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造林区划和造林地第一第一节 造林区划造林区划•概念概念 造造林林区区划划是是在在全全面面地地、、综合合地地、、系系统地地研研究究分分析析影影响响林林业生生产发展展的的农业自自然然资源源和和社社会会经济条条件件的的基基础上上,,从从充充分分发挥森森林林效效益益的的目目的的出出发,,按按照照林林业发展展地地域域分分布布规律律,,进行行林林业生生产的的合合理理分分区区,,揭揭示示和和阐明明林林业生生产的的条条件件、、特特点点、、方方向向、、布布局局、、途途径径和和措措施施,,为因因地地制制宜宜地地指指导林林业生生产提提供供系系统的的资料料和和科学的科学的论证•林林业区划区划实行三行三级区划,有全国、省区划,有全国、省级、、县级区划,分区划,分别称一称一级、二、二级、三、三级区划区划•全国林全国林业区划中有区划中有8 8个一个一级区,区,5050个二个二级区区•8 8个一个一级区:区: ⅠⅠ、、东北用材、防北用材、防护林地区林地区 ⅡⅡ、蒙新防、蒙新防护林地区林地区 ⅢⅢ、黄土高原防、黄土高原防护林地区林地区 ⅣⅣ、、华北防北防护、用材林地区、用材林地区 ⅤⅤ、青藏高原寒漠非宜林地区、青藏高原寒漠非宜林地区 ⅥⅥ、西南高山峡谷防、西南高山峡谷防护、用材林地、用材林地区区 ⅦⅦ、南方用材、、南方用材、经济林地区林地区 ⅧⅧ、、华南南热带林保林保护地区地区 wang:中国林业区划•林林业规划划是是以以区区划划为依依据据,,按按国国民民经济的的需需要要和和可可能能所所制制定定的的发展展生生产的的长期期计划。
划•区划是区划是规划的基划的基础和依据,而和依据,而规划是区划是区划的划的发展和必然展和必然结果果 林业区划的主要内容一、一、农业自然自然资源和社会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概况和条件概况和 评述述•找出发展林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从而看出发展林业的方向来1. 1. 自自然然资源源 水、热、光、气、地质、地貌、土地、土壤、植被、动物等•自然自然资源:源: 地地带性性自自然然资源源 如如气象(温度 水 光照) 土壤 非地非地带性自然性自然资源源 如如地质 地貌 土地 地形•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 如水、热、光、气•环境条件: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没有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对生态因子给影响生物 如海拔 地质、地貌、地形(坡度、坡向 )植被2.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劳力、资金等非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装备以及国民经济总产值和结构等二、林二、林业资源源现状和分析状和分析(一)林(一)林业土地土地资源源•林业土地资源,包括林业用地面积和宜林荒地面积1.林业总产值及其构成。
2.有林地、宜林地面积,林业用地的分布和交通情况3.现有林业机构、组织和人员配备,经营管理情况包括抚育、改造、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4.历年来林业生产、采种、育苗、营林更新面积、木材生产情况包括商品材、自用材、薪炭材等的产量、产值5.历史来林业生产建设投入资金6.各种经济林产品、林副产品产量及产值(二)林分畜(二)林分畜积和和龄组蓄蓄积•林分总蓄积包括用用材材林林、、防防护林林、、薪薪炭炭林林、、疏疏林林和和农林林兼兼作作的蓄积,而四旁树木蓄积统计在四旁树中•龄组按树木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幼幼龄林、林、中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林、近熟林、成熟林分别统计面积、蓄 (三)四旁(三)四旁树(四)(四)经济林林资源源•主要经济林种种类、、面面积、成年经济林和幼年经济林各占多少、主栽品种和品种和产量量五)主要造林(五)主要造林树种及生种及生长情况情况•通过总体调查和树干解析,可以知道树木和林分的生长量和生长率(胸径、胸径、树高、材高、材积、蓄、蓄积等)联系生态条件,找出该县栽培该树种的最适宜地区 三、林业发展成就、问题和发展方向四、林业区划(一)区划的原(一)区划的原则1.综合合性性原原则:进行林业区划应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结合经济规律确定林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布局。
因此,一切对林业生产发展有影响的自然条件和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条件都必须综合考虑2.相相似似性性原原则:在同一区域内,必须保持自然条件、林业资源条件、林业经济条件的相似以及在发展方向、布局和主要途径、措施上的相似性3.主导因素原则:在形成各个区域特性的诸因素中,总有一个或几个重要因素起主导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林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分区划片时,要抓住主导因素,再参考其它因素,合理确定区间的界线4.区划线与行政界线相近时,可适当照顾行政界线(二)区划的依据(二)区划的依据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因子 2.林林业资源的源的组合合:主要指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宜林地等的组合结构状况 3.树种和种和树种种组的的组合合: 4.社会社会经济和林和林业经济条件条件:主要指人口、劳动力、耕地、居民点、水利设施、交通条件、现有林业生产基础的分布和规模以及发展林工商的可能性和潜力等 (三)森林覆盖率(三)森林覆盖率规划划•森林覆盖率规划,可参照林业部区划办拟定的关于《县级林业区划中确定森林覆盖率的原则依据》试行 (四)区划的分(四)区划的分级和命名和命名(五)编制林业区划报告•分总报告告和分分区区论述述两部分,总报告就区划的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予以充分阐述,作到科学、准确。
