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xīnzàng)的解剖与电生理河源市人民医院(yīyuàn) 乐建华第一页,共六十五页v一、心脏的位置心脏的位置(wèi zhi)和外形和外形v二、心脏各腔的结构二、心脏各腔的结构v三、心的构造三、心的构造v四、营养心的血管四、营养心的血管v五、心传导系统五、心传导系统第二页,共六十五页 一、心脏的位置 一、心脏的位置(wèi zhi)和外形和外形 1.位置: 心脏(xīnzàng) heart 心位于胸腔内,左右两肺之间的中纵隔内,以胸骨中线为界,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中线的右侧第三页,共六十五页第四页,共六十五页2.外形:v心呈倒置圆锥形,分心尖、心底、二个面、三个缘、三个沟v心尖心尖:朝向左前下,在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触及心尖的搏动v心底心底:朝向右后上,是大血管出入(chūrù)的部位,有上腔静脉、肺动脉、主动脉和肺静脉第五页,共六十五页v二个面: (1)前面:与胸骨和肋软骨相对,称胸肋面 (2)后面(下面):与膈相邻,称膈面 v三个沟: (1)冠状沟:心表面的环形沟,是心房和心室的 心表分界 (2)前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前面的分界线。
(3)后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的分界线v三个缘: (1)左缘:主要由左心室构成 (2)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 (3)下缘:主要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心脏的形状像倒挂的圆锥体或者鸭梨心脏的形状像倒挂的圆锥体或者鸭梨(yā lí),大小似各人自己的拳头,大小似各人自己的拳头,,心尖向着左前下方以右手握笔写字的姿势作比喻,手背像心底,心尖向着左前下方以右手握笔写字的姿势作比喻,手背像心底,手指尖端相当于心尖手指尖端相当于心尖)第六页,共六十五页左心室左心室右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左心房(xīnfáng)右心房右心房室间沟室间沟房室房室(fánɡ shì)沟沟心脏心脏(xīnzàng)的外形的外形第七页,共六十五页第八页,共六十五页二、心脏二、心脏(xīnzàng)各腔的结构各腔的结构 心脏(xīnzàng) 左心房(xīnfáng)(xīnfáng)左心右心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第九页,共六十五页。
12345678910肺动脉肺动脉主动脉主动脉上腔静脉上腔静脉(jìngmài)下腔静脉下腔静脉(jìngmài)右心房右心房右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左心房(xīnfáng)左心室左心室肺静脉肺静脉肺静脉肺静脉上房下室上房下室第十页,共六十五页心心 腔腔 1.右心房 位于心的右上方,腔大、壁薄,主要结构有右心耳、梳状肌、卵圆窝等 (1)入口入口:有三个,即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分别导入上、下半身和心本身的静脉血 (2)出口出口:一个,即右房室口,血液只有经房室口进入右心室,因此口有三尖瓣,通向右心室,在房中隔的右心房里面有一卵圆形的凹陷,称卵圆窝,是胎儿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此孔在出生后一岁左右封闭,如末封闭或部分(bù fen)末闭则左右心房相通,形成先天性的心脏病的一种称卵圆孔未闭心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心房间心房间(fángjiān)有房间有房间(fángjiān)隔,心室间有室间隔隔,心室间有室间隔第十一页,共六十五页 2.右心室 位于右心房左前下,分流入道和流出道 (1) 入口入口:为右房室口,口周有纤维环,环上附三片瓣膜,称右房室瓣(三尖瓣)。
瓣膜借腱索与乳头肌相连,作用为防止进入右心室的血液再返流入右心房 (2)出口出口:是右心室向左上延伸的部分,呈漏斗形又称动脉(dòngmài)圆锥出口为肺动脉(dòngmài)口,口周纤维环上附有三个半月形的袋状瓣膜,称肺动脉(dòngmài)瓣,作用是防止进入肺动脉的血液再返流回右心室第十二页,共六十五页 3.左心房 构成心底的大部,主要结构有左心耳等 (1)入口入口:共四个,即左、右各二个肺静脉口(流的是动脉血) (2)出口出口(chū kǒu):一个,即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第十三页,共六十五页第十四页,共六十五页4.左心室 (1) 入口入口:一个,即左房室口,口周有纤维环上附二片瓣膜,称左房室瓣(二尖瓣)瓣膜借腱索与乳头肌相连,作用为防止进入左心室的血液再返流回左心房(xīnfáng) (2) 出口出口:一个,为主动脉口,口周纤维环上也附有三个半月形的袋状瓣膜,称主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进入主动脉的血液再返流回左心室 第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第十六页,共六十五页三、心的构造三、心的构造(gòuzào) v心纤维骨骼:心肌和瓣膜(bànmó)附着处的纤维性支架称心纤维骨骼,是心的支架,有左纤维三角、右纤维三角、圆锥韧带、瓣膜间隔。
