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横机类成形针织服装PPT课件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7MB
约46页
文档ID:588366215
横机类成形针织服装PPT课件_第1页
1/46

第二篇第二篇 平型纬编产品设计平型纬编产品设计 l平型纬编机包括舌针横机、复合针(槽针)横机、双反面机(双头舌针)、钩针平机最为普遍的是舌针横机l根据用途横机可分为毛衫横机、手套机、附件横机等横机织物与产品包括毛衫衣片,毛衫和T恤衫的衣领、门襟等附件由于横机参加工作的针数可以根据编织衣片的宽度增加或减少,特别适合生产成形服装和整体编织服用产品,还可以编织三维复合材料基布等产业用品 l针织服装按制作工艺可分为成形针织服装和裁剪类针织服装两大类,独有的成形性是针织服装的特色和优势l可以利用针织机在编织中通过改变针床的针数而改变织物的幅宽,也可以利用密度的变换和组织的变化来改变造型l由于横机在目前成形针织服装的生产中使用非常普遍,因此重点介绍横机类成形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 成形针织服装样品图 第一节、横机成形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第一节、横机成形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l一、横机简介一、横机简介l目前针织横机分为手摇横机和电脑横机两种类型,与普通横机相比,电脑横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花型变换方便,产品质量易于控制的优点,可以生产比较复杂的花型和进行全成形编织l著名的电脑横机有德国斯托尔公司和日本岛精公司。

第一节第一节 横机成形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横机成形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国产电脑横机)可进行成圈、集圈、浮线、翻针等混合编织,绞花、移针、挑孔、平收针、明收针、单面有虚线提花、双面提花(在同一行里高最多可做6色)、凹凸版花型 等等国产手摇横机)可编织各种规格的平针、罗纹、平针-罗纹复合、波纹等的各类组织 第一节第一节 成形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流程成形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流程l(一)横机成形针织服装的生产步骤(一)横机成形针织服装的生产步骤¡选用纱线原料及纱线细度、织物组织结构等 ¡确定编织机的类型和机号等 ¡确定产品的规格并初步确定用料量 ¡确定生产工艺流程 ¡选用缝纫机的机种及缝合质量要求 ¡考虑染色及后整理工艺 (二)纱支机号的表示方法(二)纱支机号的表示方法 针织机的机号表明其织针粗细和针距大小 机号是用针床上规定长度内所具有的针距数来表示 G=E/T E=1英寸=25.4mm T:针距数 ( 3~7粗机号 8~12细机号 13~18特细机号) (三)机号与加工纱线支数的关系:(三)机号与加工纱线支数的关系: 在一定机号的机器上,可加工支数是有一定的范围,为了保证成圈过程顺利地进行,针织机所能加工纱线支数的下限,是根据针与针槽间的间隙来决定。

