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课堂PPT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88316461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PPT 页数:302 大小:4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课件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2页
中药学课件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2页
中药学课件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2页
中药学课件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2页
中药学课件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课件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课件课堂PPT(3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中 药药 学学1总总 论论v绪论绪论v第一章第一章 中药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v第二章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产地与采集v第三章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2v第四章第四章 药性理论药性理论v第五章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v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v第七章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中药的剂量与用法3绪绪 论论v【目的与要求】v 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草药的概念。v 2了解本草、本草学、中草药、民族药、中成药的概念。v【教学时间

2、】v 0.5学时。4一、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一、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v1中药的概念:中药的概念:v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应用形式的药物。5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v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v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v以天然原生药为主及少数人工合成的药物。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6v2草药的概念:草药的概念:v 系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v

3、3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的概念:v 是指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4本草、本草学、中草药、民族药、中成药的概念:本草、本草学、中草药、民族药、中成药的概念:v(1)本草:)本草:v 因为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但其中以植物药居多,使用也最为普遍,故历代将中药称为“本草”。v(2)本草学:)本草学:v 记载中药的典籍中药学称为本草学。v(3)中草药:)中草药:v 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v草药、中草药与中药、本草没有质的区别,为

4、避免混淆,应统一于中药一词的概念中。 8v(4)民族药:)民族药:v 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其药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v(5)中成药:)中成药:v 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9二、二、中药学中药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的学习要求与方法v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该课程是中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同学们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1

5、01学习要求:学习要求:v掌握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v掌握128余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及某些特殊用法。v 熟悉88余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v具备识别常用中药原植物(原动物、原矿物)及药材饮片的一般知识。112学习方法:学习方法:v(1)打好基本功,弄通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中药学的基本理论。v(2)全面学习,重点掌握,抓住主要矛盾。v抓住重要章节:v突出重点药物:v突出药物功效:v突出主要功效:12v(3)注意药物的功用对比。v注意同章节药物的归纳对比:(归纳比较)如麻黄与桂枝。v注意性效极相近似药物的对比:(前后联系)如苍术与白术。v

6、(4)注意特殊药物的用量用法:v如有毒的药物、矿物及介壳类药物以及需要特殊煎煮法的药物等。13【课后复习题】v1何谓中药、中药学?v2何谓本草?14第一章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v一、中药的起源一、中药的起源v二、中药学的发展二、中药学的发展v复习自测题复习自测题15v【目的与要求】v 1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v 2熟悉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主药本草著作(书名、作者、学术价值)。v【教学时间】v 2学时。16一、中药的起源一、中药的起源原始社会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远古公元前21世纪世纪)v中药起源很早,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从古书记载和传说来看,可以说明中药

7、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实践和早期的医疗实践。171原始时代原始时代:v据医史学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类用以充饥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类,因此最早发现的也是植物药。182氏族社会初期:氏族社会初期:v由于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人们进入渔猎时代,开始接触较多的动物及其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及内脏等,并逐渐掌握了某些动物类药物的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193氏族社会后期:氏族社会后期:v进入农业、畜牧业时代,由于种植、饲养业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药物,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相继发现矿物药。20v故帝王世纪有“伏羲氏画八卦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v淮南子休务训有“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

8、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21v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有“药食同源”之说。22二、中药学的发展二、中药学的发展v(一)夏商周时期(一)夏商周时期本草学的萌芽时期本草学的萌芽时期v(二)秦汉时期(二)秦汉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v(三)两晋南北朝时期(三)两晋南北朝时期v(四)隋唐时期(四)隋唐时期 医药发展鼎盛时期医药发展鼎盛时期v(五)宋金元时期(五)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时期学术争鸣时期 (六)明代(六)明代v(七)清代(七)清代v(八)民国时期(

9、八)民国时期v(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3(一)夏商周时期(一)夏商周时期本草学的萌芽时期本草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公元前21世纪世纪公元前公元前221年)年)v1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v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后世用酒加工炮制药物也是常用辅料之一。 v由于汤剂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并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剂型,留传至今,同时也促进了复方药剂的发展。 242药物知识由药物知识由“口耳相传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发展到文字记载v商代已有“药”字出现:

10、v西周时代,已有专业的“医师”和记载药物的书籍:v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具体药物的书籍。 v山海经:记载药物126种,并明确指出药物的产地、效用和性能。25v五十二病方:记载药物240余种,并有丸、散、汤等剂型。v黄帝内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补泻、归经、升降浮沉、用药宜忌等理论亦有论述,不仅奠定了我国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中药学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6v药:v说文解字草部v将其训释为“治病之草,从草,乐音”。v明确指出了“药”即治病之物,并以“草”(植物)类居多的客观事实。27(二)秦汉时期(二)秦汉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公元前公元前

11、221公元公元220年)年)v代表作代表作:神农本草经v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v作作 者者: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v成书年代成书年代: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v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 。 28v载药数目载药数目:365种。v 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按药物功效的不同分上、中、下三品,即“三品分类法”。v版本情况版本情况:v本经原书早佚,目前的版本,均系明清以来学者考订、整理、辑复而成。29v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v“序例”部分总结了药物的基本理论,根据药物作用分上、中、下三品。v各药功用朴实有验,至今仍然习用。v 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

12、总结,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编写基础,是我国最早的珍贵药学文献,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30(三)两晋南北朝时期(三)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公元265581年)年)v1代表作代表作:本草经集注本草经集注v作作 者:者:梁陶弘景所辑。v成书年代: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v载药数目:载药数目:730种。v版本情况版本情况:流传至北宋初即逐渐亡佚,v 现仅存敦煌石窟藏本的序录残卷。31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v“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况,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v写作采用“朱书神农,墨书别录朱书神农,墨书别录”,小字作注的方式,是最先对

13、本经进行注释的本草书籍。v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32v首创“诸病通用药诸病通用药”、增列“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药食忌例” 等。v补充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及合药取量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v本书较全面的搜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332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v炮炙论炮炙论南朝刘宋时期雷斆著,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提出药物经过炮制,可以减低毒性,增强疗效,便于贮存、调剂、制剂等。v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34(四)隋唐时期(四)隋唐时

