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招试卷分析年中招试卷分析(九年级化学)(九年级化学)平顶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平顶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鲁明珍鲁明珍lmz001@2010年中招(化学)试卷分析v一、成绩分析v二、试卷分析v三、试题分析v四、教学建议成绩分析v2010年平顶山市参加中招考生34564人,总平均分28.2,难度0.564、满分260 人、优秀率32.1% 、及格率50.8%v分数分数人数人数以上人数以上人数502602604972398348103320164712153231461316454745129258394411777016431172818842105992474196110208408741108232.06%30175751757550.85% 总人人50分分≥≥49≥≥48≥≥40≥≥30优秀率秀率及格率及格率平均分平均分市直市直742474248888308308615615247324733695369533.3%33.3%49.8%49.8%28.1 28.1 宝丰宝丰24962496111150501191197317311142114229.3%29.3%45.8%45.8%26.8 26.8 郏县315131519 9363675757437431222122223.6%23.6%38.8%38.8%23.2 23.2 鲁山山634263424242160160360360235623563635363537.1%37.1%57.3%57.3%30.3 30.3 汝州汝州648664863131152152321321195419543191319130.1%30.1%49.2%49.2%27.5 27.5 石石龙83830 00 00 08 821219.6%9.6%25.3%25.3%19.3 19.3 卫东1771770 02 24 44343666624.3%24.3%37.3%37.3%22.9 22.9 舞舞钢2197219735351061061731737937931255125536.1%36.1%57.1%57.1%30.7 30.7 新新华4374374 414142525979717517522.2%22.2%40.0%40.0%24.7 24.7 叶叶县510951093232127127278278165116512813281332.3%32.3%55.1%55.1%29.7 29.7 湛河湛河6626628 82828464623323336036035.2%35.2%54.4%54.4%29.5 29.5 总数数345642609832016110821757532.1%50.8%28.2 28.2 学学 校校总人人50分分≥≥49≥≥48≥≥40≥≥30优秀率秀率及格率及格率平均分平均分市育才中学市育才中学4084081 14 41010808013913919.6%19.6%34.1%34.1%22.9 22.9 市第三中学市第三中学2792792 23 31111686810910924.4%24.4%39.1%39.1%24.1 24.1 市第六中学市第六中学67667611112929535321521532032031.8%31.8%47.3%47.3%27.9 27.9 市第八中学市第八中学1251250 00 04 42828424222.4%22.4%33.6%33.6%23.5 23.5 市第九中学市第九中学1291293 35 58 84848919137.2%37.2%70.5%70.5%33.6 33.6 市第十二中学市第十二中学3833832 21414242413113119719734.2%34.2%51.4%51.4%28.2 28.2 市第十三中学市第十三中学3663662 29 91818838314014022.7%22.7%38.3%38.3%24.6 24.6 市第十四中学市第十四中学5045048 83636646417217224024034.1%34.1%47.6%47.6%27.9 27.9 市市实验中学中学5005008 83333636320820829129141.6%41.6%58.2%58.2%31.1 31.1 市第十六中学市第十六中学3613611 17 71515848412012023.3%23.3%33.2%33.2%21.9 21.9 市十五中学市十五中学3543546 61515404014714721621641.5%41.5%61.0%61.0%32.0 32.0 市第十一中学市第十一中学64640 03 36 62424363637.5%37.5%56.3%56.3%30.5 30.5 市第四十一中学市第四十一中学65065020204444838331531542742748.5%48.5%65.7%65.7%33.3 33.3 市第四十二中学市第四十二中学2932931 16 61212828213413428.0%28.0%45.7%45.7%25.9 25.9 市第四十三中学市第四十三中学4094099 93434636318618625625645.5%45.5%62.6%62.6%32.7 32.7 市第四十四中学市第四十四中学1521521 12 28 84141636327.0%27.0%41.4%41.4%25.5 25.5 市第四十中学市第四十中学1801803 37 717175858888832.2%32.2%48.9%48.9%27.7 27.7 总 数数5833782514991970290933.8%49.9%28.2 28.2 试卷分析⑴⑴..题型型结构构年份年份选择题填空填空题简答答题综合合应用用题题数数分分值题数数分分值题数数分分值题数数分分值20061212分分616分分412分分110分分20071212分分616分分412分分110分分20081212分分616分分412分分110分分20091212分分616分分412分分110分分20101010分分616分分412分分112分分试卷难度试卷分析优秀率秀率((%))及格率及格率((%))平均分(分)平均分(分)难度度值2006年年365931.820.642007年年305529.950.602008年年41.664.133.420.672009年年366031.650.632010年年32.150.828.20.564试卷分析2010年中招化学成年中招化学成绩抽抽样统计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值1016121250得分率0.750.590.560.510.60题号1234567难度0.840.790.880.780.670.750.47题号891011121314难度0.480.480.540.700.770.780.73题号15161718192021难度0.310.30.400.760.880.510.52试卷分析总体评价v(1)命题很好的把握了中招考试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兼顾的特点。
试题总体难度适中(比08、09年难度有所增大,与07年相当),所考查知识点全面,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答题时,有近20处要用到化学用语进行回答部分试题对中招考试来讲设计新颖,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区分度 试卷分析总体评价v(2)稳中求变该套试题“稳”是主要的,它体现在命题的指导思想、试卷的结构、题型、难度等方方面面如试卷的第5、6、9、10、11、13、14、18、20等小题,都是我省中招化学考试的传统题型;再如,命题继续注重学科特点的体现,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特别是综合应用题部分加大了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还有试题的第1、2、3、11、19、20、21小题,也都仍然体现着化学命题对社会热点、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关注v“变”除了上面提到的试卷结构方面的变化外,还体现在减少了选择题部分有关考查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送分试题;加大了审题难度和思维容量另外,试题注意变换角度,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考查试卷分析总体评价v(3)命题设计生动活泼 试题多处使用了图片、图形、图像等创设命题情境,这不仅使整个试卷看起来更加生动,同时也突出了对学生理科学科素养的考查,符合课程改革对考试改革的新要求。
试卷分析试题分析v1.“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关的是【 D 】 (0.84) A.酸雨B.白色污染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 试题分析v(09)1.“河南熟,天下足”我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所生产的小麦和大米含有丰富的 A.蛋白质 B.油脂 vC.淀粉 D.维生素v(08)2. 2008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限塑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限塑令”有助于控制“白色污染” vB.提倡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v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vD.应禁止使用塑料制品试题分析v(09)8.环境问题是2009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下列情况中:①煤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的排放 ③动植物的呼吸 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 v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试题分析v2.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A 】(0.79)试题分析v((09))6.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0.88 v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B.用.用三聚氰胺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三聚氰胺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 vC.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水产品.