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系列 3.3 常见文言文虚词课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88106553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8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系列 3.3 常见文言文虚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系列 3.3 常见文言文虚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系列 3.3 常见文言文虚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系列 3.3 常见文言文虚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系列 3.3 常见文言文虚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系列 3.3 常见文言文虚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系列 3.3 常见文言文虚词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3章章 第第1课时课时常见文言文虚词常见文言文虚词要点、考点聚焦要点、考点聚焦课前热身课前热身典型例题解析典型例题解析课时训练课时训练要点、考点聚焦要点、考点聚焦 初中阶段要求熟悉并掌握以下初中阶段要求熟悉并掌握以下1313个常用文言虚词个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即:的基本用法,即:“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且,然,盖,则,焉”,其中,其中“之,以,而,其,于之,以,而,其,于”这这五个文言虚词应重点掌握。五个文言虚词应重点掌握。 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一些情况和规律: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一些情况和规律:要认真确要认真确切地分辨每个虚词的词性

2、变化以及它们在不同句子里切地分辨每个虚词的词性变化以及它们在不同句子里所起的实际作用。所起的实际作用。有些虚词,如代词和副词,并非有些虚词,如代词和副词,并非完全虚义,大多情况下有某种实际的词汇意义,它们完全虚义,大多情况下有某种实际的词汇意义,它们可以充当句子成分,起替代、修饰和限制作用。可以充当句子成分,起替代、修饰和限制作用。同同一类虚词,往往也有多种语法作用,应根据语境推断一类虚词,往往也有多种语法作用,应根据语境推断其意义和用法。其意义和用法。 (接下页)要点、考点聚焦要点、考点聚焦 有的虚词一个词体包含着两个词的含义和作用,有的虚词一个词体包含着两个词的含义和作用,这种虚词称为兼词

3、。这种虚词称为兼词。文言文还有一些复音虚词,有文言文还有一些复音虚词,有的由虚词与虚词结合而成,有的由虚词与实词结合而的由虚词与虚词结合而成,有的由虚词与实词结合而成,有的是虚词的连用形式,它们在句子里一般作为成,有的是虚词的连用形式,它们在句子里一般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单位来使用。一个独立的语言单位来使用。 中考对文言虚词一般不作重点考查,但对常见虚中考对文言虚词一般不作重点考查,但对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应重点复习掌握。词的意义和用法应重点复习掌握。1 1、解释下列两组、解释下列两组蓝蓝色的词色的词A.A.辍耕辍耕之之垄上垄上 ( )( ) 更互用更互用之之,瞬息可就,瞬息可就 ( )( )

4、水陆草木水陆草木之之花花 ( )( )B.B.不不以以物喜,不以己悲物喜,不以己悲 ( )( ) 何何以以战战 ( )( ) 以以手拂之手拂之 ( )( ) 课前热身课前热身到、往到、往代词代词的的因为因为凭、凭借凭、凭借用用2.2.解释下面解释下面蓝色蓝色的词的词然得而腊然得而腊之之以为饵以为饵 ( )君将哀而生君将哀而生之之乎乎 ( )当当其其租入租入 ( )专专其其利三世矣利三世矣 ( )3.3.与与“以伤先帝之明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中的“以以”意思相同的是意思相同的是( )( )A.A.退而甘食共土之有,以尽吾齿退而甘食共土之有,以尽吾齿B.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故为之说,以俟

5、夫观人风者得焉C.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D.D.诚宜开张对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诚宜开张对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课前热身课前热身代词、代蛇代词、代蛇 C 代词、代蒋氏代词、代蒋氏 他的他的 指以捕蛇抵租税指以捕蛇抵租税 例例1 1、下列、下列蓝色蓝色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一项是 ( )( )A.A.辱辱于于奴隶人之手奴隶人之手B.B.于于厅事之东北角厅事之东北角C.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于中庭中庭D.D.苛政猛苛政猛于于虎也虎也典型例题解析典型例题解析D 例例2 2、从下面的

6、义项中选出下列句中、从下面的义项中选出下列句中“而而”字所字所表示的不同语法关系表示的不同语法关系A.A.表并列关系表并列关系 B.B.表顺承关系表顺承关系C.C.表修饰关系表修饰关系 D.D.表转折关系表转折关系E.E.表假设关系表假设关系默而识之默而识之 ( )( )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 ( )(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而吾蛇尚存而吾蛇尚存 ( )( )典型例题解析典型例题解析C A D B E 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灵活。因此,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灵活。因此,想要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要了解文

