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北省黄冈市六年级语文期末高分通关重点试题(附答案)详细答案和解析

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4.45KB
约13页
文档ID:589444416
湖北省黄冈市六年级语文期末高分通关重点试题(附答案)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1/13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书写1、读拼音、写词语;bì miǎn     kǔ xínɡ     pī pínɡ     cán bào     yán jùn fěi tú     jú shì     chè dǐ     bō xuē     yòu zhì 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氛(fēn)       鳌头(áo)        矗立(chù)       轮廓(kuò)B.俨然(yǎn)       凛冽(lǐng)     辐射(fú)        轨道(jiǔ)C.狞笑(nìng)     蜷缩(juán)   保佑(yòu)       祭奠(jì)D.围歼(qiān)     瞻仰(zān)       挨揍(ái)        磅礴(bó)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恍然   干躁   愁怨   模胡   心满意足B.常娥   检悦   冰雹   日寇   技高一筹C.悬崖   疙瘩   沙哑   照耀   斩钉截铁D.点缀   筹备   皱眉   疲卷   排山到海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独有偶,也有一位天文学家通过测量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在宇宙空间中的起伏变化,获得结论!B.他是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者应该不耻下问,多多请教他;C.看到表演艺术家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D.如今的中国政通人和,各民族人民携手并肩奔小康;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       )A.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B.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C.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D.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三、非选择题6、句子训练营,试试就能行;(1)缩句;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仿写;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修改病句;全体教师和班主任和我们一起参加升旗仪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修改病句;(共三处错误)一天夜晚,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陆陆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恰好正巧是他的曲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我来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     〕今天是元宵节,〔     〕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2.〔     〕孩子们要放鞭炮,〔     〕要过春节了;3.〔     〕除夕之夜要守岁,〔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4.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四、日积月累9、诗文积累;(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2)青,___________________蓝;——《荀子》(3)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4)若有人知春去处,_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清平乐》(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_____?曰:非然也;——《学弈》五、阅读与理解10、1 阅读《腊八粥》片段,完成练习;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2.画“        ”的句子是对八儿的____和____的描写,这样写,生动地把一个________的八儿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跌”可以换成“____、____、____”等字,但无疑“跌”这个字用得最生动;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跌”字运用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4.“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用双横线画出与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与母亲相守50天①前几日,看到武汉的朋友莉君发朋友圈,才知道,她因为武汉封城,已经在娘家——湖北天门的一个小山村里度过了整整50天;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犟脾气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便是她忍耐的极限;她40来岁的人了,可一回娘家,她一定会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钟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菜,要管,说是白白胖胖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几帖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④莉君刚回到娘家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脱口道:“这下可好,你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可走不脱了!”莉君略有点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吗?留在这儿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已经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过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女们春节回来多陪陪自己,也是人之常情;自己回老家忍受着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难道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一坐下来吃饭,就是整整一桌酒席;武汉一封城,儿女们都回不去了,光是张罗那么多吃食,和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⑤莉君的心,被愧悔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也不可能说什么软话;尽可能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扛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这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可上哪儿去买肉;”莉君听得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要往她车的后备厢里装满米、油、腊肉,她的内心可全是嫌弃;⑦每天,她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她都要取笑母亲,说没事干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价钱贵两倍多,当真是不会算账啊;母亲却总是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再说,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儿歌唱,晒晒太阳,解个闷儿,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了大用场;莉君与母亲收菜锄地,忽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那么多天焦虑憋闷的心情,忽然也透入了一股清气;她猛然理解母亲不想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了;⑧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如今她仿佛回到了14岁,唯母命是从;她忽然觉得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也脱去了老迈垂暮的卑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们俩才知道的暗号;炒完够一大家子吃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啦,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菜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这是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热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总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⑨莉君眼眶子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最近的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谁都不知道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母亲手工制作的木雕青蛙;只见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蓄势待发,准备腾跃而起;母亲说:“我总惦记着欠我闺女一份情;你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爸都没有满足你;37年过去了,你难得回来这么久,这只青蛙该给你了;”⑩莉君接过青蛙,看到母亲的牵挂和叮嘱仿佛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摘自《意林》,作者明前茶,有改动)1.以前,莉君在娘家待上5天,便是她“忍耐的极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这次,因疫情,她与母亲相守50天,她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_______________岁,唯母命是从;2.与母亲相守的50天里,莉君和母亲每天做的事情是晾晒腊肉、火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母亲相守的50天里,莉君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第6自然段中,莉君对母亲的做法由嫌弃到____________________,第7自然段中,莉君对母亲的做法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母亲脱口道:‘这下可好,你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可走不脱了!’”这段话可以看出,此次女儿留下来,母亲表面上无所谓,但内心里很高兴;〔      〕(2)“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母亲是个“能干且犟脾气的人”;〔      〕(3)“莉君的心,被愧悔揪扯了一把;”这段话中“揪扯”这个词,一般指手上的动作,这里写心情不太合适;〔      〕(4)“莉君眼眶子发涩”,意思是说莉君被母亲的软话感化,心也“软”了;〔      〕5.莉君的朋友圈下面有很多朋友的留言,我最欣赏的是这样一则:好羡慕,你有这样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好感动,50天的与母亲相守,你们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语言综合运用1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