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两晋之文.描述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39MB
约25页
文档ID:589058997
两晋之文.描述_第1页
1/25

两晋之文谭家健 壹壹贰贰叁叁肆肆伍伍两晋陆机及其文学成就潘岳及其艺术成就李密《陈情表》鲁褒《钱神论》 陆陆柒柒捌捌玖玖拾拾《列子》及其寓言葛洪及其作品《苻子》陶渊明及其作品王羲之及《兰亭集序》结束 两晋之文两晋之文两晋就是东晋和西晋,一共155年,从公元265年到公元316年叫西晋,都城洛阳,它统治全中国,从317年到420年为东晋,都城为建业(今南京)实际上统治着半壁江山,这以后就是魏晋南北朝了总的看来,西晋文章是不如建安和正始的而东晋又不如西晋,散文成就又不如诗和赋,这个时期在散文史上的贡献,主要是骈体文正式立格成体而传统的散体文在数量和使用范围方面还占一定优势,并没有退出文坛,虽然在曹魏时期,散文已经发展到高度骈化程度,对偶,用典,藻绘几种骈文形式的要素,都在文章中有突出表现,但是研究者认为整个魏还没有一篇比较典型的骈文出现直到西晋陆机的笔下,骈文的体式才正式确定 陆机,字子衡,他是东吴世家出身,祖父陆逊曾担任东吴的丞相,打败过刘备,他父亲曾担任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这样的职务,在陆机十八岁的时候,西晋灭了东吴,三国统一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应朝廷的征召到了首都洛阳,不久进入仕途,卷入了八王之乱。

当时有八位王公贵族造反,弄得天下大乱,史称八王之乱在他四十三岁的时候被冤杀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 陆机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文学批评,他有著名的《文赋》,其次是文,再次是诗和赋他的文章有骈文和散文,或者是骈散兼用,他最典型的一篇骈体文就是《豪士赋序》这篇文章一共170句,序文占152句,赋占28句,六比一,后人重视他的序而略略忽视他的赋,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借劝豪士,以讽刺贵族齐王司马冏,功劳不可以独专,权位不可以自擅,应该及时隐退,全身远祸,豪士就是豪杰之士也就是世家大族这152句中大部分是对偶,很多是上四下六的结构,四六对文章引用大量的历史典故,都是大臣有功,而受帝王及同僚猜忌者,不仅作为修辞手法,也充当说理论据沉痛的教训就包含在确凿的事实之中,不带评说而意已自明然后清代人认为对偶文之先声,就是骈文的先声,是一片典型的成格文体,骈文文体 《辨亡论》 辨亡就是辩论东吴之忘得教训它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颂扬孙权之所以胜,关键在得人下篇论述陆氏父祖(陆逊 陆抗)的功业并批评亡国之君孙皓,他之所以亡国要害在于失于民心。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铺张扬厉,骈偶排比层波叠浪很明显是模仿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过秦就是论秦之过,这篇就是论吴之亡大体立意相近他不但学结构上的大起大落,而且起伏照应转折勾连的句子也是亦步亦趋但是这两篇还是不同的,陆机并不能像贾谊那样,冷静的客观分析它既无法忘怀于故国,又不能开罪于新朝一方面总结着历史教训的使命另一方面不得不时刻注意适应现实的政治环境所以对他来讲,这篇文章对贾谊更难做贾谊论秦之过,贾谊在汉代生,秦离他已远,陆机本来就是东吴的人,所以他写起来就更难了 《吊魏武帝文》就是吊曹操,这篇文章属于韵文,他前面有个序,序文是骈散相间,整个文章是六言韵语精彩部分在序,主要讲陆机经过洛阳,看到了曹操临死前的遗书,发现这位盖世英雄在临终前竟然婆婆妈妈的,指着小儿子小女儿托付给大儿子,托付后事,叮嘱妻妾们要把给你们的赠品啊,香啊卖掉,要会做鞋,这样自食其力还要求铜雀台中的乐伎在他死后,按期进行演出吊祭活动陆机就批评说:“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雄心摧于弱情,壮图终于哀志长筭屈于短日,远迹顿于促路简单的说就是:你平时的雄心壮志宏图,跟临终前的那个弱情哀志,怎么那么矛盾,那么想不开。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能回答的,后世很多凭吊古人的诗文都是这样来看问题,后人评价这篇文章:此文初以一问一答放阙词,继以随叙随断抒其意,深情婉恻,发其咏叹,寄托缠绵,杂以刺讽,吊古之文,斯为杰作王文儒《南北朝文评注读本》有人说是讽刺曹操的,有这个意味但主要不是,主要是揭露英雄最后死的时候,也有悲剧的心态,不可解释的矛盾,这个问题其实是很深刻的, 潘岳潘岳(247-300)这个人是个美男子,出去的时候经常有妇女追在后头,他的性情又不是稳重的喜欢巴结权贵,当时有个外戚,叫贾谧,有二十四个朋友,他是其中之一,二十四友,贾谧坐着车从街上过,潘岳在他的后头看到这个尘土就拜,可见他巴结到这个地步八王之乱中他卷入斗争被杀他的诗赋都写得很好,跟陆机齐名并称潘陆,但是他的作品有些心口不一,写的和他做的想的不是一回事,他的《闲居赋》表示决意于荣辱之事,实际他很在乎名利,所以后来金代有元好问写诗讽刺他,金人元好问在《论诗绝句》谈及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大意为古往今来很多人言语表达与内心所想并不相符,从一个人的文章中也未必就能真正看到其人的真实面貌比如那篇被后世尊为“高情千古”的《闲居赋》,谁又会想到该赋作者潘岳(潘安仁)是个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之人呢?末句“拜路尘”用典,《晋书·潘岳传》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潘岳为贾谧“二十四友”之首,“忘尘而拜”四字将其谄媚之态可谓描摹殆尽潘岳才比天高,貌美绝伦,后世少有人能够匹及,但对于其人后世却颇多贬讽 《马幵督诔》讲的是他守护一个边境幵城,被叛军包围,但是这个将军坚守以弱胜强,但是他的上司听信谗言猜疑他,将军被诬陷,死在牢中后来平反,潘岳就写这篇文章来吊祭他,文章采取对比的方法,陪衬的方法,保卫千万军民安全的人,竟然以数口家奴而获罪,他保卫了千万民众,可是他家里有几个家奴被他杀了因而获罪是多么可悲的啊 李密《陈情表》曾在西蜀任职,西蜀灭亡了以后,就到了晋,晋武帝就招他为太子洗马他就说我还有个老祖母,90多了,不能去,就给晋武帝写了一封表,就叫《陈情表》这个是婉言谢绝,既不愿意别人讥笑他不孝,又惧怕皇帝责他不忠,所以他措辞很严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就是形容他祖母年龄大,他又说臣无祖母,无以是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私情区区,不能废远意思就是我为陛下效命的时间还很长,而我向祖母尽孝的时间不多了晋武帝读了之后很感动,九派两个奴仆伺候他祖母,还是要他进京这篇文章句子短,不是长句,错落变化,不是骈句是散句语词朴素,抒情委婉,真挚。

