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5.0全套教程 第一章至第7章特征的编辑(行业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oE5.0全套教程 第一章至第7章特征的编辑(行业经验)(3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将介绍的内容如下: (1)启动Pro/ENGINEER Wildfire 5.0的方法(2)Pro/ENGINEER Wildfire 5.0工作界面介绍(3)模型的操作 (4)文件的管理(5)退出Pro/ENGINEER Wildfire 5.0的方法第第1章章 Pro/E5.0的工作界面及基本操作的工作界面及基本操作1凌云书苑1.1 启启动动Pro/ENGINEER Wildfire 5.0的方法的方法启动Pro/ENGINEER Wildfire 5.0有下列两种方法。(1) 双击桌面上Pro/ENGINEER Wildfire 5.0快捷方式图标。(2) 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
2、“程序”| PTC | Pro ENGINEER | Pro ENGINEER。2凌云书苑1.2 Pro/ENGINEER Wildfire 5.0工作界面介工作界面介绍绍Pro/ENGINEER Wildfire 5.0工作界面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导航栏、工具栏、绘图区、信息栏和过滤器等组成。标题栏工具栏导航栏过滤器信息栏绘图区菜单栏图11Pro/ENGINEERWildfire5.0工作界面3凌云书苑 1.2.1标题栏标题栏 标题栏位于主界面的顶部,用于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Pro/ENGINEER Wildfire 5.0应用程序名称和打开的文件名等信息。 1.2.2菜单栏菜单栏 菜单栏位
3、于标题栏的下方默认共有10个菜单项,包括“文件”、“编辑”、“视图”、“插入”、“分析”、“信息”、“应用程序”、“工具”、“窗口”和“帮助”等。单击菜单项将打开对应的下拉菜单,下拉菜单对应Pro/ENGINEER的操作命令。但调用不同的模块,菜单栏的内容会有所不同。 1.2.3工具栏工具栏 工具栏是Pro/ENGINEER为用户提供的又一种调用命令的方式。单击工具栏图标按钮,即可执行该图标按钮对应的Pro/ENGINEER命令。位于绘图区顶部的为系统工具栏,位于绘图区右侧的为特征工具栏。4凌云书苑 1.2.4导航栏导航栏 导航栏位于绘图区的左侧,在导航栏顶部依次排列着“模型树”、“文件夹浏览
4、器”、“收藏夹”和“连接”四个选项卡。例如单击“模型树”选项卡可以切换到如图1-2所示面板。模型树以树状结构按创建的顺序显示当前活动模型所包含的特征或零件,可以利用模型树选择要编辑、排序或重定义的特征。单击导航栏右侧的符号“”,显示导航栏,单击导航栏右侧的符号“参照”按钮亮显, 选取一个尺寸,单击该按钮,将所选尺寸转换为参考尺寸。如图3-33所示的尺寸8.68。(4)选取一个约束,单击“解释”按钮,“草绘器”将加亮与该约束有关的图元。可以获取该约束的说明。146凌云书苑图331标注多余尺寸图332”解决草绘“对话框图333将选定的多余尺寸转换为参考尺寸147凌云书苑3.10 上机操作上机操作实
5、验实验指指导导二二 复复杂杂二二维维草草图绘图绘制制1. 根据如图3-34所示的平面图形,绘制与编辑其二维草图。主要涉及的命令包括“直线”命令、“圆弧”命令、“圆角”命令、“圆”命令、“修剪”命令、“镜像”命令、“约束”命令、“标注尺寸”命令、“修改尺寸”命令等。148凌云书苑图334复杂二维草图的绘制与编辑(一)149凌云书苑2. 根据如图3-42所示的平面图形,绘制与编辑其二维草图。主要涉及的命令包括“直线”命令、“修剪”命令、“镜像”命令、“复制”命令、“粘贴”命令、“约束”命令、“标注尺寸”命令、“修改尺寸”命令等。图342复杂二维草图的绘制与编辑(二)150凌云书苑3.11 上机上机
6、题题1按约束条件和尺寸绘制如图3-48所示的二维草图。图348绘制二维草图151凌云书苑第第4章章 基准特征的创建基准特征的创建152凌云书苑本章将介绍的内容如下: (1)创建基准平面的方法和步骤(2)创建基准轴的方法和步骤(3)创建基准点的方法和步骤 (4)创建基准曲线的方法和步骤(5)创建基准坐标系的方法和步骤153凌云书苑4.1 基准平面的基准平面的创创建建基准平面既可以作为特征的草绘平面或参照平面,也可以用作尺寸定位或约束参照。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模型基准”|“平面”命令。图标:单击“基准特征”工具栏中的图标按钮。154凌云书苑 4.1.1创建基准平面创建基准平面
7、创建基准平面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操作过程非常类似,只是根据不同的约束条件选择不同的参照对象,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创建方式。(1)通过一平面创建基准平面(2)通过三点创建基准平面(3)通过两条直线创建基准平面(4)通过一点与一面创建基准平面(5)通过两点与一面创建基准平面(6)通过一直线和一平面创建基准平面155凌云书苑1通过一平面创建基准平面通过一平面创建基准平面将参照平面沿法向方向偏移指定距离来创建基准平面。参照平面可以是基准平面、实体平面或其它形式的平面。156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打开Ch42.prt。第2步,单击基准工具栏中的“基准平面”图标按钮,弹出“基准平面”对话
8、框,如图41所示。第3步,在模型中选择如图42所示的平面,作为基准平面的参照,此时基准平面对话框如图43所示。图41“基准平面”对话框图42选取参照平面图43选中的参照平面157凌云书苑第4步,设置约束类型为“偏移”模式(此为默认选项),并输入平移偏距值为50,回车,模型显示如图45所示。第5步,单击“基准平面”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基准平面的创建,如图46所示。图45基准平面预显示图46通过一平面创建基准平面158凌云书苑2通过三点创建基准平面通过三点创建基准平面这是一种比较基本的创建基准平面的方法,操作过程也很简单,它是利用“穿过”三点确定一平面来创建的。 159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
9、: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A点作为创建基准平面的第一个参照点。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B点作为创建基准平面的第二个参照点。第5步,继续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C点作为创建基准平面的第三个参照点,如图4-7所示。 第6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准平面如图4-8所示。CAB图47选择参照点图48通过三点创建基准平面160凌云书苑3通过两条直线创建基准平面通过两条直线创建基准平面通过这种方式创建基准平面,主要利用的是空间两直线的平行或垂直关系,创建“穿过”两条平行线或“穿过”一条直线而“法向”于另外一条直线的基准平面。161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
10、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直线A作为创建基准平面的第一条参照直线,并设置约束类型为“穿过”模式(此为默认设置)。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直线B作为第二条参照直线,设置约束类型为“法向”模式。如图4-9所示。第5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准平面如图4-10所示。 AB图410通过两直线创建基准平面图49选择两直线162凌云书苑4通过一点与一面创建基准平面通过一点与一面创建基准平面运用一点与一面来创建基准平面,创建的基准平面“穿过”该点,且与选择的参照平面平行、垂直或相切。 163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A点作为创建基准平
11、面的参照点。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平面B作为创建基准平面的参照平面,并设置约束类型为“平行”模式(此为默认设置)。如图4-11所示。第5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准平面,如图4-12所示。AB图412通过一点与一平面创建基准平面图411选择一点与一面164凌云书苑5通过两点与一面创建基准平面通过两点与一面创建基准平面通过该方式创建基准平面需要在模型上选择两个点和一个面作为参照,创建的基准平面“穿过”这两个点且“平行”或“法向”于参照面。这两个点可以包含在该参照面内,也可以不包含。 165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A点作为创建基准平面
12、的参照点。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B点作为创建基准平面的第二个参照点。第5步,继续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平面C作为参照平面,并设置约束类型为“法向”模式(此为默认设置)。如图4-15所示。第6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准平面如图416所示。CAB图416通过两点与一平面创建基准平面图415选择两点与一面166凌云书苑6通过一直线和平面创建基准平面通过一直线和平面创建基准平面通过一直线与平面创建基准平面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中的直线可以是实体边线或轴线。该方法常用来创建与参照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基准平面。 167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
13、直线A作为创建基准平面的参照直线,并设置约束类型为“穿过”模式(此为默认设置)。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平面B作为创建基准平面的参照平面,并设置约束类型为“偏移”模式(此为默认设置)。第5步,在对话框的“偏距”文本框中输入旋转角度值45,回车。如图4-19所示。第6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准平面如图4-20所示。AB图420通过一直线与一平面创建基准平面图419选择一直线与一平面168凌云书苑 4.1.2操作选项及说明操作选项及说明在创建基准平面时,系统会根据模型的大小自动调整基准平面的大小,有时这种默认的大小会妨碍建模过程中的观察,这时,可以对其大小进行调整。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
14、骤如下:第1步,单击基准特征工具栏中的“基准平面” 图标按钮,打开“基准平面”对话框。第2步,选择“显示”选项卡,选中“调整轮廓”复选框,然后选择“大小”模式,在“宽度”和“高度”文本框中输入相应值。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基准平面的大小。169凌云书苑4.2 基准基准轴轴的的创创建建在Pro/E中,基准轴主要作为柱体、旋转体以及孔特征等的中心轴线,也可以在创建特征时用作定位参照,以及在阵列操作过程中作为中心参照等。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模型基准”|“轴”命令。图标:单击“基准”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 170凌云书苑 4.2.1创建基准轴创建基准轴与创建基准平面一样,创
