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基础知识讲座卫星通信基础知识讲座内容:内容:1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2 2、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3 3、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4 4、几个问题、几个问题5 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1、基本概念1.5卫星通信频段卫星通信频段 1) C波段,4/6GHZ 设备成熟,可用带宽500MHz,大部分国际卫星通信,尤其是商业卫星通信都使用此频段,雨衰小,1-2dB C波段工作频段选择可以有以下选择: 1、基本概念1.5卫星通信常用频段卫星通信常用频段 1) C波段,4/6GHZ 扩展C特点:•租用费用便宜; •对L波接口的调制器、接收机、功放、天线均有扩展频段要求,价格比标准设备高;•下行与地面有重叠,受地面3.5GHz WBA,LMDS等业务影响,干扰可达55dB,造成卫星接收机收通道饱和;1、基本概念1.5卫星通信常用频段卫星通信常用频段 2) Ku波段, 11(或 12)/14GHZ 国际通信卫星从第五代开始使用此频段,国家的民用卫星通信和广播卫星业务大多使用此频段可用带宽1400MHz,雨衰大,一般5~10dB。
1、基本概念1.5卫星通信常用频段卫星通信常用频段 3) Ka波段,20/30GHz 目前用于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使用该频段时,可用带宽可增大到3.5GHZ,为4/6GHZ时的7倍,但降雨影响相当严重最大可达30dB!IP Star:关口站到卫星铱系统:星际链路1、基本概念1.5卫星通信常用频段卫星通信常用频段 4)UHF(0.3~1Ghz)、 L波段(1~2GHz) 目前主要用于非同步卫星或移动业务的卫星通信,用于车辆、舰船和飞机上 北斗、铱系统、全球星等1992年国际电联的WARC大会对卫星移动通信的频率分配主要是:1、L波段:1530MHz~1660MHz ;S波段:2483~2500MHz(下行)作为主要业务分配给大 LEO(Big LEO)2、VHF和UHF频段:137MHz~400MHz分配给LEO(little LEO)作为非话业务频段1、基本概念1.5卫星通信常用频段卫星通信常用频段 4)UHF(0.3~1Ghz)、 L波段(1~2GHz)为什么各种卫星移动选择L频段? 除小LEO外,各种卫星移动业务都要挤在L频段,原因是虽然L频段以上的更高的频率资源丰富,但研究表明,200~2500MHz频段对树木、房屋的阴影效应小,空间衰耗也不甚大,卫星移动业务正合需要,可是较低频段如地面800MHZ、900MHZ频段的蜂窝移动系统,800MHZ集群调度系统,以及广播、电视业务都已挤满,只有L频段还可调整。
1、基本概念1.5卫星通信频段卫星通信频段 频率范围频率范围GHz表示符号表示符号0.1–0.3 VHF0.3–1.0UHF1.0–2.0L2.0–4.0S4.0–8.0C8.0–12.0X12.0–18.0Ku18.0–27.0K27.0–40.0Ka40.0–75V75–110W110–300mm300–3000 m1、基本概念1.7 工作频率与 工作频率与雨衰的关系雨衰的关系 1、基本概念1.7 工作频率与天线尺寸、带宽、雨衰的关系小结 工作频率与天线尺寸、带宽、雨衰的关系小结 频率频率低高天线天线大小雨衰雨衰低高带宽带宽窄宽2、卫星通信系统 对卫星进行跟踪测 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控制其准确进入静量,控制其准确进入静止轨道上的指定位置,止轨道上的指定位置,待卫星正常运行后,要待卫星正常运行后,要定期对卫星进行轨道修定期对卫星进行轨道修正和位置保持正和位置保持 对定点的卫星在业务开通前、后进行通 对定点的卫星在业务开通前、后进行通信功能的监测和控制,例如对卫星转发器功信功能的监测和控制,例如对卫星转发器功率、卫星天线增益以及各地球站发射的功率、率、卫星天线增益以及各地球站发射的功率、射频频率和带宽等基本通信参数进行监控,射频频率和带宽等基本通信参数进行监控,以保证正常通信。
以保证正常通信2、卫星通信系统2.1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 电源分系统通信转发器遥测与指令分系统天线分系统2、卫星通信系统2.1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 通信转发器通信转发器•透明转发器:透明转发器:地面发来的信号仅进行低噪声放大、变频和功率放大后发地面发来的信号仅进行低噪声放大、变频和功率放大后发回地面,对信号不作任何其他处理的转发器,即单纯完成回地面,对信号不作任何其他处理的转发器,即单纯完成转发任务的转发器转发任务的转发器•处理转发器:处理转发器:指除了信号转发外,还具有信号处理功能的转发器指除了信号转发外,还具有信号处理功能的转发器2、卫星通信系统2.1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 