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87.50KB
约34页
文档ID:588158656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_第1页
1/34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复习复习:什么是铸造?将熔化的金属液(铸铁、钢、有色金属)浇注到铸型(砂型、金属型、陶瓷型等),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一定形状的零件或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称为铸造铸造获得的毛坯或零件称为铸件铸造的用途:机座、床身、机床工作台、齿轮、皮带轮、汽车配件、各种五金配件、铸铁(铝)锅等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铸造的分类: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特种铸造:凡不同于砂型铸造的所有铸造方法,统称为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熔模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本次课学习内容一、压铸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二、压铸件的工艺性三、压铸合金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第一章第一章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 一般认为最早的压铸机械出现在19世纪初期,当时广泛用于压铸印刷用的铅字至19世纪中叶已有专利提出 当前国外压铸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压铸机向系列化、大型化及自动化发展;计算机在压铸生产中应用日益增多;压铸工艺不断采用新技术以及开展延长压铸模服役寿命研究等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压力铸造在我国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在工业上大量生产压铸件始于20世纪50年代,即1958年以后。

在汽车、电工和仪表行业中大批量生产压铸件,从此压铸工艺得到迅速发展在这以后的10年中,我国的压铸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自行设计制造了压铸模,除掌握了常规压铸生产工艺外,尚对一些新工艺,如真空压铸和黑色合金压铸进行了探讨,压铸件的应用范围扩展到农机、机床、办公用具、军工等领域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压铸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已自行设计和制造出成系列的性能良好的压铸机国产压铸机从一般小型到5000kN(500T)、6300kN、8000kN、l0000kN、12500kN及16000kN的大型压铸机均有生产,并且20000~30000kN的压铸机也已研制成功和批量生产,这标志着我国大型压铸机的设计、制造技术已具备国际水平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已建立了自己的压铸技术队伍,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压铸技术人才,已有能力在压铸技术与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开拓性的工作近年来,压铸的飞速发展得力于汽车和摩托车、电子通信、家用电器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这几个行业是压铸件的主要用户迄今,我国压铸技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正在稳步发展之中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1.2压铸工艺过程—由压铸机来完成热压室压铸机压铸过程a)合模状态 b)压射 c)压射冲头回程→开模→推出压铸件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立式冷压室压铸机压铸过程 a)合模→熔融合金浇入压室 b)压射→反料冲头下退→充填型腔 c)压射冲头回程→反料冲头上升推出余料 d)开模→推出压铸件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卧式冷压室压铸机压铸过程 a)合模→熔融合金浇入压室 b)压射→熔融合金充填型腔 c)开模→冲头推出余料 d)推出压铸件→冲头复位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压铸过程 冲头上压式: a)熔融合金浇入压室 b)合模→压射c)开模→冲头上升 d)推出压铸件→冲头复位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压铸过程 冲头下压式: a)熔融合金浇入压室 b)合模→压射c)开模→冲头上升 d)推出压铸件→冲头复位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1.3 压铸工艺原理 从本质上来说,压铸过程与其他各种铸造过程一样都是液态合金的流动与传热过程和凝固过程,也就是动量传递、质量传递和能量传递过程及相变过程,都是基本物理过程,都遵循自然界中关于物质运动的动量守恒原理、质量守恒原理和能量守恒原理及相变原理。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压铸过程是在高压、高速条件下进行的,使得液态合金充填型腔时的形态与其他铸造方法的充填形态具有很大的差别,因而理解压力和速度在压铸过程中的作用和变化,对液态合金流动(充填)形态的影响是必要的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压铸压力是压铸过程中的主要参数之一,通常用压射力和压射比压来表示 (1)压射力—压射力可分为充填压射力和增压压射力 充填压射力指充填过程中的压射力 Fy=pgAD 式中:Fy—充填压射力,kN; pg—压铸机液压系统的管路工作压力,kPa; AD—压铸机压射缸活塞截面积,m2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增压压射力则是指增压阶段的压射力 Fyz=pgzAD 式中: Fyz—增压压射力,kN; pgz—压铸机压射缸内增压后的液压压力,kPa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2)压射比压 压射比压是指压室内与压射冲头接触的金属液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其亦可分为压射比压和增压比压。

充填时的比压称为压射比压 pb = Fy/Ac 式中 pb—压射比压,kPa; Fy—充填压射力,kN; Ac—压射冲头截面积,m2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增压时的比压则叫做增压比压 pbz = Fyz/Ac 式中 pbz—增压比压,kPa; Fyz—增压压射力,kN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压铸过程中,作用在液态金属上的压射比压并非是一个常数,压铸过程中,作用在液态金属上的压射比压并非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压铸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变化通常,压铸过程中液态金而是随着压铸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变化通常,压铸过程中液态金属在压室与压铸模中的运动可分成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液态金属属在压室与压铸模中的运动可分成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液态金属所受压力所受压力(比压比压)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图图1-5 1-5 压铸过程不同阶段作用在液态金属液压铸过程不同阶段作用在液态金属液上的压力示意图上的压力示意图p-p-压射压力;压射压力;s-s-冲头移动距离;冲头移动距离;t-t-时间时间a→ba→b封口;封口;b→cb→c堆积;堆积;c→dc→d充填;充填;d→ed→e压实压实阶段Ⅰ:慢速封孔阶段。

