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考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中考梳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制作人:韩国的664 可爱的风车呀呀呀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
2、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3、惊蛰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立春春分竖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
4、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不风光。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花开 雨水来淋 惊蛰春雷 蛙叫春分 清明犁田 谷雨春茶立夏耕田 小满灌水 芒种看果 夏至看禾 小暑谷熟 大暑忙收立秋之前 种完番豆 处暑莳田 白露耘田 秋分看禾 寒露前结霜降一冷 立冬打禾 小大雪闲 等过冬年 小寒一年 大寒团圆谷雨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
5、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是;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
6、增多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芒种:每年的
7、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
8、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