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传教士子女课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88357297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传教士子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讲传教士子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讲传教士子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讲传教士子女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讲传教士子女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传教士子女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传教士子女课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七讲 传教士子女讲传教士子女n据估计,从1868年到1949年,在中国出生的新教传教士子女共有37003800人,其中美国人占一半以上,大约1875人左右。 讲传教士子女一、传教士子女群体特征Missionary Kids1、大都出生在中国,童年往往在中国度过。大都出生在中国,童年往往在中国度过。 司徒雷登:“尽管我们与外界不来往,但当时人们在新年里吃年饭、看社戏、观灯、坐彩船游西湖,以及类似的尚未受到现代交往影响而仍具有中国生活特色的场面,至今仍在我的脑海中留有许多美好而生动的回忆。”讲传教士子女司徒雷登( John Leighton Stuat 1876.6.241962.9.18),

2、86岁讲传教士子女n香雅各年生于广州。从小学成一口流利的广东方言,与本地人无异。他讲话时“若不是对着他,单听他的发音,绝对分辨不出他是美国人”。这是当时大多数传教士子女的生活图景。讲传教士子女n不少人后来都回忆起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中国保姆、厨师及其他服务人员作为他们了解中国,认识人生的最初媒介,曾给予他们以深刻的影响。n年生于南京的加勒特(Margaret Garrett)从小在中国保姆的照料下生活,对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感受很深,同时对中国劳动者生活的艰辛与疾苦十分同情。她儿时即打定主意,以后学医,为中国穷人治病。年,她在美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随丈夫一起入华从事医学传教。 讲传教士子女n

3、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鲍大可兄妹数人都出生于中国。n他的哥哥(Robert W. Barnett)、弟弟(Dewitt Barnett)、妹妹(Eugenia Barnett)在回忆自己童年的经历时都谈到了家里的中国佣人与他们的亲密关系,并且认为这种关系对于他们的成长十分重要。妹妹曾总结说:“鲍家人认为自己更多的是中国人。” 讲传教士子女n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幼小的子女交给中国保姆和佣人照料,这无论是在世纪末还是在世纪前半期的传教士家庭都十分普遍。n这些保姆和佣人大都文化水平不高,社会地位也很低,但他们和善、亲切、充满爱心。n他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平和宽容的为人处世作风,以及勤勉俭朴的生活方式,

4、使这些传教士子女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力量。 讲传教士子女n同时,他们所代表的中国社会普通百姓的生活与自己所了解的西方人,或者因父母工作关系所接触的中国上流社会的富裕甚至奢侈生活所具有的巨大反差也使传教士子女很小就认识到社会的不平等与不公正。讲传教士子女n年生于广州的传教士女儿弗兰克(Marian Frank)曾回忆说,在至岁时,她开始强烈地为中国劳动人民的贫苦和自己一家的舒适生活所形成的对比表示不平。岁时,她决心搬到地下室去与佣人们同住。n虽然并非所有的传教士子女都像弗兰克这样以如此激烈的举动表示自己的态度,但他们由此而生的思考却带有共性。 讲传教士子女n赛珍珠:这个国家的美丽和中

5、国人的感情已经成为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讲传教士子女讲传教士子女赛珍珠 ( Pearl Buck, 1896.6.26 -1973.3.6), 81岁讲传教士子女n2、传教士子女均受过良好的教育传教士子女均受过良好的教育 在传教士子女学校小学在传教士子女学校小学 然后返母国接受中、高等教育然后返母国接受中、高等教育 讲传教士子女n世纪以前,由于条件所限,传教士子女大都随父母在家中接受基础教育。n世纪以后,由于传教士人数大增,为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一些国家的差会开办了传教士子弟学校,例如设在上海的美国传教士子弟学校,设在成都的加拿大传教士子弟学校,设在烟台的内地会传教士子弟学校等等。这些学校的一

