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概述法规及报告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88988435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概述法规及报告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概述法规及报告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概述法规及报告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概述法规及报告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概述法规及报告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概述法规及报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概述法规及报告方法(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药 品品 不不 良良 反反 应应 及及 监监 测测 概概 述述法法 规规 及及 报报 告告 方方 法法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Center for ADR Monitoring of Center for ADR Monitoring of GuangdongGuangdong药药 品品 不不 良良 反反 应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第一部份第一部份 什么什么是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

2、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物不良事件 (Adverse Drug Event,ADE) 二、二、 ADRADR的种类及其临床表现的种类及其临床表现 (一) 副作用 (Side effect): 治疗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治疗时所用一个作用,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 随着治疗目的不同,副作用也可以转为治疗作用。 (二) 毒性作用 (Toxic effect): 指治疗量下出现的毒性反应。可由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出现毒性,如因用量过大而产生的毒性作用,则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三) 后遗效应 (Residual effec

3、t) (四) 停药反应 (withdrawal reaction)(五) 变态反应 (Allergic reaction)(六) 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tic reaction) 又称特异质遗传素质反应。(七) 其它:依赖性、致癌作用、致突变、致畸作用三、三、药物不良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反应产生的原因的原因 (一) 药物方面:药物剂型: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分解产物,原料中的副产物,以及制剂中的附加剂、溶剂、稳定剂、色素、赋形剂等都可引起不良反应。药物应用引起的药理作用:如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皮质激素使毛细管变性出血(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 (二) 机体方面:种族:动物种属间差异,人类

4、白色人种与有色人种间 差异,与遗传因素有关(药物代谢酶)。 性别:部分药物反应存在性别差异。 药物皮炎:男女(32) 保泰松、氯霉素引起粒细胞缺乏:男 女(13) 年龄:小儿及老年人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代谢及 酸碱平衡药物敏感性、药物分布、代谢和排泄 的差异。个体差异:药效学差异(催眠药兴奋,咖啡因抑制) 药动学差异(药物代谢) 过敏性病理状态:可影响药效学及药动学过程 胃肠道疾病:影响口服药物吸收 心血管疾病: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 谢及排泄 肝脏损害: 影响药物代谢消除 肾功能损害:影响药物排泄 (三) 用药方面药物相互作用:为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重要因素,用药种类越多发生率越高。 合用5

5、种药物 4.2% 6 10种 7.4% 1115种 24.2% 1620种 40.0% 21种以上 45.0%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局限性观察对象样本量有限观察时间短病种单一多数情况下排除老人、孕妇和儿童 罕见的不良反应、迟发反应和发生在某些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难以发现,需要开展药物上市后监测如何评价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ADR因果关系评价原则因果关系评价原则时间方面的联系是否密切: 报表不良反应分析栏中“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除了先因后果这个先决条件外,原因与结果的间隔时间也应符合已知的规律。 先因后果的先后关系不等同于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必须有先后关系。ADR因果关系评价原则

6、因果关系评价原则是否具有联系的一贯性: 与现有资料(或生物学上的合理性)是否一致,即从其它相关文献中已知的观点看因果关系的合理性,如动物试验的数据、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其它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等等;另外以往是否已有对该药反应的报道和评述,即相当于报表不良反应分析栏中“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ADR因果关系评价原则因果关系评价原则联系强度:即发生事件后撤药的结果和再用药的后果,相当于报表不良反应栏中“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及再次用药是否再次出现同样的反应”,即激发试验是否阳性。ADR因果关系评价原则因果关系评价原则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A型ADR的反应程度一般与给药剂量呈正相

7、关,给药剂量越大或血药浓度越高,反应也越严重。此时测定血药浓度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对判断因果关系有直接的帮助。有否其它原因或混杂因素:如并用药物、原患疾病及其它治疗的影响或特殊敏感体质等。(我国SFDA,ADR中心推荐的关联性评价)1.开始用药的时间与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有无合理的先后关系?(是/否)2.所怀疑的不良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不良反应的类型? (是/否)3.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减轻或消失?(是/否)4.再次接触可疑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的反应? (是/否)5.所怀疑的不良反应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病人的临床状态或其他疗法的影响来解释? (是/否)六、药品不良反应的判断方法六、药品不良

