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工业科技工作实务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椒江区工业科技工作实务培训(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椒江区工业科技工作实务培训2009年2月一、各级各类科技计划l国家科技计划l省级科技计划l市级科技计划l区级科技计划国家科技计划:l(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l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l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突出重点,筛选出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作为重大专项。l(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l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计划,已经实施了20年,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
2、它不仅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且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面旗帜。l国家制定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l“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将以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和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等关键高技术领域为重点,按照专题和项目两种方式,组织开展对技术的研究开发。“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将在上述高技术领域安排38个专题和一批重大、重点项目。l项目为探索导向类课题的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目标导向类课题的支持强度为500万元
3、以下。l()国家科技支撑计划l支撑计划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计划。支撑计划主要落实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l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般是由行业主管单位,或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牵头,相关企业为成员单位组成一个课题组联合申请。支持额度一般在1000万左右。l()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4、计划)l()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l平台是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主要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研究实验基地、自然科技资源保存和利用体系、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及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三方面组成。l()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及专项l星火计划l火炬计划l技术创新引导工程l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l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行动l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l()其它l国际科技合作计划l国家重点实验室l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l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l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通过拨款资助
5、、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l资助方式有无偿资助:资助数额一般不超过100万元,个别重大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且企业须有等额以上的自有匹配资金。总资产和销售不超过3000万。l货款贴息:一般按贷款额年利息的50%-100%给予补贴,贴息总额一般不超过100万元,个别重大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总资产和销售不超过5000万。二、浙江省科技计划l(1)创新环境营造计划l(2)创新人才培养计划l(3)创新条件建设计划l(4)创新研发支持计划(1)“创新环境营造”计划l1、科
6、技合作计划的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l根据浙科发外2005214号关于对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实行以奖代补的意见的通知,企业引进共建的创新载体奖励额度为20-50万元。l申报条件:l*申报企业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比例要达到企业总人数的20%以上,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比例必须达到或超过企业销售额的5%。l*总投资5年内必须达到300万元以上,实际已经投入资金超过100万元。l*研发人员总数要达到15人以上,引进人数要达到创新载体研发人员总数的30%以上。引进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职称以上的高级科技人员总数5人以上,其中至少要有1-2名在全国同专业
7、、同行业具有较大影响的领衔专家。引进的高级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载体的年工作时间必须达到6个月以上,引进的全部高级科技人员年工作时间累计达到3人年以上;引进高级科技人员的研究开发领域必须是与省内共建单位的主导产品或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紧密联系,而且在相关领域积累很好的研究基础和成果。l2、政策引导计划的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补助l基本条件:l*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其技术水平处国内领先水平,近三年连续盈利,整体财务状况良好,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呈稳定上升势头,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企业拥有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上重大科技成果或者发明专利。l*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
8、术创新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开展企业技术标准战略试点,并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战略或创新规划,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研究开发与创新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l*企业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同时建有创新组织管理机构,在同类企业中,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例较高,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l*企业具有良好的培育和吸引人才机制,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激励机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合
9、理,银行信用好。3、新产品试制计划申报条件:l*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气势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产品。l4、科技富民强县行动和科技特派员l5、专利专项补助l6、软科学研究(2)“创新人才培养”计划l1、钱江人才计划l申请资助者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一)通过政府人事部门的留学人员资格认定;(二)新近回国来浙江工作或创业一般不超过3年;(三)具有本省户籍或政府人事部门核发的留学人员工作证(应邀来本省讲学或进行咨询服务的留学人员除外);l(四)年龄一
10、般不超过50周岁;(五)申请项目的执行年限必须在申请者与所在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有效期内。2、新苗人才计划l申报对象:省内高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及其团队3、高技能人才技术创新活动计划l资助对象为:一是以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工人为骨干的技术革新小组;二是以中、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师学院实训基地为依托的专业教师团队。l条件:一是从事的专业或产业领域属于我省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临港重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二是负责人一般不超过50周岁。(3)“创新条件建设”计划l1、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的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l基础条件平台和行业创新平台
11、建设省里有重大举措。推出了重大创新平台计划,目前已经建立了29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每个平台资助二千万。基础条件平台主要建在院校和科技院所,行业创新平台主要建在行业协会。l区域创新平台主要推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项目。l区域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工业支柱产业和重点高新技术产业设立的创新平台,一般要求全省工业产值规模在100亿元以上;服务对象一般应在200家以上。l创新平台建成后仪器设备总价值一般不少于5000万元,其中新增仪器设备价值一般应在1000万元以上,建筑面积一般应达到10000平方米左右。l2、创新载体建设计划的科研院所专项、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中