6、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作为美国人(加拿大人、欧洲人或统称基督统率下的西方人)的认同。 讲传教士子女n曾在上海的美国学校读过书的戴维斯(John Paton Davies Jr.)回忆说:“上海的美国学校提供的是一种输入中国的美国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移植过来的美国认同。”n尽管为强化这种认同,上海的美国学校只讲英语,不设中文课,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美国式的环境,但对这些生在中国的美国孩子来说,中国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力仍然很强。 讲传教士子女n3、矛盾的归属、认同感,家在哪儿、矛盾的归属、认同感,家在哪儿n边缘人,跨文化立场nAlvyn J Austin “首先,我们不容易被一些歪曲的宣传影响左右,也不

7、会认为我周围的事务和生活方式就是文明的样板。”讲传教士子女n赛珍珠曾这样谈到自己童年的在华生活:“我生长于一个双重世界。由我父母和一小群干净的白人长老会传教士所组成的小世界,以及由可爱、愉快,但并不怎么讲卫生的中国人组成的大世界。在这两者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当我在中国人的世界中,我就是个中国人,讲中国人的语言,像中国人那样举止动作,像他们那样吃饭,分享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当我在美国人的世界中,我就把两个世界的门关上。”讲传教士子女n博晨光(Lucius C. Porter)多次称自己是“边缘人物”,在三种文化的交界处生长起来(即儿童时代的中国习惯,经常访问的天津租界地中的英国方式和他家庭以后居住地

8、北京的传教士文化)。n由于从小所生活于其中的生活环境,很多传教士后代形成了一种介乎于中国和美国,但又不介乎于中国和美国,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两者的文化认同。完全等同于两者的文化认同。 讲传教士子女n司徒雷登第一次踏上美国领土时,把衣著破旧的报童称为“外国儿童”。n美国公理会传教士、长期在华北协和大学任教的富善(Chauncey Goodrich)的女儿小时候只说中文,甚至回到美国后仍不肯说英文。n年生于山东蓬莱的传教士女儿蒲爱德(Ida Pruitt)从小就被父母告知:美国人来中国是客人,因此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义和团以外国人为攻击对象的事情,她也有所耳闻,但从小与中国农民家庭的密切联系使她发

9、展起很强的文化认同。以后回美国读书,她无论如何也不能认可那些坐在走廊摇椅上晃来晃去的人就是大学生。讲传教士子女n年生于广州、年回美国读书的传教士后代桑姆森(Alan Thomson)曾这样概括自己的感觉:在中国时,认为自己是美国人,到了美国才发现自己与美国文化格格不入。n这种文化疏离感在传教士后代中并不少见。严格说来,它并不出自于人的主观意愿或愿望,而是由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所造成。 讲传教士子女n成年后,要经历对美国环境的适应n外国出生的传教士子女回美国后,大都要经过痛苦的适应过程,因为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一般会引起这些人文化认同上的危机。 n司徒雷登岁时随父母回国探亲,一年后,父母重返中国,他

10、和大弟弟戴维被留在美国读书。初入学校时,他们身上穿的是与众不同的服装,长期生活在成人世界所养成的古板和老成,以及对美国儿童的语言习惯、兴趣和爱好的无知等等使他们成了“同学们嘲弄的对象”,甚至自己的表兄弟“亦羞在人前相认”。 讲传教士子女n年,芝加哥麦克米克神学院的学生埃弗拉(本人是入华传教士的女儿)为论文需要曾以问卷的形式对在美国各大学读书的传教士子女进行调查。n问题包括:是否想家,是否适应美国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如何,以及毕业后是否准备回自己的出生国等等。n大部分被调查者承认,尽管学业上并不困难,但仍难适应美国的学校生活。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毕业后要重回自己的重回自己的“祖国祖国”。n在梅森(S

