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和方法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09MB
约23页
文档ID:589449900
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和方法_第1页
1/23

■一、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和方法如下:一、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和方法如下:一、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和方法如下:一、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和方法如下:1 1 1 1.按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按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按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按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所有电气控制器件,至少应具有制造厂的名所有电气控制器件,至少应具有制造厂的名所有电气控制器件,至少应具有制造厂的名所有电气控制器件,至少应具有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型号或索引号、工作电压性质和称或商标、型号或索引号、工作电压性质和称或商标、型号或索引号、工作电压性质和称或商标、型号或索引号、工作电压性质和数值等标志如工作电压标志在操作线圈上,数值等标志如工作电压标志在操作线圈上,数值等标志如工作电压标志在操作线圈上,数值等标志如工作电压标志在操作线圈上,则应使装在器件上线圈的标志是显而易见的则应使装在器件上线圈的标志是显而易见的则应使装在器件上线圈的标志是显而易见的则应使装在器件上线圈的标志是显而易见的 •2 2.安装控制箱.安装控制箱( (柜或板柜或板) )•控制板的尺寸应根据电器的安排情况决定。

控制板的尺寸应根据电器的安排情况决定•(1)(1)电器的位置安排:尽可能组装在一起,使其电器的位置安排:尽可能组装在一起,使其成为一台或几台控制装置只有那些必须安装成为一台或几台控制装置只有那些必须安装在特定位置上的器件,如按钮、手动控制开关、在特定位置上的器件,如按钮、手动控制开关、位置传感器、离合器、电动机等,才允许分散位置传感器、离合器、电动机等,才允许分散安装在指定的位置上安装在指定的位置上•安放发热元件时,必须使箱内所有元件的温升安放发热元件时,必须使箱内所有元件的温升保持在它们的容许极限内对发热很大的元件,保持在它们的容许极限内对发热很大的元件,如电动机的启动、制动电阻等,必须隔开安装,如电动机的启动、制动电阻等,必须隔开安装,必要时可采用风冷必要时可采用风冷■ • •(2)(2)(2)(2)可接近性:所有电器必须安装在便于可接近性:所有电器必须安装在便于可接近性:所有电器必须安装在便于可接近性:所有电器必须安装在便于更换、检测方便的地方更换、检测方便的地方更换、检测方便的地方更换、检测方便的地方• •为了便于维修或调整,箱内电气元件的部为了便于维修或调整,箱内电气元件的部为了便于维修或调整,箱内电气元件的部为了便于维修或调整,箱内电气元件的部位,必须位于离地位,必须位于离地位,必须位于离地位,必须位于离地0.4-20.4-20.4-20.4-2米之间。

所有接米之间所有接米之间所有接米之间所有接线端子,必须位于离地至少线端子,必须位于离地至少线端子,必须位于离地至少线端子,必须位于离地至少0.20.20.20.2米处,以米处,以米处,以米处,以便于装拆导线便于装拆导线便于装拆导线便于装拆导线 ■•3)3)间隔距离:安排器件必须符合规定的间间隔距离:安排器件必须符合规定的间隔距离,并应考虑有关的维修条件隔距离,并应考虑有关的维修条件•控制箱中的裸露、无电弧的带电零件与控控制箱中的裸露、无电弧的带电零件与控制箱导体壁板间的间隙为:对于制箱导体壁板间的间隙为:对于250250伏以伏以下的电压,间隙应不小于下的电压,间隙应不小于1515毫米;对于毫米;对于250-500250-500伏的电压,间隙就不小于伏的电压,间隙就不小于2525毫米 •(4)(4)控制箱内电器的安排除必须符合上述控制箱内电器的安排除必须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做到:有关要求外,还应做到:•1)1)除了手动控制开关、信号灯和测量器件除了手动控制开关、信号灯和测量器件外,门上不要安装任何器件外,门上不要安装任何器件•2)2)由电源电压直接供电的电器最好装在一由电源电压直接供电的电器最好装在一起,使其与只由控制电压供电的电器分开。

起,使其与只由控制电压供电的电器分开 ■•3)3)电源开关必须装在箱内上方,且最好电源开关必须装在箱内上方,且最好装在箱内右上方,其操作手柄应装在控装在箱内右上方,其操作手柄应装在控制箱前面或侧面电源开关的上方最好制箱前面或侧面电源开关的上方最好不安装其他电器,否则,应把电源开关不安装其他电器,否则,应把电源开关用绝缘材料盖住,以防电击用绝缘材料盖住,以防电击 •4)4)箱内电器箱内电器( (如接触器、继电器等如接触器、继电器等) )应按原应按原理图上的编号顺序,牢固安装在控制箱理图上的编号顺序,牢固安装在控制箱( (板板) )上,并在醒目处贴上各元件相应的文上,并在醒目处贴上各元件相应的文字符号•5)5)控制箱内电器安装板的大小必须能自由控制箱内电器安装板的大小必须能自由通过控制箱的门,以便于装卸通过控制箱的门,以便于装卸 •3 3.布线.布线•(1)(1)选用导线:导线的选用要求如下:选用导线:导线的选用要求如下:•1)1)导线的类型导线的类型  硬线只能用在固定安装于不动硬线只能用在固定安装于不动部件之间,且导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部件之间,且导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0.50.5平方毫平方毫米。