15、建基准轴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它们的创建方法类似。用户并不需要记住这些创建方法,应该是在创建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1)通过两点创建基准轴(2)通过一点与一平面创建基准轴(3)通过两个不平行平面创建基准轴(4)通过曲线上一点并相切于曲线创建基准轴(5)通过圆弧轴线创建基准轴(6)通过垂直于曲面创建基准轴171凌云书苑1通过两点创建基准轴通过两点创建基准轴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打开Ch4-24.prt。 第2步,单击“基准”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弹出“基准轴”对话框,如图4-23所示。第3步,选择A点作为创建基准轴的第一个参照点。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B点作为创建基准轴的第二个
16、点,如图4-24所示。此时“基准轴”对话框如图4-25所示。AB图423“基准轴”对话框图424选取参照点172凌云书苑第5步,单击“基准轴”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基准轴的创建,如图4-26所示。图426通过两点创建基准轴图425对话框中参照设置173凌云书苑2通过一点与一平面创建基准轴通过一点与一平面创建基准轴该方式是通过一点创建垂直于平面的基准轴。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选取实体边线上的顶点、交点以及在该平面上所创建的基准点等类型的点,然后再选取一参照平面。174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取A点作为创建基准轴的参照点。第4步,按住Ctrl键不
17、放,选择B平面作为参照平面,设置约束类型为“法向”模式,如图4-27所示。 第5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准轴,如图4-28所示。AB图428通过一点与一面创建基准轴图427选择一点与一面175凌云书苑3通过两个不平行平面创建基准轴通过两个不平行平面创建基准轴该方式是根据空间两个不平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条公共交线来创建基准轴。这种相交包括两平面在延长面内相交或平面与圆弧面的相切。176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平面A作为创建基准轴的第一个参照平面,并设置约束类型为“穿过”模式。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B平面作为第二个参照平面,设置约
18、束类型为“穿过”模式,如图4-29所示。第5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准轴,如图4-30所示。AB图429选择两平面图430通过两平面创建基准轴177凌云书苑4通过曲线上一点并相切于曲线创建基准轴通过曲线上一点并相切于曲线创建基准轴该方法主要运用了在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通过曲线上的一点并与曲线相切。这里的曲线包括圆、圆弧以及样条曲线等。178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曲线A作为创建基准轴的曲线参照,并设置约束类型为“相切”模式。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曲线A上一点B作为参照点,如图4-31所示。第5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
19、准轴,如图4-32所示。AB图432通过曲线及曲线上一点创建基准轴图431选择曲线及曲线上一点179凌云书苑5通过圆弧轴线创建基准轴通过圆弧轴线创建基准轴在Pro/E中创建圆柱体、孔等特征时,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应的基准轴。而对于模型中的倒圆角、圆弧过渡等特征,则可以根据实体的圆弧部分,创建出与轴线同轴的基准轴。180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如图4-33所示的实体倒圆角边线作为创建基准轴的参照,并设置约束类型为“中心”模式(此为默认设置)。第4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准轴,如图4-34所示。图433选择实体倒圆角边线图434通过圆弧线创建基准
20、轴181凌云书苑6通过垂直于曲面创建基准轴通过垂直于曲面创建基准轴通过这种方式创建基准轴,除了运用前面所讲的放置参照外,还需要运用到偏移参照。其方法是利用通过曲面上的一点,加上两个定值的约束来确定出一条唯一的基准轴。182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在模型中选择用来放置基准轴的曲面,采用默认的约束类型设置,如图4-35所示。第3步,单击“基准轴”对话框中的“偏移参照”收集器,将其激活。第4步,选择平面A作为第一个偏移参照平面。第5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平面B作为第二个偏移参照平面。如图4-36所示。AB图435选择曲面参照图436选取偏移参照1
21、83凌云书苑第6步,在“偏移参照”收集器中修改偏移值分别为40和30,如图4-37所示。第7步,单击“基准轴”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基准轴的创建,结果如图4-38所示。图437输入偏移值图438通过垂直于曲面创建基准轴184凌云书苑 4.2.2操作选项及说明操作选项及说明1.1.“放置放置”选项卡选项卡(1)参照收集器:使用该收集器选取放置创建基准轴的参照,并选择参照模式。参照的模式包括如下几种。穿过:表示基准轴通过选定的参照。法向:放置垂直于选定参照的基准轴。该模式的参照还需要用到添加附加点或在“偏移参照”收集器中定义参照来进行约束。相切:放置与选定参照相切的基准轴。该模式需要添加附加
22、点作为参照。中心:通过选定圆弧的中心,且垂直于该圆弧所在的平面。(2)偏移参照收集器:若“参照”收集器中所选参照的模式为“法向”,则可以激活该收集器选取偏移参照。2.“显示显示”选项卡选项卡“显示”选项卡中的“调整轮廓”复选框允许调整基准轴轮廓的长度,它包含有以下选项。(1)大小:允许将基准轴的长度显示调整到指定的长度,可以通过使用控制柄手动调整或在“长度”文本框中输入具体数值精确调整。(2)参照:可以调整基准轴轮廓的长度使其与选定参照相拟合。185凌云书苑4.3 基准点的基准点的创创建建基准点不但可以用来构成其它基本特征,还可以作为创建拉伸、旋转等基础特征时的终止参照,以及作为创建孔特征、筋
23、特征的放置和偏移参照对象。基准点包括草绘基准点、放置基准点、偏移坐标系基准点和域基准点,本节介绍的是前两种。 186凌云书苑 4.3.1草绘基准点创建草绘基准点创建在Pro/ENGINEER中,草绘基准点就是在所选取的草绘平面上创建的基准点,一般可以用来分割图元或作为修改节点来使用。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模型基准”|“点”|“草绘的”命令。图标:单击“基准”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187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打开Ch4-39,如图4-39所示。第2步,在基准工具栏中单击 图标按钮,弹出“草绘的基准点”对话框,如图4-40所示。第3步,选择图4-41所示的
24、平面作为草绘平面,采用系统默认参照和方向,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图439创建草绘基准点源文件图440“草绘基准点”对话框 图441选择草绘平面(a)源文件模型(b)截面尺寸188凌云书苑接下来,将在上面那个管状体上表面圆环1/2处,即D=85处创建一个基准点。第4步,单击右工具栏中的“圆心和点构建” 图标按钮,以坐标中心为圆心,创建一个直径为85的构造圆,如图4-42所示。第5步,单击工具栏中的“创建点” 图标按钮,在图中构造圆与基准轴相交处创建一个草绘点。第6步,单击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完成草绘点的创建,如图4-43所示。图442创建构造圆图443创建的草绘基准点189凌云书苑
25、4.3.2放置基准点的创建放置基准点的创建放置基准点的创建方法与前两节所讲的创建基准平面和基准轴的方法类似,创建时首先需要定义放置参照,然后再选择偏移参照用于设置基准点的定位尺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创建放置基准点。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模型基准”|“点”|“点”命令。图标:单击“基准”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1)通在曲线和边线上创建基准点(2)在曲线的交点处创建基准点(3)在曲线与曲面的交点处创建基准点(4)在圆的中心创建基准点(5)通过偏移点创建基准点(6)通过三个相交面创建基准点190凌云书苑1在曲线和边线上创建基准点在曲线和边线上创建基准点该创建方式主要是在曲线或实体
26、的边线上创建基准点,包括“曲线末端”和“参照”两种模式。191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打开Ch4-45。第2步,单击右工具栏中 图标按钮,弹出“基准点”对话框,如图4-44所示。第3步,在模型中选择一条边线,作为创建基准点的参照,如图4-45所示。第4步,在对话框的“放置”选项栏中选中“曲线末端”单选按钮。第5步,选择“比率”方式,并在“偏移值”文本框中输入比率值0.8。第6步,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基准点的创建,结果如图4-46所示。图444“基准点”对话框图445选择边线参照 图446“曲线末端”方式创建基准点192凌云书苑2在曲线的交点处创建基准点在曲线的交
27、点处创建基准点该方式需要用到空间中相交或相异的两条曲线或实体边线。若是相交关系,则在交点处创建基准点,如果有多个交点,可以单击“参照”收集器下的“下一相交”按钮来进行切换;若是相异的关系,则会在第一条曲线上创建基准点,基准点的位置在两条曲线的最短距离处。193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曲线A作为创建基准点的第一条参照曲线,并设置其约束类型为“在其上”模式。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曲线B作为创建基准点的第二条参照曲线,并设置其约束类型为“在其上”模式(此为默认设置)。如图4-48所示。第5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基准点如图4-49所示
28、。AB图448选择曲线图449在曲线的交点处创建基准点194凌云书苑3在曲线与曲面的交点处创建基准点在曲线与曲面的交点处创建基准点该方式是运用曲线与曲面相交处产生交点的原理来创建基准点,在操作过程中,不仅是曲线与曲面,也可以是实体边线和平面。195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曲线A作为创建基准点的第一条参照曲线,并设置其约束类型为“在其上”模式。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曲面B作为创建基准点的参照面,采用默认的约束类型设置。如图4-50所示。第5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基准点如图4-51所示。AB图451在曲线与曲面的交点处创建基准点图
