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课堂PPT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88095925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10.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材分析课堂PPT(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六单元:时、分、秒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第八单元:除法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1 1.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的实践活动w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 同伴说一说w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 同伴说一说w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w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

2、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2.独立设置的专题实践活动w节日广场w月球旅行w趣味运动会数与代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体验乘、除法的含义;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乘法口诀;通过学生身边小问题的解决,渗透数学的应用意识。二、教材的编写特点1、乘、除法的含义从数一数的活动中积累相同加数连 加的体验,体会乘法的本质含义。取消了人为的乘数与被乘数的区分从分一分的活动中,感受除法本质含义及把整体分成相同的若干份。 2、乘法口诀l l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概括乘法口诀;l l以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l l在编排设计上提供学生较大的探索空间;l l安排形式多样的练习,熟练巩固口诀。3、乘、除法的应用教材配

3、有富有童趣的、图文结合的或有多种信息的、较为开放的问题情景, 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形成必要的技能,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实践活动等栏目,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 。4、时、分、秒教材注重借助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学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与图形1、观察物体让学生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体验物体相对位置的不同形状。2、方向与位置在实地观察的情景中,认识东、南、西、北,并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注重通过统计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通过有趣的猜测

4、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存在不确定现象 。 统计与概率通过实践活动,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活动二、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二、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已学过的相关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内容一年级上册加法的意义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w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w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后续的相关内后续的相关内容容本册乘法口诀除法的意义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建议课时建议课时数一数数一数23儿童乐园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有几块积木3动物聚会动物聚会1、在数一数活动

5、中,体会相同数连加的繁琐,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教学建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数数交流数数的方法注意算式与实物、图形的对应。 2、在有趣的情景中,初步体会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建议指导学生数数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引出乘法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关系3、在具体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建议结合直观操作,交流算法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简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 结合具体的情境说一说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结合具体的情境说一说乘法算式

6、表示的意义;结合具体的情境说一说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结合具体的情境说一说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4 4)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案例片断与讨论:案例片断与讨论:数一数数一数案例描述:案例描述:1.数熊猫有几个: 引导写出算式:按排数:5+5+5=15; 按列数:3+3+3+3+3=15。2.数圆片有几个: 小组合作写出算式(4排, 每排6个;或6列,每列4个)并比较两种不同的数法所对应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7、?3.数方格有几个: 学生独立完成加法算式并交流、小结(每个算式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案例片断与讨论:案例片断与讨论:数一数数一数4、数苹果有几个: 在独立完成教材第四题的基础上,要求写出计算6盘、10盘、15盘苹果的连加算式,学生汇报15盘的算法有: (1)15个3连加; (2)3、6、9跳着数,直到45; (3)3个3就是9,15个3就是5个9, 9+9+9+9+9=45; (4)5个3是15,15个3就是3个15, 15+15+15=45。 最后,教师提出,有没有比(3)(4)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呢?案例片断与讨论:案例片断与讨论:数一数数一数案例讨论:案例讨论:1.从数熊猫、数圆点到数方格,数

8、的对象的抽象程度在逐步提高。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你是怎样体会的? 通过对数的对象的逐步抽象,使学生经历从实物到符号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2.案例中第二种数法(跳着数)对学生用抽象的加法算式表示有帮助吗? 体会引入乘法的必要性 充分感受相同的加数相加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乘法口诀(一)乘法口诀(一)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一下100以内的加法本册乘法的意义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25乘法口诀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后续的相关内容后续的相关内容本册除法的意义用乘法口诀求商69的乘法口诀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乘法口诀(一)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建议课时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2课

9、时摘桃子:巩固5的乘法口诀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3课时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可爱的小青蛙:2、3、5乘法口诀的综合练习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5课时回家路上:用口诀解决问题练习一1.1.通过直观操作,组织学生探索通过直观操作,组织学生探索5 5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5以内口诀的学习,教材采用较开放的编写方式,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并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编写相应的口诀教学建议说一说图中的信息组织学生探索5的口诀引导学生5个5个地数在初步建立口诀时,注意直观图与口诀的对应。2 2、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建议交流图中的信息同桌开

10、展提问并解答的游戏活动教学注意的问题 注意能用生活中的各种实例,帮助学生巩固口诀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分一分与除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意义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倍”的含义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本册本册乘法的意义25的乘法口诀后续的相关内容后续的相关内容本册本册6-9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二下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的竖式计算加减乘除混合过算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分一分与除法内容建议课时分桃子(体会除法的意义一)3分苹果(体会除法的意义二)分糖果(体会除法的意义三)分香蕉(引出除法运算)3飞行