阶段Ⅱ:合金液堆聚阶段 阶段Ⅲ:充填阶段 阶段Ⅳ:增压-保压阶段(亦称压实阶段)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压铸速度(速率)是压铸工艺中另一个主要参数,压铸速度又有压射速度与充填(充型)速度两个不同的概念压射速度是指压室内压射冲头的推进速度,而充填速度指的则是内浇口处液态合金的流动速率,即内浇口速度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1.3.2液态合金流动(充填)形态有关理论 压铸过程中,液态合金充填型腔时的流动(充填)形态是非常复杂的,涉及流体力学、传热学和热力学等多学科理论问题,且与诸如液态合金的密度、黏度、表面张力、凝固温度范状尺寸与位置、压射比压、压铸温度等液态合金的物理性质和压铸工艺参数有关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完整的充填理论早期典型的压铸充填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喷射充填理论是由弗洛梅尔(Frommer)于1932年提出的图1-6 喷射充填理论的流动形态示意图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2.2.全壁厚充填理论全壁厚充填理论全壁厚充填理论是勃兰特全壁厚充填理论是勃兰特(Brandt)(Brandt)于于19371937年提出的。

年提出的图1-7 全壁厚充填理论的流动形态示意图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三阶段充填理论是巴顿(Barton)在1944年提出的 第一阶段:液体合金以近似内浇口的形状进入型腔,首先冲击对面的型壁,并沿型壁向型腔四周扩展流向内浇口在合金流过的型壁上形成铸件的外壳,又称薄壳层 第二阶段:随后进入的液体合金进行薄壳层内空间的充填,直至充满 第三阶段:在型腔完全充满的同时,压力通过尚未凝固的中心部分作用在铸件上,型腔内的金属得到压实图图1-8 1-8 三阶段充填理论的流动形态示意图三阶段充填理论的流动形态示意图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以上就是早期的三种典型充填理论由于压铸充填过程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并且铸型是不透明的,因而直接观察铸型的充填形态极其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充填形态还与压射工艺参数、铸件和内浇口的形状以及内浇口截面积与型腔截面积之比、压铸合金的性能等因素有关因此,对充填理论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弗洛梅尔的充填理论为许多试验所证实,故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例如,柯斯特和戈林曾设计了一副形状和尺寸与勃兰特试验时相似的压型,其两侧镶以抗热玻璃,通过高速摄影拍下充填过程的流动形态,结果却与弗洛梅尔充填理论基本相符,从而否定了勃兰特理论。

他们认为勃兰特的错误结论是因试验时的失误造成的充填时,由于液态金属飞溅致使型腔内电触点过早地闭合,因而反映了偶然的不确实的情况实际上勃兰特的充填情况只有在低压力和低的合金温度下才有可能出现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科普夫(Kopf)曾在压铸机上安装测试仪器,通过示波器显示压铸过程中压力和速度的变化,并将其拍摄下来对示波器图像进行分析后,所得结论为:进入型腔内的液态合金的动能决定着充填形态如果内浇口处的液态合金的动能大于型腔内的流动阻力,则按弗洛梅尔理论充填;反之,则按勃兰特理论充填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现在人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认识液态合金充填过程对正确确定排气道的位置及基本压铸工艺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1.4压铸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压铸生产具有高速、高压、充填时间极短,并在高压状态下凝固成形的特点,因此压铸具有以下优点: (1)压铸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2)可以生产形状复杂、轮廓清晰、深腔薄壁的压铸件; (3)压铸件组织致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4)材料利用率高; (5)生产效率高,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6)经济效益好。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但是压铸生产也存在一些缺点: (1)压铸件易出现气孔和缩松;(2)不适合小批量生产;(3)模具的寿命低;(4)受压铸件结构和合金种类所限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压力铸造是近代发展较快的一种高效、少无切削的金属成型工艺方法由于压力铸造具有许多优点,这种工艺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中压铸件除用于汽车和摩托车、仪器仪表、工业电器外,还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农机、无线电、通信、机床、运输、造船、照相机、钟表、计算机、纺织器械等行业其中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业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汽车约占70%,摩托车约占10%目前生产的一些压铸零件最小的只有几克,最大的铝合金铸件质量达50kg,直径可达2m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压铸件的形状多种多样,大体上可以分为六类 ①圆盖类一表盖、机盖、底盘等 ②圆盘类—号盘座等 ③圆环类—接插件、轴承保持器、转向盘等 ④筒体类—凸缘外套、导管、壳体形状的罩壳、仪表盖、上盖、深腔仪表罩、照相机壳与盖、化油器等 ⑤多孔缸体、壳体类—汽缸体、汽缸盖及油泵体等多腔的结构较为复杂的壳体如汽车与摩托车的缸体、缸盖。

⑥特殊形状类一叶轮、喇叭、字体由筋条组成的装饰性压铸件等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作业:1.什么是压力铸造? 答:在高压作用下,将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模具型腔,并在压力状态下结晶凝固,获得铸件这种铸造方法称为压力铸造2.简述压铸工艺的基本过程 答: 压铸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分析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