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国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这就是国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气脉气脉”或或“文气文气”。文气贯注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文气贯注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情感浸透到文字感染力。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情感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选择优秀的古代诗文,多多诵读,中的表现。选择优秀的古代诗文,多多诵读,用心体会,自然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和气用心体会,自然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和气脉的流动。脉的流动。单元概述单元概述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指的是散文行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散文行与神,内在与
2、外在的相互关系和特征。作者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和特征。作者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1.领领会会作者关心国家的思想,了解作者借作者关心国家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2.提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运用的能力。3.学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六国论六国论苏洵苏洵精读作品精读作品作品赏析作品赏析姓名:苏洵,姓名:苏洵,字明允,字明允,号老号老泉,泉
3、,苏轼、苏辙之苏轼、苏辙之父父生卒年:生卒年:10091066所属朝代:北宋所属朝代:北宋所属文学时期:宋代文学所属文学时期:宋代文学所属流派:所属流派:三苏三苏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品:代表作品:权书权书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苏洵苏洵三苏像三苏像苏洵故居苏洵故居写作背景写作背景秦灭六国时间:秦灭六国时间:前前230年灭韩年灭韩前前225年灭魏年灭魏前前223年灭楚年灭楚前前222年灭赵、灭燕年灭赵、灭燕前前221年灭齐年灭齐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前前247年信陵
4、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前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
5、国用了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姓头上。国难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
6、,全落在百姓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苏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当头,矛盾尖锐,苏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用于讽喻宋王。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色?赏析指导赏析指导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作者开门开门见山
7、、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站稳了脚。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本文的语言除
8、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恰到好处。自主赏析作品自主赏析作品 伶伶官官传传序序 欧欧阳阳修修祭祭十十二二郎郎文文 韩
9、韩愈愈文文与与可可画画筼筼筜筜谷谷偃偃竹竹记记 苏苏轼轼伶伶官官传传序序 苏苏洵洵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年年),字永叔,字永叔,自号自号醉翁醉翁,晚年号六一,晚年号六一居士居士,谥号文忠,谥号文忠,世称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作品简介作品简介欧阳修纪念馆欧阳修纪念馆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中的中的伶官传伶官传所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
10、庄宗李所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存勖得天下而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微杜渐,励精图治。赏析指导赏析指导 本文的语言最突出的特色是抑扬顿挫的本文的语言最突出的特色是抑扬顿挫的笔法。以第三段为例,本段文字句式上有问笔法。以第三段为例,本段文字句式上有问句,有叹句,有骈句,有散句,有长句,有句,有叹句,有骈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读起来就有了抑扬顿挫的效果。从内短句,读起来就有
11、了抑扬顿挫的效果。从内容上看前一个大句子写的是容上看前一个大句子写的是“盛盛”后一个大后一个大句子写的是句子写的是“衰衰”,读是注意语气。,读是注意语气。 问句问句读上扬调,叹句读下降调。读上扬调,叹句读下降调。祭祭十十二二郎郎文文韩愈韩愈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字退之,“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倡导的古文运之首。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要新颖流畅
12、。作品简介作品简介韩愈书法韩愈书法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起,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
13、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已,因而写成此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身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赏析指导赏析指导(1)少年孤苦:吾少孤)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惟兄嫂是依零零丁孤苦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只影单两世一身,形只影单在孙惟汝,在在孙惟汝,在子惟吾子惟吾(2)为了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为了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视汝又四年
14、,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汝来省吾,止一岁吾去汴州,汝不果来吾去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汝又不果来(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牙齿动摇发苍苍,而牙齿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与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我自今年来,苍苍者与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
15、幸其成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2.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死的同时,还抒考作者在悲侄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发了哪些悲情?(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悲叹家族人丁不兴。(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悲叹自己仕途失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苏轼苏轼(苏轼(1037年年1月月8日日1101年年8月月24日),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世人称其为“苏东坡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放派词人代
16、表。作品简介作品简介苏轼像苏轼像文与可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文与可以,是苏轼的表兄。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人物。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一幅筼筜筼筜谷偃竹图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姿态横生的特点
17、的优秀散文。的优秀散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赏析指导赏析指导记叙了文与可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记叙了文与可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说明了他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说明了他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说明了他是个才情过人、无拘率直的人。说明了他是个才情过人、无拘率直的人。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以及睹物思人