11、表演(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问题)练习二练习二小熊开店(用乘法口诀求商)23运动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动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快乐的动物(体会快乐的动物(体会“倍倍”的含义)的含义)45文具店(解决简单的问题)文具店(解决简单的问题)花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花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三练习三1 1、在丰富的分一分的活动中,理解除法的意义、在丰富的分一分的活动中,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分一分活动,使学生有机会不断的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这是学生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套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2 2、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在具体的操作中、尊重学生的认

12、知差异,在具体的操作中体会除法的本质含义。体会除法的本质含义。 通过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感受如何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部分。教学建议提出问题,引起活动的愿望独立操作也可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分一分的活动记录各自的分法在交流中体会各种不同分法的本质3 3、 在具体的情景中,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在具体的情景中,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建议说一说选择乘法或除法解决相关问题的理由从体会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中,引出口诀求商的算法 4 4、通过认真观察,独立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认真观察,独立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建议观察并交流图中信息独立尝试解决问题交流各种不同的想法教学注意的问

13、题 尽量让学生自主交流和解决,不要作过多的分析与讲解5 5、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倍”的意义。的意义。 教学建议观察主题图 ,寻找相关信息鼓励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在“摆、圈”等活动中,体会“倍”意义教学注意的问题 “倍”不作为一个概念,而作为生活的概念来处理,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摆、圈活动,不要急于用除法计算。案例片断与讨论:快乐的动物案例片断:案例片断: w当学生对于当学生对于“倍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出示一个表,表上画着松鼠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出示一个表,表上画着松鼠与小鸡的图案。与小鸡的图案。w师:请同学先用铅笔画圆圈来表示它们各自的只数,然后看小鸡的只师:请同学

14、先用铅笔画圆圈来表示它们各自的只数,然后看小鸡的只数是几个松鼠只数那么多,用圈一圈的方法来表示,听清了就开始动数是几个松鼠只数那么多,用圈一圈的方法来表示,听清了就开始动手吧手吧!w(学生动手画、圈,老师巡视。)(学生动手画、圈,老师巡视。)w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全班的同学交流一下?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全班的同学交流一下?w生:松鼠有两只,小鸡有生:松鼠有两只,小鸡有8只,两个圈一圈,所以只,两个圈一圈,所以8是是2的的4倍。倍。w师: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小鸡的只数是松鼠只数的几倍?先商量师: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小鸡的只数是松鼠只数的几倍?先商量一下。一下。w生生1(算式(算式1):)

15、:24=8w生生2(算式(算式2):):82=4(师板书在黑板上)(师板书在黑板上)w生生3(算式(算式3):):8-2-2-2-2=0案例片断与讨论:快乐的动物w师:哪一个算式更准确呢?我们看课件,回忆师:哪一个算式更准确呢?我们看课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动手操作的过程。(演示:把小一下刚才我们动手操作的过程。(演示:把小鸡的只数两个圈一圈,直到圈完)鸡的只数两个圈一圈,直到圈完)w问:你认为哪一个算式正确?说一说你的理由。问:你认为哪一个算式正确?说一说你的理由。w生生1:我认为第二个算式对,因为小鸡的只数:我认为第二个算式对,因为小鸡的只数正是松鼠的正是松鼠的4倍,所以第二个对。倍,所以第

16、二个对。w生生2:我认为第二个正确,因为把:我认为第二个正确,因为把8两个圈一圈,两个圈一圈,是在平均分,所以第二个算式对。是在平均分,所以第二个算式对。w师:刚才生师:刚才生2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刚才就是把小鸡的只数按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刚才就是把小鸡的只数按照两个一份两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看照两个一份两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看8里面有几个里面有几个2,就是松,就是松鼠的几倍,所以第二个算式更准确,它能更直观地表示小鸡鼠的几倍,所以第二个算式更准确,它能更直观地表示小鸡与松鼠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那么第一个算式求得是什么?与松鼠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那么第一个算式求得是什么?w生:是小鸡的只数。生:是小鸡

17、的只数。w师:不是我们要求的几倍,所以第一个算式就不合适,我们师:不是我们要求的几倍,所以第一个算式就不合适,我们就把它擦掉。第三个算式是就把它擦掉。第三个算式是一个一个2一个一个2减去,虽然也能看减去,虽然也能看出是出是4个个2。但是没有第二个算式直观,所以我们也把它擦掉。但是没有第二个算式直观,所以我们也把它擦掉。w(教师擦去黑板上的算式(教师擦去黑板上的算式1和算式和算式3)。)。案例片断与讨论:案例片断与讨论:快乐的动物案例片断与讨论:快乐的动物案例讨论:1.学生出现了乘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你觉得能允许吗学生出现了乘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你觉得能允许吗?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运用了顺向思维来考