第十七页,共六十五页1.心内膜 是心腔面一层光滑的薄膜,心的瓣膜就是由心内膜折叠而成 2.心肌层 主要由心肌构成(gòuchéng),心室肌比心房肌厚,左心室肌又比右心室肌厚心房肌和心室肌均附着于纤维环上,互不传导 3.心外膜 属浆膜,覆盖于心肌层的表面同时也是浆膜性心包的脏层心壁心壁:由:由心内膜、心肌心内膜、心肌(xīnjī)层、心外膜层、心外膜组成第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第十九页,共六十五页心包:是由脏层和壁层组成(zǔ chénɡ)的一圆锥形浆膜囊,它包绕着心脏和大血管的根部1.心包腔:壁层和脏层心包之间的潜在腔隙2.正常心包腔内有15 ~ 30 ml液体,起润滑作用,以减少壁层与脏层心包表面的摩擦3.当心包腔内液体的聚集超过50 ml则为心包积液小量的心包积液不超过150 ml时可无任何体征心包积液量较多,在200—300 ml以上或液体迅速积聚时可出现心脏压塞如心包因纤维化或肿瘤浸润而异常僵硬则很少量的积液也会使心包腔内压力显著升高,引起心脏压塞4.心包积液常见的病因包:感染、肿瘤、心肌梗死、外伤及与心脏手术有关的心包切开后、结缔组织疾病(jíbìng)、代谢性疾病(jíbìng)、放射、药物以及原因不明的特发性的心包积液等5.X线:心影对称增大,呈烧瓶状或球形。
第二十页,共六十五页心包积液时心影呈球形向两侧扩大,心胸(xīnxiōng)比率0.64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五页心脏(xīnzàng)普遍明显增大,呈“球形”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五页房间隔和室间隔室间隔室间隔由心肌和心内膜构成(gòuchéng),可分为膜部和肌部膜部缺乏肌层室间隔膜部室间隔膜部室间隔肌部室间隔肌部房间隔房间隔较薄,两层心内膜组成,中间有结缔组织(jiédì-zǔzhī)和肌束构成卵圆窝处最薄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五页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通常通常(tōngcháng)是是心房间隔或心室间心房间隔或心室间隔隔不完整,血液在两心房或两心室之间来回不完整,血液在两心房或两心室之间来回流动,使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患者常表现流动,使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患者常表现为口唇、皮肤青紫为口唇、皮肤青紫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五页风湿性心脏病v风湿性心脏病: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v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zhītǐ)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五页心脏(xīnzàng)瓣膜听诊区v有五个听诊区,分别是:有五个听诊区,分别是: v1.二尖瓣区: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处,是心尖搏动最二尖瓣区: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处,是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强点,又称心尖区v2.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v3.主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v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瓣关闭不全) v5.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偏左处听诊顺序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偏左处听诊顺序(shùnxù):: 二尖瓣区开始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三尖瓣区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五页杂音的听诊(tīngzhěn)要点瓣膜听诊区收缩期杂音(SM)舒张期杂音(DM) 心尖部 (M:二尖瓣区)二闭(MI)杂音呈吹风样, 高调,向左腋下传导二狭(MS):隆隆样,局限不传导胸骨右缘第二肋间(A:主动脉瓣区) 胸骨左缘第三肋间(A2:主动脉瓣区主狭(AS)喷射性、性质粗糙, 常伴有震颤,向颈部传导,主闭(AI) 叹气样、 向下传导,可达心尖区,胸骨下端最响 (T:三尖瓣)三闭(TI)三狭(TS)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P:肺动脉瓣区)肺狭(PS) 喷射性,响亮而粗糙肺闭(PI) 吹风样或叹气样 胸骨左缘第2、3肋间粗糙杂音动脉导管未闭(PDA):连续性机器样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五页。
四、心血管 1.动脉营养心的动脉为左、右冠状动脉 (1)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根部左侧,从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穿出,分为两支 v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降,布于室间隔前2/3、左心室前壁及右心室前壁的少部 v旋支:沿冠状沟左行,布于左心室侧壁、后壁和左心房(xīnfáng) (2)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根部右侧,从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穿出,沿冠状沟向右下行,发出后室间支,沿后室间沟下降 右冠状动脉主要布于室间隔后1/3、右心室、右心房及左心室后壁的少部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五页旋支(布于左心室侧壁、后壁和左心房(xīnfáng))前室间支(布于室间隔前2/3、左心室前壁及右心室前壁的少部) 后室(hòu shì)间支左室后支左冠状动脉(guānzhuàng-dòngmài)右冠状动脉(布于室间隔后1/3、右心室、右心房及左心室后壁的少部)第三十页,共六十五页2.静脉(jìngmài) 心的静脉主要有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它们先汇入冠状窦,再经冠状窦口入右心房 心前静脉(jìngmài)冠状窦心大静脉心小静脉心中(xīn zhōnɡ)静脉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五页。