若在有可能振动的场合必须采用软线若在有可能振动的场合必须采用软线•电源开关的负载侧可采用裸导线,但必须是直电源开关的负载侧可采用裸导线,但必须是直径大于径大于3 3毫米的圆导线或者是厚度大于毫米的圆导线或者是厚度大于2 2毫米的毫米的扁导线,并应有预防直接接触的保护措施扁导线,并应有预防直接接触的保护措施( (如绝如绝缘、间距、屏护等缘、间距、屏护等) ) ■•2)2)导线的绝缘:导线必须绝缘良好,并应导线的绝缘:导线必须绝缘良好,并应具有抗化学腐蚀能力在特殊条件下工作具有抗化学腐蚀能力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导线,必须同时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的导线,必须同时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3)3)导线的截面积:在必须能承受正常条件导线的截面积:在必须能承受正常条件下流过的最大稳定电流的同时,还应考虑下流过的最大稳定电流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线路允许的电压降、导线的机械强度和到线路允许的电压降、导线的机械强度和与熔断器相配合与熔断器相配合 ■(2)(2)(2)(2)敷线方法:所有导线从一个端子到另一敷线方法:所有导线从一个端子到另一敷线方法:所有导线从一个端子到另一敷线方法:所有导线从一个端子到另一个端子的走线必须是连续的,中间不得有接个端子的走线必须是连续的,中间不得有接个端子的走线必须是连续的,中间不得有接个端子的走线必须是连续的,中间不得有接头。

有接头的地方应加装接线盒接线盒的头有接头的地方应加装接线盒接线盒的头有接头的地方应加装接线盒接线盒的头有接头的地方应加装接线盒接线盒的位置应便于安装与检修,而且必须加盖,盒位置应便于安装与检修,而且必须加盖,盒位置应便于安装与检修,而且必须加盖,盒位置应便于安装与检修,而且必须加盖,盒内导线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于拆线和内导线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于拆线和内导线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于拆线和内导线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于拆线和接线敷线时,对明敷导线必须做到平直、接线敷线时,对明敷导线必须做到平直、接线敷线时,对明敷导线必须做到平直、接线敷线时,对明敷导线必须做到平直、整齐、走线合理等要求整齐、走线合理等要求整齐、走线合理等要求整齐、走线合理等要求 ■(3)(3)接线方法:所有导线的连接必须牢固,接线方法:所有导线的连接必须牢固,不得松动在任何情况下,连接器件必须与不得松动在任何情况下,连接器件必须与连接的导线截面积和材料性质相适应导线连接的导线截面积和材料性质相适应导线与端子的接线,一般一个端子只连接一根导与端子的接线,一般一个端子只连接一根导线有些端子不适合连接软导线时,可在导线。

有些端子不适合连接软导线时,可在导线端头上采用针形、叉形等冷压接线头线端头上采用针形、叉形等冷压接线头 ■如果采用专门设计的端子,可以连接两如果采用专门设计的端子,可以连接两根或多根导线,但导线的连接方式,必根或多根导线,但导线的连接方式,必须是工艺上成熟的各种方式如:夹紧、须是工艺上成熟的各种方式如:夹紧、压接、焊接、绕接等压接、焊接、绕接等这些连接工艺应严格按照工序要求进行这些连接工艺应严格按照工序要求进行           导线的接头除必须采用焊接方法外,导线的接头除必须采用焊接方法外,所有导线应当采用冷压接线头如果电气所有导线应当采用冷压接线头如果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期间承受很大振动,则不设备在正常运行期间承受很大振动,则不许采用焊接的接头许采用焊接的接头 ■二、配线原则二、配线原则板前明线布线:手工布线时(非模型、板前明线布线:手工布线时(非模型、模具配线),应符合平直、整齐、紧贴模具配线),应符合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检修等要求检修等要求 ■           1 1、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应紧贴集中,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应紧贴敷设面。

敷设面 •2 2、导线长度应尽可能短,可水平架空、导线长度应尽可能短,可水平架空跨越,如两个元件线圈之间、连线主跨越,如两个元件线圈之间、连线主触头之间的连线等,在留有一定余量触头之间的连线等,在留有一定余量(5mm)(5mm)的情况下可不紧贴敷设面的情况下可不紧贴敷设面•3 3、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当必须交叉时,可一致,不能交叉当必须交叉时,可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属于走线合理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属于走线合理 •4 4、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90°°•5 5、上下触点若不在同一垂直线下,不应、上下触点若不在同一垂直线下,不应采用斜线连接采用斜线连接•6 6、导线与接线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导线与接线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压绝缘层、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1mm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7 7、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8 8、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9 9、导线截面积不同时,应将截面积大的放、导线截面积不同时,应将截面积大的放在下层,截面积小的放在上层在下层,截面积小的放在上层1010、多根导线布线时(主回路)应做到整体、多根导线布线时(主回路)应做到整体在同一水平面或同一垂直面在同一水平面或同一垂直面1111、如果线路简单可不套编码套管如果线路简单可不套编码套管 •三、导线的颜色标志:三、导线的颜色标志:  •1 1、保护导线、保护导线(PE)(PE)必须采用黄绿双色:必须采用黄绿双色:•2 2、动力电路的中线、动力电路的中线(N)(N)和中间线和中间线(M)(M)必须必须是浅蓝色:是浅蓝色:•3 3、交流或直流动力电路应采用黑色:、交流或直流动力电路应采用黑色:•4 4、交流控制电路采用红色:、交流控制电路采用红色:• •5 5、直流控制电路采用蓝色:、直流控制电路采用蓝色:•6 6、用作控制电路联锁的导线、用作控制电路联锁的导线, ,如果是与外如果是与外边控制电路连接边控制电路连接, ,而且当电源开关:断开而且当电源开关:断开仍带电时仍带电时, ,应采用橘黄色或黄色:应采用橘黄色或黄色:•7 7、与保护导线连接的电路采用白色:、与保护导线连接的电路采用白色: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