18、虑倍数关系。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运用了顺向思维来考虑倍数关系。当问及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几倍时,在他们的头脑中最先当问及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几倍时,在他们的头脑中最先想到的是几个想到的是几个2是是8,很容易算出,很容易算出4个个2是是8,所以他们的列式就是,所以他们的列式就是24=8,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得出小鸡的只数是松鼠只数的,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得出小鸡的只数是松鼠只数的4倍;倍;用减法的学生,考虑这个倍数问题的角度就更独特了。用用减法的学生,考虑这个倍数问题的角度就更独特了。用8一个一个2一个一个2的减去,直到得数为零时,就看出的减去,直到得数为零时,就看出8里面有几个里面有几个2了。在了。在他们

19、眼中这也是一个好办法。不要因为没有达到老师的他们眼中这也是一个好办法。不要因为没有达到老师的“预设预设”而而压制了他们的独特见解。压制了他们的独特见解。2.对于这个老师的做法,你认同吗?你会如何处理?对于这个老师的做法,你认同吗?你会如何处理?当课堂上学生出现多种合理的方法时,老师应帮助学生这些方法进当课堂上学生出现多种合理的方法时,老师应帮助学生这些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在多种方法中让学生学会选择。虽然根据乘法和减法算行分析、比较,在多种方法中让学生学会选择。虽然根据乘法和减法算式也可以知道小鸟的只数是松鼠只数的式也可以知道小鸟的只数是松鼠只数的4倍,但这两种方法有它的局限倍,但这两种方法有它

20、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这一点,认同用除法求倍更好些,老师可设计性;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这一点,认同用除法求倍更好些,老师可设计一些问题或活动让学生来体会。如,对于乘法,在学生所学的口诀范围一些问题或活动让学生来体会。如,对于乘法,在学生所学的口诀范围内求内求“倍倍”还能求,如果给学生换两个不能用口诀来求倍的数,这时学生还能求,如果给学生换两个不能用口诀来求倍的数,这时学生就会感到乘法的确不如除法好。对于减法,它的局限性是对于数比较大就会感到乘法的确不如除法好。对于减法,它的局限性是对于数比较大时,列式非常麻烦。如,求时,列式非常麻烦。如,求30里面有几个里面有几个2,用减法列式表示就是:,

21、用减法列式表示就是:30-2-2-2-2-2-2-2-2-2-2-2-2-2-2-2=0,这和,这和302=15相比就太麻烦了。经过这样相比就太麻烦了。经过这样的比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用除法求的比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用除法求“倍倍”相对乘法和减法的优越性,帮相对乘法和减法的优越性,帮助学生认同用除法来求助学生认同用除法来求“倍倍”。案例片断与讨论:快乐的动物 第七单元 乘法口诀(二)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本册2-5的乘法口诀除法的意义用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6-9的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后续的相关内容后续的相关内容本册用乘法口诀做表内除法二下二位数除以一

22、位数的(有余数)竖式除法第七单元 乘法口诀(二)教教学学内内容容建议课时建议课时有多少粘贴画(有多少粘贴画(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4一个星期有几天(一个星期有几天(7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买球(买球(8、9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整理与复习(二)整理与复习(二)31、在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6的口诀教学建议估一估有几个正方形在摆一摆中独立尝试编口诀交流各自编口诀的方法及记忆的方法教学注意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从算式中直接编口诀2、在现实的、开放的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增强探索性教学建议创设情景独立计算并记录购物的总价根据得数的特点,独立编写口诀教学注意的问题 对有困难的学生

23、可以借助形象的学具操作来编口诀案例片断:师:一个小孩到公园买门票,一张门票是师:一个小孩到公园买门票,一张门票是6元钱,那么你们知道两张元钱,那么你们知道两张是多少钱吗?是多少钱吗?生:生:12元。元。师:三张应该是多少钱呢?师:三张应该是多少钱呢?生:生:18元!元!师:看来,大家知道,那么要买师:看来,大家知道,那么要买4、5、6、7、8、9张门票需要多少钱大张门票需要多少钱大家能算出来吗?家能算出来吗?生:能!生:能!师:好,书上已经列好了要买的门票数,请同学们将所需要的钱数填到空师:好,书上已经列好了要买的门票数,请同学们将所需要的钱数填到空格里。格里。案例片断与研讨:6的乘法口诀教师