8、反应的判断方法判定药品与判定药品与ADR的关联性:的关联性:说明:表示肯定;表示否定;说明:表示肯定;表示否定; 表示难以肯定或否定;?表示情况不明。表示难以肯定或否定;?表示情况不明。 12345肯定很可能?可能 ? ?可能无关 ? ?待评价:需要补充材料才能评价无法评价:评价的必须资料无法获得例例1:女女,34岁岁,因因流流行行性性腮腮腺腺炎炎采采用用注注射射用用阿阿昔昔洛洛韦韦钠钠250mg,加加入入生生理理盐盐水水注注射射液液100ml,静静滴滴,qd。用用药药8h后后(另另1例例为为12h)患患者者出出现现肉肉眼眼可可见见血血尿尿,终终末末呈呈血血滴滴状状,尿尿样样本本分分析析红红细

9、细胞胞+,白白细细胞胞+,少少量量鳞鳞状状上上皮皮细细胞胞及及粘粘液液,为为排排除除月月经经或或阴阴道道分分泌泌物物干干扰扰、留留取取中中段段尿尿确确认认,并并停停用用阿阿昔昔洛洛韦韦,4d后后,血样本恢复正常。血样本恢复正常。按五项标准分析:按五项标准分析:12345+?结论:结论:很可能很可能为注射用阿昔洛韦的不良反应为注射用阿昔洛韦的不良反应例例2 2:美美国国1 1名名3939岁岁妇妇女女,因因皮皮肤肤过过敏敏服服用用特特非非那那定定1010mgmg qdqd,连连续续数数天天后后,因因真真菌菌性性阴阴道道炎炎,自自行行服服用用酮酮康康唑唑,3 3天天后后出出现现晕晕厥厥,心心电电图图

10、检检查查QTQT间间期期延延长长至至655655secsec而而住住院院,入入院院后后1010小小时时,心心电电图图显显示示“尖尖端端扭扭转转型型心心动动过过速速”,停停用用上上述述药药物物并并经经对对症症治治疗疗后后痊痊愈出院。愈出院。分分析析:发发病病前前曾曾用用特特非非那那定定及及酮酮康康唑唑二二药药,该该不不良良事件是否与药物有关。事件是否与药物有关。按五项标准分析:按五项标准分析:12345+ ?结论:结论:可能可能为特非那定或酮康唑所致不良反应。为特非那定或酮康唑所致不良反应。1 1豚豚鼠鼠试试验验:随随特特非非那那定定给给药药剂剂量量增增加加,血血药药浓浓度度上上升升,血血中中特

11、特非非那那定定浓浓度度与与QTQT间间期期延延长长呈呈明明显显正正相关。相关。2 2特特非非那那定定体体内内代代谢谢个个体体差差异异大大,6 6例例健健康康志志愿愿者者服服1010mgmg特特非非那那定定后后CmaxCmax可可达达25258080mg/mlmg/ml,其其体体内内代谢酶为代谢酶为cyp3A4cyp3A4。3 3酮康唑、红霉素等为酮康唑、红霉素等为cyp3A4cyp3A4抑制剂,与特非那抑制剂,与特非那定联合应用后,使特非那定的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定联合应用后,使特非那定的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从而产生升高从而产生QTQT间隔延长,严重者可产生间隔延长,严重者可产生“尖端扭尖端扭

12、转型心动过速转型心动过速”。 试验研究结果:试验研究结果:药 物 流 行 病 学 是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的一门应用科学。用途(1)提高上市前临床试验的质量用途(2)主要用于上市后研究1. 补充上市前研究中未获得的信息(1) 确定ADR发生率或是有效效益的频率;(2)了解药物对特殊的人群组的作用;(3)研究并发疾病和合并用药的影响;(4)比较并评价新药是否更优于其它常用药物。 2. 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1)发现罕见的或迟发的不良反应,并用流行病 学的方法和推理加以验证;(2)了解人群中药物利用的情况;(3)卫生经济学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概述药品

13、不良反应监测的概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作中心对“Pharmacovigilance” 的定义为:Pharmacovigilance is concerned with the detection,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drugs.WHO官员强调:药品不良反应预示着继续给药会有危险,需要预防或特定治疗措施,或减少剂量,乃至停药。ADR监测方法监测方法自愿报告制度(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 SRS)义 务 性 监

14、测 ( mandatory or compulsory monitoring)重点医院监测(intensive hospital monitoring)重点药物监测(intensive medicines monitoring)速报制度(expedited reporting)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harmacoepidemiology)本世纪国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本世纪国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年代年代 地区地区 药物药物 用途用途 毒性表现毒性表现 受害人数受害人数1890 欧美亚欧美亚 甘汞甘汞 通便、驱虫、通便、驱虫、 汞中毒汞中毒 死亡儿童死亡儿童1950 制牙粉制牙粉 585人人19