大、小循环(xúnhuán) 体循环体循环(大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大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回到右侧; 肺循环肺循环(小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小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环(xuè yè xún huán)途径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五页血液循环(xuè yè xún huán)的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各级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房A血携带氧气和养料血携带氧气和养料在在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物质交换 变成静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毛细血管→肺静脉肺静脉 →左心房左心房 V血在血在肺泡肺泡进进行气体交换变行气体交换变成富含氧的成富含氧的A血血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五页血血液液循循环环( (x xu uè è y yè è x xú ún n h hu uá án n) )的的途途径径::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五页。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五页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guān xì): 肺肺(肺循环)(肺循环)心脏心脏(xīnzàng) (体循环)(体循环) 全身全身(quán shēn)各处各处 动脉血:动脉血:含氧含氧多多、二氧、二氧化碳少、颜色鲜红的血化碳少、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静脉血:含氧少,二氧含氧少,二氧化碳多,颜色暗红的血化碳多,颜色暗红的血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五页v是不是动脉血管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是不是动脉血管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jìngmài)血管流的都是静脉血管流的都是静脉(jìngmài)血?血?肺肺静脉静脉(jìngmài)流流动脉动脉血血肺肺动脉动脉流流静脉静脉血血左心房左心房(xīnfáng):连通:连通 血管,流血管,流 血 左心室:连通左心室:连通 血管,流血管,流 血右心房:连通右心房:连通 血管,流血管,流 血 右心室:连通右心室:连通 血管,流血管,流 血。
血 肺静脉肺静脉主动脉主动脉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肺动脉肺动脉动脉动脉动脉动脉静脉静脉静脉静脉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五页五、心传导系统五、心传导系统 心肌还有一种特殊的肌纤维称心的传导系统心肌还有一种特殊的肌纤维称心的传导系统包括包括:窦房结、房室交接、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窦房结、房室交接、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 功能功能::使心搏起动和调节心节律性搏动的复杂使心搏起动和调节心节律性搏动的复杂 结构系统,其机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结构系统,其机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 维持心的正常节律,使心房肌和心室肌的维持心的正常节律,使心房肌和心室肌的 收缩收缩(shōu suō)保特协调保特协调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五页传导系统的解剖(jiěpōu)结构组成v窦房结vBachman束和房间(fángjiān)束v房室结vHis 希氏束v左右束支vPurkinje纤维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五页返5回第四十页,共六十五页传导(chuándǎo)系统v窦房结心脏的一级“起搏器”位于SVC和右房的交界处vBachman束将窦房结的冲动传导到左房v心房内传导束 将电冲动传导到心房各处 v纤维(xiānwéi)屏障 阻止电冲动传导到心室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五页。