24、将同学们一齐报来的数据写在黑板上。教师将同学们一齐报来的数据写在黑板上。案例片断与研讨:6的乘法口诀1234567896121824 30 36 42 48 54师: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师: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律?生:表上面的数多生:表上面的数多1 1,下面的数就多,下面的数就多6 6。师: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编师: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编6 6的乘法口诀,是自己编,还是老的乘法口诀,是自己编,还是老师领着编?师领着编?生:自己编!生:自己编!(学生自编(学生自编6 6的乘法口诀,做完的自觉在小组内交流、修正)的乘法口诀,做完的自觉在小组内交流、修正)案例研讨:本

25、案例中,表面上看好像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什么,你怎么看?本案例中,表面上看好像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什么,你怎么看?在这个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形和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形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6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在学生自己编制在学生自己编制6的乘法口诀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的乘法口诀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案例片断与研讨:6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 除法已学过的主要内容已学过的主要内容本册乘法口诀除法的意义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用乘法口诀做表内除法体会乘

26、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后续的相关内容后续的相关内容二下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有余数)四则混合运算三上特殊的两位数(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与除的口算内内容容建议课时数建议课时数长颈鹿和小鸟(用乘法口诀求商)长颈鹿和小鸟(用乘法口诀求商)34小兔安家(复习除法的意义)小兔安家(复习除法的意义)游乐场(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游乐场(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34练习五练习五在求商的过程中,体会乘除法的关系在求商的过程中,体会乘除法的关系教材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鼓励学生探索、交流,同时教材还安排了丰富的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第六单元 时

27、、分、秒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一下认识钟表。钟面上整时、半时的时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认识时、分、秒。 体验时间的长短。识别钟面上的时刻,与经过的时间。后续的相关内容后续的相关内容三上认识年、月、日认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记时法教学内容建议课时我们赢了(认识钟面及表示的时刻)34一分能干什么(感受1分的长短)作息时间表(经过时间)121 1、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时、分、秒。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时、分、秒。教学建议交流情景图的含义学生交流已有的认识组织观察钟面认识时、分的关系借助钟表模型,认识钟表。 2 2、在体验活动中,建立单位时间的观念、在体验活动中,建立

28、单位时间的观念教学建议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与秒的关系教学注意的问题 课堂中可以多安排一些体验时间的活动案例片断与研讨:一分能干什么案例片断:师:(为学生准备师:(为学生准备6件事情(折纸、画画、读文章、背口诀、件事情(折纸、画画、读文章、背口诀、写字、数数),让学生选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看自己写字、数数),让学生选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看自己1分能完成多少。)分能完成多少。)(学生开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做,做完后,先在小组内说说(学生开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做,做完后,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完成的情况,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完成的情况,再在全班汇报。)生:我生:我1分能背出

29、分能背出19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生:我生:我1分能写分能写50个字。个字。生:我从生:我从1数数,可以数到数数,可以数到236。师:听了大家的汇报,你有什么想法?师:听了大家的汇报,你有什么想法?生:我发现生:我发现1分能干很多使事情。分能干很多使事情。师:师:1分看起来很短,但不能小看,分看起来很短,但不能小看,1分能干很多事分能干很多事情,现在你们对情,现在你们对1分有感觉了吧。分有感觉了吧。案例讨论: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时间的长短?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时间的长短?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为起点,让学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为起点,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亲身感受生在操作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的

30、长短,通分的长短,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对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对1分的分的具体表象,促进学生对具体表象,促进学生对1分的体会。分的体会。案例片断与研讨:一分能干什么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已学过的相关内已学过的相关内一上前后、上下、左右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一下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辨认看到的不同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物体不同的面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并辨认看到的形状后续的相关主后续的相关主要内容要内容三上根据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或上面的形状,搭出这个简单物体教教学学内内容容建议课时建议