12、心和科技中介机构补助。l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条件有:l(1)在我省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研究开发实力的省级或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心前3年的科技经费投入高于年销售收入的5%;(2)在某一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创新实力,具备承担省级和省级以上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能力,具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或专有技术,整体技术水平在省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l(3)具有研究开发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技术带头人,同时,具有一支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职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研发队伍;(4)拥有较强的技术、经济实力。在中心建设、发展过程中能保证所需资金的落实,
13、并具备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试验条件、基础设施;(5)初步形成技术创新机制,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管理水平;(6)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对相关行业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辐射作用。(4)“创新研发支持”计划l1、基础研究计划的自然科学基金l2、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计划中的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计划(包括国内科技合作与引进成果转化、国际科技合作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863科技成果与浙江民营企业对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面上科研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26个重大专项l(一)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陈智浙江大学教授 l【专项
14、背景】结合我省重大和高发疾病的实际情况,在“十一五”期间针对重大传染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代谢病、职业病、出生缺陷、危急重病等重大和高发疾病等进行攻关,重点研究疾病的预防、早期筛查和诊断、治疗和控制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等。在“十一五”末力争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疾病防治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发一批临床急需的产品。 l【核心解读】通过本专项的实施,计划到2010年,解决5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获得60项以上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项以上;建设10个以上示范基地;向全省推广应用20项以上临床示范技术;建设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0个以上省部级重点
15、实验室;建设30个以上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培养和造就20名以上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创新性专业人才和100名以上后备学科带头人。l通过示范基地建设以及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我省重大和高发疾病防治技术水平,使病毒性乙型肝炎、心脑血管病、肝癌等常见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以及重大出生缺陷率、眼病致盲率、青少年近视眼发生率等显著下降,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力争达到国际中等发达地区的先进水平。l(二)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专项l专家组组长:陈云敏浙江大学教授l【专项背景】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我省更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随着我省人口、资产密度的迅速提高
16、,自然灾害对我省基础设施,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已经成为我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之一。l【核心解读】“十一五”期间,本专项将针对我省主要自然灾害,在气象灾害、台风灾害、洪涝灾害、风暴潮和涌潮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6个重点领域,依托重大工程实施6个左右重大项目和40个左右重点项目,攻克60项左右关键、共性技术,获100项以上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项;建设40个以上示范工程,基本建成具有“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四位一体的防灾减灾技术保障体系,为我省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从目前占当年GDP的3.3%降低到1.0%左右,显著减少同类灾害人员伤亡数,使防
17、灾减灾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构建我省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科技支撑体系和人才队伍,争取建成一个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相关行业部门的科技进步,并扶植35家防灾减灾科技型企业,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政府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力,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科技保障。l(三)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陈英旭浙江大学教授l【专项背景】水体污染与水资源问题是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瓶颈,水体污染物减排任务艰巨。本专项以我省水环境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点面源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重点在工业废水
18、处理新技术、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建设技术、湖库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水污染治理、水环境生态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并进行典型流域或区域的水污染治理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建立流域水污染综合控制与水资源配置科学决策技术体系,提出解决我省水环境问题的战略思路和技术措施。l【核心解读】通过本专项的实施,计划到2010年,实施20个左右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项目,110个左右重点项目,解决100项以上关键技术,获得100项以上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项以上,建设100个以上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建设以及技术推
19、广应用,全面推进我省水环境污染防治,为2010年实现全省COD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15.1%以上,省控断面III类以上水质达到62.0%以上,全省水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以及水资源和水环境生态安全得到保障提供技术支撑。l(四)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严建华浙江大学教授l【专项背景】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我省固体废物的种类和产生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省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时期。l【核心解读】实施方案针对当前我省亟待解决的固废处置问题及难题,提出解决我省“乡镇生活垃圾高效焚烧及综合
20、处置技术,污泥干化、焚烧及综合处置技术,危险废物的热解焚烧及无害化综合处置技术,病死畜禽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综合处置技术,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废弃物及土壤的综合处置和修复技术,废旧家电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资源再生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固废处置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估技术及污染物环境迁移分布规律”8个重大技术问题,设立了乡镇生活垃圾高效焚烧技术及设备研发等17个重大、重点项目指南。本专项积极支持我省科研、企事业单位提出符合项目指南要求的项目申请,攻克我省急需的固体废物综合处置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关联度大、市场急需的固体废物综合处置专有技术和产品,获取相关发明专利
21、,积极争取国家科技经费的支持。l(五)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潘德炉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院士、研究员l 【专项背景】本专项以解决制约我省沿海及海岛地区发展的水资源瓶颈为目标,以创建海水利用产业链为主线,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两个方面,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关键装备,形成我省相对完整的海水淡化和海水利用产业链,保持我省在海水利用方面特别是海水淡化方面的领先地位,形成海水淡化人才和技术高地。 l【核心解读】本专项主要支持以下几方面的技术开发,一是海水淡化大规模工程技术的开发,为我国实施大型海水淡化项目,为沿海地区大型工程和区域供水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根据我省
