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民币升值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0.50KB
约21页
文档ID:589620278
人民币升值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_第1页
1/21

专题:人民币升值专题:人民币升值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人民币升值一、人民币升值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一、人民币升值的来龙去脉一、人民币升值的来龙去脉 (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 1.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人民币升值问题是由人民币升值问题是由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正式提出来的正式提出来的20022002年年1111月月4 4日,日本财政次官黑田东彦在英国《金融时报》日,日本财政次官黑田东彦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上发表文章称 , , 中国的通货紧缩经出口扩散至亚洲甚至中国的通货紧缩经出口扩散至亚洲甚至全世界,中国应当承担起人民币升值的责任两天后,全世界,中国应当承担起人民币升值的责任两天后,日本财政大臣盐川正十郎也发表公开讲话称:不仅日本日本财政大臣盐川正十郎也发表公开讲话称:不仅日本的通缩是因为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整个全球经的通缩是因为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整个全球经济不景气也缘于此他又在济不景气也缘于此他又在20032003年年2 2月西方七国财长会议月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要求通过一项与上要求通过一项与19851985年迫使日元升值的年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相类似的文件,迫使人民币升值。

在相类似的文件,迫使人民币升值在7 7月月6 6日闭幕的亚欧日闭幕的亚欧财长会议上财长会议上 , ,日本又旧话重提日本又旧话重提 2.2.国际上的响应国际上的响应 布什政府开始对这一争论始终保持低调但不久,布什政府开始对这一争论始终保持低调但不久,美国财长斯诺也公开表示美国财长斯诺也公开表示, ,中国政府应逐步迈向中国政府应逐步迈向市场主市场主导导的的弹性汇率制度弹性汇率制度,希望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政策,,希望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政策,表明美国已加入希望人民币升值的阵营此后,在逼迫表明美国已加入希望人民币升值的阵营此后,在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美国开始担当主演的角色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美国开始担当主演的角色6 6月月2626日,美国日,美国““健全美元联盟健全美元联盟””讨论是否对中国的讨论是否对中国的““货币货币操纵操纵””政策提起政策提起“301”“301”条款7 7月月2222日《华尔街日报》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财长斯诺计划由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就美中报道,美国财长斯诺计划由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就美中汇率问题听证汇率问题听证 欧盟委员会欧盟委员会20032003年年6 6月发布报告,欧盟月发布报告,欧盟1515个成员国个成员国决定将于决定将于20032003年年1010月率先将中国在月率先将中国在““普遍优惠制普遍优惠制””下享下享有的出口商品优惠关税,由目前的有的出口商品优惠关税,由目前的3.5%3.5%提高到提高到5%5%;;20042004年上半年将正式取消给予中国的年上半年将正式取消给予中国的““普惠制普惠制””。

此举表明,此举表明,包括美国在内的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正进一步施加人民币包括美国在内的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正进一步施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要求中国放弃升值的压力,并要求中国放弃人民币钉住美元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的汇率制度 (二)问题提出的相关背景(二)问题提出的相关背景 亚洲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低迷和萧条亚洲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低迷和萧条 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1.7%,尤其是,尤其是2001年美国高科技股崩溃以来,美国经济也进入衰退年美国高科技股崩溃以来,美国经济也进入衰退期,期,200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2.4%,而且到,而且到2003年依然看不出强劲复苏的迹象;欧盟经济增长率年依然看不出强劲复苏的迹象;欧盟经济增长率2002年为年为0.8%;日本经济在经历了;日本经济在经历了13年的萧条后,年的萧条后,日本政府虽然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三管齐下,但日本政府虽然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三管齐下,但2002年经济增长率仅为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3%;拉美有些国家受阿根;拉美有些国家受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甚至出现负增长而同一时期,廷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甚至出现负增长。

而同一时期,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1998--2002年仍保持了年仍保持了8%的经济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上自然而然出现了要的经济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上自然而然出现了要求中国通过人民币升值对世界经济复苏承担更大责任的求中国通过人民币升值对世界经济复苏承担更大责任的呼声 (三)问题的实质(三)问题的实质 1.通货紧缩输出论的谬误通货紧缩输出论的谬误 2003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的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的1//10、、日本的日本的1//4,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无疑被夸大,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无疑被夸大了从对外贸易来看,当时中国商品出口占全球了从对外贸易来看,当时中国商品出口占全球出口的出口的5%左右,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就占左右,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就占55%以上,剔除这一因素,中国真正的商品出口仅占以上,剔除这一因素,中国真正的商品出口仅占全球出口的全球出口的3%而已,更何况中日和中美的贸易而已,更何况中日和中美的贸易结构呈互补型,而非竞争型因此,有关中国输结构呈互补型,而非竞争型因此,有关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结论未免言过其实出通货紧缩的结论未免言过其实。