14、期 医药发展鼎盛时期医药发展鼎盛时期(公元(公元581907年)年)v1代表作代表作:新修本草新修本草v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v 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v作作 者者:李勣、苏敬等主持编纂,v 依靠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v成书年代成书年代: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v载药数目载药数目:844种 ,新增药物114种。v版本情况:版本情况:本书现仅存残卷的影刻、影印本。35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v54卷,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v增加药物图谱,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图文对照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v治学严谨,实事求是。v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

15、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且对中外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362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 (1)本草拾遗本草拾遗v 作作 者者:陈藏器。v 成书年代成书年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v主要成就主要成就:增补大量民间药物,而且辨识品类也极审慎;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37(2)蜀本草蜀本草v作作 者者:五代(公元935960年),翰林学士韩保昇等编成。v主要成就主要成就: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增补注释,增加新药,撰写图经。对药品的性味、形态和产地做了许多补充,绘图也十分精致,颇具特点。v李时珍谓“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

16、于陶(弘景)、苏(敬)也”。38(五)宋金元时期(五)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时期学术争鸣时期(公元(公元9601368年)年)v1宋代官修本草宋代官修本草v(1)公元973974年刊行的开宝本草;v(2)1060年刊行嘉祐补注神农本草;(3)1061年刊行的本草图经。39v2代表作代表作 v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v作作 者者:唐慎微。v成书年代成书年代:10821083年。v载药数目载药数目:1558种,附方3000余首。40v学术价值学术价值:v“方药兼收,图文并重方药兼收,图文并重”的编写体例。v广泛引证历代文献,保存了宋以前许多已经亡佚的本草资料;具有很高的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17、而且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的宝贵文献,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41【宋代宋代】v1国家药局的设立:国家药局的设立:v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v2其它:其它:v“秋石”是从人尿中提取的性激素制剂,它的制备方法最早见于苏沈良方;v宋代用升华法制取龙脑、樟脑,蒸馏法制酒等,皆反映出这一时期中药制剂所取得的成就。42【金元时期金元时期】v1金元两代没有出现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金元两代没有出现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v这一时期的本草,一般出自医家之手,内容简要,具有明显的临床药物学特征。43v2金元时期本草的主要特点金元时期本草的主要特点v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

18、升降浮沉、归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为药物记述中的重要内容;v二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v这一努力的结果,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但其简单、机械的推理方式,又给本草学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44v3食疗专著食疗专著v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专著,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食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v4中外医药交流中外医药交流v元代中外医药交流更加广泛,在药物相互贸易中,政府还派遣人员去各国采购。阿拉伯人、法兰西人开始来华行医。回回药物院的建立,更促进了中国医药和阿拉伯医药的交流。45v国家药局:1076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

19、的熟药所,其后又发展为修合药所(后改名为“医药和剂局”)及出卖药所(后改名为“惠民局”)。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46(六)明代(公元(六)明代(公元13681644年)年)1代表作代表作:本草纲目v作作 者者:李时珍。v成书年代成书年代:初稿1578年,定稿1592年, 出版1596年。v载药数目载药数目:1892种(新增374种)。47v主要内容和体例主要内容和体例:v全书52卷,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v各论分16部,按照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的方法,基本上符合进化论的

20、观点,因而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48v主要成就和贡献主要成就和贡献:v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492专题本草专题本草v救荒本草救荒本草:朱橚撰,选择可供灾荒时食用之物414种,编成食疗专著。v滇南本草滇南本草:兰茂撰,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50v本草原始本草原始:李中立撰,偏重于生药学研究。v炮灸大法炮灸大法:缪希雍撰,是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v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辑复本:辑复本:卢复所辑神农本草经3卷,为该书现存最早的辑复本。51(七)清代(公元(七)清代(公元

21、16441911年)年)1清代本草研究的特色清代本草研究的特色v一是进一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v二是撷取本草纲目精粹,编撰成节要性本草。v三是从古代文献中重辑神农本草经; 或对本经进行注释发挥。v四是清代的大批草药专著,也为综合本草提供了新的内容。v五是清代专题类本草门类齐全,其中也不乏佳作。522代表作:代表作: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v作作 者者:赵学敏。v成书年代成书年代:1765年。v载药数目载药数目:载药921种,新增药物716种。53v主要成就主要成就:v补充了大量疗效确切的民间药、临床常用药、外来药,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内容。v对本草纲目已载药物治疗未备、根实未详者加以补充,错

22、误之处加以订正。v保存了大量今已散失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重要文献价值。54(八)民国时期(公元(八)民国时期(公元19111949年)年)v民国时期的药学特点主要表现为:民国时期的药学特点主要表现为:v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v随着中医学校的建立,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运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v本草学的现代研究开始起步,植物学、生物学工作者对确定中药品种及资料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55(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年10月以后)月以后)v1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v从1954年起,各地出版部门根据卫生

23、部的安排和建议,积极进行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v2当代本草学术成就。当代本草学术成就。v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 中药志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等。56v3政府组织各方面人员对中药资源的大规模调查。政府组织各方面人员对中药资源的大规模调查。v五十年代以来,政府先后三次组织各方面人员对中药资源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目前中药的总数达到12800余种。 v4中药的现代研究及分支学科的发展。中药的现代研究及分支学科的发展。v中药的现代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瞩目成就,并促进了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分支学科的发展。v5当代中药教育事业的振兴。当代中药教育事

24、业的振兴。57【复习自测题】v1简述历代代表性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58第二章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产地与采集59v【目的与要求】v 1熟悉道地药材的概念。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v 2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v【教学时间】 1学时。60v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天然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和贮存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采收对野生动、植物来说,还会破坏药材资源

25、,降低药材产量。61v神农本草经指出:“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v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中药的产地与采集,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药物的产地、采收与贮存方法的研究,是保证药材质量和保护药源的重要课题。62第一节第一节 产产 地地v1道地药材形成的原因?道地药材形成的原因?v(1)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状况:v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我国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而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63v(2)古代医药家的实践:v古代医药

26、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64v2道地药材的概念与确定:道地药材的概念与确定:v(1)道地药材:v 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v (是指某一特定产区出产的质量优秀,疗效显著,历史悠久的药材。)65v(2)道地药材的确定:v 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最重要的是长期临床实践的疗效。66v(3)常用道地药材:v四川:川连、川芎、川乌、川断、川贝等;v广东

