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 4.18《诗词三首虞美人》课件1 粤教版必修3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88KB
约19页
文档ID:589534636
高中语文 4.18《诗词三首虞美人》课件1 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1/19

李煜《虞美人》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简介•李煜(937-978), 史称南唐后主,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李煜于25岁即位,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被送至汴京,赵匡胤因他曾拒命违抗,守城不降,便封他为“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传为宋太宗赐药毒毙•李煜精于书画,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春花秋月何时了•词的首句,可以说是一无依傍,劈空而来——“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代表着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人生以春秋记年,就含有这是美好季节的意义再加上春而有花,秋而有月,景物的美好,更使人觉得生活的有意义何时了”,实在是无时可了,永无了时•本来嘛,春花秋月,年年皆有,年年如此,人所习见,平常得很,但经过诗人这一点出,就透露出宇宙间美好事物的无穷无尽,具有永恒的意义了。

往事知多少•如果说起句通过自然现象道出了深刻的哲理, 那么“往事知多少”就一下转到社会现实中来了•“往事”,自然是指他在江南南唐当皇帝时候的一切活动而现在则由万民天子成了敌国的俘虏,过着以泪洗面的生活•所以,“往事知多少”,实际上是说,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消逝了,都化为虚幻了这一无常现象,和上句的永恒哲理,构成鲜明的对照,极为深刻动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目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作者身处小楼,忽然,感到东风又飘又”字是承接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而来的,点明李煜归宋后又过一年•时光在不断消逝,这本是一般人都可以有的感慨,但作者这一特殊身份的人物,所产生的感慨就很不一般•那么,引起了他一种什么样的感慨呢?——“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又是用放纵之笔,来大声呼号了在清冷的明月下,他百感交集,迸发出这一长句,实际上是一声长叹,这是承第二句“往事知多少”来的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紧接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而来的•故国的“雕栏玉砌”,当是南唐小朝廷的宫殿亭台,而“朱颜”该是指宫廷中的宫女李煜在南唐当皇帝的时候,荒废国事,尽情享受而现在呢?他遥想故国的“雕栏玉砌”应当还在,然而物是人非,“朱颜”已“改”,因而和“春花秋月何时了”一样引起了他无限感慨。

•“只是朱颜改”,是 “往事知多少”一句感情的伸延这样,下片开头两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不仅和上片末两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有所接搭,而且这两句对照的写法又和上片开首两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写法相一致,遥相对应,因而增加了艺术感染力所不同者,上片前两句是以自然景物发兴,下片前两句是以宫廷建筑设想,这又是同中有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把感情尽量倾吐出来,宛如长江之水经过三峡的曲折回旋,出西陵峡后进入平地而一泻千里了•作者以比拟、夸张的手法,把愁和春江之水相提并论,令人叹服•而词的长短句式,抑扬顿挫,跟句式整齐的五言诗相比就更为动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音韵和感情配合得多么协调,节奏鲜明,余音袅绕,使人有无穷的回味 《虞美人》品评•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虞美人》品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感触,映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虞美人》品评•这首《虞美人》不仅是李煜的上乘作品,也是中国词坛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更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词•李煜离我们而去,他留下的是一首首悲凉浑厚的歌,唱出了人生的悲哀,但也唱出了人生的魅力 最后,请大家欣赏《虞美人》这首歌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