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弊端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2MB
约14页
文档ID:588189722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弊端_第1页
1/14

亚当·斯密1 人物简介人物简介亚当亚当·斯密(斯密(1723~~1790年)年)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2 主要著作主要著作3 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4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理论5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理论6 劳动分工的弊端劳动分工的弊端7 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伟大理论贡献在于指出,分工的不断深化、细化乃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但作为一位伟人,斯密也十分冷静地指出,基于细密分工的现代经济体系会对人性造成负面影响:“人们的思想受到束缚,以致缺乏高瞻远瞩的能力;教育被轻视,至少被忽视;勇气几乎完全消沉斯密郑重提请世人:“如何补救这些缺点,是值得认真注意的事  斯密恐怕想不到的是,两百年后,全球性分工体系中竟然孕育出富士康这样的商业怪胎分工对人性的损害在它的成功神话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8  斯密早就指出了过分的分工可能制造血汗工厂:“在分工达到极点的时候,每个人只做一种简单工作,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这个工作上,除和这工作直接有关系的思想外,他头脑中没有别的……当一个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只扣针的十七分之一或一只扣钮的十八分之一的时候,见识必然更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切商业国,下层阶级人民都非常愚笨富士康之类企业中劳工的心智恐怕正是如此他们不知道自己服务的流水线究竟在干什么,生产过程完全丧失了精神性他们仅仅为了完成指标而工作,心智因此而日趋退化,最终退化成纯粹的血汗载体,而不再是完整的人 这样的分工全球化,还造就了富士康畸形的企业规模,而企业一旦达到这种规模,与员工的关系必然是扭曲的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9  在全球化分工体系中,全球众多企业、不同产品对同一个元部件的生产,倾向于集中到同一家企业生产,由此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规模经济富士康就是这一经济规律的产物由此,富士康的规模达到吓人地步,几十万人聚集在几平方公里的厂区工作而且,工作流程是高度同质化的,员工也是整齐划一的这本身就是一幅可怕的图景 而企业达到这个规模,其管理必然走向畸形管理的有效性受管理对象之规模的制约,一个人所能管理的下属的数量是有限的随着劳工规模增大,企业内部的层级必然增多据说,在富士康内部,行政级别从线长、组长、课长、副理、经理、协理到副总经理、总经理、副总裁、总裁,技术职称从技师一级到十二级举例来说,一个300多人的车间内有主任、科长、班长、组长四个层级。

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10 管理层级增多的必然结果是,高层控制员工的效力递减作为应对措施,高层倾向于实行军事化管理郭台铭成功的经验正是集权主义只有这样的管理模式能让投资人、高级管理层相信自己对底层仍有控制权事实也确实如此不过,由此也就难以避免中间管理层滥用权力的现象中间管理层被高层授予巨大权力,他们却没有高层的责任心,他们面对的又是整齐划一的员工凡此种种让他们的精神趋向败坏而滥用权力而高层将发现,只有一个败坏的、滥用权力的中层,才可以维持集权主义的控制链条这个中间层制造的冷暴力,乃是维持这个恐龙级企业正常运转的真正支柱 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11 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准确地说是企业文化虚无甚至是反文化)形成之后,企业决不可能依靠员工的创造性来提高效率它的全部效率只能来自对劳动力成本的控制如此一来,富士康这些年只在获得财务意义上的利润,而没有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因为效率唯一真实的来源是人的创造性,而只有自由的、完整的人才可能有创造性富士康之类血汗工厂患上廉价劳动力依赖症,在竞争压力下,唯有通过强化对劳工的榨取强度,维持自身庞大而始终充满危机的生存。

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12 这就是全球化的出人意料的黑暗面:在富裕经济体,经济活动更多依赖创造性,因为人们摆脱了流水线的控制而获得更多自由,但支持这种自由的却是边缘经济体的血汗工厂一个世界的企业用花花绿绿的产品炫耀自己的创造性,为这些企业代工的另一个世界的企业则在拼命压榨员工全世界的高科技企业争相向富士康下订单,因为它对工人进行最严酷的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人力成本最低全球化确实给边缘经济体的穷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确实提升了全球经济的效率,但这种效率在很多时候经是由边缘经济体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的返祖来实现的起斯密于地下,看到此情此景,是否会比晚年修订《道德情感论》时更为悲观? 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富士康现象背后的血汗全球化!13 计算机卓越12-01鲁庆贺14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