如纱线直径超过间隙,则在编织过程中就会造成断头 l(四)横机机器的结构:(四)横机机器的结构:l横机的结构都可分成成圈结构、传动机构、给纱机构、提花机构、密度机构、牵拉卷曲机构及机架等部分其中成圈机构起着主要作用,直接影响到生产的质量成圈机件主要由织针、针床、三角座等组成 l横机的编织结构:l织针:(也称舌针)可分针钩、针舌、针杆、舌销、针锺五部分l针床:是横机的重要部件,其针槽内安放舌针当三角座在导轨上进行移动时,舌针的针锺在三角的推动下,使舌针在针槽内作上下运动l三角装置:横机的成圈机构,是由针床和三角装置所组成横机的两针板呈97度角固定在机架上,针槽中的舌针由三角带动针锺滑动三角安装在三角座上,而三角座在机架的槽形轨道上可作往复运动 l给纱与牵拉:给纱与牵拉:l给纱:在编织时,毛纱的喂给是借助于毛纱张力将毛纱从卷装轴向抽出并引入成圈区域,属于消极式给纱l目前羊毛衫生产,普遍采用二种给纱装置:马鞍式和圆盘式 l牵拉:在横机上牵拉所起的作用是将已形成的针织物引出成圈区域,同时在退圈时拉紧旧线圈,不使它随着织针的上升而向上浮出筒口线过多有两种牵拉方式:l罗拉式牵拉:l定幅梳节(穿线板)和重锤牵拉:穿线板握住针织物的起始横列,由其自重和重锤将针织物向下牵拉。

在针织物的两边用扎钩将小重锤挂到近筒口线处的针织物上,可减轻两边纵行倾斜的缺陷,尤其对收针和放针较多的衣片,因其边上牵拉张力的变化较为复杂但其编织长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l衣片的成形衣片的成形l在横机上,除了成圈编织外,还要完成衣片的成形工作:起口、揿罗拉、翻针、放针、收针(或拷针)、落片等l1、、起口:在横机上,除了编织围巾、门襟、袋夹里、袋口带等附件采用连续编织方式编织大身、袖子等衣片时,由于起始横列的针数和最终横列的针数相差很多,往往采用计件方式,即每织完一片衣片,从针上脱下衣片,将织针全部回到不工作位置上,准备重新从空针上开始编织下一衣片 l揿罗纹:不论编织何种组织,起口横列总是用1+1罗纹,这主要是因为1+1罗纹具备顺编织方向不会脱散的特性在开始编织起口横列之前,必须将所需要的织针升到工作位置,这个动作叫揿罗纹l编织起口横列:罗纹编织完毕,开始编织起口横列,同时引入牵拉作用常用的起口方式有两种:毛起头和纱起头l空转的编织:在横机上编织起口横列后,根据工艺需要再编织1.5转或2.5转的平针管状组织,这就是“空转”,使下摆或袖口边缘产生由外向内的包卷编织空转时织物密度比普通平针要紧得多。

l2、翻针:当需要将某些纵行上的正面线圈改变为反面线圈编织,或者原来编织反面线圈改变为正面线圈,这就需要线圈转移在横机上,两个针床是按97度相互配置的,每一只织针所编织的线圈是由针头的方向与脱圈方向所规定,要实行线圈的转移,就必须进行翻针 l3、放针:利用逐步增加编织针数来增宽编织幅度,要求新增添的织针能在没有旧线圈存在的空针状态下开始成圈放针只能在两边各增添一只针l4、拷针:将停止工作的织针上的线圈脱下,并停到不工作位置脱下来的线圈容易从逆编织方向脱散这种拷针产品衣片一般要经过小裁,然后用包缝机进行缝合l5、收针:将织针上脱下的线圈移到同一针床相邻的织针上去,同时逐步减少参与编织的织针数收针后的织物不会脱散,优于拷针 l六、常用组织的编织和性能:六、常用组织的编织和性能:l1、平针组织:又称平针组织,结构简单,是应用最广泛的针织物俗称单面l 平针组织编织时只需用一个针床为使操作方便,一般关去前针床1号、4号起针三角,使其退出工作,由后针床2号、3号三角组轮流编织成圈平针织物衣片一般用1+1罗纹作为下摆和袖口l平针织物具有线圈的歪斜、卷边、脱散、延伸、下机后收缩等性能 l2、罗纹组织: 罗纹组织的编织是由两个针床上的织针和四组三角同时参与工作,对称地、同时垫纱成圈,称为对吃方式。

