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第二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8967075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第二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第二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第二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第二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第二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第二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第二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苏武传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人,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诵诗书、写文章,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但至逝世未能完成书稿。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入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

2、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2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将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找出卫律、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卫律劝降时,先用武力威吓,然后又以富贵权势相诱,但苏武不为所动,并怒骂卫律

3、的见利忘义,表示不屑与之为伍。李陵劝降时,则着重从情方面、从汉王对臣子的不公与苛刻上做文章,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管二人同为降臣,但二人目前的身份地位不同,投降原因不同。卫律是因罪株连而降,并成为单于的亲信,权势、富贵在身。李陵则是被迫降敌,不如卫律得单于赏识。请根据卫律、李陵劝降时苏武的回答,讨论分析苏武的形象。不管是威逼利诱,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怀着满腔爱国之情,坚持民族气节,不以个人恩怨为转移,绝不贪图功名利禄的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形象。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

4、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对比手法难读字栘(y)中 数(shu)通使 且鞮(j d)侯 丈人行(hng) 遗(wi)单于 缑(gu)王 昆邪(hn y)王 浞(zhu)野侯 阏氏(yn zh) 左伊秩訾(z) 煴(yn)火 膏(go)草野 啮(ni)雪 旃(zhn)毛 牧羝(d) 纺缴(zhu) 檠(qng)弓弩 棫(y)阳宫 斧钺(yu)2.通假字汝为人

5、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同“叛”,背叛)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同“弆”,收藏)信义安所见乎(见,同“现”)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驩,通“欢”)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同“沾”,沾湿;衿,同“襟”,衣襟;决,同“诀”,诀别,告别)3.古今异义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押;今义: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适宜;副词,表示程度高)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义: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今义:指岳父)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古义:照顾;今义:奖赏,赐予)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会论虞常,欲因此时

6、降武 (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义:不幸运;使人伤心、失望、痛苦的;灾祸)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成全,提拔;今义:事业上的业绩;完成事业)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不虚假;不马虎;扎实;地道)4.一词多义发 方欲发使送武等 (动词,打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动词,起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动词,暴露、揭露) 及还,须发尽白 (

7、名词,头发)以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介词,凭借)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介词,凭借身份) 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介词,把)以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介词,用) 何面目以归汉 (连词,而,表示修饰关系) 蹈其背以出血 (连词,而,来,表示承接关系)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介词,在,于)因 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介词,顺便)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介词,趁机)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介词,通过) 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 (连词,于是,就)益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副词,越发,更加) 武益愈 (副词,逐渐,渐渐) 相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副词,互相) 阴相与谋劫

8、单于母阏氏归汉 (副词,相互)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 (副词,相互) 副有罪,当相坐 (代词,偏指一方,你) 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代词,偏指一方,你)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名词,符节,使臣所持的一种信物)节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名词,气节)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名词,节操)5.词类活用宜皆降之 (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用作动词:用车子拉)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赞美,以为壮美)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膏,使动用法,使 滋润肥美)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斗,动词的使动用法:

9、使争斗)天雨雪,武卧啮雪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用作动词:生育,生子)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名词用作动词:祭祀)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句式积累1.判断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句,“也”表示判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2.被动句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 (被动句,“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加以老母系保宫 (被动句,意念被动句)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被动句,“为所”表示被动,相当于“被”)3.省略句 乃幽武置大窖中 (省略句,(单于)乃幽

10、武置(于)大窖中)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省略句,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4.倒装句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送留在汉者匈奴使”)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以何复加?”)何谓相坐?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谓何相坐?”)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子卿尚复为谁乎?”) 苏武的事迹,古代诗词中常用作忠贞报国守节不屈的典故。试结合苏武传,分类整理有关典故。 典故:牧羝(原文:“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李白苏武)“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屈大均紫萸香慢送雁)典故:苏武持节(原文:“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交河北望天如海,苏武曾将汉节归。”(张仲素塞下曲)“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陈羽读苏属国传)典故:雁足系书(原文:“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莫劳雁足传书信,愿向凌烟阁上看。”(鲍融赠远)“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王勃采莲曲)典故:典属国(原文:“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聂夷中胡无人行)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汉书李广苏建列传和夏立君的冰雪里的灵魂一文,以“李陵的悲剧”为题,写一篇短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