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果树栽培学:第一章果树苗木繁殖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69KB
约50页
文档ID:589219784
果树栽培学:第一章果树苗木繁殖_第1页
1/50

第一章 果树苗木繁殖 第一节第一节 苗圃苗木培育苗圃苗木培育•一、苗圃地的选择和区划一、苗圃地的选择和区划•(一)苗圃地的选择•1.地点:•① 中心位置:有利于减少运输费用;•② 提高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2.地势:应选择背风向阳、日照良好、稍有坡度的倾斜地;平地注意地下水位1—1.5m以下;坡地应修筑梯田•3.土壤:以砂质土和轻粘壤土为宜;土壤酸碱度•4.土壤灌溉条件:•5.病虫害: (二)苗圃地的区划•1.母本园:主要任务是提供良种繁殖材料如种子、自根繁殖材料、接穗包括采种和采穗母本园•2.繁殖区:分为实生苗培育区、自根苗培育区和嫁接苗培育区•3.道路:干路(6m)、支路(3m)、小路•4.排灌系统和防护林:结合地形和道路统一规划设置;沟渠比降不超过千分之一•5.房舍:包括办公室、宿舍、农具室、种子贮藏室、包装棚、车库等 二、嫁接苗培育二、嫁接苗培育•(一)实生砧木的培育•1.适宜的砧木应具备的条件:•①与品种接穗有良好的亲和力;•②对当地气候、土壤适应性强;•③具有某些特性,如矮化、对病虫及逆境有抵抗能力;•④对接穗品种的生长和结果有较好影响,如早结、丰产、优质;•⑤来源丰富,便于大量繁殖。

2.种子的采集和处理:•①种子成熟过程:分为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种子内部营养物质呈易溶解状态,含水量高,种胚已经发育成熟并具备发芽能力,这类种子采后播种即可发芽,而且出苗整齐,不宜长期贮存;形态成熟是指种胚已完成了生长发育阶段,内部营养物质大多转化为不溶解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状态,生理活动明显减弱,适于较长期贮存生产苗木所用的种子多采用形态成熟的种子•②采种程序:选择优良母树—适时采种—取种—精选和分级 2.种子的采集和处理:•③种子的贮藏:•落叶果树种子:落叶果树种子:在充分阴干后贮藏贮藏条件是含水量(13—16%)、温度(0--8℃)、相对湿度(50—80%);•常绿果树种子:常绿果树种子:采种后立即播种或湿藏(种子安全含水量在30—40%),才能保持种子的生活力•④种子的休眠与层积处理:•种子的休眠:种子的休眠:种子的休眠是指有生命力的种子即使吸水并置于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下也不能发芽的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种子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后,种子能够发芽的过程在园艺上称为种子后熟•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种胚发育不完全;种皮或果皮的结构障碍;种胚尚未通过后熟过程•种子的层积处理:种子的层积处理:是指落叶果树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完成种胚的后熟过程和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一项措施。

因处理时常以河沙为基质与种子分层放置,故又称沙藏处理多数落叶果树需要在2--7℃的低温、基质湿润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完成其后熟阶段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机制是在低温下,吸水力提高,酶活性增强,贮藏物质转化,提高了发芽能力 3.种子的生活力鉴定:•①目测法:直接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②染色观察:根据胚及子叶染色情况,判断种子生活力强弱和百分数常用的染色剂有靛蓝胭脂红(活力种子不着色)、四唑(活力种子着色)•③发芽试验法:在一定水分,置于20--25℃条件下促其发芽,计算发芽百分率,判断种子生活力 4.播种:•①播种地准备:•②播种时期:分为春播、秋播和采后立即播种;•③播种方法:分为条播(开沟播种)、点播(按一定距离点播于苗床)、撒播(均匀撒于畦床中)•④播种深度:播种过深,土温低,氧气不足,发芽困难,种子出土过程消耗养分多;播种过浅,种子得不到足够和稳定的水分,影响出苗率一般覆土深度以种子最大直径的1—5倍为宜•⑤播种量:是指单位面积内计划生产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苗木所需要种子数量每公顷播种量㎏=每公顷计划育苗数/(每㎏种子粒数*种子发芽率*种子纯洁率) (二)自根砧木的培育•1.自根砧木的特点:由自身器官、组织的体细胞形成根系的砧木,称为自根砧。