要求前后针床吃线的快慢一致;即要求两面三角的工作面(里边和底平面)的斜率和宽度等应当一致这样,线圈整齐均匀,条纹清晰,横向弹性较好,产品质量好否则会产生布面发花等疵病 l常用的有1+1、2+2、满针罗纹(四平针)等它们的密度调节方法和决定线圈长度大小的因素都是相同的,只是排针方法不同及针床的相对位置不同l1+1罗纹针床的针槽是前后相对应的,l而四平针的排针是后针床相对于前针床扳过半个针距,因为它是满针排列的如果一个针床的针槽对准另一个针床的针槽,则两个针床的织针一起出来编织时会互相碰撞 l四平组织和1+1罗纹比较起来,同样宽度的排针针数四平针编织的工作针数比1+1罗纹要多一倍,则衣片的宽度也将大一倍l四平针衣片的横向缩率较小,组织比较紧密,厚度较厚,幅宽较宽,横向延伸性较小 l编织2+2罗纹时的排针方式是按2隔1空针排列的,其针床的配置与四平针一样,必须把针床横移半个针距它一般用于四平针衣片或四平空转衣片的袖口或下摆罗纹在2+2罗纹编织后,须将所有的空针刮起,打一空转后再编织四平组织空转的作用是使新括起的空针都吃到纱线,而且编织比较紧密,作为罗纹和衣片之间的交流l2+2罗纹也必须以1+1罗纹作为起口的,首先按2隔1空针配置,起口时,必须把后针床横移一个针距,起头打好空转后,把针床移回原位,进行编织2+2罗纹。

l3、提花组织:是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某些针上进行编织成圈而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提花组织可以是单面的,也可是双面的,有素色、双色和多色的l4、集圈组织: l七、工艺密度的确定七、工艺密度的确定l横密PA——横向10cm内的纵行数l纵密PB——纵向10cm内的横列数l密度对比系数C=PB/PA C=1.3~1.6l未充满系数&=l/f &=20~22ll为线圈长度 f为纱线直径 lP毛——下机密度,控制编织密度以保证成品密度lP净——成品密度,计算工作针数和转数lP毛= P净(1-回缩率) 回缩率=(P净-P毛)/ P净×100% l回缩率的选择很重要,当选择过大时,会造成规格偏大;l大身和袖子的回缩率不同l大身衣片:直向收缩趋向增大、横向收缩趋向减小l袖片:直向收缩趋向减小、横向收缩趋向增大l因此,袖子的成品直密要比大身小2%~8%,成品横密要比大身大1%~5%l一般,细针紧密组织的身袖密度差异小,粗针稀松组织的差异大 l下机衣片规格的控制(测缩率)方法:la、蒸缩 100℃蒸箱5~10分钟 适用毛织物lb、揉缩 粗纺毛纱单面织物lc、掼缩 双面织物ld、卷缩 粗针化纤单面织物le、拉缩 拉到最大尺寸量l罗纹织物长度和密度的确定l纯毛类:下摆罗纹下机长度(计算长度)比规格(净长尺寸)长0.5~1cm 袖口罗纹下机长度比规格长0~0.5l腈纶类:罗纹下机长度比规格长0~0.5cml密度的确定——查表、上机试织,加上综合考虑 l 八、工艺计算八、工艺计算¡后身胸围排针数后身胸围排针数=(胸围尺寸(胸围尺寸—两边摆缝)两边摆缝)×横密横密/10+缝耗(针数)+缝耗(针数)l摆缝宽=1~1.5cm 缝耗 : 细机号3~4针 粗机号1~2针 一般2~3针l前身胸围排针数前身胸围排针数=(胸围尺寸+两边摆缝折(胸围尺寸+两边摆缝折向后边的宽度)向后边的宽度)×横密横密/10+缝耗+缝耗l开衫装门襟时要考虑装门襟的缝耗 ¡身长转数身长转数=(身长尺寸(身长尺寸—下摆罗纹长+测量差异)下摆罗纹长+测量差异)×直密直密/10×组织因素+缝耗转数组织因素+缝耗转数l l组织结构横列与转数组织因素畦编、半畦编、罗纹半空气层一转一横列1平针、罗纹一转二横列1/2罗纹空气层(四平空转)三转四横列3/4直密直密/10×组织因素组织因素 = 直密化转数直密化转数 l 合肩缝耗取2~3个线圈横列l款式不同,前后身转数的分配也不同,平肩产品前身比后身长1~1.5cml 斜肩产品前身比后身短1.5~2cml测量差异0.5~1cm ¡后身肩阔针数后身肩阔针数=肩阔尺寸肩阔尺寸×肩斜修正值肩斜修正值×横密横密/10+缝耗+缝耗l肩斜修正值一般产品取95%~97%,细针产品(9针以上)可忽略不计l前身肩阔针数前身肩阔针数=后身肩阔针数后身肩阔针数l 4、 后身挂肩收针 l挂肩收针数挂肩收针数=胸围针数胸围针数—肩阔针数肩阔针数l挂肩收针次数挂肩收针次数=挂肩收针数挂肩收针数/每次两边收针数每次两边收针数l 后身挂肩每次每边收针数:粗厚产品2针,细薄产品3针l挂肩收针转数挂肩收针转数=挂肩收针长度挂肩收针长度×直密化转数直密化转数l后身挂肩收针长度:男衫8~10cm 女衫7~9cm 童衫5~7cm l前身挂肩收针l前身挂肩收针数前身挂肩收针数=前身胸围排针数前身胸围排针数—前身前身肩阔针数肩阔针数l前身肩阔针数前身肩阔针数=后身肩阔针数后身肩阔针数l因前身胸围排针数大于后身,前身挂肩比后身挂肩多收1~2次l后领针数后领针数=(后领尺寸(后领尺寸—两领边缝耗)两领边缝耗)×横横密密/10 l后肩收针l后肩收针针数后肩收针针数=后身肩阔实际针数后身肩阔实际针数—后领针数后领针数l后肩收针转数后肩收针转数=后肩收针长度后肩收针长度×直密化转数直密化转数l 后肩收针长度:男衫8~10cml 女衫1~9cml 童衫5~7cml后肩收针次数后肩收针次数=后肩收针数后肩收针数÷每次两边收去的针数每次两边收去的针数l 每次每边 粗厚织物收2针l细薄织物收2~3针l 收针次数必须为整数 l挂肩上部尺寸的计算 l前后身挂肩总转数前后身挂肩总转数=(挂肩尺寸(挂肩尺寸×2-修正因素)-修正因素)×直密化直密化转数转数l挂肩转数的计算l挂肩以上转数挂肩以上转数=1/2(挂肩总转数+后肩收针转数)(挂肩总转数+后肩收针转数)l前(后)身挂肩下转数前(后)身挂肩下转数=身长转数-挂肩以上转身长转数-挂肩以上转数数l前身挂肩平摇转数前身挂肩平摇转数=挂肩以上转数-前身挂肩收挂肩以上转数-前身挂肩收针转数+缝耗针转数+缝耗l后身挂肩平摇转数后身挂肩平摇转数=挂肩以上转数-后身挂肩收挂肩以上转数-后身挂肩收针转数-后肩收针转数+缝耗针转数-后肩收针转数+缝耗l*斜袖产品:挂肩以上的转数挂肩以上的转数=(袖笼尺寸+修正(袖笼尺寸+修正因素)因素)×直密化转数直密化转数l 修正因素为6~7cm l领深转数领深转数=(领深尺寸(领深尺寸±修正因素)修正因素)×直密直密化转数化转数l 修正因素根据领型和测量方法而定l下摆罗纹转数下摆罗纹转数=(下摆罗纹尺寸-起口空(下摆罗纹尺寸-起口空长度)长度)×直密化转数直密化转数 l袖子的计算l袖长转数袖长转数=(袖长尺寸-袖口罗纹尺寸)直密化转数(袖长尺寸-袖口罗纹尺寸)直密化转数+缝耗+缝耗l袖笼最大针数袖笼最大针数=袖笼尺寸袖笼尺寸×2×横密横密/10+缝耗+缝耗l 袖笼尺寸通常比挂肩小,男女装小2~3cm,童装小1~1.5cml袖山头针数(袖山头针数(BC′))=(前身挂肩摇转数+后身挂肩(前身挂肩摇转数+后身挂肩平摇转数-缝耗转数)平摇转数-缝耗转数)l÷大身直密化转数大身直密化转数×袖子横密袖子横密/10+缝耗+缝耗l斜袖的袖山头一般为4~5cm l袖子的收针次数袖子的收针次数=(袖笼最大针数-袖山头针数)(袖笼最大针数-袖山头针数)/每每次两边收去的针数次两边收去的针数l袖子收针转数袖子收针转数≈前后身挂肩收针转数前后身挂肩收针转数l袖口针数袖口针数=袖口尺寸袖口尺寸×2×袖子横密袖子横密/10+缝耗+缝耗l 