15、00 欧美欧美 蛋白银蛋白银 消毒、抗炎消毒、抗炎 银质沉着症银质沉着症1949 100人人1930 各国各国 醋酸铊醋酸铊 头癣头癣 铊中毒铊中毒 半数用药者半数用药者1960 死亡死亡(1万人万人)1922 各国各国 氨基比林氨基比林 退热、止痛退热、止痛 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 死亡死亡2082人人1970 1940 各国各国 硫代硫酸硫代硫酸 风湿病、哮喘风湿病、哮喘 肝、肾、骨髓肝、肾、骨髓 约约1/3用药者用药者 金钠金钠 损害损害1935 欧美欧美 二硝基酚二硝基酚 减肥减肥 白内障白内障 近万人失明近万人失明1970 死亡死亡9人人1937 美美 磺胺酏磺胺酏 抗菌消炎抗菌消炎

16、肝肾损害肝肾损害 358人中毒人中毒 (含甘二醇含甘二醇) 107人死亡人死亡1953 欧美加欧美加 非那西丁非那西丁 止痛退热止痛退热 肾损害、溶血肾损害、溶血 肾病肾病2000人人 死亡死亡500人人年代年代 地区地区 药物药物 用途用途 毒性表现毒性表现 受害人数受害人数1954 法法 二磺二二磺二 疥、粉刺疥、粉刺 神经毒性、神经毒性、 中毒中毒270人人 乙基锡乙基锡 脑炎、失明脑炎、失明 死亡死亡110人人 1956 美美 三苯乙醇三苯乙醇 高血脂症高血脂症 白内障、阳痿、白内障、阳痿、 1000人,人, 脱发脱发 占占11956 欧南美欧南美 反应停反应停 妊娠反应妊娠反应 海豹

17、样畸胎海豹样畸胎 1万人万人1961 日本日本 死亡死亡5000人人1967 欧欧 氨苯氨苯 减肥减肥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 70用药者用药者 唑啉唑啉1960 英美澳英美澳 异丙肾异丙肾 止喘止喘 心率失常、心率失常、 死亡死亡3500人人 气雾剂气雾剂 心衰心衰 1963 日本日本 氯碘喹啉氯碘喹啉 肠炎肠炎 脊髓病变、脊髓病变、 中毒中毒7856人人1972 失明失明 死亡死亡51933 美美 乙烯雌酚乙烯雌酚 保胎保胎 阴道腺癌阴道腺癌(女女) 300人人1972 1968 美美 心得宁心得宁 抗心率失常抗心率失常 眼、粘膜损害眼、粘膜损害 2257人人1979共计共计 16种种 死亡

18、死亡2.2万人万人18901980 伤残伤残1.1万人万人 美国1994年住院病人严重ADR占6.7%,致死ADR占0.32% (106000) ;药源性死亡高居美国人口死亡的第4-6位,仅次于心脏病(743460)、癌症(529904)、中风(150108)和肺部疾病(101077)。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ADR致死人数在2001年我国军队人员住院死亡谱中位列第二.2001年军队人员住院死亡谱排序: 恶性肿瘤:1025人, ADR: 958人, 心血管病: 312人, 脑血管病: 240人, 支气管炎: 139人.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起源 美国1906年纯净食品药品法 针对假冒伪劣药品、

19、食品等,要求药物纯净无污染,并未对上市后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进一步要求。美国1938年食品、药品、化妆品法 规定上市前必须进行毒性试验,提高了上市前的审批标准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起源美国1954年 、英国1964年 、瑞典1965年、法国1973年 、日本1965年建立ADR报告制度,较早建立ADR报告制度的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 荷兰、新西兰、德国等国家。 例如:美国医学会建立了针对某些药物的重症血液病报告制度,英国药品安全委员会的黄卡制度(自愿报告制度)。 我国ADR监测的发展历史我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始于80年代。药品毒副反应报告制度,后改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上世纪八十年

20、代末九十年代初,卫生部药政局和医政司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共十四个医疗单位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试点1989年,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成立1998年3月,加入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计划组织1999年,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并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改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999年11月,法规依据的颁布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200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和各地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情况通报制度建立200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第71条明确提出“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003年8月18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正式面

21、向社会公开发布2003年11月,在5个地区测试成功的基础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远程信息网络开通,目前正在部分地区开展试运行2004年3月4日,修订后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我国目前的ADR监测只收集病例资料,没有人群数据,尚不能计算ADR的发生率,十分有必要建立健全医院的病历和处方登记报告系统,并与ADR监测资料链接,获得真实可靠的发生率。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法律法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一条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发现可能与用

22、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向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并应当在五日内组织鉴定,自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其它法规关于药品ADR的相关规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80、81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80条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65条我国ADR监测的新进展与ADR监测相关的各种法规建设ADR监测技术体系逐步完善ADR病例报告数量成倍增长,反馈渠

