.后角损害综合征:病灶侧节段型分布痛、温觉缺失,触觉保留。见于脊髓空洞2.灰质前连合损害综合征:两侧节段型分布痛、温觉缺失,触觉保留。脊髓髓内肿瘤、脊髓出血、脊髓空洞3.后索损害综合征:病变水平下传导束型深感觉减退或消失,伴感觉性共济失调。见于脊髓痨4.侧索型:病变对侧平面以下传导型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5.脊髓半

13、横断综合征:病灶同侧病变水平下传导束型分布的深感觉缺失,病灶对侧水平面2-3节段以下传导束型分布浅感觉缺失。见于脊髓髓外肿瘤、脊柱骨折、结核性脊柱炎6.脊髓全横断损害综合征:病变水平下传导束型深、浅感觉缺失。脊柱骨折、急性脊髓炎7马尾圆锥型:为肛门周围 及会阴部呈鞍状感觉缺失。马尾病变时出现后根型感觉障碍。多见于炎症、肿瘤。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表现:病灶同侧面部节段型分布痛、温觉减退,病灶对侧肢体传导束型分布痛、温觉障碍(交叉性感觉障碍)见于小脑下后动脉血栓形成(小脑下后动脉阻塞综合征)内囊综合征表现:病灶对侧偏身感觉缺失、偏盲、偏瘫见于:脑出血感觉皮层损害综合征表现:单肢感觉缺失、浅感觉障碍较轻刺激症状-癫痫见于:梗塞肿瘤、外伤、炎症、寄生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