29、450选择曲线与曲面196凌云书苑4在圆的中心创建基准点在圆的中心创建基准点对于圆这种特殊的几何形态,既可以在它的中心创建基准点,也可以在圆弧上创建基准点。在设置约束类型时,可以选择“在其上”模式或是“剧中”模式。“在其上”模式即为前面讲的“在曲线和边线上创建基准点”;若选择“剧中”模式,则创建的基准点则在圆心处。197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如图4-52所示的圆弧作为创建基准点的参照曲线,并设置其约束类型为“居中”模式。第4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基准点如图4-53所示。图453在圆的中心创建基准点图452选择圆弧曲线198凌云书苑5通
30、过偏移点创建基准点通过偏移点创建基准点除了通过线与面创建基准点之外,还可以通过点来创建基准点,主要是通过偏移的方式来实现的。用来作为偏移参照的点包括图形中的各种类型的点,此外,还需要用到辅助参照,辅助参照可以是实体边线、曲线、平面的法向方向以及坐标系中的坐标轴。在辅助参照的规定下,偏移点沿指定方向偏移一定的距离来创建基准点。199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A点作为创建基准点的偏移参照点,并设置其约束类型为“偏移”模式。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实体边线B作为辅助参照线。第5步,在“偏移”文本框中输入偏移值30,回车,如图4-54所示。第6
31、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基准点如图4-55所示。AB图455通过偏移点创建基准点图454选择点与边线200凌云书苑6通过三个相交面创建基准点通过三个相交面创建基准点该方式利用三个相交面在相交处创建基准点,相交的面可以是曲面,也可以是平面。如果相交处有多个点,可以单击基准点对话框中的“下一相交”按钮来进行切换。201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曲面A作为创建基准点的第一个参照面,并设置约束类型为“在其上”模式。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曲面B作为第二个参照面。第5步,按住Ctrl键不放,继续选择曲面C作为第三个参照面。如图4-56所示。第
32、6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基准点如图4-57所示。ABC图457通过多个相交面创建基准点图456选择曲面202凌云书苑7在曲面上或偏移曲面创建基准点在曲面上或偏移曲面创建基准点通过该方式创建基准点时,当选择一个曲面后,有两种创建模式。一种是“在其上”模式,选择此模式后需要继续选择两个面或一条实体边线作定位参照,用来辅助确定基准点的位置。另一种是“偏移”模式,选择这种模式后还需要选择两个平面或实体边线作为辅助定位的偏移参照,此外,这种模式还需要设置偏移的距离值。203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上第1步第步。第3步,选择一个面A作为创建基准点的参照面,并设置其约束类型为
33、“在其上”模式。第4步,单击“基准点”对话框的“偏移参照”收集器,将其激活。第5步,选择一个面B作为第一个偏移参照面,并设置其偏移值为10。第6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第二个面C作为偏移参照面,并设置其偏移值为40。如图4-58所示。第7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基准点如图4-59所示。ABC图458选择参照面图459“在曲面上”模式创建基准点204凌云书苑4.4 基准曲基准曲线线的的创创建建在Pro/ENGINEER中,基准曲线可以用来创建和修改曲面,作为扫描轨迹线或截面轮廓来创建其它特征。205凌云书苑 4.4.1绘制基准曲线绘制基准曲线绘制基准曲线是指在草绘环境下通过各种方式绘制几
34、何曲线,包括直线、圆弧、一般曲线等。在进行绘制基准曲线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利用工具栏中的“草绘”工具,打开草绘对话框,进行完草绘平面、参照及视图方向的设置之后,便可进入草绘界面进行基准曲线的绘制。206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打开Ch4-62.prt,如图4-62所示。第2步,在“基准”工具栏中单击“草绘工具” 图标按钮,弹出“草绘”对话框。第3步,选择图4-62中图形的侧面为草绘平面,采用默认参照设置,方向为右,如图4-6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草绘模式。图463定义草绘平面图462草绘基准曲线207凌云书苑第4步,选择工具栏中的“创建样条线” 工具,在模型上绘制一条
35、曲线,如图4-64所示。第5步,单击右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完成基准曲线的创建,如图4-65所示。图465草绘的基准曲线图464绘制曲线208凌云书苑 4.4.2创建投影基准曲线创建投影基准曲线该方式是将一个面上的曲线通过“投影”命令投影到其它面上。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编辑”|“投影”命令。209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打开Ch4-66.prt,如图4-66所示。第2步,选择用来投影的曲线,如图4-67所示。第3步,单击下拉菜单“编辑”|“投影”,弹出“投影”操控板,如图4-68所示。选择曲线图466原始模型图467选取投影曲线图468“投影”操控板210凌云书
36、苑第4步,按住Ctrl键不放,选择如图4-69所示的圆柱体曲面。采用操控板上默认的设置。第5步,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基准曲线如图4-70所示。选择圆弧面图469选择圆弧曲面图470创建投影基准曲线211凌云书苑 4.4.3经过点创建基准曲线创建基准曲线运用这种方式创建基准曲线,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先定义好曲线的起始点、中间点和末点,然后再定义点的连接类型。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模型基准”|“曲线”命令。图标:单击“基准”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212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打开Ch4-73.prt。第2步,单击右工具栏中的“基准曲线” 图标按钮,弹出“曲线
37、选项”菜单管理器,如图4-71所示。第3步,选择“经过点”|“完成”选项,系统弹出“连接类型”菜单管理器与“曲线:通过点”及“选取”对话框,选择“样条”|“整个阵列”|“添加点”选项(此为默认设置),如图4-72所示。图472相关菜单管理器和对话框图471“曲线选项”菜单管理器213凌云书苑第4步,在模型上选择图4-73所示的几个点。第5步,选择好了创建点以后,单击“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按钮,然后单击“曲线”对话框中的“确定”,完成基准曲线的创建,如图4-74所示。图473选择创建点图474“经过点”方式创基准曲线214凌云书苑 4.4.4由方程创建基准曲线运用这种方式创建基准曲线需要用到
38、数学公式,主要用于创建一些具有特定形状的模型特征。215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右“基准”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弹出“曲线选项”菜单管理器。第2步,选择“从方程”“完成”选项,弹出如图4-77所示的“曲线:从方程”与“选取”对话框及“得到坐标系”菜单管理器。第3步,根据系统提示选择坐标系,这里单击选择系统默认的坐标系“PRT_CSYS_DEF”,此时系统弹出如图4-78所示的“设置坐标系类型”对话框。第5步,选择坐标类型为“笛卡尔”模式,系统打开“rel-ptd_记事本”窗口。图478“经过点”菜单管理器图477相关菜单管理器和对话框216凌云书苑第6步,
39、在该窗口中输入曲线方程“X=100*t,Y=50*t,Z=100+150*sin(t*360)”,如图4-79所示。第7步,在“rel-ptd_记事本”窗口中单击下拉菜单“文件”“保存”,然后关闭该窗口。第8步,单击鼠标中键然后再单击“曲线:从方程”对话框的“确定”按钮,完成基准曲线的创建,如图4-80所示。图479输入曲线方程图480由方程创建的基准曲线217凌云书苑4.5 基准坐基准坐标标系的系的创创建建在Pro/E中,坐标系可以用来添加到零件组件中作参照特征,常用的基准坐标系类型有笛卡尔坐标系、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其中笛卡尔坐标系为系统默认的基准坐标系。在进行三维建模时,通常使用默认坐标
40、系。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模型基准”|“坐标系”命令。图标:单击“基准”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218凌云书苑 4.5.1创建基准坐标系创建基准坐标系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打开Ch4-81.prt,如图4-81所示。第2步,单击“基准”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弹出“坐标系”对话框。第3步,按住Ctrl键不放,在模型中选择图4-82所示的三个平面作为创建坐标系的参照,此时对话框如图4-83所示。第4步,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坐标系的创建,如图4-84所示。图481原始模型图482选择参照图元图483“坐标系”对话框图484创建坐标系219凌云书苑 4.5.
41、2操作及选项说明操作及选项说明1.创建坐标系的方法创建坐标系的方法 在创建坐标系时,根据选择参照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通过三个面:即为上面所介绍的方法。(2)通过两直线:在模型上选择两实体边线、轴线或曲线作参照创建坐标系,它们的交点或最短距离处为坐标系原点,且原点位于选择的第一条直线上,如图4-85所示。(3)通过一点与两直线:先在模型上选择一个点作为创建坐标系的原点,然后将对话框切换到“定向”选项卡,激活“使用”收集器,选择两直线作为两个方向上的轴向,第三轴向系统将根据右手定则自动确定,如图4-86所示。图485通过两直线创建坐标系图486通过一点两线创建坐标系220凌云书苑(
42、4)通过偏移或旋转现有坐标系:选择一个现有坐标系,然后在对话框中设置偏移值,如图4-87,或选择现有坐标系后单击“定向”选项卡,然后在其中设置各轴向的旋转角度,如图4-88所示。图487通过偏移创建坐标系图488通过旋转创建坐标系221凌云书苑2.其它选项说明其它选项说明 在“坐标系”对话框中,包含有“原始”选项卡、“定向”选项卡和“属性”选项卡。其中,“原始”选项卡中又包含以下的选项: (1)参照:用于收集模型上的参照图元,需要调整已选参照时,可在其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移除”。 (2)偏移类型:表示按哪种方式偏移坐标系以及设置相应的偏移值,包含有“笛卡尔”、“圆柱状”、“球状”和
43、“自文件”几种方式。 “定向”选项卡可以用来设置坐标系的位置,包含的选项有: (1)参考选取:该选项在要求所选取的参照来确定轴向的情况下使用,如在前面介绍的“通过三面”、“通过两线”、“通过一点两线”的情况下。 (2)所选坐标轴:该选项用来设置与原坐标系各轴向之间的旋转角度。 (3)设置Z垂直于屏幕:该按钮可以快速定向Z轴,使其垂直于查看的屏幕。222凌云书苑4.6 上机操作上机操作实验实验指指导导三三 基准特征基准特征创建创建根据基准特征创建的相关知识,在模型上创建如图489所示的基准特征。主要涉及的命令包括“平面”命令和“轴”命令。图489创建基准特征223凌云书苑4.7 上机上机题题根据