其遗传组成与亲本相同,因而可以保持苗木的整齐度;缺乏主根,根系较浅,固地性不强;对气候、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2.自根砧繁殖需要建立自根砧母本园 (三)嫁接及嫁接后的管理•1.接穗的采集和贮运:秋季采用当年充实的春梢,春季一般采一年生枝条,随采随用;贮运接穗一般在温度4-13℃,相对湿度为80-90%,适当透气的条件下贮藏•2.嫁接:嫁接时期应选择砧木已达到要求粗度,形成层分裂活跃,皮层容易剥离的时期•3.嫁接后的管理:接后(15-20天)及时解绑、剪砧;除萌;防风;防治病虫 三、扦插苗培育三、扦插苗培育•(一)方法•1.枝插法:•①硬枝扦插:用充分成熟的一年生枝条进行扦插按10-20cm(带1-4芽)长度剪成枝段,株行距30×20cm;•②绿枝扦插:利用半木质化的新梢在生长期进行带叶扦插5-20cm枝段(3-5芽),每个叶片剪去1/2•2.根插法:•3.茎插法:主要用于香蕉和菠萝,香蕉用地下茎切块;菠萝用地上茎或地下茎扦插•4.带芽叶插法:主要用于菠萝,用带芽的叶片扦插 (二)促进插条生根的方法•1.机械处理:①剥皮;②纵刻伤;③环状剥皮剥皮、纵刻伤和环剥促进生根,是由于生长素和碳水化合物积累在伤口或环剥口上方,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促进细胞分裂和根原体的形成。

•2.黄化处理:在新梢生长初期用黑布或纸条等包裹基部,使叶绿素分解消失,枝条黄化,皮层增厚,薄壁细胞增多,生长素积聚,有利于根原体的分化和生根•3.加温处理:•4.药剂处理:采用药剂处理加强插条的呼吸作用,提高酶的活性,促进分生细胞的分裂而发根 四、无病毒苗木的生产四、无病毒苗木的生产•1.果树病毒病及其危害:根据果树感染病毒病后的表现,一般将病毒分为潜隐性和非潜隐性病毒两类对果树生长和结果、丰产性、果实品质均有影响•2.无病毒原种的培育和保存:•(1)脱毒:①热处理38℃高温处理②微茎尖培养③茎尖嫁接④珠心胚实生苗的利用种子与分生组织(0.1-0.2mm)一样,大多不含病毒•(2)病毒检测:①指示植物鉴定(汁液摩擦接种;嫁接接种;昆虫传播接种);②实验室检测(ELISA;PCR;dsRNA)•(3)无病毒原种保存:可通过田间和实验室两种方式保存•3.无病毒母本园和无病毒苗木繁殖园的建立•(1)无病毒母本园的建立:包括以下三部分:①无病毒果树品种母本园(采穗圃);②无病毒砧木种子园;③无病毒无性系砧木繁殖园•(2)无病毒苗木繁殖园的建立•(3)无病毒苗木繁殖检疫规程的制定 苗圃地选择和区划•露地苗圃 苗圃地选择和区划•露地苗圃 苗圃地选择和区划•设施苗圃 苗圃地选择和区划•设施苗圃 苗圃地选择和区划•设施苗圃 第二节第二节 果树繁殖方法果树繁殖方法•一、嫁接繁殖一、嫁接繁殖•(一)嫁接的含义:是指将一株植物的枝段或芽等器官或组织,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或根等的适当部位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嫁接苗由砧木和接穗两部分组成,用作嫁接繁殖的枝段和芽子,称为接穗(scion);承受接穗的部分称为砧木(rootstock)由砧木和接穗构成的共生体,称为砧穗(stion),写为穗/砧•(二)嫁接方法:•1.芽接法(budding):以芽片为接穗的嫁接繁殖方法称为芽接可分为带木质芽接和不带木质芽接两类①T形芽接(盾片芽接);②嵌芽接;③方形贴皮芽接;•2.枝接法(scion grafting):以枝段为接穗的嫁接繁殖方法每接穗带有1—3个芽①切接法;②劈接法;③皮下枝接;④腹接法;⑤舌接法;•3.根接法:以根段为砧木的嫁接繁殖方法•4.茎尖嫁接(微型嫁接) (三)嫁接愈合过程和嫁接亲和性•1.嫁接愈合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砧木和接穗之间坏死层的形成;②砧木与接穗的密接;③砧木和接穗分别产生愈伤组织和坏死层的消失;④愈伤组织分化出维管束,维管束将砧木和接穗连接起来;⑤嫁接共生体形成•2.嫁接亲和性:•(1)嫁接亲和性的概念和类型:嫁接以后砧木和接穗完全愈合而成为共生体,并能够长期正常生长和结果的砧穗组合是亲和的组合根据砧穗组合的外部特征,可将嫁接不亲和性划分为三种类型:①后期不亲和;②半亲和;③不亲和。