嵇康也是不愿意做官写了一封信给朋友,但和这个完全不同,这个是非常委婉的,但是嵇康那封信个性非常突出,嬉笑怒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这篇文章特别强调他是晋武帝的臣子,连用察臣,举臣,除臣,责臣,催臣然后又有况臣,且臣,今臣,是臣就是表示他对这个新王朝非常的忠诚,强调自己的身份,来洗清留念旧朝的一种猜忌所以整个文章写下来可以说用心良苦这篇文章也很有名 鲁褒鲁褒,西晋人,生卒年不详南阳(今属河南省)人《钱神论》就论我们花这个钱《钱神论》虽然以论名篇,却是一篇赋作作品通过虚构的情节,推出司空公子和綦母先生两个假设的人物,以二人在京城邂逅为纽带,以其问答诘难的框架结构成篇 赋文主体全是两个被赋予具体身份的人物的言辞而非作者的现身立言,行文追求骈对合韵,其体制明显属于赋作 它的主旨不在以逻辑论证析明义理,诉诸理性思辨,而着力于描摹人情世态,抒发感慨,诉诸于审美激情;立意也是文学家作赋,而非思想家立学术之论这是《钱神论》突出的特点,也是理解作品应首先把握的问题他假托两个人对话,它强调社会上所贵的在钱,先讲钱是怎样起源的,形状,作用,主要是讲它无所不能,神通广大而且着重强调这样一来造成怎样的后果 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处后,处前者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处后,处前者为君长,处后者为臣仆。