22、海岛众多、对中小型海水淡化装置需求较大的特点,重点支持各种型式的中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制备技术的开发,如太阳能、风能与海水淡化耦合的海水淡化装置,船用及移动式海水淡化装置;三是支持海水淡化关键设备与部件的开发,重点支持全国产化的中小型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研发、系列反渗透海水淡化膜元件、中型能量回收装置及高压泵的开发,形成我省完备的海水淡化产业链;四是支持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以浓海水利用为突破口,通过以海水为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五是支持膜法微污水处理技术的开发,重点支持纳滤和超微滤膜元件的开发、各种新型微污染水处理工艺及装备的开发,改善我省微污染水地区的水
23、质。l(六)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计建炳浙江工业大学教授l【专项背景】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煤、石油等价格低廉的一次性能源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无限、二氧化碳排放少和环境污染小的优点。我省一次性能源缺乏,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而可再生能源相对丰富。由于可再生能源能量密度低、资源分散、产业发展历史较短、技术水平偏低、人才缺乏等原因导致生产成本高,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l【核心解读】本专项围绕我省“十一五”时期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目标,重点研究和开发大型风能发电装备、风电场技术和海
24、上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太阳能热在工业和农村种养殖场规模化利用技术、秸秆、农林废弃物、能源植物等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生产气体或液体燃料技术,农村种养殖场沼气规模化利用技术,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海洋能高效发电、常规水电高效利用和无人看守小水电站技术、浅表地热能利用技术等5个方面的技术领域组织攻关。l通过本专项重大、重点项目的实施,到“十一五”末,预期达到以下目标: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有效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推广应用示范工程15项,培育重点企业10家,预计实现年新增产值50亿元,利税5亿元以上;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水能等领域形成
25、产业化示范工程15家以上,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关键共性技术20项以上,新产品120个以上,专利申报和授权达到100项,其中发明专利60项以上;培养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与管理人才等650名。l(七)高效节能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谢开炎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l【专项背景】节约能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措施。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大、需求增长快,已成为能源消费大省,但人均能源占有量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较高,能源利用效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紧
26、缺日益突出。因此,组织实施高效节能技术重大科技专项,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攻克若干急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加速设备节能改造,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各种能源和资源。 l【核心解读】本专项在煤的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和关键设备、工业炉窑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与关键设备、分布式能源、能源梯度利用和多联产技术、电力拖动系统节能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高能耗行业综合节能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建建筑节能关键共性技术与集成示范、功率型LED芯片制造、器件封装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新型照明光源及其控制驱动节能技术与推广等8个重点领域组织共性、关键
27、技术攻关,为实现“十一五”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0%约束性指标提供技术支撑。l通过本专项重大、重点项目的实施,到“十一五”末,预期达到以下目标:对浙江省节能降耗的贡献度争取达到25%;建设推广应用示范工程50项,培育重点企业40家以上;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的节能率达到50%以上,新建建筑示范工程的节能率达到65%以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节能关键共性技术100项以上;专利申请和授权达到10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50项以上;新增产值80亿元,利税16亿元,对本专项完成的技术成果进行示范和应用推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l(八)绿色化工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
28、长:沈广尧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原副厅长l【专项背景】浙江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原材料生产基地,也是染料、颜料、医药、农药、涂料、油墨、助剂和中间化学品等精细化工产品的主要生产省份,产业规模与发展水平均居全国前列。据统计,2006年仅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额就达125亿美元,其中浙江省约占全国的25%,在国际市场上的成长、作用及其重要性日益显著,但同期废水排放量达到近4亿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不容忽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省化工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是:化学反应路径和方式设计欠合理;有毒有害原料、溶剂、催化剂用量较大;催化技术、分离技术与工程水平相对落后;能耗、资源
29、浪费较严重,安全和环保隐患较大。解决这些关键共性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研究、开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化学关键共性技术,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最终实现化学反应、生产过程及产品等的绿色化。l【核心解读】绿色化工技术专项拟结合我省化学工业特色和发展需求,选择化学反应方式、介质和路径的绿色化设计技术,有毒有害原料、溶剂和催化剂的替代技术,新型催化剂开发和高效催化技术,新型高效分离、提取及过程强化技术,重大绿色化工新产品的开发技术等5个重点研究领域进行攻关。通过5个重点领域中的攻关,可突破绿色化工关键共性技术60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联度大、市场急需的绿色化工新产品60项,预计申请专利90120项,年新
30、增产值5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10亿元以上。有力地促进我省化学工业的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化工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改造和产品档次的提高,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我省的化工生产安全、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污染减排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l(九)现代纺织服装加工技术及装备专项 l专家组组长:郑强浙江大学教授l【专项背景】浙江省是纺织大省,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国同行业的近四分之一,居第二位。纺织行业利润位于全国首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7左右,是全省盈利总量最大的工业行业。但置于世界纺织总体格局中,我国还不是纺织强国。当前我省纺织服装业发展中存
31、在的主要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结构失衡,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明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不足等。l【核心解读】“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低耗、低排、高效生产,推动“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的加速转变。具体地说,围绕纤维材料、织物面料、终端产品三个环节,以先进的纺织装备为保障,提高原料、高档面料技术水平,突破印染后整理技术瓶颈,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性纤维、高档纺织面料、产业用纺织品,加强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能环保和生态纺织品。l
32、本专项设置四个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新型功能性纤维和高性能纤维制备技术、高档纺织品和特色纺织品加工技术、高效环保节能降耗印染后整理技术、先进纺织服装装备。通过实施100150个项目,预计突破20025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授权和受理国家专利200300项,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利税15亿元以上。 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的重大举措 l(十)重大机电装备专项l专家组组长:杨继隆浙江工业大学教授l 【专项背景】机电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础装备的产业,它的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工业、国防、农业等的发展和提高。经过“九五”、“十五”的建设,我省已成为机床