11、.R. Mason)为写作其博士论文而访问的名入华传教士子女中,只有两名认为自己回美国后未经历困难的适应过程。 讲传教士子女n年出生于四川、在上海的美国学校毕业,以后回美国念大学的戴维斯曾这样描述说: 在中国时,我并没想我是个中国人或希望做个中国人,但是当高中毕业回到美国后,却感到很难适应。“因为美国的环境与上海完全不同。这里全是美国人,没有一个中国人,我与别人一样也是美国人。我非常难于适应的就是这样的环境。”n河南的苏维克(Arre Sovik)年回美国上大学。他觉得很难适应美国的环境。第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与其他传教士子弟在一起。在接近毕业时,他决定回到中国去,因为“那里有他的根那里有他的根”

12、。 讲传教士子女n很多传教士子弟首先从父母的介绍中获得了对从父母的介绍中获得了对美国的印象。这种印象大多十分美好美国的印象。这种印象大多十分美好,因为它浓缩了父母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对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的怀念,以及对子女文化归属感的培养。鲍大可的兄弟曾将其称之为“天堂”。n然而,当他们带着这种印象回到美国,真正进入美国社会时,他们发现这里的一切并不像他并不像他们听到的和想像的那样美好。们听到的和想像的那样美好。n这种感觉上的受挫再加上对环境的难以适应,加重了传教士子女在文化认同上的困惑和危机。 讲传教士子女n“传教士后代在能力和智力上都超过其他类职业人员的后代。他们在名人录中所占比例很大。”n

13、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它与传教士后代从小所受到的教育、不同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较强的生活适应性与自律精神和对不同文化的感受性、理解性,以及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甚至世界观都有着密切联系。 讲传教士子女n4、在对基督教的态度上,传教士子女大、在对基督教的态度上,传教士子女大多持一种不那么认真的态度,不像他们多持一种不那么认真的态度,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虔诚以至于近乎偏执。传教的父辈那样虔诚以至于近乎偏执。传教士子女也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带有强烈士子女也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论思想。的西方中心论思想。n 很多从事着父母工作的世俗性一面,例如教育、医生、社会工作者等。 有的

14、对中国革命抱有同情。讲传教士子女二、司徒雷登n1、家世n父亲 John Stuart n第一批到中国的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n在中国46年n司徒雷登的父亲、母亲和一个夭折的弟弟,都葬在中国的土地上n司徒雷登,1876年6月出生在杭州讲传教士子女讲传教士子女n11岁时随父母到美国度假,留下来读书讲传教士子女n2、教育n11岁回美国n初到美国,受美国人取笑n中学n汉普顿悉尼学院,主修拉丁文希腊文n大学时受到海外志愿传教运动的影响讲传教士子女n 3、志业教育n 先布道;然后任教金陵神学院先布道;然后任教金陵神学院 n 威尔逊总统n环球布道小史n希腊文初阶n新约希华英辞典n圣经启示录新注释 讲传教士子女讲

15、传教士子女n司徒雷登在神学上倾向于现代主义,即面向整个社会,介入社会改革,反对老一辈过于狭隘的传教方式。他认为,基督教必须适应于中国的社会环境,才易于为中国人接受。具体来说,就是要有中国的牧师、中国的教会,以及基督教教义与中国文化的调和。 讲传教士子女n4、燕京大学n19191949讲传教士子女n5. 抗战期间讲传教士子女n6. 抗战后出任大使n10月,来杭参加杭州青年会复会典礼并祭扫其父母之墓,杭州市参议会授予他“杭州市荣誉公民”称号。 n重庆抗战胜利大会n见蒋介石,马歇尔 讲传教士子女n在美国被“禁言”,后来又被麦卡锡主义者骚扰。患了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和失语症。n于1962年9月19日在

16、华盛顿病故。他一直希望能够将骨灰送到中国,埋在燕京大学校园内,但是至今未能实现。讲传教士子女讲传教士子女n历史学家林孟熹这样评论他:“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讲传教士子女n7. 燕京大学与中美文化交往na 哈佛燕京学社n霍尔基金会 n联合培养n图书购置n出版事业讲传教士子女nb. 校训n马太福音二十章二十八节:“人本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而是要服侍人”n约翰福音第八章三十二节:“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托马斯杰弗逊刻写在弗吉尼亚大学正门上)n 因真理 得自由 以服务讲传教士子