27、:砂仁、广陈皮、广藿香、高良姜等;v河南: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v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v云南:三七、茯苓;v江苏:薄荷、苍术;v山东:阿胶;v宁夏:枸杞等等。67v3怎样正确对待道地药材?怎样正确对待道地药材?v(1)重视道地药材:v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开发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8v(2)发展道地药材:v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的日益增加,再加上很多药材的生产周期较长,产量有限,因此,单靠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已经无法满足药材需求。v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成为解决道地药材

28、不足的重要途径。69v(3)确保原有的疗效和质量:v道地药材是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人们遂贵东北人参;三七原产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后来居上,称为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v但应注意的是,在药材的引种或驯养工作中,必须确保该品种原有的性能和疗效。70第二节第二节 采采 集集v中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是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中药材的采集季节、时间和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71v北方药农谚语:“春采茵陈夏采蒿,知母黄芩全年刨,九月中旬摘菊花,十月上山采连翘。”v南方夏季来得早,故有“正月茵陈二月蒿,

29、三月蒿子当柴烧”的说法。721植物类药材的采收植物类药材的采收v(1)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或刚开花时采收。v如荆芥、益母草、紫苏等割取植物地上部分;v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带根全草入药,需连根拔起全株;v夜交藤、忍冬藤等茎叶同时入药的藤本植物,应在生长旺盛时割取;v夏枯草、薄荷等须用带叶花梢的更需适时采收。73v(2)叶类:v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v此时正当植物生长茂盛的阶段,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大青叶、荷叶、枇杷叶等。v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须在深秋初冬经霜后采集。74v(3)花类:v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由于花多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

30、采摘,采摘时间很重要。v若采收过迟,则易致花瓣脱落或变色,气味散失,影响质量,如菊花、旋覆花。v有些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槐花、辛夷;v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集。75v(4)果实和种子类:v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马兜铃。v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76v以种子入药的:v如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以待果实全部成熟后进行脱粒;v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熟果实;77v有些干果成熟后很快脱落,或果壳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白豆蔻、牵牛子等,最好在

31、开始成熟时采取;v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女贞子,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好。78v(5)根和根茎类:v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为佳。v认为春初“浸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浸润归流于下”,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这种认识是很正确的。79v早春二月,新芽未萌;深秋时节,多数植物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其营养物质多贮存于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此时采收质量好,产量高。v此外,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80v(6)树皮和根皮类:v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v此时植物生长旺盛,不仅质量较佳,而且树木枝干内浆汁丰富,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树皮

32、易于剥离。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应尽量避免伐树取皮或环剥树皮等简单方法,以保护药源。v至于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相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81v2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动物类药物的采收v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其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v如桑螵蛸、蜂巢应在秋季卵鞘、蜂巢形成后采集,并用开水煮烫以杀死虫卵,以免来年开春孵化成虫;v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v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v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82v3矿物类药物的采收矿物类药物的采收v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收。v正如本草蒙筌所说:“茎叶花实,

33、四季随宜,采未老枝茎,汁正充溢,摘将开花蕊,气尚包藏,实收已熟,味纯,叶采新生,力倍。入药诚妙,治病方灵。其诸玉石禽兽虫鱼,或取无时,或收按节,亦有深义,非为虚文,并各遵依,勿恣孟浪。”83【复习自测题】v1产地与采集与药效有何关系?v2何谓道地药材?怎样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v3分别写出根、全草、茎叶类药的采集季节。84第三章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85v【目的与要求】v 1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v 2熟悉火制法等常用炮制方法 。v 3了解其余炮制方法 。v【教学时间】 1学时。86v炮制:炮制:v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

34、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v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87v一般来讲,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讲究火候。v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v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而少数毒性和烈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88第一节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炮制的目的v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炮制目的;在炮制某一具体药物时,又往往具有几方面的目的。v总的来说,炮制目的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89v一、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一、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分等级v药

35、材采收、保存过程中,常混有泥土、杂质,或保留有非药用部分,必须经过纯净处理,挑拣修治,水洗清洁,才能使药物纯净,保证质量,以供药用。如石膏挑出沙石,茯苓去净泥土等。90v二、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二、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v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如片、段、丝、块等),称为“饮片”,以便于准确称量、计量,按处方调剂,同时增加药材与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便于制剂。91v三、干燥药材,利于贮藏三、干燥药材,利于贮藏v药材经晒干、阴干、烘干、炒制等炮制加热处理,使之干燥,并使所含酶类失去活性,防止霉变,便于保存,久不变质。v四、矫味、矫臭,便于服用四、矫

36、味、矫臭,便于服用v一些动物药及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药物,经过麸炒、酒制、醋制后、能起到矫味和矫臭的作用。92v五、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五、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药安全v对一些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毒性及其副作用,使之广泛用于临床,并确保安全用药。v附子、川乌、草乌、半夏、天南星等生用内服易于中毒,炮制后能降低其毒性。v巴豆泻下作用剧烈,宜压油取霜用。93v六、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六、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v1添加辅料的目的:v主要用于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对于液体辅料尤其如此。v 蜜炙百部、紫菀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v 酒

37、炒川芎、当归能增强温经活血作用;v 如 醋炒玄胡、香附能增强止痛作用;v 姜汁炙川连、竹茹能增强止呕作用;v 牛胆汁制南星能增强熄风止痉作用。94v2不加辅料的其他炮制方法,也能增强药物的作用。v 如明矾煅为枯矾,可增强燥湿、收敛作用;槐花炒制,能增强止血作用。 95v七、改变药物的性能,扩大应用范围七、改变药物的性能,扩大应用范围v1药物的某些性味功效,在某种条件下不一定适应临床应用的需要,但经过炮制的处理,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以适应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的需要。v 生地黄甘苦寒之品,长于清热凉血;v 熟地黄其性微温,而以补血见长;v如 生姜煨熟减其发散力,增强温中之效;v 生何首