分区论述是按区划理论和原则,对已分的区作更具体的和深入的论述第二第二节 造林立地造林立地•立地立地——指林地或造林地的具体指林地或造林地的具体环境,即指与境,即指与树木或林木生木或林木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并能育有密切关系并能为其所利其所利用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的用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的总和和•立地条件立地条件——构成立地的各个因子 生活因子生活因子 如水、热、光、气 环境因子境因子 如海拔 地质、地貌、地形(坡度、坡向 )植被一、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分析和一、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分析和评价价(( 一)全面掌握造林地的立地性能一)全面掌握造林地的立地性能1.1.地形地形•海拔高度海拔高度 坡向坡向 坡度坡度 坡位坡位 坡坡形坡坡形 小地形小地形•不同地形其水、不同地形其水、热状况不同状况不同2.2.土壤土壤•土壤种土壤种类 厚度厚度 腐殖腐殖质含量含量 结构构 质地地 PHPH值3.3.水文水文4.4.生物生物5.5.特殊因子特殊因子(二)掌握各(二)掌握各环境因子之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相互关系(三)找出主(三)找出主导环境因子境因子(四)立地(四)立地质量量评价价 ⒈ ⒈ 立地指数立地指数级 ⒉ ⒉ 立地指数立地指数立地指数立地指数(SI)-----(SI)-----基准年基准年龄时林分上林分上层木的平均高木的平均高wang:二、数量化立地指数表二、数量化立地指数表二、数量化立地指数表二、数量化立地指数表1.1.资料收集、整理料收集、整理2.2.项目、目、类目的确定目的确定3.3.数量化数量化引入示性函数引入示性函数 填写反填写反应表表4.4.用数量化理用数量化理论ⅠⅠ建立数学模型,得到建立数学模型,得到预测方程方程第三第三节 立地分立地分类1.概念概念立地分立地分类——指的是地域上不相指的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基本,但立地基本相同、立地生相同、立地生产力水平基本一致的地段的力水平基本一致的地段的组合合2.2.立地分立地分类系系统 立地区域立地区域 立地区立地区 立地立地亚区区 立地立地类型小区型小区 立地立地类型型组 立地立地类型型•区划区划单位和分位和分类单位位组成同一分成同一分类系系统 •前前3 3级是立地区划是立地区划单位,后位,后3 3级为分分类单位位 •立地立地类型是基本的分型是基本的分类单位位 ⒊⒊立地立地类型划分方法型划分方法((1 1)按主)按主导环境因子划分立地境因子划分立地类型型 •优点:简单明了,易于掌握 •缺点①①比比较粗放、呆板、粗放、呆板、难于照于照顾到个到个别具体情况具体情况, ,难以全面地反映立地的某些差异以全面地反映立地的某些差异 ②②采用的立地因子采用的立地因子较少少时,可能造成同一立地,可能造成同一立地类型的立地,却有不同的林木生型的立地,却有不同的林木生长效果效果③③采用的因子采用的因子过多,否多,否则会造成会造成类型数量多,型数量多,类型命名型命名过于复于复杂,而,而丧失本方法失本方法简单、易行的、易行的优点点陕西省淳化西省淳化县立地立地类型表型表 立立 地地 条条 件件立地立地类型名称型名称代代号号地貌地貌坡向坡向土壤土壤坡度坡度部位部位南南山山 阴坡阴坡褐土褐土陡坡陡坡上部上部南山阴坡上部南山阴坡上部Ⅰ褐土褐土(部分部分红胶土胶土)下部下部南山阴坡下部南山阴坡下部Ⅱ北北山山 阳坡阳坡褐土褐土斜斜缓坡坡下部下部北山阴向斜北山阴向斜缓坡坡Ⅲ褐土褐土(部分粗骨土部分粗骨土)陡坡陡坡上部上部北山阳向陡坡上部北山阳向陡坡上部Ⅳ褐土褐土下部下部北山阳向陡坡下部北山阳向陡坡下部Ⅴ 沟坡沟坡阴坡阴坡白白缮土土陡坡陡坡上部上部高原沟壑阴向沟坡上部高原沟壑阴向沟坡上部Ⅵ下部下部高原沟壑阴向沟坡下部高原沟壑阴向沟坡下部Ⅶ阳坡阳坡白白缮土土陡坡陡坡上部上部高原沟壑阳向沟坡上部高原沟壑阳向沟坡上部Ⅷ下部下部高原沟壑阴向沟坡下部高原沟壑阴向沟坡下部Ⅸ沟底沟底 潮土潮土 沟底沟底Ⅹ塬面面 黄黄绵土土 塬面面Ⅺ梁梁峁顶迎迎风坡坡 梁梁峁顶、迎、迎风坡坡Ⅻ•命名:用主导因子组合的方式来进行 要求通俗易懂,野外便于要求通俗易懂,野外便于识别立地立地类型,如南山型,如南山阴坡上部、北山阳向斜阴坡上部、北山阳向斜缓坡等坡等 ((2 2)按生活因子划分立地)按生活因子划分立地类型型 •首先要首先要对重要的立地因子重要的立地因子进行行综合分析,然后合分析,然后参照植物及林木的生参照植物及林木的生长状况,确定状况,确定级别,,组成成类型型 •优点:•能从本能从本质上上说明立地的差异,因而反映的立地明立地的差异,因而反映的立地比比较准确准确 •缺点•划分立地的划分立地的标准准难以掌握、以掌握、测定困定困难,山区小,山区小气候的差异在气候的差异在这些些类型中的型中的难以表达以表达 ((3 3)数量化立地分)数量化立地分类 利用数量化理利用数量化理论、聚、聚类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等方法进行行立地分立地分类,使立地分,使立地分类实现了从定性分析到定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量分析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