17、女nc. 燕京大学的建筑讲传教士子女三、赛珍珠n1、引子n作家 作品大地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母亲、爱国者、龙种 讲传教士子女赛珍珠被宾夕法尼亚大学评论为赛珍珠被宾夕法尼亚大学评论为“最知名、最令人瞩目、最知名、最令人瞩目、最富争议最富争议”的中美文化的中美文化“中介人中介人”被尼克松总统视为被尼克松总统视为 “沟通东西文明的人桥沟通东西文明的人桥”、“伟大的伟大的艺术家艺术家”、“敏感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敏感而富有同情心的人”讲传教士子女赛珍珠 ( Pearl Buck, 1896.6.26 -1973.3.6), 81岁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时瑞典学院的评语是:“为西方世界打开一

18、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瑞典学院颁奖词)讲传教士子女n“美国反动文人”、“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n“邪恶的亲共分子”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曾下令对她展开秘密调查,谩骂、侮辱与恐吓从未中断过。 讲传教士子女n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当时的以男性为主流美国文坛根本容不得一个以异国题材为特色的女作家独占鳌头。n大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Frost)曾言:“如果她(赛珍珠)都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每个人得奖都不该成为问题。”n威廉福克纳甚至更为尖刻,说他宁愿不拿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屑与赛珍珠为伍(可是,后来当他真的得到此奖时,就把自己的话忘

19、到九霄云外去了)。讲传教士子女n2. 赛珍珠的“中国之根”n “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n1892年出生刚4个月尚在襁褓之中的她,便被身为美国传教士的父母带到中国来。n在镇江生活了14年之久,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n成家以后又在南京安徽等地教书、写作,前后共在中国渡过了40年的时光。 讲传教士子女讲传教士子女n传统的私塾式的教育,姓孔的先生,“四书”、“五经”等启蒙知识,说中国话,写中国字,和中国孩子一块儿玩耍。n母亲则教授她英文、音乐、美术和宗教方面的知识。n童年的赛珍珠印象最深的是奶妈给她讲的各种民间传说和厨师所讲的“三国”、“水浒”故事。这些口头文学,对于她以

20、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n15岁那年,她进了上海的一家寄宿学校,并在此接受了正规的教育,以至于到后来,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与中国人没什么两样。” 讲传教士子女n“我很感激我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即主要是基督教和儒学的教育。但是这样的教育没有使我成为基督徒或儒士,尽管我可能同时部分地成为了二者。 ”n博爱主义和人道主义n是一位基督教徒讲传教士子女n3. 赛珍珠的西方教育n赛珍珠19岁时回到美国去念大学。n由于长年生活在中国,她的言谈举止和打扮装束(头扎两条辫子),引起了她的美国同学们极大的好奇,大家几乎把她看成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人。n同学们对她来自中国所表现出来的惊讶态度常常令她反感,所以不久

21、她就把自己打扮得“至少表面上仿佛跟她们一样了”(勃克夫人自传略) 讲传教士子女在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的档案上,在籍贯一栏,赛珍珠赫然写着“中国镇江”。讲传教士子女n1925年,赛珍珠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硕士,她主修的是英文系,论文却是中国与西洋。n此时赛珍珠的中国情结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了,是中国文化的丰富深厚的精神内涵滋养了赛珍珠的精神世界,使她与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讲传教士子女4. 作为作家的赛珍珠n在以后的年代里,她立志要把中国人写得与以往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人完全不同。n她曾言:“我不喜欢那些把中国人写得奇异而荒诞的著作,而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要使这个民族在我的书中,如同他们自己

22、原来一样真实正确地出现,倘若我能够做到的话。”(勃克夫人自传略) 讲传教士子女n写出了以大地(The Good Earth,1931)、儿子们(Sons,1932)和分家(A House Divid ed,1935)三部曲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小说作品。n她还将中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翻成英文,向西方宣传了中国文化。讲传教士子女n她也被视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n她的努力和尝试,从客观上讲,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赢得了国际上广泛的同情与支持。由于赛珍珠在文学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使她获得了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讲传教士子女n至于她的水浒传译作,更是受到鲁迅的批评:“近布克夫人译水浒,闻颇好,但其书名,取

