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节选)gun ch du s qi x jn xi y yn 懈怠、放松 奔向 拖着 旧絮 借 询问 气味,这里指香气 等待 支 肢 被 披 穿 用 因为 来 向 跟从 周到 到 好像 如 交往,外出求学 快步走,文中有“奔”的意思 两次 热水 腰佩 穿着旧棉袄 用手 吃完,吃尽 日行千里 用鞭子打 7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余 幼时 即嗜学(2)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 遍观群书(3)从 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4)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 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5)卒 获有所闻8了解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省略句,“与”和“游”之
2、间省略了“之”)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有名的学士与(我)交游。(2)弗之怠。(倒装句,宾语前置,即“弗怠之”)我不放松读书。/ /9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1)作者解决无书可读的办法是:_。(2)描写作者在寒天抄书很苦的句子是:_。(3)人们乐于借书给作者的原因是:_。(4)作者把自己的衣着和同舍生进行对比的句子是:_(5)同舍生一个个“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原因是:_。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以中有足乐者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回答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担心 询问 B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
4、请。我站着陪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13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且说出自己的感悟。句子:_感悟:_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感悟: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材料链接】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
5、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14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好处:以自身经历为例,现身说法,便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具有说服力。(2015南充)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
6、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释】资:盘缠。审问:详细考究。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勉:勤勉,努力。有时 地方、区域等 等待 浅陋 B 1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或一天天地)退步。18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共同之处: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不同之处:甲文从为学之角度说勤勉,也谈了尊师之道;乙文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