33、制造大省,工业汽轮机、大型空分等重大装备处国内主导地位,制药设备和泵阀产值已各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但我省机械制造业能为国家重大工程配套的设计、制造能力不强,数控机床主要以中低档的经济型为主,多数机械产品档次还偏低。 l【核心解读】本专项将通过对重大装备的设计制造、高精度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及结合我省区域特色产业,研究光机电集成技术及其应用,使60000Nm3/h及以上的特大型空分设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研制出56类大型中高档数控机床、大型地铁盾构机、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配套设备以及研发具有特色优势和潜在技术优势的装备如硬脆材料特种加工装备、机电产品回收处理及综
34、合利用等,产生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成果。为我省在2010年实现装备制造业产值超1万亿元、出口交货值达到2500亿元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培育出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示范企业100家,培养重大机电装备高级人才600名;获实用新型专利300项以上,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100项以上,建立和发展10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特色基地和示范基地。 l(十一)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俞小莉浙江大学教授 l【专项背景】本专项旨在引导浙江汽车产业尽快摒弃“低成本”战略,通过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性价比,创造全球竞争优势。在整车产品开发方面,重点鼓励开展有关正向开发流程,共享
35、平台技术,现代设计分析和试验方法,以及集成应用先进技术优化综合性能等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与攻关;在关键零部件产品开发方面,重点鼓励开展有关电子化、智能化产品技术,部件产品模块化设计开发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应用技术,与整车产品同步开发技术,面向大批量生产的制造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等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与攻关。 l【核心解读】专项将通过突破整车产品开发中的关键技术,提升浙江省轿车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技术水平,开发出自主品牌的中高档轿车;同时推动中高档客车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加快推进吉利轿车、青年汽车和万向电动车成为民族品牌汽车;通过突破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推进浙江省汽车零部件产业产
36、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汽车电子产品、部件总成产品和系统集成产品,以及核心零部件产品的份额,提高一级市场的配套能力。l力争在专项实施期间,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100项以上,相关专利申请和授权达到500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研制10款以上整车产品、80个以上零部件产品,新增产值1000亿元,利税100亿元以上。l(十二)高档皮塑加工技术与装备 l专家组组长:方征平浙江大学教授l【专项背景】皮革塑料工业是我省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和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皮革和塑料制品产量、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均在全国名列前茅。然而,皮塑业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和日趋严重的绿色技术壁垒。我省皮塑制品高技术、
37、高附加值产品少,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不强;生产过程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排放的废水、废气、含铬污泥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高效、精密和成套大型皮塑装备难以满足现代高档皮塑制品加工要求,主要依赖进口。l【核心解读】本专项围绕“十一五”期间我省皮塑行业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聚集省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在高性能塑料改性专用料生产技术、环境友好塑料生产技术、高品质皮革生产技术、产业用皮塑制品生产技术、清洁化制革技术和废弃物处理和回用技术、皮塑加工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等领域组织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达到皮塑制品的高品质化和皮塑行业的降耗减排的目标,为实现产业的可持
38、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l通过专项重大、重点项目的实施,到“十一五”末,预期达到以下目标:提高我省高档皮塑制品的比例,促进产品出口,提升我省皮塑行业的整体水平,保持皮塑行业的国内领先地位;在重点企业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推进皮塑行业的清洁化生产,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5060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项以上,并在20家企业推广应用,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年增产值20亿元,利税2亿元以上l(十三)网络、通信技术及装备专项 l专家组组长:陆堪省信息产业厅教授级高工l【专项背景】国家在新形势下适时将“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网重
39、大专项”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于2007年底正式通过其实施方案,这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省是国内网络与通信领域的大省,具有良好的研发和应用基础,特别是在通信与网络终端设备、光电器件和通信专用模块、通信与网络服务运营等方面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具备较大的产业规模。但是在网络与通信系统设备和核心技术上,我省距离先进省份尚有差距。通过设立“网络、通信技术与装备重大专项”,将促进我省网络和通信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l【核心解读】本专项将重点支持开展移动通信系统与智能终端设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设备与应用、光和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及系统、通信和网络关键功能器件及模块等方面的研
40、究和开发,使我省在通信和网络系统及终端设备、技术上稳定地居于国内前列,扶持10家以上具备技术创新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突破50项以上系统关键技术的瓶颈,促进我省网络与通信上游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完善。l(十四)数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项 l专家组组长:胡扬忠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l【专项背景】我省多媒体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数字音视频监控、数字电视、数字家庭、移动数字娱乐等领域的研发水平和产业规模均处全国先进水平,在技术、标准、产业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杭州已经成为全国数字音视频监控产品中心,已基本具备了良性发展的基础。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大量应
41、用,这给我省的多媒体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专项的实施,将在推动我省多媒体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保持并扩大我省在多媒体领域的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l【核心解读】本专项的实施,将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保持并扩大浙江省在国内数字音视频监控领域的领先地位。积极推动省内数字音视频监控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全球重要的数字音视频监控产业基地。在数字视频智能监控关键技术与应用、监控用数字视频编码和存储及检索技术、数字电视技术与应用三大领域,制订针对视频监控特点的高效视频编码技术与标准、研制更高压缩性能及具有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的网络摄像机和DVR、专用网络视频存储设备、数字电视发射
42、与接收设备等核心关键技术。l(十五)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 l专家组组长:陈纯浙江大学教授l【专项背景】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同时也是需要重点突破的瓶颈产业。中国制造为本土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将面临全球性的竞争。我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非常迅猛,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十五”期间我省的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软件产业总量较小,软件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日趋剧烈。专项实施旨在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加快我省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重点扶持10家产业化的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型企业,其中3家公司的年技工贸总收入争取达到亿元以上