2.西方各国的真正意图西方各国的真正意图 从总体上看,西方各国的从总体上看,西方各国的真实意图真实意图在于通过人民币升值在于通过人民币升值维维护本国的贸易利益,平衡对华贸易逆差,转移本国国内需求不护本国的贸易利益,平衡对华贸易逆差,转移本国国内需求不足、失业加剧、通货紧缩和经济复苏乏力的压力足、失业加剧、通货紧缩和经济复苏乏力的压力 ((1)美国:美元贬值有利于缩小美国的贸易赤字,但由于)美国:美元贬值有利于缩小美国的贸易赤字,但由于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所以美国无法通过美元贬值减少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所以美国无法通过美元贬值减少对华贸易赤字,对华贸易逆差还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对华贸易赤字,对华贸易逆差还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 ((2))欧盟和日本:由于人民币钉住美元,美元对欧元和日欧盟和日本:由于人民币钉住美元,美元对欧元和日元贬值导致人民币对这些货币贬值对日本而言,东南亚金融元贬值导致人民币对这些货币贬值对日本而言,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且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迅猛,成危机后,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且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迅猛,成为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动机,逼迫人民币升值,可以打压中国经为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动机,逼迫人民币升值,可以打压中国经济,有利于济,有利于日本与中国争夺在亚洲经济的领导地位和主导权日本与中国争夺在亚洲经济的领导地位和主导权。

一些一些 发展中国家则隔岸观火,试图在人民币升值后瓜分中发展中国家则隔岸观火,试图在人民币升值后瓜分中国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出口市场国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出口市场 (四)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压力(四)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压力 除了政治压力外,人民币面临着来自除了政治压力外,人民币面临着来自经济方面的巨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大压力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 1.国际收支持续巨额双顺差,造成外汇市场供大于求国际收支持续巨额双顺差,造成外汇市场供大于求 2.国内通货膨胀率低于美国,人民币事实上贬值(国内通货膨胀率低于美国,人民币事实上贬值(98年以来通胀率低于美国年以来通胀率低于美国2.53个百分点个百分点) 3.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高于美国西方国家(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高于美国西方国家(93以以来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比同期美国至少高来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比同期美国至少高1.5个百分点个百分点) 4. 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使央行通过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使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公开市场操作操作干预外汇市场的余地和空间日益缩小。

干预外汇市场的余地和空间日益缩小 (五)人民币升值的弊端(五)人民币升值的弊端 1.影响出口贸易增长,不利于我国贸易收支和影响出口贸易增长,不利于我国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平衡 2.影响总需求和经济增长,加大业已存在的就影响总需求和经济增长,加大业已存在的就业压力 3.增加外商投资成本不利于增加外商投资成本不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吸引和利用外资 4.短期内影响金融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稳定短期内影响金融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稳定 5.对国内对国内外币资产持有者外币资产持有者造成损失造成损失 日元升值的前车之鉴日元升值的前车之鉴 在二战后的在二战后的2020多年里多年里, ,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一直保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在持在1:3601:360的水平的水平, ,到到19851985年年2 2月月2626日,日,1 1美元兑美元兑263263日日元元,1985,1985年年9 9月月, , 为缓解美国外贸逆差为缓解美国外贸逆差, , 西方五国财长西方五国财长在纽约在纽约广场饭店广场饭店召开紧急会议召开紧急会议, ,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联合干预外汇市场, , 压低美元汇率压低美元汇率, , 迫使日元与马克升值。

迫使日元与马克升值19881988年年1 1月月5 5日日1 1美元兑美元兑128128日元日元, , 日元升值日元升值50%50%, 1994, 1994年年6 6月月2121日日1 1美美元兑元兑99.8599.85日元日元 , , 首次突破首次突破100100日元大关日元大关 1995 1995年年3 3月月9 9日日1 1美元曾跌到兑换美元曾跌到兑换8787--8888日元从19851985年到年到19951995年年, , 日元汇率平均每年上升日元汇率平均每年上升5.2%5.2% 再加上低利率的再加上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宽松货币政策, , 共同刺激了日本的房地产、股票价格共同刺激了日本的房地产、股票价格大幅攀升大幅攀升, , 日本的泡沫经济因此生成这后来被公认日本的泡沫经济因此生成这后来被公认为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几大重要原因之一为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几大重要原因之一 (六)人民币升值的有利之处(六)人民币升值的有利之处 1.从短期来看,进口商品价格和国内商品服务价格会从短期来看,进口商品价格和国内商品服务价格会更加便宜,消费者在国内外消费中会得到更多实惠。

更加便宜,消费者在国内外消费中会得到更多实惠 2.有利于树立人民币信誉,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奠有利于树立人民币信誉,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为中国谋求世界货币带来的好处定坚实基础,从而为中国谋求世界货币带来的好处 3.有利于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扩张,推进国内企有利于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扩张,推进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业的国际化进程 4.有利于降低我国企业的进口成本,缓解国内经济面有利于降低我国企业的进口成本,缓解国内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瓶颈制约(尤其是能源和其他一些稀缺临的资源约束和瓶颈制约(尤其是能源和其他一些稀缺性资源)性资源) 5.有利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国际营销能力、和有利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国际营销能力、和品牌塑造能力的提高和增强,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品牌塑造能力的提高和增强,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六)人民币升值的有利之处(六)人民币升值的有利之处 6.有利于减轻外汇储备剧增和通货膨胀的压力有利于减轻外汇储备剧增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7.有利于减轻各类企业的外债压力和偿债负担。