转发器主要参数:转发器主要参数:•工作频段•带宽•功率结合收发天线后的参数有:结合收发天线后的参数有:•G/T值,反应卫星接收噪声性能•饱和通量密度(FSD),反应卫星接收灵敏度•全向辐射功率(EIRP),反应卫星发射功率2、卫星通信系统2.2 通信地球站 通信地球站 2、卫星通信系统2.2 通信地球站 通信地球站 上变频发中频基带处理 业务接口收中频下变频双工器天线驱动伺服供电高功放LNA天线2、卫星通信系统2.2 通信地球站 通信地球站2.2.1 波导波导 •微波传输线•口大频率低,口小频率高2、卫星通信系统2.2 通信地球站 通信地球站2.2.2 天线天线 馈源主反射面副反射面卡塞格伦天线卡塞格伦天线2、卫星通信系统2.2 通信地球站 通信地球站2.2.2 天线天线 偏馈天线偏馈天线馈源反射面2、卫星通信系统2.2 通信地球站 通信地球站2.2.2 天线天线 主要技术参数:主要技术参数:•工作频段工作频段•天线直径天线直径•天线增益天线增益•方向图(旁瓣方向图(旁瓣 特性)特性)•噪声温度噪声温度2、卫星通信系统2.2 通信地球站 通信地球站2.2.2 天线天线 2、卫星通信系统2.2 通信地球站 通信地球站2.2.3 功放功放 •行波管功放(行波管功放(TWTA))微波电子管,大功率(400W以上),线性差,寿命6~10年,便宜。
•固态功放(固态功放(SSPA、、SSPB))砷化镓场效应管,中小功率,线性好,寿命10年以上,贵2、卫星通信系统2.2 通信地球站 通信地球站2.2.4 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NA、、LNB)) •微波信号低噪声放大•带下变频(LNB)或不带(LNA)•带10MHz参考输入或不带主要指标:主要指标:•工作频率•噪声温度•增益•本振稳定性3、卫星通信技术3.1 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 基带信号:未进行调制前的模拟或数字信号基带信号:未进行调制前的模拟或数字信号频带信号:模拟或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所得到的信号频带信号:模拟或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所得到的信号数字信号模拟信号频带信号3、卫星通信技术3.2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 频分复用频分复用不同频率范围的频带信号在时间上混合OFDM正交频分复用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 3、卫星通信技术3.3 信道差错控制编码信道差错控制编码3.3.1 什么是差错控制编码?什么是差错控制编码? 通过信息比特码流中插入一些额外的差错控制比特,使信息比特与差错控制比特之间符合某种给定的约束关系3.3.2 差错控制编码类型差错控制编码类型反馈纠错:ARQ前向纠错:BCH、 RS码、卷积码、Turbo码、LDPC码3、卫星通信技术3.4 信道调制信道调制 3.4.1什么是调制?什么是调制? 将基带信号频谱搬移到指定载波频率位置的过程。
3.4.2常用调制方式常用调制方式模拟:模拟:AM、FM数字:数字:BPSK、QPSK等3、卫星通信技术3.4 信道调制信道调制 3.4.1什么是调制?什么是调制? 将基带信号频谱搬移到指定载波频率位置的过程3.4.2常用调制方式常用调制方式模拟:模拟:AM、FM数字:数字:BPSK、QPSK等BPSK3、卫星通信技术3.4 信道调制信道调制 3.4.1什么是调制?什么是调制? 将基带信号频谱搬移到指定载波频率位置的过程3.4.2常用调制方式常用调制方式模拟:模拟:AM、FM数字:数字:BPSK、QPSK等3、卫星通信技术3.4 信道调制信道调制 3.4.1什么是调制?什么是调制? 将基带信号频谱搬移到指定载波频率位置的过程3.4.2常用调制方式常用调制方式模拟:模拟:AM、FM数字:数字:BPSK、QPSK、8PSK、QAM等8PSK3、卫星通信技术3.4 信道调制信道调制 3.4.1什么是调制?什么是调制? 将基带信号频谱搬移到指定载波频率位置的过程3.4.2常用调制方式常用调制方式模拟:模拟:AM、FM数字:数字:BPSK、QPSK、8PSK、QAM等64QAM3、卫星通信技术3.5 多址联接方式多址联接方式3.5.1 什么是多址联接方式?什么是多址联接方式? 所谓多址联接,是指在卫星的覆盖区内,各地球站通过共同的所谓多址联接,是指在卫星的覆盖区内,各地球站通过共同的卫星,同时分别建立相互之间的通信线路。
卫星,同时分别建立相互之间的通信线路 实现多址联接的 实现多址联接的关键是关键是各地球站所发信号经卫星转发器混合与各地球站所发信号经卫星转发器混合与转发后应能为相应的转发后应能为相应的对方站识别对方站识别,同时,各站信号之间的干扰要尽,同时,各站信号之间的干扰要尽量小实现多址联接的技术基础是量小实现多址联接的技术基础是信号分割信号分割 3、卫星通信技术3.5 多址联接方式多址联接方式3.5.2 多址联接方式分类多址联接方式分类 依据信号的不同参量来分割,有不同的多址联接方式,常见的 依据信号的不同参量来分割,有不同的多址联接方式,常见的有:有: 频分多址( 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 码分多址(CDMA)) 空分多址( 空分多址(SDMA)) 3、卫星通信技术3.5 多址联接方式多址联接方式3.5.2 多址联接方式分类多址联接方式分类1)频分多址()频分多址(FDMA)) 按分配给各站的射频载波频率不同区分站址的方式称为频分多址方式f3、卫星通信技术3.5 多址联接方式多址联接方式3.5.2 多址联接方式分类多址联接方式分类1)频分多址()频分多址(FDMA))特点:特点:•技术成熟、设备简单,不需要网同步;技术成熟、设备简单,不需要网同步;•存在互调和交调干扰;功放必须工作于甲类存在互调和交调干扰;功放必须工作于甲类•各载波之间要留有足够宽的保护频带各载波之间要留有足够宽的保护频带•各站发射功率必须严格控制,存在强信号抑制弱信号的现象。