43、。 l【核心解读】本专项实施将通过支持面向产业应用的创新芯片产品开发,使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得到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今后五年,重点在基础软件、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与嵌入式CPU、数字音视频与多媒体芯片、射频与通信专用集成电路、核心知识产权模块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将着力提升以系统芯片(SOC)为代表的集成电路设计水平,重点开展数字电视传输与数字音视频、高性能嵌入式CPU与DSP、射频与通信专用集成电路、核心知识产权模块等方面的集成电路技术与产品开发。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使我省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收入翻两番,产业规模及行业影响力位于全国同行前列。l(十六)重大应用电子技术和新型电子元器件专
44、项 l专家组组长:刘旭浙江大学教授l 【专项背景】随着电子信息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电子元器件的进一步升级换代和集成化问题日益被世界各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所关注。我省的电子元器件及应用技术产业,随着世界电子制造业的大调整和我国台商的“西进北移”,已发展成为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最具活力的部分。 l【核心解读】本专项重点在应用电子技术领域,采用自主创新与吸收、引进相结合的途径,解决电子产品集成创新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的现代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高性能的电子应用技术与系统,提高我省电子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技术附加值,避免贸易摩擦与技术知识产权的纠纷。l在电子元器件领域:重点攻克元
45、器件制备的关键工艺和技术,特别是针对我省重要的特种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核心工艺技术。解决我省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的产品设计、制备、检测等重大关键工艺与技术。提高电子元器件产品的质量与国际竞争力。l在光电子器件与传感器领域:通过专项的实施,瞄准光通讯,光显示与光电检测传感技术,解决面向信息集成的新型传感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子元器件的产品高效开发周期等技术难点,发展数字化与网络化传感器及核心共性技术。l(十七)磁浮交通系统技术与装备专项 l专家组组长:柴贤龙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教授级高工l 【专项背景】磁浮交通系统技术与装备重大科技计划专项是在国家批准沪杭高速磁浮交通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设立的。由于磁浮
46、交通列车与轨道的无接触悬浮,使得列车运行速度只受空气阻力和电磁阻力影响,有望与飞机相媲美,其最高速度可以超过500公里/小时,且具有同比速度能耗低、安全舒适等优点,是当今世界地面交通速度最快的客运交通系统。规划中的沪杭磁浮交通线全长175公里,其中浙江省境内105公里,沪杭全程运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之内,且磁浮列车运行速度不到4分钟即可加速到450公里/小时,有力地促进了上海与浙江的交流。 l【核心解读】磁浮交通系统包括轨道、车辆、牵引供电、运行控制四大子系统,主要有16项核心技术。其中,线路轨道三项,车辆系统四项,牵引系统六项,运行控制技术三项。磁浮交通系统体现了传统电力牵引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
47、的完美结合。本专项配合国家863磁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的研究工作,在充分发挥浙江省磁浮交通研究优势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期望在长定子轨道梁、高压大功率供电及保护装置、大功率列车牵引装置、磁浮车辆部件制造技术、列车控制和检测单元技术等有所突破,从而引领我省磁浮交通建设的产业链,培育一支磁浮交通系统建设、维护和运行的队伍。 l(十八)100万伏特高压输电技术与装备专项 l专家组组长:包建强浙江省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 l【专项背景】电力是国民经济命脉,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我国电力能源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而负荷又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需要利用特高压进行
48、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力。按自然传输功率计算,1条特高压线路的传输功率相当于45条500kV超高压线路的传输功率,这将节约宝贵的输电走廊,大大提升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际上,只有少数几个大国在特高压电网建设进行了尝试,有一定的经验。按照国家规划,预计2008年前后将建成我国第一条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到2010年前后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将初步形成。 l l【核心解读】浙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也是国家电网规划中特高压电网的主要受电地区之一。“十一五”期间交流1000kV电网将在安吉境内落点;直流800kV电网将在金华落点。我省是电气设备制造大省,但在超高压、特高压电气设备
49、制造方面目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专项就特高压输变电系统设计技术、相关装备制造技术、电网运行状态监控技术进行攻关,引导有实力的电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自主科技创新,参与超高压、特高压电气设备的研究、制造,加快浙江电气制造企业的结构调整,为我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持。 l专项预期将突破关键共性技术5080项,取得新产品5080项;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获得专利3050项,其中发明专利1020项;建设推广应用示范工程12项,培育510家示范企业,带动并逐步形成相关产业链;预计可为我省带来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在50亿80亿元以上,从而为提升我省电力设备特别是
50、特高压电力设备的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浙江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l(十九)纳米技术攻关及示范应用专项 l专家组组长:沈广尧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原副厅长l【专项背景】纳米技术是目前国际竞相争夺的一个战略制高点,美、英等发达国家都将纳米技术作为本国科技发展战略领域之一。我国中长期发展纲要也将“纳米研究”列为未来15年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之一。“十五”期间,我省组织实施了“十五”纳米专项,重点突破我省纳米材料制备、改性、应用和产业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建立一支产学研结合的纳米科技攻关队伍。目前,我省纳米技术的产业化开发及应用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51、l【核心解读】本专项拟选择能源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型纳米材料与技术、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纳米材料与技术、微纳光电材料及器件以及纳米科技发展支撑条件建设等四个方面作为实施重点,下设27个攻关方向。通过本专项的实施,将解决纳米材料及技术的工程化开发与推广应用、微纳结构材料与器件的制备技术以及纳米材料制备新原理、新工艺及新技术等三大技术难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于国内领先的纳米专有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l(二十)生物制药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陈国神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研究员l【专项背景】到2015年,我省制药业要建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生物医药技术
52、,研究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撑的制药技术,并在若干优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生物医药相关的产业群,从而提升我省的生物制药技术水平,实现医药工业跨越式发展。l【核心解读】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开展新型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生物转化方法合成手性药物、传统小分子药物的工艺改造、生物分、离新技术和生物过程集成化技术、生物诊断试剂和核酸类药物等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使上述几个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通过专项的实施实现以下主要目标:l(1)研制出3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解决810项生物制药技术领域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申请或获得50项以上发明专
53、利、制订10项以上国家标准;l(2)形成510家产值10亿元以上的医药生物技术科技型企业、形成12家产值50亿元以上的医药生物技术科技型企业、形成5个发酵技术和基因工程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基地、争取建立12个省级生物制药方面的平台;l(3)培养专业研究人才100人以上,培养专业生产技术人才500人以上; l(4)通过生物制药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生物药物工业总产值和销售额递增15%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l(二十一)中药现代化专项 l专家组组长:于涟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原副厅长、教授l【专项背景】中药现代化研究重大专项针对中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技术创新为民众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