有利于减轻各类企业的外债压力和偿债负担 8.有利于缓解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减有利于缓解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减轻国际压力,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轻国际压力,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9.有利于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东部沿有利于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七)经济学家和国际机构的观点(七)经济学家和国际机构的观点 1.蒙代尔、麦金农:认为人民币升值会给中蒙代尔、麦金农:认为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带来严重的通货紧缩和失业,不利于中国经济国带来严重的通货紧缩和失业,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稳定发展和稳定 2.克鲁格曼:除非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否则克鲁格曼:除非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否则美国达不到预期目的美国达不到预期目的 3.毕格斯(摩根毕格斯(摩根·斯坦利)、伯格斯坦(美斯坦利)、伯格斯坦(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人民币严重低估,并国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人民币严重低估,并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4.库珀(哈佛)等:人民币没有低估,也没库珀(哈佛)等:人民币没有低估,也没有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有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七)经济学家和国际机构的观点(七)经济学家和国际机构的观点 5.沃尔特(德意志银行)、帕特里克(哥伦沃尔特(德意志银行)、帕特里克(哥伦比亚大学):人民币币值存在低估,但没有给世比亚大学):人民币币值存在低估,但没有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和威胁中国需要进行国内经济界经济带来灾难和威胁中国需要进行国内经济和金融改革和金融改革 6.IMF::不会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但建不会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但建议中国采用更富有弹性的汇率管理制度议中国采用更富有弹性的汇率管理制度 (八)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八)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不会带来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性好转,只不会带来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性好转,只会造成贸易赤字的会造成贸易赤字的国别转移国别转移(中美贸易的互补性,(中美贸易的互补性,产生赤字的原因在于产生赤字的原因在于美国相关产业缺乏竞争力美国相关产业缺乏竞争力) 2.少数相关产业收益,大部分消费者和相关少数相关产业收益,大部分消费者和相关贸易商受损贸易商受损 3.会对美国的赤字财政政策产生不利影响,会对美国的赤字财政政策产生不利影响,并进而影响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

并进而影响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 (九)人民币升值的困境和迷局(九)人民币升值的困境和迷局 1.利弊难以权衡和判断利弊难以权衡和判断 2.升值的顾虑:加入升值的顾虑:加入WTO 影响未全部显现、国影响未全部显现、国内企业还缺乏核心竞争力等内企业还缺乏核心竞争力等 3.对人民币升值的幅度、速度难以把握和确定对人民币升值的幅度、速度难以把握和确定 4.升值的方式需要高超的艺术水平,如何将市场升值的方式需要高超的艺术水平,如何将市场升值预期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尽可能分化市场升值预期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尽可能分化市场投机力量,减少升值过程中投机带来的动荡投机力量,减少升值过程中投机带来的动荡 (十)我国政府的原则和最佳方案(十)我国政府的原则和最佳方案 1.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 2.最佳方案最佳方案 a)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稳定市场预期心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稳定市场预期心理,分化瓦解市场投机力量。

行政推动的人民币升值采取出理,分化瓦解市场投机力量行政推动的人民币升值采取出其不意的方式其不意的方式 b)长期内,人民币升值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长期内,人民币升值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 c)为了回应国际压力,也为了解决国内经济面临的现实为了回应国际压力,也为了解决国内经济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会逆转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持问题,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会逆转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持续升值趋势续升值趋势 d)为了照顾国内企业和国内经济的承受能力,在出口企为了照顾国内企业和国内经济的承受能力,在出口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不足够强的情况下,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不足够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一)人民币改革目标(一)人民币改革目标 1. 完全可兑换完全可兑换 2. 自由浮动汇率制度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3. 世界硬通货世界硬通货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 1. 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钉住美元,官方年):钉住美元,官方汇率,双重汇率:公开牌价和贸易结算价汇率,双重汇率:公开牌价和贸易结算价 2. 1985年年1月:官方汇率,统一牌价,钉住美元月:官方汇率,统一牌价,钉住美元 3. 1986--1993,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统,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统一牌价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

随物价变动多次一牌价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随物价变动多次调低汇率:调低汇率:1985年年10 月月1日,日,1::3.2,,1986年年3月月5日,日,1::3.7,,1989年年12月月16日,日,1::4.72,,1990年年11月月17 日,日,1::5.22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 4. 1994年年1月月1日,汇率并轨,取消官方汇率,日,汇率并轨,取消官方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汇率制度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 5. 1996年年7月月1日,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完全可日,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完全可兑换 6. 1997年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实行事实上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实行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7. 2005年年7月月21 日,恢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日,恢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三)(三)7月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内容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内容 1. 自自2005年年7月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 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3. 2005年年7月月21日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4. 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需考虑的因素(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需考虑的因素 1. 外汇管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协调配合外汇管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协调配合 2. 汇率稳定和浮动的选择与平衡汇率稳定和浮动的选择与平衡 3. 国家金融安全国家金融安全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