38、乌补益力弱,泻下通便;v 制何首乌失去泻下作用而专补肝肾等。96v2再者,由于每一单味药物往往具有多种功效。这些互不相同的功效,有时不能全部适用于某一临床证情。v如麻黄具有辛温发汗解表和平喘之咳等功效,对于风寒表实而见咳喘者,可全面发挥其功效;对于热壅于肺,汗出而咳喘者,其温散发汗作用,显然不利于病情,若通过炮制以蜜炙麻黄入药,则辛温发汗之力受到制约,而平喘止咳之力增强,宜用于喘咳之证。97v八、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八、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v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在特定脏腑经络中发挥治疗作用。如本草蒙筌谓“入盐走肾脏”、“用醋注肝经”即是此意。v如知母、黄柏、杜仲经盐炒后,可增强入肾经作用

39、;v如柴胡、香附、青皮经醋炒后,增强入肝经的作用,便于临床定向选择用药。98第二节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炮制的方法v一、修治一、修治v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为进一步的加工贮存、调剂和临床用药做好准备。v 1纯净处理纯净处理v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v如捡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枇杷叶、石苇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等。99v2粉碎处理粉碎处理v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v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v 川贝母捣粉便于吞服;v 水牛角、羚羊角鎊成薄片,或锉成粉末等。100v3切制处理切

40、制处理v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其它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需要,切片有很多规格。如:v 天麻、槟榔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v 黄芪、鸡血藤切斜片;桑白皮、枇杷叶宜切丝;v 白茅根、麻黄铡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块。101v二、水制二、水制v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v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软化药材以便于切制和调整药性。v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v主要内容如下:102v1漂洗漂洗v(1)洗:)洗:是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除少数易溶,或不易干燥的花、叶、果及肉类药材外,大

41、多需要淘洗。v(2)漂:)漂:是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v如将昆布、海藻、盐附子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以利于服用。103v2浸泡浸泡 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v(1)浸:)浸:将质地松软或经水泡易损失有效成分的药物,置于水中浸湿立即取出,称为“浸”,又称“沾水”。v(2)泡:)泡:将药物置于清水或辅料药液中,使水分渗入,药材软化,便于切制,或用以除去药物的毒质及非药用部分,称为“泡”。v如用白矾水浸泡半夏、天南星。v 用胆巴水浸泡附子等。104v操作时要根据浸泡的目的、季节、气温的不同

42、,掌握浸泡时间及搅拌和换水次数,以免药材腐烂变质影响药效。105v3闷润闷润 v又称闷或伏。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晾润、浸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v如淋润荆芥,泡润槟榔,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朴,伏润天麻,盖润大黄等。v4喷洒喷洒 v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106v5水飞水飞 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v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大量生产则用球磨机研磨,再加入多量的水,

43、较粗的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飞再研,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v目的:在于此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水飞法常用于矿物类,贝甲类药物的制粉。如飞朱砂、飞炉甘石、飞雄黄。107v三、火制三、火制v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v本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炮制方法,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v其主要内容如下: 108v1炒炒 v将药物置锅中加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取出。v分为清炒法和拌固体辅料炒法两种。v(1)清炒法v根据“火候”大小可分为:炒黄、炒焦、炒炭三种。109v(1)炒黄: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物固有的气味为度。如炒牛蒡子、

44、炒苏子。v(2)炒焦: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内部淡黄为度,如焦山植、焦白术、焦麦芽等。v(3)炒炭: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为度,即“存性”。如艾叶炭、地榆炭、姜炭等。药材炒制后要洒水,以免复燃。110v炒黄、炒焦:能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物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v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止泻之功。111v(2)拌固体辅料炒法v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效。v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斑蝥等。v与砂或滑石粉、蛤粉同炒的方法习称烫,药物受热均匀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或便于服用,如砂炒穿山甲,蛤粉炒阿胶等。112v2炙

45、炙 v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炙可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v液体辅料:通常使用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如蜜炙黄芪、蜜炙甘草、酒炙川芎、醋炙香附、盐水炙杜仲等。v附附 炒法与炙法的区别:炒法是直接将药物放锅内炒黄、炒焦、炒炭或加固体辅料拌炒;炙法则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113v3烫烫 v先在锅内加热中间物体(加砂石、滑石、蛤粉等),温度可达150300,用以烫炙药物,使其受热均匀,膨胀松脆,不能焦枯,烫毕,筛去中间物体,至冷即得。v如滑石粉烫制刺猾皮,砂烫穿山甲,蛤粉烫阿胶珠等。114v4煅煅 v将药材用猛火

46、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煅法有明煅与密闭煅或焖煅的不同。v明煅直接煅:直接将药物放炉火上或容器内而不密闭加热者,称为明煅,此法多用于矿物药或动物甲壳类药,如煅牡蛎、煅石膏等。v密闭煅或焖煅间接煅:将药材置于耐火的密闭容器内加热煅烧者,称为密闭煅烧或焖煅,本法适用于质地轻松、可炭化的药材,如煅血余炭、煅棕榈炭。115v5煨煨 v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称为煨法。v分类:以面糊包裹者,称为面裹煨;以湿草纸包裹者,称纸裹煨;以草纸分层隔开者,称隔纸煨;将药材直接埋入火灰中,使其高热发泡者,称为直接煨。v目的:是除去药

47、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以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增强疗效。如煨肉豆蔻、煨木香、煨生姜、煨葛根等。v6烘焙烘焙 v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叫烘焙。116v四、水火共制四、水火共制v这类炮制方法是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有些药物还必须加入其他辅料进行炮制。v常见的水火共制包括蒸、煮、潬、淬等。v1煮煮 v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它可减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附加成分,增强药物的疗效。v它又分不留残液煮法,如醋煮芫花、狼毒至醋液吸尽为度。v弃残液煮法,即将药物与辅料溶液共煮一定时间后把药物捞出,弃除剩余液体,如姜矾煮半夏。 117v2蒸蒸 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v不加

48、辅料者,称为清蒸;加辅料者,称为辅料蒸。v目的在于改变或增强药物的性能,降低药物的毒性。v加热的时间,视炮制的目的而定。v如改变药物性味功效者,宜久蒸或反复蒸晒,如蒸制熟地、何首乌;v为使药材软化,以便于切制者,以变软透心为度,如蒸茯苓、厚朴;v为便于干燥或杀死虫卵,以利于保存,加热蒸至“园气”,即可取出晒干,如蒸银杏、女贞子、桑螵蛸。118v3炖炖 是将药物置于钢罐中或搪瓷器皿中,同时加入一定的液体辅料,盖严后,放入水锅中炖一定时间。v优点:不致使药效走失、辅料挥发掉,如炖制熟地黄及黄精等。v4潬潬 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药物的干燥处