为君长,处后者为臣仆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是故忿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管尊民贵,皆钱所致管尊民贵,皆钱所致这个文章是把金钱人格化,带有预言性质,以游戏笔墨揭示金钱,所造成的种种丑恶现象尖锐的讽刺拜金主义的罪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长远的影响后世称钱为孔方兄孔方就是说钱眼里面的那个孔是方的,后人就戏称钱为孔方兄,而第一次提出的就是这篇文章 《列子》《列子》这是一本书,不是一遍文章,目前关于这本书的作者和时代有争议,有的人认为是先秦列御所著,有的人认为成书于魏晋,但其中有先秦两汉的资料现在一共有八篇,它不是一个人一时写的《列子》的思想受《庄子》的影响属于道家所著但由于时代不同明显带有魏晋享乐主义和佛教因素,还可以看出玄学和道教神仙幻化的侵染反映出儒道玄佛互相渗透的多元文化的时代特征我认为他基本上是魏晋时代的作品, 他的寓言寓言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像《愚公移山》宣扬坚持不懈挖山不止精诚可以感动上帝,后来就发展为人定胜天,毛泽东写了篇文章就叫《愚公移山》,还有一篇寓言叫《天河乘槎》一个人坐在木船在海上漂,最后漂到银河上去了,这个是反映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大胆追求,现在这个理想已经初步实现了,中国的宇航员已经上天了,美国的宇航员早在七十年代就登月了,还有一个《终国北》就是一个国家是的一个岛这个地方的老百姓也不种田也不织布没有君主没有臣下他们成天喝酒跳舞,是魏晋享乐主义的理想世界,还有一个讲《巨鳌戏海》说渤海里有三座仙山是漂在海上的,上帝让十五只巨鳌头顶仙山,每一个仙山三个鳌使它不再飘动,这个是对地壳变动的一种猜想,也是一种神话幻想,这是一类。

第二类寓言科学科学技术的幻想故事比如《杞人忧天》记录了古代几种不同的宇宙观,有人说天能塌下来,有人说天是气塌不下来,这是一种宇宙观后世变成成语了,讥笑庸人自扰,无所谓的忧虑,还有两小儿辩日,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到底是中午离我们近呢还是早晨离我们近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天文学上很有趣的一个课题,还有一个故事是写一个医生叫文擎,他能够用透视的办法,这个病人有病了,他就说你对着太阳我从背后看你,我能看到你心里有几个孔你七个孔里当中有一个孔堵住了所以你有病现在的话就是你血管堵塞 《扁鹊换心》有一个人心脏有毛病了医生就给他做了手术把他心脏换下来和另外一个人换心脏这个现在已经可能了在古代是一种幻想,这些故事很有科学史上的意义,他虽然是幻想但很有启发,我刚才说了一系列的幻想,后来都逐步变成现实,第三类就是人生哲理和寄寓教诲的寓言故事这个《纪昌学射》就告诉人们学射箭必须要持之以恒由浅入深才能够奏效《造父学御》就是赶车,他先要学走木桩,在木桩上走走的很稳,然后驾车的时候什么颠簸他就不怕了表现很熟这里实际上不是讲,教你如何驾车实际上教你如何做人做事,还有一个贫富幻梦有趣啊这个富人姓尹的,每天晚上呢梦到自己变成仆人给别人干活,受人欺负痛苦不堪,而他的一个老仆人每天晚上梦到自己变成国君别人都欺负他,其乐无比,这两人在晚上睡觉恰恰和他白天的经历相反,那作者怎么办就是让这种贫者富者在现实中的差别在睡梦中得到平衡和协调,这是一种幻想了,还有他里面讲到一个人很富有他的朋友很穷那个穷朋友就像富朋友请教你怎么致富呢那位富朋友说我就会偷,那个穷朋友就偷人家的东西马上就叫人家抓住判到牢里头了那个穷人就狠富人叫我去偷那个富人就说我不是教你去偷人家打钱财啊你要去向大自然偷了山林里的木材河里的鱼虾地底下的矿产还有谷你都可以去利用它嘛这就是像自然索取财物,你干嘛要去偷人家的私有财物,这个也很有意思,就是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而不能靠偷取他人的来致富。