54、务,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力争通过本专项的实施,我省中药产业在医药工业中的比例从现有的10%增长到20%,中药及相关产业总量达到200亿元,使我省中药产业总量和综合竞争能力位于全国前列。l【核心解读】本专项主要支持以下几方面的技术开发: l1.中药材生产关键共性技术。中药材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技术;新品种选育和规范化种植技术;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技术。l2制药装备关键共性技术。中药高效节能设备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参数在线检测技术;中药生产过程分析技术等。 l3高效特色中药研发关键共性技术。中药材饮片质量控制、炮制技术;中药提取、分离、浓缩工艺技术;中药新药创制技术;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技术;安全性评价技术
55、。l本专项拟实施的重大、重点项目: l1.重大项目:浙产重要中药材优质种质资源挖掘、新品种选育和繁育技术研究。高效节能提取、分离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中药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中药新产品研发和二次开发研究,中药有效部位或成分筛选及产品开发,中药安全性评价核心技术。l 2.重点项目: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高效节能制剂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及装备研发。中药保健品等研究开发,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技术研究,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的二次开发研究和提高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 l(二十二)农业新品种选育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程式华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l【专项背景】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我
56、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重大战略需求。在人口压力居高不下、农业生产资源短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省主要农作物种业同时面临品种质量、数量、育种技术和产业化的挑战。专项围绕建设种业大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品种和品质、增加效益为中心,全面提高我省农业新品种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l【核心解读】本专项围绕构建区域优势农产品种子种苗产业科技链,重点开展水稻、蔬果、生猪、家禽、奶牛、渔业、能源林、工业林、防护林、经济林、观赏植物等种质资源挖掘保存利用,突破分子育种、转基因、杂种优势利用等育种高新技术,加强优质育种新材料创制、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新组
57、合)选育及中试研究,创建新品种中试与区域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新组合推广应用,推动种子种苗产业发展。以实施重大攻关项目、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为抓手,组织和整合全省农业品种资源。通过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融合,选育优质、专用品种,并结合新品种的繁育、中试、示范、推广,依托产业化,推动我省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向优质化、专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我省种业的跨越发展。 l(二十三)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程家安浙江大学教授 l【专项背景】本专项以提高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增强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贯彻“从农田到餐桌”或“从围栏到餐具”全过程控制为思路,
58、从“终端控制”为重点转变为“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为重点,解决其中的关键技术。从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密切关注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和贸易技术壁垒,跟踪国外先进标准和监测技术的同时,采取自主创新为主和积极引进为辅的原则,以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创新平台和FAO安全农产品参考实验室建设为支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撑与技术创新体系。同时,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源头控制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生产技术规程制订、标准修订完善及成果应用转化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综合集成我省优势农产品(水稻、蔬菜、茶叶、畜禽奶、水产品、食用菌)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建
59、立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构建我省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保障技术体系,实现农产品安全的源头控制,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l【核心解读】本专项从共性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两方面,围绕构建产前安全环保型生产投入品、产中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后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等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体系,重点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与控制、环控农业技术、安全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筛选和应用、安全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安全农产品标准与检测技术等专题研究危害生物灾害预警和控制技术、气候变暖的应对技术等研究,全面提升农产品和农业环境的安全水平。l(二十四)农业生物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吴平浙江大学
60、教授l【专项背景】我省经济发达,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利用农业生物技术提升农业产业,增加农业效益,减缓环境压力是我省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和农业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农业生物技术也将成为本世纪解决食物安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为了全面推动我省农业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特实施我省农业生物技术科技专项。本专项以解决制约我省动植物和微生物技术实用化、产业化急需解决的共性技术和技术瓶颈,建立通用生物技术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构筑符合市场机制的产业化通道和技术平台,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和食品工业,增强我省动植物生物高科技产品研发的
61、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l【核心解读】本专项围绕构建农业生物基因、细胞、酶(蛋白质)、发酵四大工程技术体系,培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以农业生物基因资源高效发掘技术、高效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动植物品种设计技术、农业生物代谢工程技术、生物“二料”(肥料、药品辅料)、“三药”(农药、兽药、鱼药)、“五剂”(食品与饲料添加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生长调节剂)、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和材料、林业与海洋生物技术为发展重点,以实施重大攻关项目、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为抓手,组织和整合全省农业品种资源。通过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融合,选育优质、专用品种,并结合新品种的繁育、中试、示范、
62、推广,依托产业化,推动我省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向优质化、专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我省种业的跨越发展。l(二十五)工程农业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应义斌浙江大学教授 l【专项背景】工程农业技术是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管理科学为农业、农村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服务的工程科学技术,是现代先进工业技术成果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结合点,是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础支撑,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保障。目前我省人均耕地面积约0.035hm2,低于粮农组织(FAO)确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世界耕地警戒线