31、课时看看一一看看(一一)(感感受受从从不不同同方方向向看看到的形状不同)到的形状不同)1看一看(二)(从立体到平面)看一看(二)(从立体到平面)23 1 1、通过、通过“看一看看一看”的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建议组织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描述观察的图形让学生感悟不同位置所观察的图形是不一样的教学注意的问题 可以用其它实物替代讲台与粉笔盒 2 2、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转化,发展空间观念、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转化,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建议提供正方体学具让学生搭出形如书中的简单物体,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再连一连、说一说。引导学生发现从上面与正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32、。教学注意的问题 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是指站在物体前面(正面)的位置去俯视物体时看到的形状。案例片断与讨论:观察物体案例片断:案例片断:w“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大大的长方体。待会儿你们可以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大大的长方体。待会儿你们可以上来观察,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看每个位置能看到几个面?上来观察,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看每个位置能看到几个面?”w老师的话音刚落,二十几个学生都纷纷离座,围着长方体。前面老师的话音刚落,二十几个学生都纷纷离座,围着长方体。前面的学生靠长方体太近又挤,挡住了后面学生的视线。有些学生可的学生靠长方体太近又挤,挡住了后面学生的视线。有些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有

33、观察到,就回到自己的座位。能什么也没有观察到,就回到自己的座位。w一会儿,老师请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一会儿,老师请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w第一个学生走到长方体旁边,指着长方体的一个顶点说:第一个学生走到长方体旁边,指着长方体的一个顶点说:“我看我看到这个尖尖的地方。到这个尖尖的地方。”w“你看到了几个面?你看到了几个面?”老师问道。老师问道。w“看到三个面。看到三个面。”学生应答。学生应答。w“很好。谁和他看到不一样的?很好。谁和他看到不一样的?”案例片断与讨论:观察物体w“我看到两个面。我看到两个面。”一个学生上来指了指他看到的两个面。一个学生上来指了指他看到的两个面。w“和他一样看到长方体两

34、个面的同学,请举起手。和他一样看到长方体两个面的同学,请举起手。”有几个学生举了手。有几个学生举了手。w“还有和他们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的吗?还有和他们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的吗?”w一个男生上来,演示了他所站的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这时,老师又请一个男生上来,演示了他所站的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这时,老师又请“只只看到一个面看到一个面”的学生举手。这一次,只有两个学生举手。的学生举手。这一次,只有两个学生举手。w“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观察结果?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观察结果?”w一个女生又上来,她站到不同于刚才三个同学所站的位置,说:一个女生又上来,她站到不同于刚才三个同学所站的位置,说:“从这里只从这里只能看到三

35、个面。能看到三个面。”w“你也是看到了三个面。你也是看到了三个面。”老师说。老师说。w女生又重复一句:女生又重复一句:“只能看到三个面。只能看到三个面。”可是老师对她的可是老师对她的“只能只能”没有回应。没有回应。老师转向全班,问道:老师转向全班,问道:w“有没有看到的不是一个面、两个面或三个面的?有没有看到的不是一个面、两个面或三个面的?”w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学生应答,于是老师接着总结道: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学生应答,于是老师接着总结道:“今天我们得到一个今天我们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很重要的知识,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案例片断与讨论:观察物体案

36、例讨论:这个教学案例把教材中这个教学案例把教材中“观察讲台观察讲台”的情境图变成观察一个长方体的实践活的情境图变成观察一个长方体的实践活动,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动,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选择观察教室里的讲台,而不选一个抽象的长方体来观察。一个重要选择观察教室里的讲台,而不选一个抽象的长方体来观察。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熟悉的讲台比抽象的长方体更容易区别它的前、后、上、下、原因是学生熟悉的讲台比抽象的长方体更容易区别它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六个面,因此也就容易描述教材情境图中老师、笑笑、淘气与左、右等六个面,因此也就容易描述教材情境图中老师、笑笑、淘气与讲台的相对位置。讲台的相对位置。第五单元

37、 方向与位置已学过的相关内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容一上前后、上下、左右本单元的主要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内容辨认四个方向(东南西北)简单的路线图后续的相关内容后续的相关内容二下辨认八个方向(增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四个方向)简单的路线图教教学学内内容容建议课时建议课时东南西北(辨认方向)东南西北(辨认方向)23练习四练习四看望老人(看简单的路线图)看望老人(看简单的路线图)1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四个方向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四个方向教学建议组织学生在校园实地观察,辨认“东西南北”每个方向找一个的主要景物,画下来。在教室里,交流记录的方向。(感受统一方向的必要性)介绍地图上的各方向辨认教室里的实际方向教学注

38、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居住地周围建筑所处的方向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辨认方向体会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必要性。概率与统计第九单元 统计与猜测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一上分类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象形统计图一下简单的统计活动条形统计图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简单的统计活动感受不确定现象。后续的相关主后续的相关主要内容要内容二下读统计图表三上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第九单元 统计与猜测教 学 内 容建议课时生日(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2买书(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抛硬币(感受不确定现象)121、在具体情境中再次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