44、基准特征创建的相关知识,利用“平面”和“轴”命令,创建如图4-102中所示的基准特征。图4102创建基准特征224凌云书苑第第5章章 基础特征的创建基础特征的创建225凌云书苑本章将介绍的内容如下: (1)创建拉伸特征的方法和步骤(2)创建旋转特征的方法和步骤(3)创建扫描特征的方法和步骤(4)创建混合特征的方法和步骤226凌云书苑5.1 拉伸特征的拉伸特征的创创建建拉伸特征是将二维特征截面沿垂直于草绘平面的方向拉伸而生成的特征。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拉伸”命令。图标: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227凌云书苑 5.1.1创建增加材料拉伸特征创建增加材料拉伸特征操
45、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图标按钮,打开“拉伸特征”操控板,如图51所示。图51”拉伸特征“操控板第2步,在该操控板中,单击“拉伸为实体” 图标按钮(此为默认设置)。第3步,单击“放置”按钮,在弹出的上滑面板中,单击“定义”按钮,如图5-2所示,弹出“草绘”对话框。第4步,选择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RIGHT基准平面为参照平面,参照平面方向为向右(此为默认设置),如图5-3所示,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228凌云书苑图52“放置”上滑面板图53设置草绘平面和参照平面229凌云书苑第5步,草绘二维特征截面并修改草绘尺寸值,如图5-4所示,待重生成草绘截面后,
46、单击 图标按钮,回到零件模式,如图5-5所示。第6步,在“拉伸特征”操控板中,指定拉伸特征深度的方法为“盲孔”(此为默认设置),输入“深度值”为100,如图56所示,单击图标按钮。图54二维草绘截面图55创建拉伸特征图56输入拉伸深度值230凌云书苑 5.1.2创建去除材料拉伸特征创建去除材料拉伸特征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本书第5.1.1小节第1步第步。第4步,选择零件上表面为草绘平面,RIGHT基准平面为参照平面,参照平面方向为向右(此为默认设置),如图5-7所示,单击“草绘”按钮,进行草绘模式。第5步,草绘二维特征截面并修改草绘尺寸值,如图5-8所示,待重生成草绘截面后
47、,单击 图标按钮,回到零件模式。图57选择草绘平面和参照平面图58二维特征截面草绘平面参照平面231凌云书苑第6步,在“拉伸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去除材料” 图标按钮。第7步,在“拉伸特征”操控板中,指定拉伸特征深度的方法为“盲孔”(此为默认设置),输入“深度值”为15,如图5-4所示,单击 图标按钮。232凌云书苑 5.1.3操作及选项说明操作及选项说明1.定义二维特征截面的方法定义二维特征截面的方法(1)在激活“拉伸”命令前选取一条草绘的基准曲线。 (2)在“拉伸”命令使用过程中,系统提示“选取一个草绘。(如果首选内部草绘,可在放置面板中找到“定义”选项。)”时,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
48、“草绘工具” 图标按钮。(3)激活“拉伸”命令并选取一条已有的草绘基准曲线。(4)激活“拉伸”命令并草绘截面。2.指定拉伸深度的方法指定拉伸深度的方法在“拉伸特征”操控板中,单击 图标按钮右侧的“ ”,可以指定拉伸特征的深度的方法。(1) 盲孔:自草绘平面以指定深度值拉伸二维特征截面。(2) 对称:在草绘平面两侧分别以指定深度值的一半对称拉伸二维特征截面,如图5-11所示。(3) 穿至:将二维特征截面拉伸,使其与选定曲面或平面相交,如图5-12所示。(4) 到下一个:将二维特征截面拉伸至下一曲面,如图5-13所示。233凌云书苑选定的平面下一个平面图511对称图512穿过图513到下一个(5)
49、 穿透:拉伸二维特征截面,使之与所有曲面相交,如图5-14所示。选定的基准面(6) 到选定的:将二维特征截面拉伸至一个选定点、曲线、平面或曲面,如图5-15所示。234凌云书苑选定的基准面图514穿透图515到选定的235凌云书苑3.其它选项说明其它选项说明(1) :将拉伸的深度方向更改为草绘的另一侧。(2) :为截面轮廓指定厚度创建薄壳特征,如图5-16所示,建模过程可以参考增加材料拉伸特征。(3) :预览要生成的拉伸特征以进行校验。(4) :暂停模式。(5) :取消特征创建或重定义。(6)“选项”:单击该按钮,弹出如图5-17所示“选项”上滑面板,在该上滑面板中可以重定义草绘平面一侧或两侧
50、拉伸特征的深度。“封闭端”复选框可以设置创建的曲面拉伸特征端口是否封闭。但在创建实体特征时不可用。图516薄壳特征图517“选项”上滑面板236凌云书苑4.参照平面方向的设置参照平面方向的设置在Pro/E中,创建草绘特征必须选取或创建草绘平面和参照平面,草绘平面用于绘制二维特征截面,而参照平面用来为草绘平面定向。系统总是按如图5-2所示“草绘”对话框中设置的参照平面的方向,将草绘平面转至与屏幕平行的位置,然后再进行二维草绘。参照平面的方向可以有四种,如图5-18实体模型所示分别是:顶(如图5-19所示)、底(如图5-20所示)、左(如图5-21所示)、右(如图5-22所示)。237凌云书苑图5
51、18薄壳特征图519参照平面方向为“顶”图520参照平面方向为“底”图521参照平面方向为“左”图522参照平面方向为“右”参照平面参照平面238凌云书苑5.2 旋旋转转特征的特征的创创建建旋转特征是将二维特征截面绕中心轴旋转生成的特征。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旋转”命令。图标: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239凌云书苑 5.2.1创建增加材料旋转特征创建增加材料旋转特征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 图标按钮,打开“旋转特征”操控板,如图5-23所示。图523”旋转特征“操控板第2步,在该操控板中,单击“旋转为实体” 图标按钮(此为默认设置
52、)。第3步,单击“位置”按钮,在弹出的上滑面板中,单击“定义”按钮,弹出“草绘”对话框。第4步,选择FRONT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RIGHT基准平面为参照平面,参照平面方向为向右(此为默认设置),单击“草绘”按钮,进行草绘模式。第5步,草绘二维特征截面并修改草绘尺寸值,如图5-24所示,待重生成草绘截面后,单击 图标按钮,回到零件模式,如图5-25所示。240凌云书苑中心线图524二维特征截面图525创建旋转特征图526输入旋转角度第6步,在“旋转特征”操控板中,指定“盲孔”方式,即从草绘平面以指定的角度值旋转(此为默认设置),选择“旋转角度值”为360,如图5-26所示,单击 图标按钮。24
53、1凌云书苑 5.2.2创建去除材料旋转特征创建去除材料旋转特征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4步,同本书第5.2.1小节第1步第4步。第5步,草绘二维特征截面并修改草绘尺寸值,如图5-27所示,待重生成草绘截面后,单击 图标按钮,回到零件模式。第6步,在“旋转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去除材料” 图标按钮。第7步,在“旋转特征”操控板中,指定“盲孔”方式,即从草绘平面以指定的角度值旋转(此为默认设置),选择“旋转角度值”为90,单击 图标按钮,生成的三维实体模型如图5-28所示。图527二维特征截面图528三维实体模型242凌云书苑 5.2.3操作选项及说明操作选项及说明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
54、骤如下:1.指定旋转角度的方法指定旋转角度的方法在“旋转特征”操控板中,单击 图标按钮右侧的“”,可以指定旋转特征的旋转角度的方法。(1) 盲孔:自草绘平面以指定的角度值旋转二维特征截面。(2) 对称:在草绘平面两侧分别以指定角度值的一半对称旋转二维特征截面。(3) 旋转至:将二维特征截面旋转至选定点、平面或曲面,如图5-29所示。图529二维特征截面旋转至指定基准面243凌云书苑2. 其它选项说明其它选项说明(1) :将旋转的角度方向更改为草绘的另一侧。(2) :为截面轮廓指定厚度创建薄壳特征。(3)“选项”:单击该按钮,弹出如图5-30所示“选项”上滑面板,在该上滑面板中可以重定义草绘平面
55、一侧或两侧的旋转角度。“封闭端”复选框可以设置创建的曲面旋转特征端口是否封闭。但在创建实体特征时不可用。图530“选项”上滑面板244凌云书苑3. 三维特征截面绘制要点三维特征截面绘制要点(1)旋转实体特征的截面必须是封闭的,旋转曲面特征的截面可以是不封闭的。(2)二维特征截面必须在中心线的一侧。(3)如果二维特征截面中包含多条中心线,则系统以第一条中心线为旋转轴。245凌云书苑5.3 扫扫描特征的描特征的创创建建扫描特征是将一个二维特征截面沿给指定的轨迹曲线进行扫描而生成的特征。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扫描”命令。图标: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246凌云书苑
56、5.3.1创建增加材料扫描特征创建增加材料扫描特征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下拉菜单“插入”|“扫描”|“伸出项”,系统弹出如图5-31所示“伸出项:扫描”对话框和“扫描轨迹”菜单管理器。第2步,选择“扫描轨迹”菜单管理器中的“草绘轨迹”选项。系统弹出如图5-32所示“设置草绘平面” 菜单管理器和“选取”对话框。图531“伸出项:扫描”对话框和“扫描轨迹”菜单管理器图532“设置草绘平面”菜单管理器和“选取”对话框247凌云书苑第3步,选择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系统弹出如图5-33所示“方向”菜单管理器,选择草绘视图方向,选择“正向”选项,则系统弹出如图5-34
57、所示“草绘视图”菜单管理器,选择草绘视图方向参照,选择“右”选项,系统弹出“设置平面” 菜单管理器,选择“平面”选项(此为默认设置),选择RIGHT基准平面为参照平面,参照平面方向为向右,进入草绘模式。第4步,绘制扫描轨迹如图5-35所示,单击 图标按钮。第5步,在系统弹出的“属性”菜单管理器如图536所示。选择“无内部因素”|“完成”选项。248凌云书苑图533选择草绘视图方向图534选择草绘视图方向参照和“选取”对话框图535扫描轨迹图536“属性”菜单管理器249凌云书苑第6步,绘制草绘封闭截面如图5-37所示,单击 图标按钮。第7步,在如图5-40所示扫描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完成
58、封闭截面扫描特征的创建如图5-41所示。a草绘方向b标准方向图537封闭草绘截面250凌云书苑图540扫描外框图541“无内部因素”扫描251凌云书苑 5.3.2操作选项及说明操作选项及说明1.创建不同种类的扫描特征创建不同种类的扫描特征在零件模式中,单击下拉菜单“插入”|“扫描”,系统弹出如图5-42所示子菜单。可以创建如下不同类型的扫描特征: (1)创建增加材料扫描特征。 (2)创建簿壳扫描特征。(3)创建去除材料扫描特征。(4)创建去除簿壳材料扫描特征。(5)创建扫描曲面特征。(6)创建扫描曲面修剪。(7)创建簿壳扫描曲面修剪。 图542“扫描”命令子菜单252凌云书苑2.设置连接方式属
59、性设置连接方式属性如果扫描轨迹线是开放的,创建的扫描特征与已有特征连接,则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如图5-43所示为“属性”菜单管理器。(1)合并终点:如图5-44(a)所示为两实体连接时完全融合。(2)自由端点:如图5-44(b)所示为两实体连接时相互不融合。图5-43 “属性” 菜单管理器a “合并终点” 方式b “自由端点” 方式图5-44 连接方式253凌云书苑3.轨迹线绘制要点轨迹线绘制要点(1)轨迹线不能自交。 (2)相对于扫描截面的大小,扫描轨迹线中的弧或样条曲线的半径不能太小,否则扫描会失败。254凌云书苑5.4 混合特征的混合特征的创创建建混合特征是将至少两个以上的平面截面在其
60、边处用过渡曲面连接生成的连续特征。 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混合”命令。255凌云书苑 5.4.1创建增加材料混合特征创建增加材料混合特征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下拉菜单“插入”|“混合”|“伸出项”,系统弹出如图5-45所示“混合选项”菜单管理器。第2步,选择“平行” |“规则截面” |“草绘截面” 选项(此为默认设置)。第3步,选择“完成”选项,系统弹出如图5-46所示“伸出项:混合,平行”对话框和“属性”菜单管理器。图5-45 “混合选项” 菜单管理器图5-46 “伸出项:混合、平行”对话框和“属性” 菜单管理器256凌云书苑第4步,选择“