23、道进一步扩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宣传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4年年3月月4日发布日发布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第三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省、自

24、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医疗卫生机构中与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有关的管理工作。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它有关主管部门。第五条:国家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第二章第二章 职责职责第六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三)组织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会同卫生部组织检查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

25、;(四)对突发、群发、影响较大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药品不良反应组织调查、确认和处理;(五)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根据本办法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管理规定,并监督实施; (四)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组织调查、确认和处理;(三)组织检查本行政区域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

26、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五)对在本行政区域内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第八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已确认的药品不良反应采取相关的紧急措施。 第十一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人员应具备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具有正确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的能力。第三章报告第三章报告第十二条: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第十四条: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填报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第十三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

27、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第十五条: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药品生产企业除按第十三条规定报告外,还应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表的形式进行年度汇总后,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每年汇总报告

28、一次;对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 在首次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届满当年汇总报告一次,以后每5年汇总报告一次。第十六条: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对进口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还应进行年度汇总报告,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每年汇总报告一次;满5年的,每5年汇总报告一次。 进口药品在其它国家和地区发生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代理经营该进口药品的单位应于不良反应发现之日起一个月内报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第十七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群体不良反应,应立即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

29、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厅(局)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立即会同同级卫生厅(局)组织调查核实,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第十八条:个人发现药品引起的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可直接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第四章评价与控制第四章评价与控制第二十二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应经常对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第二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应及时

30、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核实,作出客观、科学、全面的分析,提出关联性评价意见,并将分析评价意见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由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第二十四条: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采取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措施;对不良反应大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应当撤销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予以公布。已被撤销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不得生产或者进口、销售和使用;已经生产或者进口的,由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或者处理。第二十五条: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第二十六条:国家食品药品监

31、督管理局定期通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情况。第五章处罚第五章处罚第二十七条: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除医疗机构外的药品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或警告,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一)无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 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二)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三)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的;(四)未按要求修订药品说明书的;(五)隐瞒药品不良反应资料。 医疗卫生机构有以上行为之一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移交同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处理。第六章附

32、则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九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三)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四)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引起死亡;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 显著的伤残;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第三十条: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

33、据。医疗机构如何开展药品医疗机构如何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不良反应监测? 几点建议:1.建立ADR监测组织架构 特别重视专职(兼职)收集员的选拔、培养与使用2.完善ADR监测的制度 多种途径收集不良反应信息 按照先易后难,先普及,再巩固、提高的原则开展工作(一)建立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架构2.架构中人员组成与责任(1)领导小组:人员组成:主管院长任组长;医务科长、药剂科主任任副组长;护理部主任、各大科主任任组员;专职收集员任秘书。专职收集员任秘书。职责:负责协调指导全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督促临床各医务人员及时报告不良反应信息 。(2)不良反应评价专家组人员组成:临床科、护理部、药剂科专家。责任

34、:对重大、复杂、疑难的药品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评价。(3)临床科监测员:人员组成:住院总或主治医、护士长职责:收集本科室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向专职收集员报告。(4)不良反应专职收集员(秘书兼)人员:由高年资的主管药师或以上的药学专业人员担任,具有对不良事件有初步的分析、评价能力。职责:负责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收集;深入科室协助医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不良事件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对重大、严重、复杂、疑难的药品不良事件建议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进行评价;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的其他重大问题。(5)各药房、临床药学室收集站人员组成:全体所在的药学人员职责:收集到的不良反应(事件)

35、信息,及时向专职收集员通报;临床药学室对怀疑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药品检定后(尤其“输液反应”)同时报告专职收集员。(二)如何收集药品不良事件1.医生护士主动向各信息收集站或专职收集员报告(目前比例较少)2.出现注射反应或“输液”反应,同批药品经检验符合质量标准,由临床药学室向专职收集员报告。(约占30%)3.患者使用药品以后出现不良事件,医生需要退、换药品时实行强制填报而获得(大部分) 4.专职收集员下临床收集不良事件信息 (三)要特别重视专职(兼职)收集员的选拔、使用与培养1.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2.有职(院下文)3.有权(可以查阅病历、检验结果)4.有时间5.有任务(下达收集的例数指标)

36、6.多培训(四)按照先易后难,先普及再巩固、提高的原则开展工作1. 加强宣传,利用院讯、药讯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的意义及上报途径;2.对所有发生的药品不良事件均先收集、上报(先不分监测期内外);3.定期开展重点监测,如中成药、中药饮片(如关木通)、抗肿瘤药引起的不良反应;4.积极开展ADR相关科研工作。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ADRADR监测工作的开展监测工作的开展监测工作的开展监测工作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组专(兼专(兼)职监测工作人员职监测工作人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各有关部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各有关部门不良反应监