•(2)嫁接不亲和的原因:①砧木和接穗间亲缘关系远;②砧木和接穗对营养要求的差异;③砧木和接穗生长特性的差异;④有害物质的产生;⑤基于特异蛋白质的砧穗间识别机制的存在;⑥愈伤组织形成不充分;⑦输导组织分化不完全•(3)克服嫁接不亲和性的途径:利用中间砧;此外,采取桥接、靠接等方法 二、自根繁殖二、自根繁殖•(一)扦插(cuttage)•1.概述:扦插是指将枝条、叶片和根等营养器官从母株上切取后,在插床内使其发生不定根或不定芽而获得独立的新个体的繁殖方法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分别称为枝插、叶插和根插•2.扦插繁殖原理:自根繁殖方法主要是利用果树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发生新根或新芽而长成一个独立的植株包括不定根和不定芽分化和生长的一系列过程•3.影响扦插生根的因素:•(1)内部因素:①种与品种;②树龄、枝龄、枝条部位;③营养物质;④植物生长调节剂;⑤维生素;•(2)外部因素:①温度;②湿度;③光照 二、自根繁殖二、自根繁殖•(二)压条(layerage):压条是将枝条在不与母株分离的状态下包埋于生根基质中,待不定根产生后与母株分离而成为独立新植株的营养繁殖方法1.地面压条:•①直立压条法(垂直压条,壅土压条);•②曲枝压条法(含水平压条法和先端压条法。

主要用于蔓性果树);•2.高枝压条法(高压法,空中压条)•(三)分株(propagation by division):是指利用母株的跟蘖、匍匐茎、吸芽生根后,将其切离母体后成为独立新植株的营养繁殖方法•1.根蘖繁殖法:适用于根系容易大量发生不定芽而长成根蘖苗的树种•2.吸芽繁殖法;•3.匍匐茎繁殖法;•4.根状茎繁殖法 三、微体繁殖三、微体繁殖•1.概述: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在人工培养基中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称为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果树繁殖,称为微体繁殖(mircropropagation)用于组织培养的材料称为外植体(explant)以茎尖分生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称为茎尖培养(shoot-tip culture);以成熟枝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称为茎段培养(shoot culture);而以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的组织培养称为叶片培养(leaf culture)•优点:优点:微体繁殖具有占地面积小、育苗周期短、可繁殖的时间长、繁殖系数大、可部分或全部脱除病毒•2.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medium)是外植体生长和发育的基质。