49、理。如潬杏仁、桃仁以去皮;潬马齿苋、天门冬以便于晒干贮存。119v5淬淬 v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被其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如醋淬自然铜、鳖甲,黄连煮汁淬炉甘石等。120v五、其他制法五、其他制法v1制霜制霜 v包括药物榨取油质之残渣,如巴豆霜、千金子霜;v多种成分药液渗出的结晶,如将皮硝纳入西瓜中渗出的结晶,即西瓜霜;v药物经过煮提后剩下的残渣研细,如鹿角霜。v2发酵发酵 v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利用霉菌使其发泡、生霉,并改变原药的药性,以生产新药的方法,称为发酵法。如神曲、淡豆豉。121v3发芽发芽 将具有发芽

50、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萌发幼芽,称为发芽。如谷芽、麦芽、大豆黄卷等。v3精制精制 多为水溶性天然结晶药物,先经过水溶除去杂质,再经浓缩、静置后析出结晶即成。如由朴硝精制成芒硝、元明粉。v4药拌药拌 药物中加入其他辅料拌染而成,如朱砂拌茯神、砂仁拌熟地。122【复习自测题】v1何谓炮制?举例说明炮制的目的。v2现代炮制法分几大类?每一类包括哪几种方法?123第四章第四章 药性理论药性理论v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v概概 述述v第一节第一节 四四 气气v第二节第二节 五五 味味v第三节第三节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v第四节第四节 归归 经经v第五节第五节 毒毒 性性124【

51、目的与要求】v 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v 2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v 3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 125v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v5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26v 6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v 7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v【教学时间】 v 3学时。127概概 述述v 1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药

52、治病的基本原理v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扶正祛邪,消除病因,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128v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称之为药物的偏性。v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即“以偏纠偏”。129v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盛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130v2中药的作用中药的作用v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v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v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v二者

53、是有区别的。131区别:v副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v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与人的体质因素等也有密切关系。132v充分而正确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这是临床用药的一条基本原则。133v3中药的性能与性状中药的性能与性状v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v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34v性能:是对中药

54、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v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135第一节第一节 四四 气气v 1四气的含义四气的含义v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v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则是首先由本经提出的。136v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v温热属阳,寒凉属阴。v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v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

55、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137v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如党参、山药、甘草等。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v(平应入性?一直有争议,但从文献记载或临床实践来看,平性是客观存在的,故平应入性。)138v2四气的确定及作用四气的确定及作用v(1)四气的确定)四气的确定v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139药性的确定:v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

56、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v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140v(2)四气的作用)四气的作用v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v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暖肝散结、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141v3四气的意义四气的意义v(1)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不得违反。v本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v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

57、热之,热者寒之.”v 指出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系。142v(2)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病,则必然会加重病情。v(3)如果当用热药而用温药,或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v反之,当用温药反用热药,或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病轻药重,易伤阴或伤阳。143v(4)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热并用。v(5)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v(6)“寒无犯寒”、“热无犯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使用寒热药物时,还应注意季节变化对药物的影响。144第二节第二节 五五 味味v 1五味的含义五味的含义v是

58、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药味。v此外还有淡味、涩味。v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145v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v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1462五味的确定五味的确定v(1)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v 即口尝。v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瓜之酸,芒硝、海藻之咸等。147v(2)后来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v因此,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148v(3)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

59、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149确定味的主要依据:v是药物的滋味,是药物的作用。v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150v3五味的作用五味的作用v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同时还论述了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的损害。v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作用作了进一步补充发挥,综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分述如下:151v 辛:辛:能散、能行、(能润),v 有发散、行气行血、润养作用。v发散外感

60、表证(薄荷);v行气气滞证(橘皮);v活血血瘀证(川芎);v润养润肺(款冬花)、滋肾(菟丝子)v开窍闭证,湿浊证(麝香)。 152v 甘:甘:能补、能和、能缓,v 有补益、和中和药、缓急作用。v 补益虚证(人参); v 调和药性用在复方中(甘草);v 缓和毒性配有毒药物(大枣);v 缓急止痛拘急疼痛证(芍药)。153v 酸:酸:能收、能涩,v 有收敛固涩作用。v 收敛固涩滑脱不禁证(五味子)v 生津止渴津伤口渴(乌梅)。v(附:涩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相似)154v 苦:苦:能泄、能燥、能坚,v 有清泄,降泄,通泄,燥湿,坚阴作用。v 清泄火热火热证(栀子);v 泄 降泄气逆气逆证(杏仁);v

61、通泄大便便秘证(大黄); 155v燥湿寒湿证(苍术);v 湿热证(黄连);v v泻火坚阴阴虚火旺证(黄柏)。156v能坚:“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v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v后世举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亢盛的痿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以“泻火坚阴”之理解释之。v而泻火与存阴乃属因果关系,故“存阴”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因而“苦能坚阴”实与“苦能清泄”直接相关。157v 咸:咸:能软、能下,v 有软坚和泻下作用。v 软坚散结瘰疬,瘿瘤(海藻);v 泻下通便便秘证(芒硝)。v v 另咸味尚有引药入肾和补肾作用;v 催吐作用,如盐汤探吐。158v 淡:淡

62、:能渗、能利,v 有渗湿利水作用。v 淡渗利水水肿、小便不利v (茯苓)159v4性味合参性味合参v(1)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v(2)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气味不同,作用有别。v如辛温药物大都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甘温之品则多具补气助阳之功。160v(3)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v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v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161v(4)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v如黄连、生地黄均

63、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v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v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主治虚热证。162v(5)一药兼有数味者,则代表其治疗范围的扩大。163v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164第三节第三节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v 1升降浮沉的含义升降浮沉的含义v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v 升上升提举(向上)v 降下达降逆(向下)v 浮向外发散(向外)v 沉收敛固藏(向内)v 泄利二便(向下)。165v2药物升降浮沉趋向