这些作品在中国寓言史上都可以说是精品当代学者钱钟书先生曾吧《列子》和《庄子》相比较他说“列之文辞逊庄之奇肆飘忽,明理逊庄之精微深密,而寓言之工于叙事,娓娓井井,有伦有序,自具一日之长还说它“其手笔驾曹、徐而超嵇、陆,论文于建安、义熙之间,得不以斯人为巨擘哉?”就是列子的手笔可以超过陆机和嵇康所以在整个三国和两晋之间应该以例子为巨擘就是伸大拇指的这评价很高了愚公移山 葛洪葛洪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主张外儒内道用六经治国安邦用道术养生修炼,他把道和如结合建立了金丹道就是炼丹啊这是他确立的这是个炼丹家练到最后练出很多化学反应,这里头有关于文学的见解和批评反对贵古贱今认为文风由朴素专项华丽是文学进步的表现引用一些典故把古代的材料组织成文章,这是一种艺术手段,这讲的很对了他的文章也有骈偶但是这本书里最有意思的还是一篇《无君论》这个《无君论》不是他写的他引用他的朋友鲍敬言的这篇文章是反对君权天授认为君主和臣下的关系是压制暴力的产物,种种罪恶就是有君主产生的而君主残暴官吏贪污这不是个人品德的问题而是这种制度的必然结果这篇文章就揭露了封建社会某些个别现象不是看到孤立的罪孽而是把这些现象和君主制度联系起来这个君主制度本身就是要不得的指出君主和民众的矛盾是不可调节的民众反抗是逼出来的那怎么办呢他的理想就是不是圣君贤相而是无君无臣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思想比起道家督无为而治都进了一步。

《苻子》《苻子》是本书不是文章,作者叫苻朗他是前秦皇帝的侄子闲住在建业后来被杀,这本书一共有十二卷现在只存了五十条,每一条也就几百字这篇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寓言故事篇幅短小,语言浅白,另外不用骈偶是传统的散文体,是有易学《庄子》讽刺疾俗而幻想力与批判力不足有地方也是仿效《列子》而又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但是还是有些好的作品,比如他写《后羿俱赏》夏王让著名的射手后羿射箭,他说你射中赏你一万 金你不中我就罚你一万金这个射手在射箭时心里十分紧张手就发抖三次都射不中后来大臣就说“喜俱为之哉,万金为之患也”就是心里老是害怕那个千金的赏 千斤的罚他过于紧张,所以他心情就不可能稳定下来这个问题选的很好,患得患失是妨碍,智力和能力发挥正常所以在体育比赛和文艺比赛特别是医学方面都要排斥金钱的刺激使人无欲则刚这书里还写了一个大猪这个大猪养了六十多年身体像一座山其实就是曹冲称象的故事结果又一千多《苻子》语言多是慕仿创造性不够但是这个问题不能苛求他接受华夏文化过程中要走一个慕仿得过程这是必然的现在的少数名族也是这样 王羲之和陶渊明王羲之和陶渊明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的文章不多,最出名的就是《兰亭序集》这篇文章记录的是一次聚会在兰亭一次集会集会之后大家写诗就编成一个诗集这次集会当时有四十人之多写诗的有二十人兰亭序局部王羲之图 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他的散文不多但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桃花源记》大家都很熟了它是一个桃花源诗的序言因为它太精彩了所以独立成篇《桃花源记》传诵千古其原因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他的主题有人认为是追求神仙逃避乱世今人认为是反对剥削批判现实我认为《桃花源记》最可贵之处不是别的而在于否定君权没有王朝更替没有斗争桃花源里人人劳动生活美好风俗淳厚和平宁静一片生机这篇文章他不是瞎编的是当时北方制度的投影,文章虽然是个序言实际上是个寓言写的活灵活现语言清晰明快一点也没有受到骈风的左右一句骈偶句也没有所以这篇文章的思想和艺术都达到时代的高度所以前面我们讲的那些终北过得无君神话鲍敬言的无君言论不能和桃花源相比所以说《桃花源记》是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奇迹,陶渊明及其作品陶渊明及其作品 《五柳先生传》它不同于正史别传故意说得不明不白以虚代实制造一种飘渺的气氛接下去用精炼之笔点出七个方面的特征这个文章并不是它第一个提出安贫乐道的那古来多的很啊但是正真的塌下心来回归自然作为正真的理想从古到今又有几个人呢所以这篇文章最感人的魅力是人格魅力这篇文章最后指出做人的道理也是作者向读者提示的生活理想全文造语平淡自然倾吐平淡无华历代评论家都赞不绝口还有一篇《与子俨等疏》给儿子的信他有五个儿子他五十岁写的用浅易的像说话一样的文字叙情述事描绘襟抱抒写志向表达对儿子们的疼爱流露出安贫的矛盾充分体现他的个性其中一段说就是神仙这个说的太正确了夏天躺在有风的地方自己就成了神仙我们现在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了这个文章写得也是在家书当中的精品 谢谢观赏12汉语言文学本科1班张慧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