平针袖口尺寸:男装12~13cm 女装11~12cm 童装10~11cml袖口罗纹转数袖口罗纹转数=(袖口罗纹长-起口空转长度)(袖口罗纹长-起口空转长度)×直直密化转数密化转数 l袖子放针袖子放针l袖子放针针数袖子放针针数=袖笼最大针数-袖口排针袖笼最大针数-袖口排针数数l袖子放针转数袖子放针转数=袖长总转数-(袖子收针袖长总转数-(袖子收针转数+袖子放针后的平摇转数)转数+袖子放针后的平摇转数)l 袖子放针后的平摇尺寸一般3~4cml袖子放针次数袖子放针次数=袖子放针数袖子放针数÷每次两边放针每次两边放针数数l 每次每边放针数一般为1 l附件工艺计算l领排针数领排针数=(领圈周长(领圈周长±修正因素)修正因素)×领子横密领子横密/10++缝耗缝耗l挂肩代带的针数挂肩代带的针数=(挂肩尺寸(挂肩尺寸×2+凹势修正因素)+凹势修正因素)×挂肩横密挂肩横密/10l附件的转数附件的转数=附件长度附件长度×附件直密附件直密/10+缝耗+缝耗 l关于工艺计算和工艺卡的几点补充说明关于工艺计算和工艺卡的几点补充说明¡当服装中有抽花、绣花等组织变化时,将会影响规格尺寸,应加以修正;¡为便于操作,一般针数为单数;¡针数和转数要取整数;¡注明收放针的方式(明收、明放或暗收、暗放);¡在袖山头、领头等适当部位设置记号;¡注明衣坯的下机尺寸(长度和阔度),作为衣坯检验的依据。

二、成形针织服装在横机上的编织工艺二、成形针织服装在横机上的编织工艺(一)横机的编织结构: 横机的编织结构都可分成成圈结构、传动机构、给纱机构、提花机构、密度机构、牵拉卷曲机构及机架等部分其中成圈机构起着主要作用,直接影响到生产的质量成圈机件主要由织针、针床、三角座等组成 (二)衣片的成形(二)衣片的成形 在横机上,除了成圈编织外,还要完成衣片的成形工作:起口、揿罗拉、翻针、放针、收针(或拷针)、落片等 (三)工艺密度的确定(三)工艺密度的确定横密PA——横向10cm内的纵行数纵密PB——纵向10cm内的横列数密度对比系数C=PB/PA C=1.3~1.6未充满系数&=l/f &=20~22l为线圈长度 f为纱线直径 P毛——下机密度,控制编织密度以保证成品密度P净——成品密度,计算工作针数和转数P毛= P净(1-回缩率) 回缩率=(P净-P毛)/ P净×100% (四)、工艺计算(四)、工艺计算¡后身胸围排针数后身胸围排针数=(胸围尺寸(胸围尺寸—两边摆两边摆缝)缝)×横密横密/10+缝耗(针数)+缝耗(针数) 摆缝宽=1~1.5cm 缝耗 : 细机号3~4针 粗机号1~2针 一般2~3针 前身胸围排针数前身胸围排针数=(胸围尺寸+两边摆缝(胸围尺寸+两边摆缝折向后边的宽度)折向后边的宽度)×横密横密/10+缝耗+缝耗 开衫装门襟时要考虑装门襟的缝耗 身长转数身长转数=(身长尺寸(身长尺寸—下摆罗纹长+测下摆罗纹长+测量差异)量差异)×直密直密/10×组织因素+缝耗转组织因素+缝耗转数数 直密直密/10×组织因素组织因素 = 直密化转数直密化转数 合肩缝耗取2~3个线圈横列 款式不同,前后身转数的分配也不同,平肩产品前身比后身长1~1.5cm, 斜肩产品前身比后身1.5~2cm 测量差异0.5~1cm组织结构横列与转数组织因素畦编、半畦编、罗纹半空气层 一转一横列 1 平针、罗纹 一转二横列 1/2 罗纹空气层(四平空转) 三转四横列 3/4 后身肩阔针数后身肩阔针数=肩阔尺寸肩阔尺寸×肩斜修正值肩斜修正值×横横密密/10+缝耗+缝耗 肩斜修正值一般产品取95%~97%,细针产品(9针以上)可忽略不计 前身肩阔针数前身肩阔针数=后身肩阔针数后身肩阔针数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