64、性的认定药物升降浮沉趋向性的认定v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v 向上如呕吐、喘咳;v 向下如泄利、脱肛;v 向外如自汗、盗汗;v 向内如表证不解等。166v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了。1673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v(1)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v一般来说:v药性升浮多具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v药性沉降多具酸苦咸涩味和寒凉之性。v李时珍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即属此意。此“无”字,应理解为“多数不”。1

65、68v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v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169v(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v一般来讲:v花、叶、皮、枝等质轻药多升浮;v种子、果实、矿物等质重者多沉降。170v但也有例外:如v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v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升浮。v故前人谓:“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171v药性升降浮沉与质地的关系是前人根据用药经验归纳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纳并不完全。v因为两者之间并无本质联系,所以现代并不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判断或解释药性升降浮沉的根本依

66、据。172v(3)升降浮沉与炮制和配伍的关系)升降浮沉与炮制和配伍的关系v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配伍。v炮制:v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173v配伍:v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v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v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174v4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v一般来讲:v药性升浮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v药性沉降大多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175v

67、但是,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v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v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v 川芎“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等等。176v5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v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v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v顺病位,逆病势。177v(1)就病位而言:v 病位在上在表者宜升不宜降。v如外感风热用薄荷、菊花疏散;v 病位在下在里者宜降不宜升。v如大便秘结者用大黄、芒硝泻下。178v(2)就病势而言:v 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v如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当用半夏、生姜降

68、逆止呕;v 病势陷下者宜升不宜降。v如久泻、脱肛当用升麻、柴胡等益气升阳。179第四节第四节 归归 经经v 1归经的含义归经的含义v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v经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概称。v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主要对某一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180v2归经理论的形成归经理论的形成v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v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v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前人将这些认

69、识加以归纳,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181v3归经的依据归经的依据v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从药物的实际疗效观察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182(1)脏腑经络学说:v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因而与疾病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v如心主神志,当出现精神、思维、意识异常的证候表现。故昏迷、癫狂、痴呆、健忘等,可以推断为心的病变,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病变的药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镇惊安神的朱砂、补气益智的人参皆入心经。183v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故有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不同,经络辨证体系的形成早于脏腑辨证。因而历史上不同时期,

70、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或侧重于经络系统,或侧重于脏腑系统。这样一来,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所不同。184v如文献记载,羌活、泽泻皆归膀胱经。v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之证,其归膀胱经,是依据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v泽泻利水渗湿,其归膀胱经,指膀胱之腑。v羌活与泽泻,一为解表药,一为利水药,虽都归膀胱经,但包含意义不同。185v至于有的药物只归一经,有的药物则归数经,这正说明不同药物的作用范围有广、狭义之分。186(2)临床实践:v如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系统,临床上便出现了六经用药的归经方法。v而温病学派的兴起,又出现了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等。18

71、7(3)药物特性:v前人将药物所具有的形、色、气、味等特性,作为药物归经的依据之一。v其中尤以五味与归经关系密切,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但这种依据有其片面性,现今在制定药物的归经时,很少以此为据。1884归经的意义归经的意义v掌握归经,便于临床辨证用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v 肺热壅盛泻肺热(桑白皮、地骨皮);v 心火上炎泻心火(朱砂、丹参);v 肝火上炎泻肝火(龙胆草、夏枯草);v 胃火炽盛泻胃火(石膏、黄连)。189v掌握归经理论,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v 太阳经头痛羌活;v 阳明经头痛白芷;v 少阳经头痛柴胡;v 厥阴经头痛吴茱萸;v

72、 少阴经头痛细辛。190v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v如肺病而见脾虚者,每兼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而逐渐向愈。肝阳上亢往往由于肾阴不足,每以平肝潜阳药与滋补肾经药同用,是肝有所涵而虚阳自潜。191v运用归经理论,还必须结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才能做到全面准确。192第五节第五节 毒毒 性性v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v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v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认识中药的毒性,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掌握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193一、中药一、中药“毒毒”的概念的概念v1西汉以前,西汉以前,“毒药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看作

73、是一切药物的总称,毒性即偏性。总称,毒性即偏性。v古代毒药概念一方面反映了药食分离在认识上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笼统称为“毒药”。v周礼天官: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194v2东汉以后,东汉以后,“毒药毒药”主要是指对机体有主要是指对机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损害性的有毒之药。v东汉时代,本经提出了“有毒、无毒”的区分。”v内经七篇大论中,亦有大毒、常毒、小毒等论述。v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毒有大小”。195v从“毒药”连称到“有毒、无毒”的区分,反映了人们对毒性认识的进步。v东汉以后的本草著作对有毒药都标出其毒性。196v前人是以偏性的强弱来解

74、释有毒、无毒及毒性大小的。v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v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人参、艾叶、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v“所谓无毒,亦可伤人”、“药证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证,参茸亦毒。”即是此意。197v3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v毒性:一般是指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v毒药:一般是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198v剧毒药: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

75、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一是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v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199v二、中药毒性分级二、中药毒性分级v素问五常政大论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v神农本草经分为“有毒、无毒”两类;v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类;v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方法。200v三、怎样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三、怎样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v1首先,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v大多数中药品种是安全的,这是中药

76、的一大优势。201v2其次,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v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但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与认识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错误之处(如本经认为丹砂无毒,且列于上品药之首;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等。)202v3还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v认真总结经验,既要尊重文献记载,更要重视临床经验,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掌握中药的毒性。203v4还要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v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应特别注意。204v五、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五、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v1含生物碱类植物中毒v2含毒苷类植物中毒v3含毒性蛋白类植物中毒v4含萜类与内酯类植物中毒v5

77、其他有毒植物中毒v6动物性药物中毒v7矿物类药物中毒205v六、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六、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v 一是剂量过大,v 二是误服伪品,v 三是炮制不当,v 四是制剂服法不当,v 五是配伍不当。v因此,使用有毒药物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反应的发生。206v七、掌握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七、掌握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意义v1针对患者体质强弱、疾病部位的浅深,恰当选择药物,确定剂量。v因毒药的安全度小,要掌握其安全有效的剂量范围,并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尽量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207v2注意配伍禁忌、个体差异等因素。v3抓好药品鉴别,防止伪品混用,注意保管好剧