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vD.用霉变花生制成的压榨花生油烹调食品.用霉变花生制成的压榨花生油烹调食品 试题分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0.88 v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v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vC.用食盐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vD.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试题分析v4.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D 】 0.78 v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v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v(08)7.在研究气体的性质时,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操作,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vA.这种研究物质的方法属于实验法 vB.这是一种正确的闻气体气味的方法vC.该操作利用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性质vD.研究有剧毒的气体物质时也可用此方法试题分析v5.下列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0.67 v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vB.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4:3v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错选D者多) 试题分析v(09)9.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
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v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vB.该物质的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vC.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vD.该物质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试题分析v(08) 8.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v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v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v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v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试题分析v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0.75 v(试题分析v(09)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vA.将用剩的药品重新放回原试剂瓶 B.制备气体前,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vC.加热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试题分析v(08)5.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试题分析v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B 】0.47 vA.非金属元素:Mg、F、Si B.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v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v(错选C、D者多,而且选C的比D的多 )试题分析v(09)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vA.食盐 食醋 B.空气 甲烷 vC.钢铁 氢气 D.冰水共存物 纯碱试题分析v8.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D 】0.48 v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v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vC.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 v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v(选A、C者多,而且选A的比C的多 )试题分析v(08) 6.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v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v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与蔗糖固体vC.用pH试纸区分澄清石灰水和食盐水 vD.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稀盐酸与稀硫酸试题分析v9.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减小的是【 B 】0.48 v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v 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vC.氧化铁粉末加入盐酸中 v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v(选A、D者多,而且选D的比A的多) 试题分析(08)1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 】 A.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铜固体和稀硫酸 C.铁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试题分析v10.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C 】0.54 v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v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v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vD.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v(错选B、D者多,而且选D的比B的多 )试题分析v(09)12.下图表示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v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v B.反应属于置换反应vC.该反应发生后溶液呈碱性 vD.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1和-1 试题分析v11.请从H、C、O、N、K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 ;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是KNO3v该题总难度系数为0.70,第1空得分率为0.8,第2空为0.6v(错写为K(NO)3 或KNO2、KNO4)试题分析v(09)13.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氧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v(09)14.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葡萄糖 ②熟石灰 ③酒精 ④硝酸钾 ⑤碳酸氢铵 ⑥石灰石,请从其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农业上可作复合肥料的是 ;可作为人体重要能量来源的是_____v(08)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按要求填空v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可作复合肥料的一种盐是__________; v12.“河南烩面”配料(面粉、羊肉、食盐、青菜等)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写两种)加碘食盐所含KIO3中 I显____价v该题总难度系数为0.77,第1空得分率为0.83,第2空为0.70 v①营养素部分学生写为脂肪、淀粉、维生素ABCE之类v② 化合价不会写的较多试题分析v(08)14.青少年时期应注意均衡营养,合理搭配膳食某同学的午餐食谱如下:“主食:米饭;副食:豆腐、红烧肉”其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_;该同学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_____v(09)15.服用含MgCO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v ;该种药物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是“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为 。