18、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推荐赏析作品推荐赏析作品 狱中杂记狱中杂记方方苞苞陶庵梦忆序陶庵梦忆序张岱张岱方苞方苞康熙五十年(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因),方苞因南山集南山集案牵连入狱。案牵连入狱。南山集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方苞因著。方苞因南山集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入狱。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行步入狱。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行步
19、狱。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狱。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康熙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后入值南书房。康熙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后累官至礼部侍郎。本文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累官至礼部侍郎。本文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赏析指导赏析指导狱中杂记狱中杂记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水风景、工艺
20、书画等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绝妙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同时本书中含有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同时本书中含有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娱乐、戏曲、古董乐、戏曲、古董等的记录,因此也被研究明等的记录,因此也被研究明代物质文化的学者视为重要文献。代物质文化的学者视为重要文献。张张岱岱陶庵梦忆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著的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著的一部书,杂记他从前的种种见闻,
21、寄托作一部书,杂记他从前的种种见闻,寄托作者对于国破家亡的感慨。一书十分鲜明地者对于国破家亡的感慨。一书十分鲜明地体现了晚明小品文的特点,篇幅不长,但体现了晚明小品文的特点,篇幅不长,但写得精彩,文笔清新、流利,写人叙事,写得精彩,文笔清新、流利,写人叙事,娓娓道来,情趣盎然。娓娓道来,情趣盎然。整体感知整体感知陶庵梦忆陶庵梦忆既是一部个人的生活史,也既是一部个人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通过作者的经是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通过作者的经历和见闻,可见晚明时期江南生活特别是衣历和见闻,可见晚明时期江南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的各个方面。由于是苦难食住行、社会习俗的各个方面。由于
22、是苦难过后的追忆,作者不自觉地会过滤掉很多记过后的追忆,作者不自觉地会过滤掉很多记忆,只留下那些最为美好、值得留恋的东西。忆,只留下那些最为美好、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之感,寄托兴亡之叹。赏析指导赏析指导在书中,作者不时表达出忏悔之意,在书中,作者不时表达出忏悔之意,不过,该忏悔的不是他这样一位没有任何不过,该忏悔的不是他这样一位没有任何官阶的平民百姓,而应该是那些高高在上官阶的平民百姓,而应该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和显赫一时的权臣。从这个角度来的皇帝和显赫一时的权臣。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不仅是个人在忏悔,也
23、是在替一群看,他不仅是个人在忏悔,也是在替一群人进行忏悔,替一个王朝进行忏悔。人进行忏悔,替一个王朝进行忏悔。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散文的篇幅一般超过诗歌,容量较大,行散文的篇幅一般超过诗歌,容量较大,行文与结构的组织安排特别重要。为了让读者读文与结构的组织安排特别重要。为了让读者读之有味,易于理解,要讲究章法上的开合照应、之有味,易于理解,要讲究章法上的开合照应、衔接转换,行文的参差错落、起伏变化。散文衔接转换,行文的参差错落、起伏变化。散文除论说外,多数在结构上的特点是除论说外,多数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散散”,因,因为过于整齐集中,会显得呆板,失去自然之趣,为过于整齐集中,会显得呆板,失去自然之
24、趣,影响阅读时的从容自在。但影响阅读时的从容自在。但“散散”不是散漫杂不是散漫杂乱。无论结构是整是散,语气是急是缓,都要乱。无论结构是整是散,语气是急是缓,都要有气脉贯注其间,形成全篇的有机联系。有气脉贯注其间,形成全篇的有机联系。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字。(1)与()与()而不助五国也)而不助五国也(2)()()粮而景从)粮而景从(3)悉使()悉使()兵负草填之)兵负草填之(4)革灭()革灭()尽之标)尽之标(5)()()然自得)然自得()笑大方)笑大方(风景谈风景谈)嬴嬴赢赢羸羸殆殆怡怡贻贻2.翻译句子。翻译句子。(
25、1)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五战于秦。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于秦”在原句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2)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此得名也。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3)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理:道理,此处可理解为原因。事:做。理:道理,此处可理解为原因。事:做。人事:可理解为人事:可理解为“人为人为”。岂。岂哉:难道不哉:难道不是是吗?此处是用反语问
26、句的形式来抒发感吗?此处是用反语问句的形式来抒发感叹。叹。译作:兴盛和衰败的原因,虽然说是上天译作:兴盛和衰败的原因,虽然说是上天决定的,难道不也是人为造成的吗!决定的,难道不也是人为造成的吗!(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之所以之所以”,“之所以之所以者者”,都是都是“的原因的原因”的意思,的意思,“所以所以”前前的的“之之”字是结构助词,可有可无,不必字是结构助词,可有可无,不必解释。原:推究。之:代上一句讲的道理。解释。原:推究。之:代上一句讲的道理。译作:推究庄宗得天下的原因,和他译作:推究庄宗得天下的原因,和
27、他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3.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叙述中抒发悲情的?作者写此文不是在赞颂死者,而是在倾吐作者写此文不是在赞颂死者,而是在倾吐自己的悲痛心情。自己的悲痛心情。作者紧紧围绕叔侄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作者紧紧围绕叔侄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的生活琐事来写,充满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的生活琐事来写,充满生活气息,让人感到真实可信。生活气息,让人感到真实可信。但是作者又不是在纯粹的叙事,而是在叙但是作者又不是在纯粹的叙事,而是在叙事中,侧重书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使得叙事中,
28、侧重书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事抒情水乳交融。拓展阅读拓展阅读祭妹文祭妹文袁枚袁枚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是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当是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
29、义事;一日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古人节义事;一日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当分明记之。予
30、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
31、奶,仗汝扶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持;家中文墨,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碟,无所娱遣,汝来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碟,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
32、愕之事,聊资一欢。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兄归否?强应曰: 诺诺 。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已心知不详,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已辰时气绝。四肢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辰时气绝。四肢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也
33、。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乎?人乎?而竟已乎!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
34、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矿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呼哀哉!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