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者”和“建设者”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88710684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判者”和“建设者”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批判者”和“建设者”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批判者”和“建设者”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批判者”和“建设者”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批判者”和“建设者”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批判者”和“建设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判者”和“建设者”(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批判者批判者”和和“建设者建设者”分析解读:分析解读:1、先要研究、先要研究三则三则材料各自的含意。看含意是选择的材料各自的含意。看含意是选择的基础,首先得知道材料的含意,弄清楚了含意,才知道基础,首先得知道材料的含意,弄清楚了含意,才知道自己更欣赏谁,才能选择。看含意是比较的基础,比较,自己更欣赏谁,才能选择。看含意是比较的基础,比较,主要是比较含意,也是自己选择的理由。主要是比较含意,也是自己选择的理由。2、“批判者批判者”与与“建设者建设者”各代表一类人。弄清楚各代表一类人。弄清楚它们的含意,辨析概念很重要。在这基础上比较、权衡,它们的含意,辨析概念很重要。在这基础上比较、权衡,写出更

2、欣赏谁。写出更欣赏谁。3、对于、对于“批判者批判者”和和“建设者建设者”,你更欣赏谁?这,你更欣赏谁?这句话是说在这两者之间选出一个你更欣赏的,可是作文句话是说在这两者之间选出一个你更欣赏的,可是作文材料给了三种情况材料给了三种情况:做批判者、做建设者、既做批判者做批判者、做建设者、既做批判者又做建设者又做建设者。我想这三种选择哪一种都可以,都是符合。我想这三种选择哪一种都可以,都是符合题意的。所以这句话不如改成:以上三种情况,你更欣题意的。所以这句话不如改成:以上三种情况,你更欣赏谁?赏谁?选做批判者,最次,因为它只预警无选做批判者,最次,因为它只预警无解决办法;解决办法;选建设者属中等;选

3、建设者属中等;选做批判者和建设者最好选做批判者和建设者最好。4、作文的基本思路:选择、作文的基本思路:选择+比较、比较、理由理由+结论。结论。5、主要运用比较思维和因果思维。、主要运用比较思维和因果思维。有有“批判精神批判精神”,也要有,也要有“建设心态建设心态”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之四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之四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宣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曾有人说,批判精神,是呼唤进步的闪耀火花,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沉沦;批判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堕落;批判精神,是面向未来的热切向

4、往,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绝望。诚哉斯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批判是思想进步的活水、社会发展的源泉。没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没有神学大厦的坍塌,也就没有我们所生活星球的真相;没有费尔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没有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登场;没有共产党人的批判精神,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拨乱反正,也就没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是在批判中,我们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必然王国一步步逼近自由王国。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那么批判则是对这呼声的回应。在认识论层面,批判是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从方法论角度,批判为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提供了契机。然而,仅仅有批判精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一片澄明、丛生的问题

5、是否就迎刃而解?比批判更进一步,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哥白尼勾画出太阳系运行的真实图景。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毛泽东说得清楚:“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样的态度,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态度,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态度。在他们眼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宣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他们懂得,当批判精神异化为“为批判而批判”,不加分辨地否定昨天、鄙薄今天、怀疑明天,结果只能陷入历史的虚无:昨天一无所有,今天一无是处,明天一无建树。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13亿人口的中国,快速

6、发展的转型期,有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都再正常不过;即便是已经“熊抱”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也不得不承认,“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人类可以往返于地球与月球之间,但我们在处理人类事务方面依然捉襟见肘”。对这些问题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俯拾即是。做个“愤青”就更容易,只需加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微博便会“很有气质”。但是,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德尔诺夫舍克说得好,“单靠政治人物的努力是难以改善世界的”。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能

7、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存在感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颠簸于批判主义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建构自己的理想。”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有18名路人漠然而过的佛山街道,也有大学生司占杰倾注爱心的麻风病村庄;有彭宇案莫衷一是的质疑,也有硕士生李英强兴办乡村图书馆的志向;有郭美美炫富的空虚手袋,也有志愿者行动的朴实守望;有校园里“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不休争论,也有新闻界“我是建设者”倡议的强烈共鸣站在这块剧烈转型的不完美土地,有人沉溺于愤世嫉俗,有人习惯于悲观抱怨,但总有一些人以行动肩起责任,用积极主动的点滴努力,积攒起改造社会的正能量。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种下树木、留下清凉。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资料来自网络)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