78、毒中药。208v4毒药虽易引起中毒反应,但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利用的一面。v(古今利用某些有毒药物治疗恶疮肿毒、疥癣、麻风、瘰疬瘿瘤、癌肿癥瘕等积累了大量经验,获得肯定疗效。)209v5掌握药物毒性及中毒后的表现,便于诊断中毒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210【复习自测题】v1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v2分别叙述四气五味的内容和作用,并举例说明性味合参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v3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是什么?v4为什么要掌握药物的归经?试述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v5简述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有哪些?211第五章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2

79、12v【目的与要求】v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v【教学时间】v1学时。213v临床使用中药不仅要掌握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内容),更要掌握中药应用的一般原则,即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用法等相关内容。学习和掌握这些原则,按照病情、药性和治疗要求予以正确应用,对于发挥药效和确保用药安全有着非常重要意义。214一、配伍的概念一、配伍的概念v配伍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和药物的药性特点,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有目的、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药物配合应用。215二、配伍内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二、配伍内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v1 1药物药物

80、“七情七情”的含义的含义v药物“七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v古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之为药物的“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2162 2药物药物“七情七情”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v(1)单行:v 是指用单味药治疗病情单一的疾病。v 即“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本草纲目序例)217v特点:针对性强,简便易行,主要适用于病情单纯或疾病轻浅者。v如清金散(黄芩),独参汤。v它符合简便廉验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广,临床也应大力提倡。218v(2)相须:v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v 即“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219v麻

81、黄、桂枝同用,能明显增强发汗解表作用;v金银花与连翘配合,可以显著增强清热解毒功效等等。v由此可见,相须药在以功效分类的中药学专著中,多属于同一章节。220v(3)相使:v 是指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v 即“相使者,我之佐使也。”221v如麻黄与杏仁配伍,麻黄宣肺平喘,杏仁止咳平喘,两药相合可以提高麻黄宣肺平喘功效;v由此可见,相使配伍的药物在中药学中多分属于不同章节,但功效上存在着某种联系。222v(4)相畏:v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v 即所谓“相畏者,受彼之制也。”v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82、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223v(5)相杀:v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v 即所谓“相杀者,制彼之毒也。”v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南星的毒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224 畏畏 半夏半夏 生姜生姜 杀杀v由此可见,相畏与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225v(6)相恶:v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v 即所谓“相恶者,夺我之能也。”v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226v(7)相反:v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v 即“相反

83、者,两不相合也。”v 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见用药禁忌)。2273 3配伍原则及临床意义配伍原则及临床意义v(1)相须、相使配伍,可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临床应该充分利用。v(2)相畏、相杀配伍,可相互制约,能减轻毒副作用,这是临床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应尽量考虑选用的配伍方法。v(3)相恶、相反配伍,药物之间相互拮抗,属配伍禁忌,原则上一般不宜同用或禁止使用。228v 除“七情”所总结的配伍用药规律外,两药合用,还可以产生与原有药物均不相同的功效。v 如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等等,都是前人用药经验的总结,也是七情配伍规律的发展,这些药物临床上统称为“药对”或“

84、对药”。229v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v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v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230【复习自测题】v1何谓药物七情?v2中药配伍“七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并举例说明。231第六章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用药禁忌232v【目的与要求】v 1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内容。v 2掌握“十八反”内容,熟悉“十九畏”内容。v【教学时间】v 0.5学时。233v 为确保药物疗效、安全用药、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

85、,必须注意用药禁忌。v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v 配伍禁忌v 证候禁忌v 妊娠禁忌v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234一、配伍禁忌一、配伍禁忌v1 1配伍禁忌的含义配伍禁忌的含义v是指某些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物的疗效,因而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使用。v即本经序例中指出的“勿用相恶、相反者。”235v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v因为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但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并非绝对禁忌。而“相反为害,甚于相恶”,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236v 2 2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v目前

86、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v(1)十八反:v五代后蜀韩保昇修订蜀本草时,首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恶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v今人所谓“十八反”之名,盖源于此。237v歌诀:v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v最早见于张子和的儒门事亲。v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238v(2)十九畏:v相畏为中药七情之一,内容亦如前述。v但从宋代开始,一些医药著作中,出现畏、恶、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与本经“相畏”的意义相悖。v作为配伍禁忌的“十九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87、提出的。239v歌诀:v“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2403 3怎样正确对待怎样正确对待“十八反十八反”、“十九畏十九畏”?v(1)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v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尚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痼疾。241v(2)由于十八反、十九畏牵涉的问题较多

88、,各地的实验条件和方法存在差异,使实验结果相差很大。简单的毒性试验大多得到负结果或互相矛盾的结果。早期的研究结果趋向于全盘否定;近年来,观察逐渐深入,“不宜轻易否定”的呼声渐高。242v(3)目前决定其取舍还为时过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v(4)凡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使用。243二、证候禁忌二、证候禁忌v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为“证候禁忌”。一般药物都有证候禁忌,其内容详见每味药物之下的“使用注意”。244 三、妊娠用药禁忌三、妊娠用药禁忌v1 1妊娠禁忌药的含义妊娠禁忌药的含义v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

89、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v这些药物主要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故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245v2 2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妊娠禁忌药的分类v古代对妊娠禁忌药主要提禁用与忌用,极少提慎用。v近代则多根据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慎用慎用与禁用禁用两大类。246v(1 1)慎用药)慎用药v 主要包括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及温里药中的部分药。v 活血祛瘀:如红花、桃仁等;v 行气破滞:如青皮、枳实等;v慎用药攻下积滞:如大黄、芒硝等;v 大辛大热:如乌头、附子等;v 滑利通泄:如木通、薏仁等。247v(2 2)禁用药)禁用药v 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

90、药。v 毒性强烈:如斑蝥、巴豆等;v 药性猛烈:如芫花、甘遂、大戟等;v禁用药v 破血逐瘀:如三棱、水蛭、虻虫等;v 芳香走窜:如麝香等。248v3 3妊娠禁忌药的使用原则妊娠禁忌药的使用原则v(1)总的说来,对于妊娠禁忌药,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可根据病情需要酌情使用。v(2)如孕妇患病非用不可,则应注意辨证准确,掌握好剂量与疗程,并通过恰当的炮制和配伍,尽量减轻药物对妊娠的危害,做到用药有效而安全。249四、服药饮食禁忌四、服药饮食禁忌v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忌口。v包括病证食忌、服药食忌病证食忌、服药食忌两方面。250v1 1病证食忌病证食忌