果树组织培养基以MS应用较多,效果较好M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成分、附加成分(生长调节剂、有机氮等);琼脂作为凝固剂•3.接种:常见的外植体有茎尖和茎段外植体的大小因培养目的不同而异以脱毒为目的的茎尖一般取0.1-0.2mm外植体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但成活率也越低要求茎尖既不带毒,又可保持较强的生活力,可行的途径是将热处理(38℃)和茎尖培养(可带1-2个叶原基)相结合 三、微体繁殖三、微体繁殖•4.继代培养:接种后的繁殖材料要求在25-30℃恒温、1500-3000lx光照(每天16小时)条件下培养,每隔30-50天,结合培养基的更换进行分苗,以扩大繁殖但继代培养的次数是有限的,超过极限,繁殖能力下降、变异增加•5.生根培养:生根培养通常采用1/2MS含糖量低的培养基,蔗糖用量减少到标准用量的1/2-1/4,并加入一定数量的生长素,如IBA或/和NAA;一般不使用水解酪蛋白和细胞分裂素培养条件与继代培养基本相同,但光照度要求在2000lx以上此外,一段时间的暗培养可提高生根率•6.组培苗驯化和移栽:①培养壮苗:适当提高培养基蔗糖含量,降低含氮量和含水量;②强光闭瓶锻炼:强光结合高温处理,促进输导组织和保护组织的分化。

③开瓶锻炼:提高对低湿环境的适应能力④过渡移栽和大田移栽:先过渡移栽到营养钵,待地上部生长到10cm时,在移栽到大田 实生砧木培育•实生根系 嫁接方法•切接 嫁接方法•劈接 嫁接方法•芽接 嫁接方法•劈接 嫁接方法•嵌接 嫁接方法•芽接 嫁接方法•靠接 嫁接方法•靠接 扦插方法•露地扦插 扦插方法•容器扦插 压条方法•盆栽压条 压条方法•水平压条 压条方法•空中压条 压条方法•空中压条 压条方法•曲枝压条 压条方法•空中压条 分株方法•分株 分株方法•分株 分株方法•分株 微体繁殖(组织培养)•微体繁殖 微体繁殖•微体繁殖 微体繁殖•微体繁殖 微体繁殖•大田栽植 第三节第三节 苗木出圃苗木出圃•一、出圃前的准备一、出圃前的准备•1.对苗木种类、品种、各级苗木数量等进行核对和调查;•2.根据调查结果及订购苗木情况,制定出圃计划及苗木出圃操作规程;•3.与购苗和运输单位联系,及时分级、包装、装运,保证苗木质量•二、起苗二、起苗•(一)起苗时间:依果树种类和育苗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而异落叶果树(多在秋季停长后);常绿果树(多在新梢充分成熟后)•(二)起苗方法:•1.方法:带土起苗(常绿果树);不带土起苗(落叶果树)。

•2.注意事项:减少根系损伤;蘸泥浆护根•三、苗木分级三、苗木分级•1.分级:根据苗木大小、质量进行分级;应根据苗木规格要求进行分级•2.对苗木的基本要求:品种纯正,砧木正确;枝条健壮充实,具有一定高度和粗度,芽体饱满;根系发达,须根多,断根少;无严重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嫁接苗的接合部愈合良好 四、苗木检疫四、苗木检疫•1.苗木检疫:是在苗木调运中,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人为传播蔓延的一项国家制度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法规并强制执行,由设在口岸、产地的检疫部门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负责实施苗木检疫主要是严防危险性病虫随植物体、植物产品、交通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输入和输出•2.检疫对象:是指国家规定禁止从国外传入和在国内传播并且必须采取检疫措施的病、虫、杂草及可能携带这类病虫的植物名单国际间有共同的检疫对象,各国还有自定的检疫对象检疫法规定应实施检疫的植物材料和物品包括植物(苗木)、植物产品(种子、果实、枝条等)、运载工具及包装铺垫材料等 五、苗木的包装、运输与保存五、苗木的包装、运输与保存•1.包装:苗木经检疫后,即可包装包装前对苗木进行根系修剪和蘸浆处理,包装材料应就地取材,以质轻价廉、坚韧保湿为佳;为保证苗木质量,需附果树苗木质量检验证书。

•2.运输:•3.保存:苗木不能及时外运可假植保存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