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情感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情感美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节第三节 审美情感审美情感 一、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的比较一、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的比较 相联系之处: (1)二者产生的生理机制相同,都是大脑皮层指导和调节下内赃器官和腺体的内泌活动和变化所引起的内部体验。 (2)审美情感必须以日常情感为基础,并且是日常情感的净化和提升。 相区别之处:1、日常情感更接近于人的生理快感以及个人功利,而审美情感则是一种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实用考虑的精神愉悦,是在一般生理快感、情欲满足基础上净化和升华出来的更高级、更丰富、更深刻、更具有社会理性内容的精神情感。2、日常情感具有弥散性和瞬时性,往往时过境迁,即渐淡忘。而审美情感具有意象性特征,意象使审美情感获得特定的
2、感性形式,使之相对稳定。人们面对意象,可以从容品味其中情感特有的价值意义,因此,审美情感被称为是一种“反思情感”。 (1)在审美情感中,人的理智(认识)、)在审美情感中,人的理智(认识)、意志(需要)和情感处于和谐统一之中。意志(需要)和情感处于和谐统一之中。 (2)审美情感以日常生活情感为基础,)审美情感以日常生活情感为基础,但审美情感中蕴含着理性认识,比日常生活但审美情感中蕴含着理性认识,比日常生活情感含有更丰富的、更深刻的社会内容。情感含有更丰富的、更深刻的社会内容。 二、审美情感的特点二、审美情感的特点 (3)审美情感不同于认识情感和)审美情感不同于认识情感和意志情感,它始终不脱离具体
3、、完整意志情感,它始终不脱离具体、完整的生动形象,直接对形象产生情感,的生动形象,直接对形象产生情感,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样性;而不象认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样性;而不象认识情感、意志情感那样具有社会普遍识情感、意志情感那样具有社会普遍性。性。 三、三、“移情说移情说”与与“感物动情说感物动情说”之比较之比较 “移情说”是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里普斯首先提出的美学观点,它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情作用,即通过主体意识活动,将人的情感灌注到审美对象上,使无生命无情感的外物仿佛具有了生命与情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消失了,达到对象人格化为“自我”,“物我交融”的目的。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宇宙万物一气化生,外物的生命情态与人的情感能交互感应。“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就是“感物动情”说。 移情说把审美过程理解为情感向外物的单向投射,而中国的“感物动情”说则承认万物有生机,审美过程是物我双方交流共感的过程。 移情说过分夸大主体作用,忽视对象自身的审美特征,忽视自然美的巨大价值;“感物动情”说,则重视对象自身的审美属性和价值,强调主客观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