23、皆兄弟也之意,便不确,因为山泊中人,是并不将一切人们都作兄弟看的。”(致姚克书)n以后的文革思潮中被片面地发挥和理解。n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注定了赛珍珠的中国情结在其晚年以悲剧形式而告终。 讲传教士子女n中国学者的评价n赛珍珠以中国农村为题材的小说作品陆续问世以后,在中西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遭到来自中外作家的一些非议。n中国学者江亢虎、鲁迅和胡风批评之。n鲁迅曾评价赛珍珠:“她亦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立场而已”(致姚克书)言语之中多含鄙夷。讲传教士子女n鲁迅评价赛珍珠的原因n诺贝尔奖金拟提名鲁迅讲传教士子女n与他接触过的另一些中国作家则不然。n

24、认为她有力地驳斥了本世纪初西方某些人“中国是一个劣等民族”的一贯论调。n老舍、王莹、林语堂等人都曾经不同程度地接受过她的帮助。有的曾经接受过她教育的中国学生,甚至将自己的名字也改为“珍珠”,以纪念她的师谊。其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讲传教士子女n4. 作为中美文化交流使者的赛珍珠n与林语堂n与老舍n收养亚裔孤儿讲传教士子女 5. 不能回家的赛珍珠 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在尼克松访华前夕,赛珍珠接受了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采访,她说:“我虽然从未见过毛泽东,但我认识周恩来。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我最近曾给他写信,期待5月间对他访问。”讲传教士子女n亲爱的赛珍珠女士: 来信收悉。 考虑

25、到长期以来您在著作里采取歪曲、攻击、谩骂新中国及其领导人的态度的事实,我被授权告诉您我们无法答应您访问中国的请求。 您的忠诚的, 二秘H. L. Yuann这对于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的赛珍珠来讲,不啻于一个沉重的打击。一年后她在郁郁中去逝,享年81岁。讲传教士子女n这件事情不仅对赛珍珠个人的情感是一种伤害,而且应当看作是历史的悲剧。讲传教士子女n1973年3月6日,享年81岁的赛珍珠逝世于佛蒙特州丹比城。n在一个简短的非宗教仪式后,赛珍珠被葬在了离她的宾州住宅几百米处的一棵白蜡树下。n她自己设计的墓碑上没用一个英文字母,只是铭刻了“赛珍珠”三个汉字。她选择使用汉语和她早年的名字来永远代表自己,可

26、说是意味深长。 讲传教士子女n赛珍珠的墓碑上没有任何墓志铭,只有她亲笔写的这三个中文篆字“赛珍珠”。 讲传教士子女n庭院中的女人 (The Pavilionof Woman)电影讲传教士子女n她被视为“大地之女”。但这“大地”却不在她的脚下,而是在她的梦里,在她的心里心。她一生都不能“脚踏实地”:她热爱的那块大地,是在异乡,她要把异乡当故乡;她出生但却很隔膜、很陌生的那块土地,是故乡,却又不是“想要的故乡”,她要把故乡当异乡讲传教士子女n她的根在太平洋的那一头,但她的心里在这头,所以她被视为“无根的浮萍”;当她四个月大被传教士父母带离那片土地,她就成为一个“漂泊”的人,她想靠岸,但不知该靠哪一岸;她起飞了,想降落地面,却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是只“无腿的鸟”n在那头,她无地可降;在这头,她有地不能降。所以她只能永远地飞翔!讲传教士子女n我们深愿中美两国,包括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平等、自由、友好地自由交往,深愿政治外界因素能为这样的文化交流、人民往来创造条件而不是成为障碍,深愿司徒雷登们、赛珍珠们这些中国的友人,这些在中国人民怀抱中养育“孩子”永远都能够回家!讲传教士子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