61、直的” |“完成”选项。系统弹出如图5-47所示“设置草绘平面” 菜单管理器和“选取”对话框。第5步,选择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系统弹出如图5-48所示“方向”菜单管理器,选择草绘视图方向,选择“正向” 选项,则系统弹出如图5-49所示“草绘视图”菜单管理器,选择草绘视图方向参照,选择“右” 选项,系统弹出“设置平面” 菜单管理器,选择“平面”选项(此为默认设置),选择RIGHT基准平面为参照平面,参照平面方向为向右,进入草绘模式。图5-47 “设置草绘平面” 菜单管理器和“选取”对话框图5-48 选择草绘视图方向257凌云书苑第6步,绘制如图5-50所示第1个二维截面。第7步,单击下拉菜
62、单“草绘”|“特征工具”|“切换剖面”或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切换剖面”选项。图5-49 选择选择草绘视图方向参照和“选取”对话框图5-50 第1个二维面258凌云书苑第8步,绘制如图5-51所示第2个二维截面。 第9步,单击下拉菜单“草绘”|“特征工具”|“切换剖面”或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切换剖面”选项。第10步,绘制如图5-52所示第3个二维截面,单击 图标按钮。图5-51 第2个二维面图5-52 第3个二维面259凌云书苑第11步,在“输入截面2的深度“文本框中,输入150为第2截面至第1截面的距离为150,回车。第11步,在“输入截面3的深度“文本框中,输入150为第
63、3截面至第2截面的距离为150,回车。第12步,在如图5-46所示混合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直的”混合特征的创建如图5-53所示。图5-53 “直的”混合图5-54 “光滑”混合260凌云书苑 5.4.2操作选项及说明操作选项及说明1.创建不同种类的混合特征创建不同种类的混合特征在零件模式中,单击下拉菜单“插入”|“混合”,系统弹出如图5-55所示子菜单。可以创建如下不同种类的混合特征: (1)创建增加材料混合特征。 (2)创建簿壳混合特征。(3)创建去除材料混合特征。(4)创建去除簿壳材料混合特征。(5)创建混合曲面特征。(6)创建混合曲面修剪曲面。(7)创建簿壳混合修剪曲面。 图
64、5-55 “混合”命令子菜单261凌云书苑2. 不同种类的混合不同种类的混合如图5-45所示 “混合选项”菜单管理器种可以选择如下三种混合类型:(1)平行:所有混合截面位于截面草绘中的多个平行平面上。(2)旋转:混合截面绕 Y 轴旋转,最大角度可达 120。每个截面都单独草绘并用截面坐标系对齐。(3)一般:混合截面可以绕 X 轴、Y 轴和 Z 轴旋转,也可以沿这三个轴平移。每个截面都单独草绘,并用截面坐标系对齐。262凌云书苑3. 创建混合特征的要点创建混合特征的要点(1) 修改起始点的方法如果起始点不一致,如图5-56所示,则生成如图5-57所示扭曲的混合特征。修该起始点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
65、,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切换剖面”命令,切换到如图5-52所示第3个二维截面。第2步,选中第3个二维截面的左下角点,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起始点”命令。则生成如图5-54所示混合特征。图5-56 起始点不一致图5-57 扭曲的混合特征263凌云书苑(2) 混合截面图元数不同处理的方法因为在Pro/E中要求每个混合截面必须有相同数目的图元。当图元数不同时可以根据建模的要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加入混合顶点如图5-58所示第1个截面有4个图元,第2个截面有3个图元,必须加入1个混合顶点增加1个图元,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切换剖面”命令,切换到第2个二维
66、截面(如果第2个截面为选中状态,则可以省略该步)。第2步,选中混合顶点,单击下拉菜单“草绘”|“特征工具”|“混合顶点”。生成混合特征如图5-59所示。图5-58 加入混合顶点图5-59 加入混合顶点后生成的模型264凌云书苑2)加入分割点如图5-60所示第1个截面有1个图元,第2个截面有4个图元,可以在第1个截面上加入4个分割点,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切换剖面”命令,切换到第1个二维截面(如果第1个截面为选中状态,则可以省略该步)。第2步,绘制两条中心线与圆相交,单击 图标按钮,分割中心线与圆的4个交点。生成混合特征如图5-61所示。图5-60 加入分割点图5-
67、61 分割点后生成的混合特征265凌云书苑5.5 上机操作上机操作实验实验指指导导四四 支座和支座和锁锁建模建模1根据如图5-62所示支座的三视图,创建该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主要涉及的命令包括“拉伸”命令和“旋转”命令。图5-62 支座三视图266凌云书苑图567支座三维模型267凌云书苑2创建如图5-68所示的锁的模型。主要涉及的命令包括“混合”命令、“倒圆角”命令、“拉伸”命令和“扫描”命令。图5-68 锁模型268凌云书苑5.6 上机上机题题1利用“拉伸”命令、“旋转”命令、“倒角”命令和“螺旋扫描”命令创建如图5-83M16螺母三维模型。图5-83 螺母三维模型图5-84 旋转截面26
68、9凌云书苑2创建如图5-85所示的组合体零件模型,三视图如图5-86所示。主要涉及的命令包括“拉伸”命令和“旋转”命令。图5-85 组合体图5-86 组合体三视图270凌云书苑3创建如图5-86所示的花盆模型。主要涉及的命令包括“混合”命令、“倒圆角”、“拉伸”命令和“旋转”命令。图5-86 花盆模型271凌云书苑第第6章章 工程特征的创建工程特征的创建272凌云书苑本章将介绍的内容和新命令如下:(1)创建孔特征的方法和步骤 ;(2)创建圆角特征的方法和步骤 ;(3)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的方法和步骤 ;(4)创建倒角特征的方法和步骤 ;(5)创建抽壳特征的方法和步骤 ;(6)创建拔模特征的方法和
69、步骤 ;(7)创建筋特征的方法和步骤 。273凌云书苑6.1 孔特征的创建孔特征的创建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孔”命令。图标: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图标按钮。6.1.1 简单简单孔特征的孔特征的创创建建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图标按钮,以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绘制二维特征截面,如图61所示,设置拉伸深度为200,创建拉伸实体特征,如图62所示。图61二维特征截面图62拉伸实体特征274凌云书苑第2步,单击图标按钮,打开“孔特征”操控板,如图63所示。第3步,在该操控板中,单击“创建简单孔”图标按钮(此为默认设置)。第4步,单击“放置”按钮,弹出如图64
70、所示“放置”上滑面板,在该上滑面板中激活“放置参照收集器”,选择正方体的上表面作为孔的放置平面,模型显示如图65所示。图63“孔特征”操控板图64“放置”上滑面板图65选择孔的放置平面275凌云书苑第5步,在“放置”上滑面板中,设置孔的定位方式的“类型”为线性,并激活“偏移参照收集器”,按住Ctrl键依次选取正方体上表面的两条边作为孔的定位基准,如图66所示。第6步,在该上滑面板中,修改“偏移参照收集器”中孔的定位尺寸,如图67所示。图66选取偏移参照图67修改孔的定位尺寸第7步,单击“形状”按钮,弹出“形状”上滑面板,选择“盲孔”方式以指定钻孔的深度值,并输入“深度值”为100,“直径值”为
71、150,如图68所示,单击图标按钮,生成的简单孔特征如图69所示。图68修改参数后的“形状”上滑面板图69完成简单孔特征的创建276凌云书苑6.1.2 草草绘绘孔特征的孔特征的创创建建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6步,同本书第6.1.1小节第1步第6步。第7步,在“孔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图标按钮,选取“草绘”定义孔轮廓,如图610所示,再单击图标按钮,系统进入草绘模式。第8步,草绘二维特征截面并修改尺寸值,如图611所示,待重生成草绘截面后,单击图标按钮,回到零件模式。第9步,单击图标按钮,完成草绘孔特征的创建,如图612所示。图610选取“草绘”定义孔轮廓图611二维特征截面图612完成草绘孔特征
72、的创建277凌云书苑6.1.3 标标准孔特征的准孔特征的创创建建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6步,同本书6.1.1小节第1步第6步。第7步,在“孔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图标按钮,以创建标准孔,如图613所示。第8步,在该操控板中,单击“添加攻丝”图标按钮(此为默认设置),以创建具有螺纹特征的标准孔,指定标准孔的螺纹类型为“ISO”,输入螺钉的尺寸为“M64x6”,指定钻孔深度的类型为“盲孔”(此为默认设置),单击选择图标按钮,并输入直到孔尖端的“深度值”为150,设置参数后的操控板如图613所示,此时绘图区中模型的显示如图614所示。图612创建标准孔图613设置参数后的操控板278凌云书苑第9步,单
73、击“形状”按钮,弹出“形状”上滑面板,依次输入螺纹的“深度值”为120,钻孔顶角的“角度值”为120,如图615所示。第10步,在“孔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图标按钮,为标准孔添加“埋头孔”,并在“形状”上滑面板中定义相应的参数值,如图616所示,单击图标按钮,完成标准孔特征的创建,如图617所示。图614设置参数后的模型显示图615“形状”上滑面板图616“形状”上滑面板图617完成标准孔特征的创建279凌云书苑6.1.4 操作及操作及选项说选项说明明1. 孔的定位方式的孔的定位方式的类类型型在“放置”上滑面板中,可以指定孔的定位方式的类型。(1)线性:使用两个线性尺寸,通过预先指定的偏移参照来
74、确定孔的中心线的坐标位置。(2)径向:使用一个线性尺寸和一个角度尺寸,通过预先指定的参考轴和参考平面来确定孔的中心线的极坐标位置,如图618所示。(3)直径:和径向定位方式类似,不同的是其用直径标注极坐标,如图619所示。参考平面参考轴参考平面参考轴图618孔的径向定位方式图619孔的直径定位方式280凌云书苑2. 其他其他选项说选项说明明在“放置”上滑面板中,可以指定孔的定位方式的类型。(1):选中该按钮可以创建具有螺纹特征的标准孔,同时使用该选项可以在螺纹或锥孔和间隙孔或钻孔之间切换,系统默认状态下会选择此项“攻丝”。(2):指定到肩末端的钻孔深度。(3):指定到孔尖端的钻孔深度。(4):
75、允许用户创建锥孔。(5):允许用户创建间隙孔。281凌云书苑6.2 圆角特征的创建圆角特征的创建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倒圆角”命令。图标: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图标按钮。6.2.1 恒定倒恒定倒圆圆角特征的角特征的创创建建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图标按钮,以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创建一边长为200的正方体实体特征。第2步,单击图标按钮,打开“圆角特征”操控板,如图620所示。图620“圆角特征”操控板282凌云书苑第3步,选取正方体的一条边作为倒圆角参照,如图621所示,并输入恒定倒圆角的“半径值”为80,如图622所示,单击图标按钮,完成恒定倒圆角