39、过程 教学建议认识一年四季交流数据获取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与描述教学注意的问题 开展的调查活动尽可能在学生熟悉的范围内进行2、在实验中,体验客观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教学建议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亲自体验不确定现象记录每一次的结果是正面或反面朝上,体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活动的结果。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事先无法预测结果的事情。教学注意的问题 本活动仅是体验不确定性,不要求知道可能性的大小案例片断与讨论:抛硬币案例片断:案例片断:老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盒子,说道:老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盒子,说道:“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盒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盒子,盒子外面

40、写着什么呀?子,盒子外面写着什么呀?”“三个白球,三个黄球。三个白球,三个黄球。”学生齐声答道。学生齐声答道。“是的。每个盒子里面都放着三个白球和三个黄球。是的。每个盒子里面都放着三个白球和三个黄球。”老师继续说道,老师继续说道,“如何如何摸球呢?看,老师把手伸进盒子,搅一搅,摸到了一个球。你们猜猜是什摸球呢?看,老师把手伸进盒子,搅一搅,摸到了一个球。你们猜猜是什么颜色的球?么颜色的球?”“白球。白球。”“黄球。黄球。”学生猜着。老师拿出一看,学生猜着。老师拿出一看,“是黄球。是黄球。”“哇!哇!”猜中的学生兴高采烈。猜中的学生兴高采烈。“第一次摸到黄球,就在表格的第一次摸到黄球,就在表格的

41、黄球黄球栏目上打栏目上打1个个。”老师一边展示表老师一边展示表格一边强调对摸球结果进行统计的要求。老师把摸出的黄球放回盒后,又格一边强调对摸球结果进行统计的要求。老师把摸出的黄球放回盒后,又做了一次摸球示范,摸出的是一个白球,她强调;做了一次摸球示范,摸出的是一个白球,她强调;“这一次要在表格的这一次要在表格的白白球球栏目上打栏目上打1个个游戏结束后,老师在实物展示台上记录游戏结束后,老师在实物展示台上记录各组摸球统计的结果:各组摸球统计的结果:w“你们看,从摸球的结果能看到什么呢?你们看,从摸球的结果能看到什么呢?”老师在启发学生发言。老师在启发学生发言。w“第第2小组与第小组与第3小组摸到

42、黄球与白球的次小组摸到黄球与白球的次数,刚好相反。数,刚好相反。”w“每组都摸了每组都摸了8次。次。”w显然,学生没有说出教师希望的结论。显然,学生没有说出教师希望的结论。老师进一步启发道:老师进一步启发道:“是不是摸到的都是是不是摸到的都是白球?是不是一定摸到黄球?白球?是不是一定摸到黄球?”w“不是。不是。”黄球黄球白球白球第第1小组小组44第第2小组小组26第第3小组小组62第第4小组小组53第第5小组小组44第第6小组小组44案例片断与讨论:抛硬币。每人都有两次摸球的机会,组长要做好每一次摸球的记。每人都有两次摸球的机会,组长要做好每一次摸球的记录。录。”学生分组玩起了摸球游戏,我摸你

43、猜,你摸我猜,玩得很学生分组玩起了摸球游戏,我摸你猜,你摸我猜,玩得很高兴,很开心。高兴,很开心。w“那该怎么说摸球的结果呢?”w一个学生答道:“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w“说得好。”老师表扬了她,接着又问道:“可能摸到黑球吗?”w“不可能。因为盒子外面没有写有黑球。”一个女生说道。w“那可能摸到红球吗?”老师追问。w“不可能。因为盒子外面里也没有写红球。”w这时,一个男生提出质疑:“如果有一个老板把盒子外面的字写错了,那怎么办?”w“你的意思是不能相信盒子外面写的字,要查看盒子里放的是什么颜色的球,案例片断与讨论:抛硬币w是吗?是吗?”老师帮助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老师帮助学生把意思表

44、达清楚。w这时,一个女生站起来说道:这时,一个女生站起来说道:“刚才我看了盒子里面的球,刚才我看了盒子里面的球,真的没有红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红球。真的没有红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红球。”w老师在盒子里放入一个绿球,问道:老师在盒子里放入一个绿球,问道:“现在可能摸到绿球吗现在可能摸到绿球吗?”w“可能。可能。”学生异口同声。学生异口同声。w“现在摸球的可能性有几种?现在摸球的可能性有几种?”老师追问。老师追问。w“有三种。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绿球。有三种。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绿球。”学生学生深信不疑。深信不疑。w“摸到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有几种,与盒子时放几种颜色摸到不同颜

