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欧阳修o北宋诗文革新关键人物o功绩:o使古文复行 “遂擅天下”o奖掖后进 培养人才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宋史》o开学术文化风气(经学 史学 金石学 文体学)o宋代第一个诗、词、文兼擅的大家欧阳修画像欧阳修自书诗文稿o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是反对五代与宋初的浮靡文风,倡导诗文经世致用的现实主义精神的文学革新运动宋初的柳开、王禹偁为这一运动开了先路,梅尧臣、苏舜钦揭开了序幕,欧阳修团结当时的文人,把这一运动推向高潮并最终完成这一运动重视诗文的现实性,注重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反对缛靡、用典的积习,崇尚清新自然的诗文风格从而开创了宋代诗文的新局面欧阳修诗歌创作理论欧阳修诗歌创作理论 o重视诗歌的美刺劝戒作用,反对无病呻吟o主张诗歌语言平易充实,反对怪诞奇涩o“诗穷而后工”说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诗歌特点o以气格为主 平易舒畅o近体-工整流畅 平易自然 古体-得力于韩愈o表现手法:继承韩愈“以文为诗”传统,表现出议论化、散文化艺术倾向,开一代宋诗风气《六月十四夜飞盖桥玩月》 天形积轻清,水德本虚静,云收风浪止,始见天水性,澄光与粹容,上下相涵映。
乃于其两间,皎皎挂寒镜,余辉所照耀,万物皆鲜莹矧夫人之灵,岂不醒祖听而我于此时,翛然发孤咏,纷昏忻洗涤,俯仰恣涵冰人心旷而闲,月色高愈逈,惟恐清夜阑,时时瞻斗柄《食糟民》 田家种糯官酿酒,榷利秋毫升与斗酒沽得钱糟弃物,大屋经年堆欲朽酒醅瀺灂如沸汤,东风来吹酒瓮香累累罂与瓶,惟恐不得尝官酒味浓村酒薄,日饮官酒诚可乐不见田中种糯人,釜无糜粥度冬春还来就官买槽食,官吏散糟以为德嗟彼官吏者,其职称长民衣食不蚕耕,所学义与仁仁当养人义适宜,言可闻达力可施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民之饥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再和明妃曲》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敌?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戏答元珍》赏析 (音频)评价o方东树《昭昧詹言》:“欧公作诗,全在用古文章法o叶梦得《石林诗话》:“欧阳文忠公诗始矫昆体,专以气格为主o开拓诗歌艺术美的新领域 欧、梅、苏的诗歌创作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然而他们为革新宋初诗风作出了很大贡献,为宋诗的继续发展开辟了道路。
稍后的大诗人王安石、苏轼等人正是沿着他们的道路继续前进的 第五节 王安石诗歌特点o存诗1500多首o诗作分前后两期,前后诗风差别很大o前期:宗杜,政治诗 咏史诗o《河北民》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o《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o《明妃曲》二首 其一 (音频)o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昭君像昭君墓o后期:写景诗 “王荆公体”(半山诗,半山绝句)o下字工 用事切 对偶精 新奇工巧 含蓄深婉o《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o《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评价o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判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
o,“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清·顾嗣立 《寒厅诗话》)o“荆公绝句妙天下”(南宋·曾季貍 《艇斋诗话》) 推荐研读论文o论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与宋诗的奠基 谷曙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o北宋党争与“荆公体” 沈松勤 文学遗产 199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