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课件北师大版课件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4MB
约38页
文档ID:588978257
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课件北师大版课件_第1页
1/38

传说中……点击播放单击页面即可显示 女娲捏土造人…… 人与土结下不解之缘…… 人用土造陶器…… 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 ——学习与探究之一 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演练￿￿ ￿￿学习目标 一、活动目标:通过对彩陶的观察,了解彩陶的造型、 色彩和图案,分析彩陶的用途,想像先民的生产和 生活情景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与优秀文化 的自豪感 返回主界面 观察方法:观察方法: 1.造型 、颜色、图案、用途? 2.想像先民的生活、生产情景和情感、意识? 3.图案又代表什么含义? 人形陶罐 小口尖底瓶 舞蹈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晚期,甘肃礼县高头寺出土高33厘米上半部为孩童的头像,下半部为鼓腹状壶形可能用于储存液体状东西反映了该时期陶塑艺术趋于成熟,能把周围生活中最熟悉的人及动植物装饰到陶器上,使之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供人欣赏的艺术价值人形陶罐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年,仰韶文化,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在其腹部两侧的环耳处系绳,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置于水中,因瓶腹是空的,重心在瓶的中上部,瓶就倒置于水中;注满水后,重心移到瓶的中下部,瓶口就朝上直立起来。

小口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 内壁彩绘由三组内容完全相同的舞蹈图案组成,之间以平行竖线和叶纹间隔,上下钩以弦纹,使舞蹈图看似在舞台上演出一般舞者头上均有一发辫状饰物,臀部亦斜向伸出一饰物,五人动作协调一致,舞姿绰约这个彩盆是第一个发现的直接描绘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活的现实主义佳作,因而成为举世无双的国宝,但舞蹈图表达的含义至今仍在人们的争议中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葬具,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 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以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人面鱼纹彩陶盆 这是1953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色鱼纹陶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该盆高17厘米,口径31.5厘米画面上的鱼,圆眼张口,露齿扬鳍,神态十分逼真、活泼,生动地反映了半坡氏族与渔猎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其彩陶的烧制技术。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水器,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宽24.8厘米、高15.6厘米 这件陶壶的壶身两侧均画有鱼网纹,学者认为当时原始人已有划船撒网捕鱼的能力仰韶文化中有大量的石制网坠,这也证明了当时确已使用鱼网捕鱼根据出土的鱼骨鉴定,仰韶文化的居民所捕的鱼,主要属鲤科类 新石器时代晚期,河姆渡文化,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出土 从事稻作生产的河姆渡氏族,其家畜饲养业也有一定规模,饲养的家畜主要是猪、狗和水牛,猪的数量最多,破碎的猪骨和牙齿在遗址中到处可见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一件陶盆,其上刻有一束捆扎整齐的稻穗和猪纹,反映了养猪与农业的密切关系 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1955年河南省郑州市出土,高13.9厘米 陶杯表面以较为均等的瓜棱凸起为装饰,反映出当时已有了等分的概念和处理等分的方法从这件陶杯的子母口看,原来还应有盖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旋纹彩陶尖底瓶 青铜时代:兽面纹灰陶簋 秦灰陶将军俑 北齐彩绘陶骆驼 隋彩绘弹琵琶女俑 明菊蝶纹法华陶双耳瓶 今天:梅花纹紫砂罐 返回主界面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生动地呈现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状况,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那时人们的精神世界。

通过观察这些彩陶,我们可以感知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的生活与情感,感知远古人类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说明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探究这些彩陶的用处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情感状况,就是在探究那段历史返回主界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