45、色的球的可能性有几种,与盒子时放几种颜色的球有关;放入的球的颜色越多,摸到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的球有关;放入的球的颜色越多,摸到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性也越多。性也越多。”老师对这次摸球游戏做了总结。老师对这次摸球游戏做了总结。案例片断与讨论:抛硬币案例片断与讨论:抛硬币案例讨论:案例讨论: 、本案例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个男生质疑、本案例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个男生质疑“如果有一个老板把如果有一个老板把盒子外面的字写错了,那怎么办?盒子外面的字写错了,那怎么办?”的现象?问题出在哪个的现象?问题出在哪个环节?环节?刚一开始,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观察盒子里装球其情况刚一开始,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观察盒子里装球其

46、情况的:的:盒子外面写着什么呀?盒子外面写着什么呀?”如此就给学生一种误导:如此就给学生一种误导:盒子里装什么球要看盒子外面的包装。其实,让学生讨论从盒子里装什么球要看盒子外面的包装。其实,让学生讨论从盒子里摸球的可能性,关键是看盒子里装球情况,若这个老盒子里摸球的可能性,关键是看盒子里装球情况,若这个老师从一开始不是强调让学生看盒子师从一开始不是强调让学生看盒子“外面写着什么呀?外面写着什么呀?”,而,而是告诉学生盒子里都装的什么球,然后开展活动,就会避免是告诉学生盒子里都装的什么球,然后开展活动,就会避免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说出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摸到白

47、球,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黄球”时,学生的回答并不是教师想要的时,学生的回答并不是教师想要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设计了让学生统计摸球情况的活动,并且把结果填在表格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统计摸球情况的活动,并且把结果填在表格中,统计完后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统计完后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从摸球的结果能看到什么呢?从摸球的结果能看到什么呢?”这这其实是在误导学生,让学生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自然,学生就会把其实是在误导学生,让学生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自然,学生就会把回答的重心转移到表格中的数据特征上来,出现了:回答的重心转移到表格中的数据特征上

48、来,出现了:“第第2小组与第小组与第3小小组摸到黄球与白球的次数,刚好相反。组摸到黄球与白球的次数,刚好相反。”、“每组都摸了每组都摸了8次。次。”的回答,的回答,而不是关注本节课的核心:从摸球出现的结果来感受不确定现象,设计而不是关注本节课的核心:从摸球出现的结果来感受不确定现象,设计统计活动反而会让学生关注统计出的数据。统计活动反而会让学生关注统计出的数据。案例片断与讨论:抛硬币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三个单元活动,每个主题活动都含有丰富的信息,教学中有充分利用这些信息组织学生交流,在思考、交流、调整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

49、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建议:这是一个较开放的题材,教学是可以先做一些基本练习,再让学生调查本组同学喜欢的项目,然后根据有关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整理与复习 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培养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学习能力学生回顾与反思的学习能力整理与复习由三部分组成:“你学到了什么”“我的成长足迹”基本练习三、单元教学设计举例第一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节:数一数 活动(一):有多少个熊猫? 学生观察这些整齐排列的熊猫图片,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 交流:生1:“我是横着数的,5加5得10,10加5得1

50、5”。 用算式表示就是5+5+5=15。生2:“我是竖着数的 。”这个孩子似乎不知该怎样表达,于是教师让全班同学帮他一起数,明确了竖着数有5个3,一共是15 个,列出的算式是3+3+3+3+3=15。之后教师对这两种数法作了一下简单的小结,使学生初步地感受到3个5和5个3都是15。 第一节:数一数第一节:数一数 活动(三)有多少个方格?活动(三)有多少个方格?从数熊猫、数圆点到数方格,数的对象的抽象程度在逐步提高。教师先请学生独立数一数,列算式,在进行集体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生1:横着数,每行有10个,有 3行 , 就 是 3个 10,10+10+10=30;生2:竖着数,每列

51、有3个,有 10列 , 就 是 10个 3,3+3+3+3+3+3+3+3+3+3=30。第一节:数一数第一节:数一数(续)活动(三)有多少个方格?活动(三)有多少个方格?这时有个学生提出了问题,没有表述地很清楚,大概的意思是说 3个10和10个3正好是相反的,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3个10 和10个3只是数的方法不同,但他们表示的数量的是相等的。(续)(续)第一节:数一数第一节:数一数活动(二)有多少个圆点?在出示圆点图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你能不能用刚才这两种方法数出一共有多少个圆点?并尝试着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在集体交流时,逐步引导学生用“每行几个有几行、每列几个