各站发射功率必须严格控制,存在强信号抑制弱信号的现象3、卫星通信技术3.5 多址联接方式多址联接方式3.5.2 多址联接方式分类多址联接方式分类1)频分多址()频分多址(FDMA))典型典型FDMA方式方式----SCPC SCPC是英文是英文 Single Channel Per Carrier的缩写,即每载波仅传送一路话的缩写,即每载波仅传送一路话音(或数据信号)音(或数据信号)3、卫星通信技术3、卫星通信技术3.5 多址联接方式多址联接方式3.5.2 多址联接方式分类多址联接方式分类2)时分多址()时分多址(TDMA))按分配给各站的不同工作时隙区分各站的信号按分配给各站的不同工作时隙区分各站的信号3、卫星通信技术3.5 多址联接方式多址联接方式3.5.2 多址联接方式分类多址联接方式分类2)时分多址()时分多址(TDMA))特点:特点:•单载波工作,没有交调;单载波工作,没有交调;•功放可工作于非线性,功率效率高功放可工作于非线性,功率效率高•频带利用率高频带利用率高•要有精确的同步,以保证各站突发信号到达转发器的时间不发生重叠要有精确的同步,以保证各站突发信号到达转发器的时间不发生重叠。
3、卫星通信技术3.5 多址联接方式多址联接方式3.5.2 多址联接方式分类多址联接方式分类2)时分多址()时分多址(TDMA))特点:特点:•单载波工作,没有交调;单载波工作,没有交调;•功放可工作于非线性,功率效率高功放可工作于非线性,功率效率高•频带利用率高频带利用率高•要有精确的同步,以保证各站突发信号到达转发器的时间不发生重叠要有精确的同步,以保证各站突发信号到达转发器的时间不发生重叠3、卫星通信技术3.5 多址联接方式多址联接方式3.5.2 多址联接方式分类多址联接方式分类3)空分多址()空分多址(SDMA)) 利用卫星天线的不同空间指向区分不同区域地球站信号的多址联接称为空 利用卫星天线的不同空间指向区分不同区域地球站信号的多址联接称为空分多址 采用空分多址方式工作的卫星需有星上交换设备( 采用空分多址方式工作的卫星需有星上交换设备(SS)经常与其他多址)经常与其他多址方式相结合实现多址联接,如与方式相结合实现多址联接,如与FDMA、、TDMA结合等•卫星天线增益高(波束窄),卫星功率可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卫星天线增益高(波束窄),卫星功率可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不同区域地球站的信号在空间指向上互不重叠,可实现频率重复使用;不同区域地球站的信号在空间指向上互不重叠,可实现频率重复使用;•空中交换功能空中交换功能•姿态稳定度要求高,要有较庞大和复杂的天线(各天线的波束指向不同)姿态稳定度要求高,要有较庞大和复杂的天线(各天线的波束指向不同)3、卫星通信技术3.5 多址联接方式多址联接方式3.5.2 多址联接方式分类多址联接方式分类4)码分多址()码分多址(CDMA)) 按分配给各站不同的地址码来区分地址的方式。
按分配给各站不同的地址码来区分地址的方式 它根据扩频通信原理实现,即对各地球站分别用各不相同的、互不相关的 它根据扩频通信原理实现,即对各地球站分别用各不相同的、互不相关的伪随机码(地址码)将发送的信号进行扩频调制这样,即使各站发射的信号伪随机码(地址码)将发送的信号进行扩频调制这样,即使各站发射的信号在频率、时间、空间上相互重叠,也不会出现相互干扰在频率、时间、空间上相互重叠,也不会出现相互干扰3、卫星通信技术3、卫星通信技术3.5 多址联接方式多址联接方式3.5.2 多址联接方式分类多址联接方式分类4)码分多址()码分多址(CDMA))特点特点:•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有较好的隐蔽性有较好的隐蔽性;•改变地址较灵活方便改变地址较灵活方便;•不需要网同步不需要网同步;•频带利用率较低,通信容量较小频带利用率较低,通信容量较小3、卫星通信技术3.6 信道分配方式信道分配方式 预分配( 预分配(PA)) 将频率资源预先分配给地球站,不用也空着 按需分配( 按需分配(DAMA)) 需要时申请频率资源,再分配给地球站,用完后还回 按需分配带宽( 按需分配带宽(BOD)) 随业务码流的变化动态分配带宽。