63、水平,且农业发展受气候和环境的严重制约,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广泛应用工程农业技术。 l【核心解读】工程农业技术专项按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农业特点,以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增值与生态安全为目标,重点支持多功能农业装备、农业新材料、工厂化设施农业、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和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等五大领域的科技创新,通过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和培育工程农业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及科技企业,提升我省工程农业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产业层次,并在上述五大领域的自主创新、系统集成研究及应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我省工程农业科技的发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我省农业摆脱自然环境束缚,走
64、向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和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l(二十六)农产品(食品)精深加工技术专项 l专家组组长:叶兴乾浙江大学教授l【专项背景】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初级农产品通过加工有可能大幅度提高其附加值;农业副产物通过加工利用不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得到十分有用的各种功能性成分。“农产品精深加工专项”以充分发挥我省制度创新、市场导向、民资丰厚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投入,突出特色,集聚人才,解决制约我省农产品高效利用急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构筑符合市场机制的产业化通道和技术平台,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拓展
65、农产品加工新产业,实现以技术的跨跃式突破推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l【核心解读】本专项围绕构建农产品加工技术升级、精深加工产品研制、农产品贮藏保鲜流通技术、加工设备研发等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链,重点开展高效分离提取技术、酶工程技术、现代发酵工程技术、食品工程基因技术与重组微生物发酵技术、现代食品杀菌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装备及集成创新技术、农产品贮运保鲜与流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农产品加工专业科技园(基地)和科技企业为载体,以大宗特色优势农产品增值加工和产业提升为重点,以发酵工程及其产业、保健功能成分和药用辅料及林特制品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装备研发为突破口,推进
66、畜产、水产、果蔬、林产、粮油大宗特产5个领域的科技产业的发展。(2)30个优先主题计划l(1)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光通信、宽带接入、新一代网络、移动通信等通信与网络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元器件等微电子技术,中间件、嵌入式软件以及信息化应用平台等软件技术,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等数字音视频技术,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应用电子技术。l(2)生物技术。重点研究功能基因组及应用技术,药物的分子定向设计与构建技术,生物芯片、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及应用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等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l(3)新材料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光电信息材料、医用生物材料、膜材料、碳纤维、高效催化材料、超级
67、纤维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研究开发氟硅材料、高性能工程材料等新型结构材料。研究开发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材料技术。 l(4)新能源技术。重点研究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和推广技术。研究开发先进电网、先进节能和储能技术。l(5)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管理、营销、售后服务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关键共性技术,面向区南斯拉夫网络化制造和面向绿色制造的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l(6)嵌入式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重点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道产权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和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加快嵌入式技术在生产装备和家用电器、五金工具等产品中的推广应用。l(7)生物技术推
68、广应用。重点研究开发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反应器及生物制备技术等在食品、医药、化工、纺织等行业中的推广应用。l(8)新材料技术推广应用。重点研究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结构材料等生产技术,加快新技术在纺织、皮革、化工、塑料、建材等行业中的应用。l(9)船舶修造。重点研究特种船舶设计、制造技术,船舶修造技术及装备,船舶用新材料,以及舱室机械、导航仪器仪表、船用数字通讯设备等船舶配套关键零部件。l(10)工业自动化。重点研究开发大型复杂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大型装备专用智能化控制装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微机电系统(MEMS),特种仪表及高精度传感器等。l(11)环保装备。重
69、点研究开发水污染控制装备,工业锅(窑)炉烟尘、粉尘、汽车尾气、有机废气等大气污染控制装备,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资源化装备,环境自动监控装备等。l(12)重大技术装备。重点研究开发大型空分设备及深冷装置、工业汽轮机、压缩机、高压泵和余热锅炉等装备及相应的自动化成套系统。研究开发与国家重点工程配套的特种水泵、阀门、液压件和轴承等关键基础件。l(13)先进专用设备。重点研究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缝纫、塑料、食品、包装、制药、制鞋、制革等专用机械设备及数字化、智能化的连续型生产线,研究开发相应的控制单元和检测设备。l(14)数控装备及控制单元。重点研究开发普及型数控机床、高档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研
70、究开发配套的交流伺服驱动器、交流伺服电机、各式控制软件等。l(15)农业高技术。重点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特色优势农产品(食品)冷藏保鲜、精深加工等农产品加工技术,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等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污染物分子免疫检测和防疫技术等环控农业技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信息的数字化采集、灾害性病虫害的诊断和预测预报、农业生物模型构建和虚拟植物研究等数字农业技术,农业装备网络化、智能化等现代农业工程技术。l(16)传统农业技术升级。重点研究高效率、高品质和低成本、低投入、对生态环境低负面影响的“双高三低”农作物种植技术,优质高效安全
71、畜牧养殖技术,名特优水产养殖技术,现代林特业关键技术等传统农业提升技术。l(17)紧缺资源替代技术。重点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等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海涂与红壤资源开发和保护技术,能源植物种质资源与高能植物选育及生产等生物质能工程技术。l(18)资源综合利用。重点研究资源梯度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节水及废水、污水处理回用技术,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产业生态链的集成技术。l(19)工业污染控制。重点研究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烟尘的高效处理和多级利用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及相应的专用智能化控制装置。l(20)农村及城镇生态环境建设。重点研究农业污染治理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滩涂、湿地、河
72、流、湖泊、水库、土壤的生态修复技术,城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处理工作和关键设备,医疗废物与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农村整治技术。l(21)环境安全预警。重点研究主要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物及特征污染物的排放在线监控与处置技术,水质在线监测和流域水质监控、预警和管理技术示范。研究涉海产业开发活动中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技术,损益评估与预警技术,生态功能调整与修复技术。l(22)海洋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技术开发与装备。重点开发海洋养殖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港航交通资源的装备优化和物流技术,临港工业基础数据库的开发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船舶数字化修造技术,海洋工程设施的安全
73、保障装备技术,海岛渔村网络应用技术,渔船通讯、导航、遥感等船舶信息技术。l(23)海洋生物综合加工与利用。重点开发海产品养殖保护、保鲜、运输、贮藏等全程控制技术与设备,远洋捕捞保鲜和移动加工技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及副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海洋功能食品与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超低温、超高压等新型加工技术,传统海洋食品加工无害化技术。l(24)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重点开发海洋生态与环境监测传感器、仪器平台、系统集成关键技术,海洋污染物快速分析与检测技术,增(养)殖资源养护工程与技术,近海海域生态与环境的预警、预报、修复及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助技术,海洋主要海水养殖生物品质优化与种质保护技术。