76、特征的创建,如图623所示。图621选取倒圆角参照图622输入倒圆角半径值图623完成恒定倒圆角特征的创建283凌云书苑6.2.2 完全倒完全倒圆圆角特征的角特征的创创建建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2步,同本书第6.2.1小节第1步第2步。第3步,按住Ctrl键选取正方体上表面两侧的两条边线作为完全倒圆角的参照,如图624所示。第4步,单击“设置”按钮,弹出“设置”上滑面板,如图625所示,单击“完全倒圆角”按钮,此时的模型显示如图626所示。图624选取倒圆角参照图625“设置”上滑面板284凌云书苑第5步,在“圆角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图标按钮,完成完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如图627所示。图626
77、“完全倒圆角”操作图627完成完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285凌云书苑6.2.3 可可变变倒倒圆圆角特征的角特征的创创建建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2步,同本书6.2.1小节第1步第2步。第3步,选取正方体的一条边作为倒圆角参照,如图628所示。第4步,在绘图区中,将鼠标移至半径或半径句柄处并右击,在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半径”选项,如图629所示,为圆角添加一个新的半径,此时的模型显示如图630所示。图628选取倒圆角参照图629选择“添加半径”图630为圆角添加新半径286凌云书苑第5步,在模型中利用相同的方法为圆角再添加一个新的半径,在绘图区中,双击相应的半径值修改其尺寸,如图631所示,单击图
78、标按钮,完成可变倒圆角特征的创建,如图632所示。图631修改半径尺寸图632完成可变倒圆角特征的创建287凌云书苑6.2.4 操作及操作及选项说选项说明明1. 选选取倒取倒圆圆角参照的方式角参照的方式 (1)在创建恒定倒圆角特征的过程中,也可选取多条边、边链或相邻的两曲面作为倒圆角参照,如图633、图634、图635所示。图633选取多条边作为参照图634选取边链作为参照288凌云书苑(2)在创建完全倒圆角特征的过程中,也可选取两个曲面作为参照,利用驱动曲面决定完全倒圆角特征,如图636所示。上表面为驱动曲面图635选取两曲面作为参照图636驱动曲面决定完全倒圆角289凌云书苑2. 其他其他
79、选项说选项说明明 (1):单击该图标按钮,会激活“设置”模式,用来处理倒圆角集,系统默认状态下会选取此项。(2):单击该图标按钮,会激活“过渡”模式,利用该模式可以定义倒圆角特征的所有过渡。(3)“设置”:在该面板上可以定义圆角的类型及各种参数,同时可查看并编辑倒圆角参照及其属性。(4)“过渡”:激活“过渡”模式后可使用此项,该栏列出所有除默认过渡之外的用户定义的过渡(5)“段”:可查看已选的圆角对象及其包括的曲线段。(6)“选项”:单击该按钮,可在弹出的上滑面板中定义实体圆角和曲面圆角。290凌云书苑6.3 自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 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
80、自动倒圆角”命令。利用“自动倒圆角”命令可以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图标按钮,以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创建一边长为200的正方体实体特征,如图637所示,再以正方体的上表面为草绘平面,创建一边长为150的正方体去除材料拉伸特征,如图638所示。图637创建正方体实体特征图638创建去除材料拉伸特征291凌云书苑第2步,在菜单栏中,执行“插入”|“自动倒圆角”命令,打开“自动倒圆角特征”操控板,如图639所示。第3步,单击“范围”按钮,弹出“范围”上滑面板,如图640所示,选择“实体几何”单选按钮,并选中“凸边”复选框和“凹边”复选框(此均为默认设置)。第
81、4步,单击“排除”按钮,弹出“排除”上滑面板,如图641所示,激活“排除的边”收集器,按住Ctrl键依次选取实体特征上表面的四条边作为排除参照,如图642所示。图639“自动倒圆角特征”操控板图640“范围”上滑面板图641“排除”上滑面板图642选取排除参照292凌云书苑第5步,在“自动倒圆角”操控板中,输入凸边的“半径值”为10,凹边的“半径值”为5,如图643所示,单击图标按钮,完成自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如图644所示。图643输入凸边和凹边的半径值图644完成自动倒圆角特征的创建293凌云书苑 6.4 倒角特征的创建倒角特征的创建 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倒角”|“边
82、倒角”、“拐角倒角”命令。图标: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图标按钮。6.4.1 边边倒角特征的倒角特征的创创建建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图标按钮,以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创建一边长为200的正方体实体特征。第2步,单击图标按钮,打开“倒角特征”操控板,如图645所示。图645“倒角特征”操控板294凌云书苑第3步,按住Ctrl键依次选取正方体的三条相邻的边作为倒角参照,如图646所示,在“倒角特征”操控板中,指定边倒角的标注形式为“DxD”(此为默认设置),输入“D值”为50,如图647所示。第4步,在“倒角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图标按钮,激活“过渡”模式,在该操控板中打开下
83、拉菜单,指定过渡类型为“拐角平面”,如图648所示,单击图标按钮,完成边倒角特征的创建,如图649所示。图646选取倒角参照图647指定倒角类型并输入D值图648选取倒角参照图649完成边倒角特征295凌云书苑6.4.2 拐角倒角特征的拐角倒角特征的创创建建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同本书第6.4.1小节第1步。第2步,在菜单栏中,执行“插入”|“倒角”|“拐角倒角”命令,如图650所示,弹出“倒角(拐角):拐角”对话框,如图651所示。第3步,选取拐角的一条边线,以定义拐角的位置,如图652所示,弹出“选出/输入”对话框,如图653所示。图650“拐角倒角”操作图651“倒角(拐角):拐角”对话
84、框图652定义拐角的位置图653“选出/输入”对话框296凌云书苑第4步,在该对话框中,选择“输入”选项,并在消息区域输入定义第一条拐角边尺寸的“长度值”为50,如图654所示,单击图标按钮,完成第一条拐角边的设置。第5步,根据消息区域的提示,依次输入定义另外两条拐角边的“长度值”分别为70、100,完成拐角边的参数设置后,单击“倒角(拐角):拐角”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拐角倒角特征的创建,如图655所示。图654输入长度值图655完成拐角倒角特征的创建297凌云书苑6.4.3 操作及操作及选项说选项说明明1. 边边倒角倒角标标注形式的注形式的类类型型 在“倒角特征”操控板中,可以选择边
85、倒角标注形式的类型。(1)DxD:选择此标注形式,将创建倒角边两侧的倒角距离相等的倒角特征。(2)D1xD2:选择此标注形式,可以创建倒角边两侧的倒角距离不相等的倒角特征,如图656所示。(3)角度xD:选择此标注形式,可以创建通过一个倒角距离和一个倒角角度定义的倒角特征,如图657所示。(4)45xD:此标注形式仅限在两正交平面相交处的边线上创建倒角特征,系统将默认倒角的角度为45,如图658所示。图656D1xD2标注形式图657角度xD标注形式图65845xD标注形式298凌云书苑2.过过渡的几种渡的几种类类型型 在“倒角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图标按钮,激活“过渡”模式,可以定义倒角特征的
86、过渡类型。(1)缺省(相交):倒角过渡处将按照系统默认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图659所示。(2)曲面片:在选取参照曲面后,对于三个倒角相交形成的过渡,可以创建能够设置相对与参照曲面的圆角参数的去面片;对于四个倒角相交形成的过渡,则创建系统默认的曲面片,如图660所示。(3)拐角平面:对倒角过渡处进行平面处理。图659缺省(相交)的过渡图660曲面片的过渡299凌云书苑6.5 抽壳特征的创建抽壳特征的创建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壳”命令。图标: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图标按钮。6.5.1 单单一厚度抽壳特征的一厚度抽壳特征的创创建建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图标按
87、钮,以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创建一边长为200的正方体实体特征。第2步,单击图标按钮,打开“壳特征”操控板,如图661所示,系统按照默认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抽壳处理,此时的模型显示如图662所示。图661“壳特征”操控板300凌云书苑第3步,单击“参照”按钮,弹出“参照”上滑面板,如图663所示,激活“移除的曲面”收集器,按住Ctrl键依次选取正方体的上表面和一个侧面作为移除参照,如图664所示。图662系统默认的抽壳处理图663“参照”上滑面板图664选取移除参照301凌云书苑第4步,在“壳特征”操控板中,输入壳体的“厚度值”为30,如图665所示。第5步,单击图标按钮,完成单一厚度抽壳特征
88、的创建,如图666所示。图665输入厚度值 图666完成抽壳特征的创建302凌云书苑6.5.2 不同厚度抽壳特征的不同厚度抽壳特征的创创建建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4步,同本书第6.5.1小节第1步第4步。第5步,在“参照”上滑面板中,激活“非缺省厚度”收集器,选取正方体的底面,以修改该面的抽壳厚度,如图667所示。第6步,在该收集器中,输入已选的不同厚度曲面的“厚度值”为60,如图668所示,在“壳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图标按钮,完成不同厚度抽壳特征的创建,如图669所示。图667选取不同厚度曲面图668输入厚度值图669完成抽壳特征的创建303凌云书苑6.5.3 操作及操作及选项说选项说明明1
89、. 利用排除的曲面利用排除的曲面创创建抽壳特征建抽壳特征在创建抽壳特征的过程中,可以单击“选项”按钮,打开“选项”上滑面板并激活“排除的曲面”收集器,如图671所示,在绘图区中选取要排除的曲面,使其不被壳化,如图672所示,原始模型如图670所示,最终创建的抽壳特征如图673所示。排 除 的 曲面排 除 的 曲面图670原始模型图671“选项”上滑面板图672选取排除的曲面图673完成抽壳特征的创建304凌云书苑6.6 拔模特征的创建拔模特征的创建 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斜度”命令。图标: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图标按钮。6.6.1 基本拔模特征的基本拔模特征的创创建建操
90、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图标按钮,以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指定拉伸特征深度的方法为“对称”,创建一边长为200的正方体实体特征,如图674所示。第2步,单击图标按钮,打开“拔模特征”操控板,如图675所示。图674正方体实体特征图675“拔模特征”操控板305凌云书苑第3步,选取正方体的前表面作为拔模曲面参照,如图676所示。第4步,在“拔模特征”操控板中,激活“拔模枢轴收集器”,如图677所示,选取正方体的上表面作为拔模枢轴参照,如图678所示。图676选取拔模曲面参照图677激活拔模枢轴收集器图678选取拔模枢轴参照第5步,在该操控板中,输入拔模的“角度值”为15,如图6
