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吸入课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88116622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雾化吸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氧气雾化吸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氧气雾化吸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氧气雾化吸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氧气雾化吸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气雾化吸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雾化吸入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气雾化吸入的护理 赵 华1PPT课件学习对象v入科第一周的实习生2PPT课件学习目标1、掌握氧气雾化吸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熟悉氧气雾化吸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及常用药物3、理解氧气雾化吸入的作用原理4、了解氧气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3PPT课件4PPT课件作 用 原 理v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用高速氧气气流,经经雾化装置使雾化装置使药液形成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从而达到湿化呼入,从而达到湿化呼吸道、解痉平喘、消吸道、解痉平喘、消炎祛痰等治疗效果。炎祛痰等治疗效果。5PPT课件氧气雾化氧气雾化吸入的吸入的适适应症应症各种急慢各种急慢性呼吸道

2、性呼吸道的感染的感染慢性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性肺疾患气管内插气管内插管或气管管或气管切开术后切开术后其他疾病其他疾病 引起的肺引起的肺部并发症部并发症6PPT课件禁 忌 症 急性肺水肿、自发性气胸及肺大泡患者慎用,此外支气管哮喘不宜提倡,因氧气雾化吸入颗粒过小,会有较多雾点进入肺泡,过于饱和的雾液可引起支气管痉挛而使哮喘症状加重 。7PPT课件常用雾化吸入药一.解痉平喘1.2受体激动剂(常用)2.糖皮质激素二.化痰盐酸氨溴酸(常用)三.抗感染庆大霉素 8PPT课件v2受体激动剂 如:沙丁胺醇沙丁胺醇v是缓解支气管痉挛的首选药物,对于炎症无作用,不易长期单独使用。v不良反应:骨骼肌震颤、低血钾、

3、心律紊乱等。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的病人慎用此类药物9PPT课件v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v吸入混悬剂,2ml 1mgv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的特点,与2受体激动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佳10PPT课件盐酸氨溴酸v可调节呼吸道上皮浆液与黏液的分泌,使痰液易于咳出v剂量:2ml 15mg 或4ml 30mg11PPT课件庆大霉素v具有水溶液稳定,黏度低,局部刺激 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v剂量:2ml 8万U12PPT课件使使 用用 方方 法法将喷嘴和面罩与患者相连将喷嘴和面罩与患者相连调节气体的流量,常用调节气体的流量,常用68L/分分嘱患者缓慢呼吸(正常潮气量),间隔嘱患者缓慢呼吸(正常潮

4、气量),间隔 定时作深吸气到肺总量时可屏气定时作深吸气到肺总量时可屏气4s-10s将待吸入的药物放入贮液罐,一般将待吸入的药物放入贮液罐,一般2ml-6ml持续雾化时间约持续雾化时间约15min观察患者雾化吸入后的效果及副作用观察患者雾化吸入后的效果及副作用 13PPT课件1.1.雾化器应垂直拿。婴雾化器应垂直拿。婴幼儿可抱起,用面罩幼儿可抱起,用面罩罩住口鼻;成年患者罩住口鼻;成年患者应坐起用嘴吸气,在应坐起用嘴吸气,在吸入的同时应做深吸吸入的同时应做深吸气,使气雾充分到达气,使气雾充分到达支气管和肺内。支气管和肺内。注意事项:14PPT课件2.2.氧流量调至氧流量调至6-86-8升升/ /

5、分,请不要擅自调分,请不要擅自调节氧流量,禁止在节氧流量,禁止在有氧设备附近吸烟有氧设备附近吸烟或出现明火。或出现明火。 不可随意调节15PPT课件 3. 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吐。4. 年龄较小患儿应保持安静,避免年龄较小患儿应保持安静,避免哭吵。哭吵。16PPT课件5.每次雾化完后要每次雾化完后要及时洗脸,或用湿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抹干净口鼻部毛巾抹干净口鼻部留下的雾珠,防止留下的雾珠,防止残留雾滴刺激口鼻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引起皮肤过皮肤,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敏或受损。17PPT课件6. 每次雾化完后要每次雾化完后要帮患者喂水喝或漱帮患者喂水喝或漱口,防止口腔黏膜口,防止口腔黏膜二重感染。二重感染。 18PPT课件不良反应19PPT课件学习总结1、掌握氧气雾化吸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 事项2、熟悉氧气雾化吸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及常用药物3、理解氧气雾化吸入的作用原理4、了解氧气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20PPT课件21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