7、言虚词的用法想要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要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和意义。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掌握虚词的基本用掌握虚词的基本用法,牢记其特殊用法。法,牢记其特殊用法。根据语言环境联系现代汉语准根据语言环境联系现代汉语准确翻译出虚词的意义。确翻译出虚词的意义。注意对文言虚词的积累。注意对文言虚词的积累。 除除“而而”“”“于于”外其余的重点虚词的用法为:外其余的重点虚词的用法为:“之之”,1.1.代词,可代代词,可代“人人”,也可以代,也可以代“物物”或或“事事”。译为。译为“他他”“它它”等等2.2.助词助词译为译为“的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8、独立性,不译独立性,不译语气助词,为了凑足音节,不译语气助词,为了凑足音节,不译3.3.动动词,译为词,译为“去,往,到去,往,到”等。等。(接下页)(接下页) “其其”1.1.语气词,根据上下文内容,可灵活译为语气词,根据上下文内容,可灵活译为“大大概概”“”“或许或许”“”“恐怕恐怕”“”“怎么怎么”“”“难道难道”“”“还能还能”等等2.2.指示代词,指示代词,指代人或事物,译为指代人或事物,译为“这这( (这个,这些这个,这些) )”“”“那那( (那个,那那个,那些些) )”3.3.表示第三人称译为表示第三人称译为“他们他们( (的的) )”“”“他他( (的的) )”。 “以以”1

9、.1.连词,表示并列、承接、因果关系,可译连词,表示并列、承接、因果关系,可译为为“来来”“”“因而因而”“”“以致以致”2.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使用的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或条件,译为具或条件,译为“用用”“”“拿着拿着”“”“赁借赁借”“”“按照按照”;表示动作;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译为涉及的对象,译为“把把”;表原因译为;表原因译为“由于由于”“”“因为因为”3.3.副词,同副词,同“已,已经已,已经” 1 1、下面句子中的、下面句子中的“以以”有一个与有一个与“不以物喜不以物喜”中中的的“以以”意义相同,正确的一项是意义相同,正确的一项是 ( )( )A.A.屠暴起,屠暴起,

10、以以刀劈狼首刀劈狼首B.B.今今以以蒋介石观之蒋介石观之C.C.恐托付不效,恐托付不效,以以伤先帝之明伤先帝之明D.D.徒徒以以有先生也有先生也 课时训练课时训练D2.2.下面各项中的下面各项中的“而而”字与字与“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中的中的“而而”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而不染不染B.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而不去不去C.C.长跪长跪而而谢之曰谢之曰D.D.此臣所以报先帝此臣所以报先帝而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忠陛下之职分也3.3.下面加点的下面加点的“且且”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1、是( )( )A.A.且且焉置土石焉置土石( (况且况且) B.) B.存者存者且且偷生偷生( (暂且暂且) )C.C.年年且且九十九十( (将近将近) D.) D.余悲之,余悲之,且且曰曰( (而且而且) )DD 课时训练课时训练4.4.选出对选出对“于于”字解释全对的项字解释全对的项 ( )( )相与步相与步于于中庭中庭 不汲汲不汲汲于于富贵富贵苛政猛苛政猛于于虎也虎也 舜发舜发于于畎亩之中畎亩之中余将告余将告于于莅事者莅事者 告之告之于于帝帝君子君子于于役役 积积于于今六十岁矣今六十岁矣A.A.在在 对对 比比 从从 给给 向向 在在 到到B.B.对对 在在 比比 从从 给给 向向 在在

12、 到到C.C.在在 对对 比比 在在 向向 给给 从从 到到D.D.对对 在在 比比 在在 给给 到到 向向 到到 课时训练课时训练A 课时训练课时训练5.5.将下列有关将下列有关“以以”字义项填入句后的括号内字义项填入句后的括号内( (只填序号只填序号) )A.A.认为,以为认为,以为 B.B.用用 C.C.因为因为 D.D.在在 E.E.凭借凭借 F.F.来来 G.G.以至以至 H.H.同同“已已” J.J.如果如果 K.K.同同“而而”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余以乾隆三十九年 ( )( )以啮人,无御之者以啮人,无御之者 ( )(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 )固以怪之矣固以怪之矣 ( )( )以尽吾齿以尽吾齿 ( )( )何以哉何以哉 ( )(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 )BCDJGHFEA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