91、v病证食忌是指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病情的性质忌食某些食物,以利于疾病早日痊愈。v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251v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v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v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v脾胃虚弱应忌食油炸粘腻、不易消化食物;v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等等。252v2 2服药食忌服药食忌v服药食忌是指服某些药时,不可同时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疗效,甚或发生毒性反应。v古代文献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

92、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等等,指出服用某些药物时不可同食某些食物。253【复习自测题】v1何谓十八反?如何正确对待?v2何谓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忌药分几类?254第七章第七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中药的剂量与用法255v【目的要求】v1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v2熟悉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v【教学时间】v 1学时。256第一节第一节 剂剂 量量v1剂量的含义剂量的含义v 剂量是指药物的用量。v 一般是指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即干燥后的生药,在汤剂中的用量)。v 中药常用剂量5-10g,部分药用量较大15-30g

93、,鲜品30-60g;257v2剂量的表示剂量的表示v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v重量(斤、两、钱、分、厘等)v度量(尺、寸)、容量(斗、升、合)v数量(枚、条、片、个、团)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v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的“刀圭”、“方寸匕”、“撮”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258v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v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v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g)。259v16进位制与公制之间的换算:应熟悉v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近似值进行

94、换算:v 一两(16进位制)30g,v 一钱3g,v 一分0.3g,v 一厘0.03g。260v3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v 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运用的需要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v 另外,还应考虑到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261(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v药材质量药材质量:v 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宜小;v 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262v药材质地药材质地:v 花叶类用量宜轻(一般310g)v 金石贝壳类用量宜重(一般1030g)v 鲜品用量宜大(一般3060g)v 干品用量当小(

95、一般912g)263v药物性味药物性味:v 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用量可稍重;v 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用量则宜轻。264v有毒无毒有毒无毒:v 无毒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v 有毒者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265(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v剂型:剂型:v 多数药物入汤剂时用量为重,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v 入丸、散剂时用量较小。266v方药配伍:方药配伍:v一般药物单味用时用量较大;v 入复方时用量略小。v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用量较大;v 作辅药时较小。267v用药目的:用药目的:v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v如槟

96、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268(3)患者与剂量的关系)患者与剂量的关系v年龄年龄:v 小儿、老人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有所不同。v 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岁以上的可按成人量减半用。269v性别:性别:v 对于一般药物,男女用量区别不大。v 但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270v体质强弱:体质强弱:v 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v 体质虚弱者用量宜轻,即使是用补益药,也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虚不受补。271v病程长短的病程长短的不同不同:v 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用量可稍重;v 久病多体虚,用量宜轻

97、。272v病势轻重的病势轻重的不同不同:v 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v 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v 如病重药轻,犹如杯水车薪,药不能控制病势;v 若病轻药重,诛伐太过,药物也会损伤正气。273v职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职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差异:v如体力劳动者腠理一般较脑力劳动者的致密。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对体力劳动者用量可较脑力劳动者稍重一些。274(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v夏季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用量宜小,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v冬季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用量宜重,苦寒降火药用量宜轻。275第二节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中药的用法v 用法,指中药的应用方法,内容十分广泛。v 这里主要介绍

98、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不同剂型的服药方法。276一、汤剂的煎煮方法一、汤剂的煎煮方法v中药的疗效除与剂型的类别有关外,还与制剂工艺有着密切关系。v由于汤剂是临床应用中药最常采用的剂型,并且大多由病家自制,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医生应将汤剂的正确煎煮法向病家交待清楚。277v1煎药器具煎药器具v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v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v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v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278v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v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v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

99、煎煮中药。279v3加水量加水量v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v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280v4煎前浸泡煎前浸泡v多数药物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v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281v5煎煮火候及时间煎煮火候及时间v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v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煎煮,迅速煮沸,然后煎35分钟左右即可。v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282v6榨渣取汁榨渣取汁v汤剂煎好后应榨渣取汁。v7煎煮次数煎煮次数v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283v8入药方法(特殊煎法)入

100、药方法(特殊煎法)v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284(1)先煎)先煎:v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如磁石、龙骨、牡蛎等。v某些有毒药:经久煎可降低或消除毒烈之性,也宜先煎。如乌头、附子等。285(2)后下)后下:v气味芳香药物:高温久煎可使其挥发油散失而降低药效,入药宜后下,如薄荷、砂仁等。v有些药物经高温煎煮,有效成分易被破坏而使药效降低者,如钩藤。286(3)包煎)包煎:(用纱布包裹入煎剂)v药材质地过轻者,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如蒲黄、海金沙等。v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液质

101、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者:如车前子。v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者:如辛夷、旋覆花等。287(4)单煎(另炖)单煎(另炖):v某些贵重药物,为避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宜单独煎煮。v如人参、西洋参等。288(5)烊化(溶化)烊化(溶化):v胶类药物,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v如阿胶、鹿角胶等。289(6)泡服(焗服):)泡服(焗服):v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的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焖润,半小时后去渣服用。v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290(7)冲服)冲服:v某些贵重药,常研细末或

102、制成散剂,直接冲服。如麝香、牛黄等v入水即化的药及汁液性药,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如芒硝、竹沥等。291二、服药方法二、服药方法v口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v口服给药的效果,除受到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服药的多少及服药的冷热等服药方法有关。2921服药时间服药时间:v适时服药也是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代医家对此甚为重视。293v 清晨:清晨:v清晨空腹时,因胃及十二指肠内均无食物,所服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v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294v 饭前饭前:v饭前服用,胃中空

103、虚,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v如驱虫药、攻下药、补益药及其它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均宜饭前服用。295v 饭后:饭后:v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合,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v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挥药效。296v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297v 特定时间:特定时间:v安神药:宜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v缓下药:宜睡前服,以便翌日清晨排v 便;v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药;v急性病:不拘时服。2982服药多少服药多少:v一般疾病,多每日一剂,分二服或三服。v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299v 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服药应适可而止。v 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3003服药冷热服药冷热:v(1)汤剂:一般宜温服。v(2)丸剂、散剂、膏剂、冲剂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宜用温开水送服。301【复习自测题】v1哪些(类)药物入煎剂时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 3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