4、几个问题 (a) 垂直极化 (b) 水平极化 (c) 右旋圆极化 (d) 左旋圆极化 (f) 左旋椭圆极化(e) 右旋椭圆极化 4.1 什么是圆极化与线极化?什么是圆极化与线极化? 自由空间电磁波通常以电场的取向作为 自由空间电磁波通常以电场的取向作为电波极化方向电波极化方向4、两个问题4.2 什么是什么是EIRP??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有效等向辐射功率)(有效等向辐射功率) EIRP=G*Pt (天线增益G*发射功率Pt)=1*(G*Pt)(天线增益1*发射功率G*Pt)功率通量密度点天线以G*Pt功率发射卫星4、几个问题4.3 为什么不把为什么不把Ku波段的天线做得天线这么小?波段的天线做得天线这么小? 理论上可以(线天线),实际不可用:理论上可以(线天线),实际不可用: 到了Ku波段时,电波是以直线传播的 天线处的接收信号很微弱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5.1铱系统 铱系统 1、1988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一种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最初是由77颗小型智能卫星组成,在780公里的地球上空围绕7个极地轨道运行,通过微波彼此互连成网络。
后来又提出改由66颗卫星来完成,并于1998年建成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5.1铱系统 铱系统 2、极地圆轨道高度约780km,每个轨道平面分布11颗在轨运行卫星及1颗备用卫星,每颗卫星重386kg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5.1铱系统 铱系统 3、采用了其特有的、代表了现代高科技最新成果的“星上处理技术”和前所未有的“星际链路技术”,提供的主要业务:/(2.4kbps)、数据(2.4kbps)、寻呼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5.1铱系统 铱系统 4、1999年8月13日,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牵头组建的铱星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于2000年3月17日一3月18 日午夜停止全部运营 •地面蜂窝网已经趋于完善•价格和通话费用太高:•在中国大陆对地面固定和移动的国内通话费是每分钟9.8元人民币,国 际通话费每分钟27.4元;铱卫星对铱卫星每分钟14.3元;地面固定和移 动呼叫铱卫星每分钟14元;每月基本费250元•终端供货不足•债务过高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5.2 GPS系统 系统 GPS系统是美国7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 , 6个轨道面上的24颗卫星网状星座方案 。
自1995年宣布达到全运行工作能力以来,工作一直很正常明年将发射改进型的第二代GPS卫星,并计划于2014年发射第一颗型号为3A的第三代GPS卫星第三代GPS卫星现阶段已完成初步设计,预计2012年出厂 ,与现有GPS相比,GPSⅢ的信号发射功率可提高100倍,定位精度提高到0.2-0.5米,这样可以使GPS制导武器的精度达到1米以内届时,GPS的定位、导航和授时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5.2 GPS系统 系统 定位原理:四星定位,已知四星位置及卫星钟的钟差,可以算出被测物(x,y,z)及钟差Vt0 提供的参数:坐标、速度、时间等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5.2 GPS系统 系统 GPS星座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5.2 GPS系统 系统 终端与模块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5.3 北斗一代系统 北斗一代系统 •是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自已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北斗一号”,该系统于1993年进入正式开发阶段,并于2000年10月和12月分别成功地发射了最初的两颗“北斗”卫星•系统最终计划是在2010年建立一个由6颗同步卫星组成的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其中两颗为备用星。
•采用双星定位技术,具有导航定位、简短报文通信、精确授时三大功能 •平面定位精度在20米左右,高程精度在10米左右 •用户单次通信封装的报文数据最大长度可达210个字节,最小长度为43个字节•授时精度为1us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5.3 北斗一代系统 北斗一代系统 定位原理:定位原理:三球定位5、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介绍5.3 北斗一代系统 北斗一代系统 定位过程:定位过程:1、中心向两星发出站信号2、用户接收其中之一3、用户发送入站信号4、中心计算位置5、中心发位置给用户谢谢! 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