52、有几列”这样方式来表述自己数的方法,逐步抽象,为后面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奠定基础。 第一节:数一数第一节:数一数活动(四)有多少个苹果? 学生列出3+3+3+3+3=15之后, 让学生观察前面列出的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发现这些算式的加数都相同,即都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然后通过让学生表示50个3相加,让学生感受到加法的繁琐,从而自然地引出用乘法来表示。在以活动( 一 ) 为 重 点 初 步 弄 清35(53)表示的意义之后,放手让学生尝试把刚才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再进行集体反馈与交流。学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学生们都很高兴,不时还窃窃私语。第一节:数一数(续)第一节:数一数(

53、续)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列出3+3+3+3+3=15一个加法算式,而7盘、50盘都只是让学生说一说,没有动笔写。如果让学生真正写一写的话,他们一定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加法地繁琐,乘法的简洁,从而体会到学习乘法这种新的表示方法的必要性。 第二节:儿童乐园第二节:儿童乐园 自主探究 (1)有多少人乘坐飞机?师:你能不能把有几架飞机,每架坐几个人连同问题一起说出来?生:每架飞机上都有两个小朋友,一共有4架飞机,就是4个2,所以2 + 2 + 2 + 2= 8。 (2)师:谁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计算? 生1:有3条船,每条船上有3个小朋友。划船的有多少小朋友? 3 + 3 + 3 = 9 生

54、2:电动火车有6节车厢,每节坐4人。玩电动小火车的有多少小朋友? 4 + 4 + 4 + 4 + 4 + 4 = 24 第二节:儿童乐园第二节:儿童乐园生3:坐在椅子上休息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 + 1 + 3 = 6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在这些算式里有哪些可以写成乘法算式?那些不可以?为什么? 生1:前三个都可以,因为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在一起。 生2:最后一个不可以,因为它不是相同的数连加,只有相同的数连加的时候才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第二节:儿童乐园第二节:儿童乐园(续)(续) (3)尝试把前三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介绍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2 4 = 8 乘 乘 乘 积 数 号

55、数 (这里除了明确个部分的名称以外,还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的2和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是从哪里来的?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体会用乘法列式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更加简便。) 第二节:儿童乐园第二节:儿童乐园 巩固应用:巩固应用: 试一试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集体订正,引导学生说一说34中的4和72中的2分别是从哪儿来的? (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为主,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说一说各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第三节:有几块积木第三

56、节:有几块积木 (一)情境引入(一)情境引入 出示积木图:积木是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玩一种玩具。请你们仔细观察,在这幅图中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二)自主探究(二)自主探究 1、有多少会积木?学生观察图,独立思考并尝试列出算式。 2、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全班交流。 生1:每排7块,有5排,一共是35块。57=35(块) 生2:每列5块,有7列,一共是35块。75=35(块) (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体会:对于“有几块积木”这个问题,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可以看成5个7,也可看成7个5。用乘法算式表示都可以写成:75或57。) 第四节:动物聚会第四节:动物聚会 (一)创设情境(

57、一)创设情境 今天森林里特别地热闹,小动物们正准备要举行一场大型聚会,让我们快点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都为这次聚会做了哪些准备呢? (二)自主探索(二)自主探索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想一想,然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这是本课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教学时要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组织好观察图提问题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的提问、交流,并独立自主地列出算式计算,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2、集体反馈交流。 你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该怎样列算式? 生1: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3=9(只) 生2:一共有

58、多少个桃子?63=18(个) (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鼓励他们多提问题,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的评析,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乘法问题的解决上。)第四节:动物聚会第四节:动物聚会 (三)巩固拓展 1连一连。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楚题意,然后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的反馈与交流。 (这道习题不仅是多选,而且有多余信息,学生完成起来有一些困难,不能把所有的选项都连上。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要让学生逐步理解6个3与3个6在具体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但都可以写成的算式却可以63或36) 2说一说这几幅图都可以列成23,教学时通过交流讨论要让学生

59、理解23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有时表示2个3,有时表示3个2,有时即可以表示2个3也可以表示3个2。 第四节:动物聚会第四节:动物聚会 (续)3练一练第1题写出算式。学生独立完成,列出算式,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还可怎样列。第2题摆一摆,说一说。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用学具独立摆出另外4个算式,并与同伴互相说一说。第3题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 4、实践活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先与家长说一说,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交流。 (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谢谢老师们谢谢老师们w祝:w工工 作作 愉愉 快快 w 身身 体体 健健 康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