37、测信息员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员ADR监测中心监测中心ADR药品质量问题其他有关部门其他有关部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ADRADR监测工作小组的职责监测工作小组的职责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执行)制定相应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选派ADR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组织各部门ADR监测员的工作,负责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疑难病例关联性评价的研究和讨论工作;药品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的相关信息管理工作。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经营企业ADR监测工作启动监测工作启动争取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搞好宣传交流,普及提高知识健全各项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做到注重落实,责任到人,抓重点,奖惩分明)突

38、出工作重点,抓住重点监测的品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常用方法: 自发呈报系统、处方事件监测、医院集中监测、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自动记录数据库的应用。如何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如何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事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表 在线报告在线报告一、一、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事件报告表表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境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境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各级专业机构。各级专业机构。上报要求:上报要求:一般(一般(一个季度一个季度)监测期内)监测期内一个季度一个季

39、度新的、严重(新的、严重(1515日日) 或或死亡(死亡(及时及时)进口药品境外新的、严重(进口药品境外新的、严重(一个月一个月)基层单位基层单位省级中心省级中心3 3日日国家中心国家中心群体事件典型病例(群体事件典型病例(及时及时)报告主体发生(发现)ADR填表负责本单位ADR监测工作的有关人员和机构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程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乌普萨拉监测中心UMC)报告程序报告表的一般项目患者情况和原发疾病信息ADR信息(ADR的表现、处理、转归、对原患疾病的影响、相关文献、关联性评价和分析 )致ADR的可疑药品的信息(名称、厂家、批

40、号、剂型、用法用量、并用药品)报告人及报告单位信息报告表的信息分类报告表的信息分类 报告表一般项目的填写报告表一般项目的填写 编号:不填,但为便于中心进行报表的反馈,请各单位在报表右上角空白处对本单位报表按年度进行统一编号,如“2002001”。 医院名称:医院的全称 电话(表格上方第一行):应填写此报表报告科别的联系电话 报告日期:该表填写日期,而不是上报中心日期。 患者情况 一般资料性项目要逐一填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民族、体重、职业。 原患疾病信息 原患疾病、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家族药品不良反应史、以及通讯联系方法等。患者情况和原发疾病信息患者情况和原发疾病信息 原患

41、疾病:一般应填写与本次用药相关的疾病,其他包括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如脑梗塞、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和近期的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部感染等),而在用药原因栏应分别具体填写(注:原患疾病与用药原因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在慢性病基础上并发感染性疾病时)。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事件信息事件信息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凡已可以确定为药源性疾病的不良反应/事件应填疾病名称或WHO不良反应中心规定的不良反应术语,切勿填写不规范的简称,以便于计算机检索统计。 如不明确,则填不良反应/事件一组表现中最主要的表现,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等。 确实不清楚的,可以空缺,上报中心再分析。 不良反应/事件的表现 包括

42、不良反应/事件出现的时间、主要表现、体征、处理措施、有关临床检查结果及动态变化、不良反应结果及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等。 不良反应/事件处理情况 主要是指针对这次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表现而采取的医疗或诊断措施,不是指对原患疾病的治疗。 要填写具体采取何种治疗措施,应用何种药及最终基本恢复正常的时间等。如属抢救病例应记录抢救持续时间及过程。 不良反应/事件的结果 指本次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所导致的后果,不是指原患疾病所导致的后果。致ADR的可疑药品的信息名称: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不可填写通用的简称生产厂家:全名(含所在省、市)批号用药正确与否:用法用量、起止时间、药原因并用

43、药品情况:怀疑有关的合并用药 ADR相关文献、分析相关文献:说明文献出处关联性评价: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及其评价信号的可靠程度是ADR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报告人及报告单位信息说明报告人的职业、职称等信息ADR 在 线 上 报 为进一步推进ADR监测工作,提高ADR监测工作的水平,规范ADR报告表的填写,加速ADR信息的传递,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要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全部实行网络在线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网址:http:/我中心网站: http:/ 如条件未成熟的单位,仍可填写ADR报告表,寄我中心功能远程信息的双向传输功能信息分级管理功能(基层、省级、国家)信息的检索和统计功能(多种形式、方式)提醒功能、论坛功能、公告板表格转换功能、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没有安全的药品,只有安全的监测 通讯地址: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之二12楼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邮编:510080 电话:(020)37886559、37886558 传真:(020)37886559 网站:http:/ E-mail:谢谢 谢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