74、l(25)人口与健康。重点研究重大高发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老年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技术,重大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控、预警和治疗技术。研究生殖健康相关技术,精神卫生的干预和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药物开发新技术,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确切的新药。研究药物制剂和新制剂技术,中药规范化种植,有效成分提取和制药技术装备,推动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l(26)公共安全。重点研究重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及灾后求助技术。研究交通、生产、网络、卫生、消防等公共安全防范与应急处理技术,生物安全保障技术,重大特种设备的安全评估和应急救援技术。l(27)文化传媒技术。重点研究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
75、技术、文化传媒网络技术、版权控制技术、电子出版技术、互动展馆技术、数字影院技术、益智动漫与游戏技术。研究古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技术。l(28)电子商务技术。重点研究开发高可信数据/语音加解密技术与设备,数字认证和密钥管理技术,金融安全和信用卡使用安全技术,电子防伪技术。研究数字化医院、社区和旅游信息化技术。l(29)现代物流技术。重点开发现代物流系统化技术,物流信息控制与管理技术,供应链全过程优化技术,第三方物流等新型物流业态的资源整合和提升技术。l(30)智能交通技术。重点开发电子牌照、电子地图、不停车收费系统,国载导航与交通信息采集网络技术,车辆安全辅助驾驶和车路协调技术,城市公共交通实时
76、服务系统,公众出行与停车信息服务系统与终端等。(3)国内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消化再吸收项目)l申报单位条件:l(一)在浙江省境内注册的企业,在我省境内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l(二)已与省外合作方(高校、院所、企业或个人)签订技术合作合同或协议,知识产权权属明晰;l(三)引进的技术属于先进适用技术,企业应具备较强的成果转化或产业化能力;l(四)企业的资产质量及经营状况良好。l申报项目条件:l(一)引进或合作的技术项目应符合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专项和优先主题;l(二)技术提供方应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实力,并拥有技术成果的自主知识产权;l(三)国内合作成果转化项目要求
77、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可行性强,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l(四)国内合作成果转化项目应是中试及产业化阶段的项目;l(五)国内合作成果转化专项应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省内高校、院所与省外高校、院所的技术合作项目,重点支持应用技术的转移、扩散、产业化。(4)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l1、申报合作研究项目的主体应是在浙江省境内、具有相当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和基础条件的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并应具备以下条件:l(一)重大、重点类项目符合“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或优先主题;l(二)合作双方已签订合作研发的协议,并在协议中对知识产权分享明确表述;l(三)国(境)外合作方
78、具有明显的研究开发实力与优势;l(四)合作研发的项目水平能达到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l2、申报再创新产业化项目的主体应是在浙江省境内注册的、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能力、资产质量及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法人,鼓励产学研合作。并应具备以下条件:l(一)重大、重点类项目符合“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或优先主题;l(二)装备、技术、成果引进合同或协议的内容详实、职责明确、知识产权明晰; l(三)国(境)外装备、技术提供方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能力;省内引进方有较强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合理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预算与可行的方案;l(四)引进的装备、技术先进,成熟,不属于重复引进,再创新
79、后能形成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并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5)863科技成果与浙江民营企业对接(6)国家项目配套l(7)面上科研项目l2009年度面上科研项目已在2008年进行了申报。根据我厅计划体系调整,以后面上项目计划将调整为“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2010年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根据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要求组织申报。具体申报要求另行通知。l(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l2009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申报将与我省农村团队特派员和法人特派员联合组织推荐并实施一批农业成果市级科技计划l台政办发2008109号文件关于印发台州市市级科技资
80、金使用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l(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l1、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l2、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建设l3、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前提条件必须是市高新技术企业,按投资额的5%-10%进行补助)l4、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配套补助l(2)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l工业科技项目l分为重大科技项目:该项目按直接投入的研发经费的5%-10%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l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新产品开发项目,研发投入100万元以上,补助标准为每项1020万元。(以申报预算为准,费用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设计试验费、信息费、会议调研费及科技成
81、果鉴定费等)区级科技计划:l区级科技计划打算今年也作些调整,区级计划不象上级科技计划一样进行分类,依据大家申报情况,今年有可能进行分批下达,争取上半年一批,下半年一批。l区本级计划也实行常年受理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l条条件件一一: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l条件二: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l国科发火2008172号规定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l一、电子信息技术 l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l三、航空航天技术l四、新材料技术l五、高
82、技术服务业l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l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l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l条件三: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该条件与老办法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一致。l条件四: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l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l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l3、最近一年销售收
83、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l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l条件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l条件六: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三、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l研发费税前扣除新政规定: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
84、产成本的150%摊销。l即:比如企业投入100万元搞研发,在申报所得税时,新政策规定,可加计50,1005025(所得税率)=12.5,即可多抵扣所得税12.5万元,也就是企业所投入的100万元研发费,通过这项新政策,可享受12.5万元所得税的税收优惠。l研发费用包括:l*新产品设计费、新工作规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纸资料费、资料翻译费。l*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l*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l*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l*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l*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费用、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l*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l*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