91、79所示,单击图标按钮,完成基本拔模特征的创建,如图680所示。图679输入拔模角度值图680完成基本拔模特征的创建306凌云书苑6.6.2 分割拔模特征的分割拔模特征的创创建建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步,同本书第6.6.1小节第1步第步。第4步,激活“拔模特征”操控面板下的“拔模枢轴收集器”,选取TOP基准平面作为拔模枢轴参照,如图681所示。第5步,单击“分割”按钮,弹出如图682所示“分割”上滑面板,选择“根据拔模枢轴分割”选项,如图683所示。图681选取拔模参照图682“分割”上滑面板图683选择根据拔模枢轴分割307凌云书苑第6步,在“拔模特征”操控板中,输入拔模的“角度值”分别为1
92、0、30,如图684所示,单击图标按钮,完成分割拔模特征的创建,如图685所示。图684输入拔模角度值图685完成分割拔模特征的创建308凌云书苑6.7 筋特征的创建筋特征的创建 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插入”|“筋”命令。图标: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图标按钮。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在零件模式中,单击图标按钮,以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创建一长为200,宽为200,高为30的长方体,如图686所示,再以长方体的上表面为草绘平面创建一直径为100,高为80的圆柱体,如图687所示。图686创建长方体图687创建圆柱体309凌云书苑第2步,单击图标按钮,打开“筋特征”操控板,如图68
93、8所示。第3步,单击“参照”上滑面板中的“定义”按钮,如图689所示,选择FRONT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接受系统默认的RIGHT基准平面为参照平面,单击“草绘”按钮,进行草绘模式。第4步,绘制如图690所示的截面直线,绘制时注意必须使截面直线与相邻两图元相交,单击图标按钮,回到零件模式。图688“筋特征”操控板图689“参照”上滑面板图690绘制截面直线310凌云书苑第5步,在“筋特征”操控板中,输入筋的“厚度值”为30,如图691所示,单击图标按钮,完成筋特征的创建,如图692所示。图691输入筋厚度值图692完成筋特征的创建图693筋的生成方向不对311凌云书苑6.8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五上
94、机操作实验指导五 烟灰缸建模烟灰缸建模1根据工程特征创建的相关知识,创建如图694所示的烟灰缸模型。主要涉及的命令包括“斜度”命令、“孔”命令、“倒圆角”命令以及“壳”命令。图694烟灰缸模型312凌云书苑6.9 上机题上机题 1根据如图6113所示千斤顶底座的视图,创建该零件的三维模型。图6113千斤顶底座313凌云书苑第第7章章 特征的编辑特征的编辑314凌云书苑本章将介绍的内容如下: (1)创建相同参考复制特征的方法和步骤(2)创建新参考复制特征的方法和步骤(3)创建镜像复制特征的方法和步骤 (4)创建移动复制特征的方法和步骤(5)创建旋转复制特征的方法和步骤(6)创建阵列特征的方法和步
95、骤315凌云书苑7.1 相同参考复制特征相同参考复制特征相同参考复制特征是指利用与源特征相同的放置面和参考面来复制特征,而只对源特征的尺寸进行修改。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编辑”|“特征操作”|“复制”|“相同参考”命令。316凌云书苑 7.1.1利用相同参考方式复制特征利用相同参考方式复制特征第1步,打开Ch7-4.prt。第2步,单击下拉菜单“编辑”|“特征操作”,弹出“特征”菜单管理器,如图7-1所示。第3步,单击“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复制”选项,弹出“复制特征”菜单管理器,如图7-2所示。第4步,在“复制特征”菜单管理器中选择“相同参考”|“选取”|“独立”|“完成”选项,弹
96、出“选取特征”菜单管理器,如图7-3所示。图71“特征”菜单管理器 图72“复制特征”菜单管理器 图73“选取特征”菜单管理器317凌云书苑第5步,在模型中选择进行相同参考方式复制的特征,如图7-4所示。第6步,单击“选取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选项,此时模型显示出尺寸,如图7-5所示。同时弹出“组元素”对话框和“组可变尺寸”菜单管理器以及“选取”对话框,如图7-6所示。第7步,在“组可变尺寸”菜单中选中要改变尺寸的复选框,这里选择Dim3。图74选取源特征图75模型尺寸显示318凌云书苑图76“组元素”对话框、“组可变尺寸”菜单管理器及“选取”对话框第8步,单击“完成”选项,在作图窗口上
97、部弹出的文本框中输入修改数值,此处将原来的数值65修改为20,如图7-7所示。图77输入修改值319凌云书苑第9步,单击文本框后面的 图标按钮,完成数值修改设置,回到“组元素”对话框。第10步,在“组元素”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回到“特征”菜单管理器。第11步,单击“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选项,完成相同参考方式复制特征的操作,如图7-8所示。图78相同参考复制特征320凌云书苑 7.1.2操作选项及说明操作选项及说明1.1.特征副本的关联属性特征副本的关联属性(1)独立:复制出的特征副本的截面和尺寸等参数元素独立于源特征,与源特征无关联。(2)从属:复制出的特征副本的截面和尺寸等参数
98、元素与源特征相关联,当源特征发生变化时,复制的特征副本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2.2.选取源特征的方式选取源特征的方式(1)选取:指在当前的绘图区直接选取要复制的源特征。(2)层:指通过特征所在的层来选取要复制的源特征。(3)范围:指通过特征生成的序号范围来选取要复制的源特征。321凌云书苑7.2 新参考复制特征新参考复制特征新参考复制特征是通过重新定义特征的参照来复制源特征的。使用该方式不但可以复制不同零件模型的特征,还可以复制同一零件模型中不同版本之间的特征。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编辑”|“特征操作”|“复制”|“新参考”命令。322凌云书苑 7.2.1利用新参考方式复制特征利用新参
99、考方式复制特征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3步,同本书第7.1.1小节中第1步第3步。第4步,在“复制特征”菜单管理器中选择“新参考”|“选取”|“独立”|“完成”选项,弹出“选取特征”菜单管理器,如图7-3所示。第5步,在模型中选择进行新参考方式复制的特征,这里仍选择拉伸圆柱体特征,如图7-9所示。第6步,单击“选取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选项,弹出“组元素”对话框和“组可变尺寸”菜单菜单管理器及“选取”对话框,如图7-6所示。第7步,在“组可变尺寸”菜单管理器中选中需要改变尺寸的复选框,此处选中Dim1和Dim3,如图7-10所示。图79选择新参考复制特征图710选中欲变更尺寸
100、323凌云书苑第8步,单击“组可变尺寸”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选项。第9步,根据提示在作图窗口上部弹出的文本框中输入修改数值,将Dim1的数值修改为60,并单击其后的 图标按钮。第10步,将Dim3的数值修改为20,并单击 图标按钮完成尺寸修改,弹出“参考”菜单管理器,如图7-11所示。第11步,选择“替换”选项(此为默认设置),并在作图窗口中选择一平面作为草绘放置平面。第12步,继续在作图窗口中选择一个平面,该平面垂直于草绘放置平面,作为垂直草绘参照。第13步,根据系统提示,再次选择一个平面,选择的平面垂直于前面所选的两个平面,作为截面尺寸标注参照,如图7-12所示。草绘放置平面垂直参照面截
101、面尺寸参照参照面图711“参考”菜单管理器图712替换参考的选取324凌云书苑第14步,在完成了第1113步之后,弹出如图7-13所示的“方向”菜单管理器。此时模型如图7-14所示。第15步,采用默认的方向设置,单击“正向”选项,模型变为图7-15所示。第16步,仍采用默认方向设置,再次单击“正向”选项,弹出“组放置”菜单管理器,如图7-16所示。图713“方向”菜单管理器图714草会面复制方向设置图716“组放置”菜单图715参照面复制方向设置325凌云书苑第17步,单击“组放置”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选项,回到“特征”菜单管理器。第18步,单击“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选项,完成新参考
102、特征的复制,如图7-17所示。图717新参考方式复制特征326凌云书苑 7.2.2操作及选项及说明操作及选项及说明在进行新参考复制的过程中,当完成了“组可变尺寸”菜单管理器的设置后,会弹出“参考”菜单管理器,它所包含的选项说明如下:(1)替换:若选择此选项,可以使用新参照替换原来的参照,但选取的新参照必须与模型中加亮显示的源特征参照相对应。(2)相同:选择该选项,表示特征副本的参照与源特征的参照相同。(3)跳过:选择该选项,可以跳过当前的参照,而在以后重定义参照。(4)参照信息:选择该选项,能够提供解释放置参照的信息。327凌云书苑7.3 镜镜像复制特征像复制特征镜像复制特征用于创建与源特征相
103、互对称的特征模型,该特征模型的形状与大小与源特征相同,即为源特征副本,其功能相当于一般的镜像操作。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编辑”|“特征操作”|“复制”|“镜像”命令。328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3步,同本书第7.1.1小节中第1步第3步。第4步,在“复制特征”菜单管理器中选择“镜像”|“选取”|“独立”|“完成”选项,弹出“选取特征”菜单管理器。第5步,在模型中选择用来镜像复制的源特征,如图7-19所示。第6步,单击“选取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选项,弹出“设置平面”菜单管理器,如图7-20所示。图719选取源特征图720“设置平面”菜单管理器329凌云书苑
104、第7步,根据系统提示,选择一个镜像平面,如选择FRONT平面,将其作为镜像平面。第8步,单击“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选项,完成镜像特征的复制,如图7-21所示。图721镜像复制特征330凌云书苑7.4 移移动动复制特征复制特征移动复制特征可以将源特征复制到另外一个位置,移动复制包括平移和旋转两种复制方式。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编辑”|“特征操作”|“复制”|“移动”命令。331凌云书苑 7.4.1平移复制特征的创建平移复制特征的创建特征的平移复制可以将源特征沿着一个平面垂直方向移动(或是沿边线、轴、坐标系)移动一定的距离来创建特征副本。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3步,
105、同本书第7.1.1小节中第1步第3步。第4步,在“复制特征”菜单管理器中选择“移动”|“选取”|“独立”|“完成”选项,弹出“选取特征”菜单管理器。第5步,在模型中选择进行移动复制的源特征,如图7-23所示。第6步,单击“选取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选项,弹出“移动特征”菜单管理器,如图7-24所示。图724“移动特征”菜单管理器图723选取源特征332凌云书苑第7步,单击选择“移动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平移“选项,弹出“选取方向”菜单管理器。第8步,选择“平面”选项(此为默认设置),并在模型中选择RIGHT平面作为偏移参照,弹出“方向”菜单管理器。此时“移动特征”菜单管理器如图7-25所