传导(chuándǎo)系统v房室结位于三尖瓣环上部,冠状窦口前心房的冲动必须通过房室结才能传导(chuándǎo)到希氏束传导延迟心脏第二级的起搏点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五页心脏(xīnzàng)传导系统v希氏束(HIS)是心室传导系统的起始部传导从希氏束进入左右束支 正常(zhèngcháng)情况下希氏束是心房和心室的唯一连接点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五页心脏(xīnzàng)传导系统v左右束支沿着间隔下行将冲动从希氏束传导到左右心室vPurkinje纤维(xiānwéi)心室内的特殊传导细胞第三级起搏点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五页传导(chuándǎo)系统的解剖结构组成v窦房结vBachman束和房间(fángjiān)束v房室结vHis 希氏束v左右束支vPurkinje纤维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目录目录(mùlù)(mùlù) 一、心脏位置一、心脏位置 二、心脏解剖二、心脏解剖(jiěpōu)(jiěpōu)和生理和生理 三、心脏内部结构三、心脏内部结构 四、心脏传导系统和电生理四、心脏传导系统和电生理 五、导联电极和心脏部位关系五、导联电极和心脏部位关系 六、典型病例六、典型病例 七、心脏起搏器原理七、心脏起搏器原理 八、起搏心电图八、起搏心电图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五页。
心脏心脏(xīnzàng)(xīnzàng)的位置的位置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五页心脏心脏(xīnzàng)(xīnzàng)的位置的位置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五页心脏心脏(xīnzàng)(xīnzàng)解剖和生理解剖和生理心脏是一个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心脏是一个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泵泵””,它不断地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它不断地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心脏有拳头大小,每天跳动约心脏有拳头大小,每天跳动约1010万次,万次,在人的一生中,它要跳动约在人的一生中,它要跳动约2929亿次,一亿次,一共泵出大约共泵出大约3 3亿亿4 4百万升的血液,与心脏百万升的血液,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相连的大血管(xuèguǎn)(xuèguǎn)负责运输血液负责运输血液到肺部及全身,然后返回心脏心脏表到肺部及全身,然后返回心脏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血管面的冠状动脉血管(xuèguǎn)(xuèguǎn)相对较小,相对较小,它们负责供应心脏的氧气和养料,并带它们负责供应心脏的氧气和养料,并带走它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等走它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等第五十页,共六十五页心脏心脏(xīnzàng)(xīnzàng)内部结构和肺部关系内部结构和肺部关系上、下腔静脉将全身的上、下腔静脉将全身的静脉血液回流到右心房,静脉血液回流到右心房,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心室收缩时将静脉血液心室收缩时将静脉血液通过肺静脉输送进入肺通过肺静脉输送进入肺部进行交换,吸收氧气,部进行交换,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释放二氧化碳(èr yǎng (èr yǎng huà tàn)huà tàn)等代谢废物,等代谢废物,成为动脉血液成为动脉血液, ,通过肺动通过肺动脉输送左心房,通过二脉输送左心房,通过二尖瓣进入左心室,心室尖瓣进入左心室,心室收缩时将动脉血液通过收缩时将动脉血液通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
主动脉输送到全身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五页心脏传导心脏传导(chuándǎo)(chuándǎo)系统和电生理系统和电生理传导传导(chuándǎo)(chuándǎo)系系统特性:统特性:1 1、自律性、自律性 2 2、兴奋性、兴奋性 3 3、传导性、传导性4 4、不应性、不应性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五页 心脏传导心脏传导(chuándǎo)(chuándǎo)系统和电生理系统和电生理窦房结兴奋窦房结兴奋(xīngfèn)(xīngfèn)阈值:阈值: 60-100次/分房室房室(fánɡ shì)(fánɡ shì)结结兴奋阈值:兴奋阈值: 40-60次/分房室束兴奋阈值:房室束兴奋阈值: 20-40次/分电流传导到房室结停顿一下,是为了更多的血液进入右心室;从而保证有充足的血液进入大脑,大脑消耗的能量占全身能量的28%;这一停顿也是提供了人直立行走的需要电流的产生:窦房结细胞膜内外离子运动形成电流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五页常规(chángguī)心电图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五页心脏(xīnzàng)的结构v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组成。