试题分析v13.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v(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 gv(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 10 gv(该题总难度系数为0.78,第1空得分率为1.0,第2、3空为0.67) ①不饱和错写为不饱合或不饱等v ②析出晶体10g,多数学生错写为30、70、110等试题分析(09)10.右图是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在一定条件下,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能相等C.将t℃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10℃时,分别用100 g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需二者的质量相等 试题分析v(08)17.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v(1)t1℃时,B物质的溶解度v为______gv(2)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v分别升温到t3℃,A溶液的溶质v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假设升温过程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
试题分析v14. 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用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v该题总难度系数为0.73,第1空得分率为0.63,第2空为0.83,第3空为0.73 试题分析v15.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态,v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v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v(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v该题总难度系数为0.31,第1空得分率为0.30,第2空为0.30,第3空为0.33 试题分析16.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加入熟石灰m 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若改用n 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v该题总难度系数为0.30,第1空得分率为0.47,第2空为0. 03,第3空为0.47v①方程式错写为CaO+HCl 、CaCO3+HCl或不配平或配平的化学计量数扩大2倍v②溶液中的溶质多数学生误认为是计算溶质质量、有的是只写HCl或只写CaCl2 7试题分析v17.(2分)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解释其中的原因v v该题实际难度系数为0.40,属于高难度试题v①误认为生成Ba(OH)2与空气中CO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v②有的用化学式叙述时将Na2 CO3、Ba(NO3)2的化学式写错v③有的叙述中说到NaOH溶液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v④NaOH变质时错写成CaCO3白色沉淀试题分析v18.(3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v (1)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来炼铁v(2)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用作燃料v(3)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一种气体。
v该题实际难度系数为0.76,三问的得分率依次为0.77、0.77、0.73 试题分析v(09) 20.(3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解释下列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v (1)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v(2)工业上用盐酸清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v(3)工业上用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制取烧碱试题分析v19.(3分)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答: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v(1)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v(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O2时分解加速v(3)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1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v该题实际难度系数为0.88,三问的得分率依次为0.93、0.90、0.80v主要问题是表述的规范性 试题分析v20.(4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v(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v(2)右图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v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v(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vU形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v(3)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v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v②确定一种符合题意的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v该题实际难度系数为0.51,四个得分点的得分率依次为0.83、0.53、0.30、0.40 试题分析v(09)21.(3分)为探究锌、铁、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一组实验这组实验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完全证明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写出所补充实验的步骤、现象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题分析v21.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它能跟二氧化碳起反应生成氧气和另外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水反应生成氧气(2Na2O2 +2H2O = 4NaOH +O2↑)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v(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v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v②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v③氧气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v④若A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以上装置应如何改进?(2)为探究X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①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或碱理由是 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是碳酸钠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碳酸钠性质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卷首资料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现 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方法一:取少量固体样品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 + H2SO4 =Na2SO4 + H2O + CO2↑ CO2 + Ca(OH)2 = CaCO3↓+ H2O方法二: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3)7.8 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若反应后得到了40 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该题实际难度系数为0.52,12个得分点的得分率依次为0.73、0.76、0.47、0.30、0.23、0.77 0.70、0.47、0.37、0.47、0.30、0.30四、教学建议1.加强研究,把握教学的“度”2.虚心学习,不断充实提高3.优化过程,构建高效课堂4.注重细节,提高应考能力加强研究,把握教学的“度”研究课标教材考纲课型中招试题学情加强研究,把握教学的“度”把握好“度”难度深度广度进度虚心学习,不断充实提高v读书是教师的职业底线v熟悉高中教材v订阅几份与教学有关的杂志v读几本教师职业技能的书籍v建立终生学习的理念v不断反思,总结、完善、提高优化过程,构建高效课堂v创设情境v 问题引领v 多元互动v 教学机智v 锤炼语言v 有效教学v 高效课堂注重细节,提高应考能力v审题——细心、冷静v思维——敏捷性、全面性v表述——完整性、逻辑性、规范性其他事情v关于竞赛v关于论文v关于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