106、示。第9步,采用默认的方向设置,在“方向”菜单管理器中单击“正向”选项。第10步,根据系统提示,在作图视窗的顶部输入平移距离,这里输入偏移值10,并单击文本框后面的 图标按钮,返回图7-24所示的“移动特征”菜单管理器。第11步,单击“移动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移动”选项,弹出“组元素”对话框、“组可变尺寸”菜单管理器以及“选取”对话框,如图7-26所示。图725“移动特征”菜单管理器图726设置平移方向333凌云书苑第12步,选中“组可变尺寸”菜单中的Dim4复选框,如图7-27所示,单击“完成”按钮。第13步,在作图视窗顶部弹出的文本框中输入修改值20,并单击其后的 图标按钮,完成数值
107、的修改。第14步,单击“组元素”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回到“特征”菜单管理器。第15步,单击“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选项,完成平移复制特征的创建,如图7-28所示。图727选中变更尺寸图728创建平移复制特征334凌云书苑 7.4.2旋转复制特征的创建旋转复制特征的创建特征的旋转复制可以将源特征沿曲面、轴或边线旋转一定的角度来创建源特征副本。 335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6步,同本书第7.4.1小节中第1步第6步。第7步,在“移动特征”菜单管理器中选择“旋转“选项,弹出“选取方向”菜单管理器。第8步,在“选取方向”菜单管理器中选择“曲线/边/轴”选项,然后在模型中
108、选择一条边线,如图7-29所示。第9步,在弹出的“方向”菜单管理器中选择默认的“正向”选项,如图7-30所示。根据提示在作图视窗顶部弹出的文本框中提示输入旋转角度,如输入角度数值为90,然后单击其后的 图标按钮,返回“移动特征”菜单管理器。图729选取旋转轴图730选择方向336凌云书苑第10步,单击“移动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移动”选项,弹出“组元素”对话框、“组可变尺寸”菜单管理器及“选取”对话框(如图7-6所示)。第11步,在“组可变尺寸”菜单管理器中选中Dim4复选框,如图7-31所示,单击“完成”选项。第12步,根据系统提示输入偏移修改值。在文本框中输入修改值20,并单击其后的
109、图标按钮,回到“组元素”对话框。第13步,单击“组元素”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回到“特征”菜单管理器。第14步,单击“特征”菜单管理器中的“完成”选项,完成旋转复制特征的创建,如图7-32所示。图731选中变更尺寸图732创建旋转复制特征337凌云书苑 7.4.3操作及选项及说明操作及选项及说明在进行移动复制的过程中,会弹出“选取方向”菜单管理器,其包含选项说明如下:(1)平面:在“平移”方式中表示沿平面的法向平移某一距离,而在“旋转”方式中则表示选择平面的法向(需要选取一个平面及一点来确定)作为旋转中心。(2)曲线/边/轴:表示以选择的曲线/边/轴作为指定的平移参照或旋转中心。(3)坐标系
110、:表示选择坐标系的某一轴向作为平移的参照或旋转中心,选择该选项后,需要先选择一个坐标系,然后再选择轴向。338凌云书苑7.5 阵阵列特征列特征阵列特征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创建多个特征副本,具有重复性、规律性和高效率的特点。可以说,阵列特征是复制生成特征的快捷方式。主要包括尺寸阵列、轴阵列、曲线阵列和填充阵列等多种类型。调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单:执行“编辑”|“阵列”命令。图标:单击“编辑特征”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339凌云书苑 7.5.1创建尺寸阵列创建尺寸阵列尺寸阵列是通过定义选择特征的定位尺寸和方向来进行阵列复制的阵列方式。在尺寸阵列过程中,可以是单向阵列,也可以是双向阵列,还可以是按角度
111、来进行尺寸阵列的。340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打开Ch7-33.prt,如图7-33所示。第2步,在模型中选择进行阵列操作的特征,如图7-34所示。第3步,单击“编辑特征”工具栏中的“阵列” 图标按钮,打开“尺寸阵列”操控板,如图7-35所示。图733源文件图形图734选取源特征图735尺寸阵列操控板341凌云书苑第4步,单击阵列操控板上“1”后面的收集器,并在模型中选择某一方向的尺寸,如选择水平方向的120,使其变为可编辑状态,将其值修改为-50,回车确认,如图7-36所示。第5步,同理,单击“2”后面的收集器,并选择尺寸值70,将其修改为-50,回车确认。第6步,在操
112、控板中“1”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5,系统将创建5列这样的特征。第7步,在操控板中“2”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4,将创建4行这样的特征,如图7-38所示。第8步,单击操控板中的 图标按钮,完成尺寸阵列的创建,如图7-39所示。图736选择驱动尺寸图738尺寸阵列预显示图739矩形尺寸阵列的创建342凌云书苑 7.5.2创建轴阵列创建轴阵列轴阵列亦称旋转阵列,是指特征围绕指定的旋转轴在圆周上创建的阵列特征。运用该方式创建阵列特征时,系统允许用户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阵列操作,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用来定义圆周方向上的角度增量,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用来定义阵列的径向增量。343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
113、第1步,打开随书文件Ch7-40.prt,如图7-40所示。第2步,在模型中选择进行阵列操作的特征,本例中选择模型中的小圆柱孔特征,如图7-41所示。第3步,单击“编辑特征”工具栏中的“阵列” 图标按钮,打开尺寸阵列操控板。第4步,在阵列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阵列类型为“轴”类型,打开“轴阵列”操控板,如图7-42所示。图740轴阵列源文件图741选取源特征图742“轴阵列”操控板344凌云书苑第5步,在轴阵列操控板上单击“1”后面的收集器,然后在模型中选择中心轴A_1,并在该收集器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3,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阵列角度120。第6步,单击轴阵列操控板中“2”后面的文本框,输入数值
114、2,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阵列尺寸50,此时模型如图7-43所示。第7步,单击图标按钮,完成轴阵列的创建,如图744所示。图743轴阵列预显示图744完成轴阵列创建345凌云书苑 7.5.3创建沿曲线阵列创建沿曲线阵列曲线阵列是自Pro/Engineer Wildfire3.0中开始新增的阵列方式,它沿草绘曲线分布阵列特征,并可以定义阵列特征之间的距离或特征数量。346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3步,同本书第7.5.1小节中第1步第3步。第4步,在阵列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阵列类型为“曲线”类型,打开曲线阵列操控板,如图7-45所示。第5步,单击操控板上的“参照”按钮,弹出“参照”
115、上滑面板,单击其中的“定义”按钮,弹出“草绘”对话框。第6步,选择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采用默认参照和方向设置,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图745“曲线阵列”操控板347凌云书苑第7步,在作图区绘制绘制阵列轨迹曲线,如图7-46所示。第8步,单击右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结束曲线的绘制。第9步,单击操控板中的“指定成员间距” 图标按钮,并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40,此时模型如图7-47所示。第10步,单击 图标按钮,完成曲线阵列的创建,如图7-49所示。图746曲线尺寸图747阵列分布图749完成曲线阵列操作348凌云书苑 7.5.4创建填充阵列创建填充阵列填充阵列可以在选定区域的表
116、面生成均匀的阵列特征,它主要是通过栅格定位的方式创建阵列特征来填充选定区域的。349凌云书苑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3步,同本书第7.5.1小节中第1步第3步。第4步,在阵列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阵列类型为“填充”类型,打开“填充阵列”操控板,如图7-50所示。第5步,单击“参照”上滑面板,进入“参照”操控板,单击其中的“定义”按钮,弹出“草绘”对话框。第6步,选择TOP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采用默认的参照和方向设置,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第7步,在作图区绘制如图7-51所示的矩形,然后单击 图标按钮,此时模型如图7-52所示。图750“填充阵列”操控板图751草绘放置区域图7
117、52矩形分布阵列预显示350凌云书苑第8步,单击操控板中 下拉列表,在其中选择“菱形”选项(系统默认为方形)。第9步,在操控板的 图标后的文本框中输入成员间的间隔值40,其它选项采用默认设置,模型变成如图7-53所示。第10步,单击 图标按钮,完成填充阵列的操作,如图7-54所示。图753填充阵列预览图754填充阵列效果351凌云书苑 7.5.5操作及选项及说明操作及选项及说明1.1.创建尺寸阵列的特殊方式创建尺寸阵列的特殊方式操作步骤如下: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第3步,同本书第7.5.1小节中第1步第3步。第4步,单击操控板上“1”后面的收集器,并在模型中选择距离尺寸120,使其变为可编辑状态
118、,输入修改值-60,回车。第5步,按住Ctrl键,继续选择模型中的距离尺寸70,并修改新值为-50,回车。第6步,在“1”后的文本框中输入阵列数值为4,回车,此时模型如图7-55所示。第7步,单击 图标按钮,完成阵列操作,如图7-56所示。图755尺寸阵列预览图756特殊尺寸阵列方式352凌云书苑2.2.单个取消阵列特征的方法单个取消阵列特征的方法在进行阵列的过程中,如果在预显示图中单击模型上预显示的黑点,使其变成白色,则可以达到单个取消阵列特征的目的。如在上一例子中进行完第6步之后,模型变成图7-55所示。单击右上角的黑点,使其变成白色显示,如图7-57所示,则最终得到的结果如图7-58所示
119、。图757单个取消阵列预览图758修改后的尺寸阵列353凌云书苑3.3.“放置放置”面板说明面板说明在阵列操控板的“放置”上滑面板中,基本的“再生选项”有以下几项:(1)相同:选择该选项时,阵列的特征与源特征的大小和尺寸相同,且创建的成员不能相交或打断零件的边。(2)可变:选择该选项时,阵列的特征与源特征的大小尺寸可以有所变化,但阵列的成员之间不能存在相交的现象,可以打断零件的边。(3)一般:该选项为默认设置。选择该选项时,阵列的特征和源特征可以不同,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交或打断零件的边。354凌云书苑7.6 上机操作上机操作实验实验指指导导六六 纸篓纸篓建模建模根据特征编辑操作的相关知识,创建如图7-59所示的纸篓模型。主要涉及的命令包括“旋转”命令“拉伸”命令和“阵列”命令。图759纸篓模型355凌云书苑7.7 上机上机题题1.根据特征编辑操作的相关知识,创建如图770所示的零件模型。图770零件三维模型356凌云书苑2根据附录图63所示千斤顶顶盖视图,创建该零件三维模型,如图773所示。图773千斤顶顶盖357凌云书苑3.根据特征编辑操作的相关知识,创建如图7-75所示的蓝牙耳机模型。图775蓝牙耳机模型358凌云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