左右心房之间由房间隔隔开,左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隔开v心脏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心肌细胞分为两类: 一类是具有收缩功能的普通(pǔtōng)心肌细胞,构成心房、心室的肌层; 一类是特殊心肌细胞,发出和传导激动,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五页心脏的生理(shēnglǐ)特性1.心脏的跳动是由于在窦房结产生的电信号的刺激下不断的收缩与舒张,心脏的这种收缩舒张能力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不应性2.窦房结自律性最高,60-100次/分,其次是房室(fánɡ shì)结40-60次/分,房室束以下20-40次/分,窦房结节律为正常心脏的主导节律,称为窦性心律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五页P波,P-R段P波:反应左右心房的电激动过程,也叫心房的除极波除极先右后左) 宽度:小于0.12s(横向三个小格) 振幅:胸导联小于0.2mv (纵向二个小格) 方向:V1 、V5 、aVF向上PR段:电激动在房室交接区的传导时间(shíjiān)以PR段作为基线来衡量ST段的抬高与压低)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五页PR间期、QRSP-R间期:是P波起点到QRS波起始的时间间隔 宽度 :0.12-0.20s,不超过0.22sQRS波群:是心室的除极波,代表全部心室肌纤维兴奋。
时间: 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振幅:V1的R波不超过1.0mv,V5的R波不超过2.5mv, aVF的R波小于2.0mvQRS波宽大畸形--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心室异位兴奋点激动(jīdòng)产生的电流是逆行向上的QRSQRS波波V5V5向上,向上,V1V1向下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五页Q波Q波: 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时距:小于0.04s 波形(bō xínɡ):V1不应有q波,可为QS型 (既宽又大为病理性Q波,既心梗后的Q波)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五页ST段ST段:是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等电位线代表心室的除极完毕到缓慢复极期开始的过程(guòchéng)下移:不超过0.05mv(半小格);上升:V1导联不超过0.3mv, V5导联不超过0.1mvST段压低:心肌缺血;ST段抬高:急性心肌缺血第六十页,共六十五页T波T波:心室的快速复极波方向:多与方向:多与QRSQRS主波方向一致,但若主波方向一致,但若V1V1的的T T波向上,则波向上,则V5V5导联也导联也应该向上应该向上 ;T T波倒置波倒置——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振幅: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Q-T间期:是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 间,代表(dàibiǎo)心室除极、复极的时间心率60-100次/分时,Q-T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0.32-0.44sU波:T波之后的一个低平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第六十一页,共六十五页心脏心脏(xīnzàng)(xīnzàng)传导系统和电生理传导系统和电生理2、心房异位兴奋点A 引发(yǐn fā)房性心律失常3、房室结异位(yì wèi)兴奋点B 引发房室结性心律失常4、心室异位兴奋点C 引发室性心律失常1、窦房结停止工作 引发心室停博或异位心律第六十二页,共六十五页心脏心脏(xīnzàng)(xīnzàng)传导系统和电生理传导系统和电生理2、房室结传导中断引发(yǐn f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或Ⅲ°)3、房室束传导(chuándǎo)中断引发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1、房室结传导受阻 引发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Ⅰ°或Ⅱ°)第六十三页,共六十五页导联电极导联电极(diànjí)(diànjí)和心脏部位关系和心脏部位关系心脏心脏(xīnzà(xīnzàng)ng)膈面膈面AVFAVF导联导联右心室右心室MV1MV1导联导联左心室左心室MV5MV5导联导联参考参考(cānkǎo(cānkǎo) )电极电极高侧壁高侧壁AVLAVL导联导联室间膈室间膈MV3MV3导联导联第六十四页,共六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心脏的解剖与电生理风湿性心脏病: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降,布于室间隔前2/3、左心室前壁及右心室前壁的少部前室间支(布于室间隔前2/3、左心室前壁及右心室前壁的少部)V血在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变成富含氧的A血电流的产生:窦房结细胞膜内外离子运动(yùndòng)形成电流心脏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心肌细胞分为两类:宽度 :0.12-0.20s,不超过0.22sⅠ°或Ⅱ°)第六十五页,共六十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