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编年体类史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章编年体类史书(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编年体类史书编年体类史书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编年体是古代编撰史籍的最早体例。所谓编年体,就是按年月顺序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异同也”(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编年体史书的优缺点编年体史书,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将同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备载一处,便于比较、了解各史事之间的关系。使读者对史事发生经过的时间十分清晰。 其缺点是记事前后割裂,“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同时,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典章制度等史事,也无从详其原委。 编年体史书的发展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对编年体作了详细的评述。他把唐代以前的史著归为编年体与纪传体二类,并将此看
2、作我国古代史学的正宗。 我国古代编年体史籍的真正发展与完善是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的发展资治通鉴的产生,打破了汉唐以来编年体史籍相对沉寂的局面,此后,在史学界又掀起了一股“编年热”,产生了大批仿通鉴的编年体史著,如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清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及夏燮的明通鉴。第二节 重要史籍介绍 一、编年体史籍的鼻祖春秋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记事断限,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共242年的大事。该书略有残缺,尚保留1.6万多字。春秋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
3、,燕、齐、鲁、宋等国均称春秋( 这是因为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春秋时期,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晋称乘,楚称梼杌。东周时诸侯国的史书后来均已散失,只有孔子编订的鲁国史春秋留传了下来,这是孔子的一大功劳。春秋是孔子晚年呕心沥血之作。孔子在68岁返鲁后,以“国老”身份问政,因此有条件阅读鲁国档案。他为寓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以便留给后人效法,就用晚年的精力编纂春秋等“六经”。 春秋春秋的纪事方法是以“时”为中心,按年时月日的顺序记载春秋各国大事。纪年以鲁国国君在位的年次为序,记月多以周历(即以夏历十
4、一月为岁首)。 汉以后,春秋被尊为孔子编撰的经典,在政治上、学术上处于至高无上的尊位。 春秋解鲁隐公元年周王室历法的正月 鲁哀公 春秋的编撰意图关于孔子删订春秋的意图,孟子说得很清楚:“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春秋笔法”孔子修撰春秋的原则是:据鲁,即记事以鲁国为主;亲周,即尊周,维护周礼;故殷,即以商朝的灭亡为借鉴;以推广夏、商、周三代一贯的王道。据此,孔子在编撰春秋时,提出了“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并运用“寓褒贬、别善恶,以定名分”的笔法,后世称
5、之为“春秋笔法”。如,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召来周天子参加,孔子在春秋中却记曰“天王狩于河阳”,为周天子讳。 春秋的微言大义所谓“微言大义”,诸如当时吴国、楚国的国君,都已自称为王,这对于维护宗法制的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孔子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孔子在“正名”的思想指导下,在春秋中却把他们贬称为“子”,以示对这些诸侯竟敢僭拟天子专用王号的谴责。对于这种“春秋”笔法,司马迁得出这样的结论:“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二、春秋三传由于春秋是孔子编订的“六经”之一,它被儒家各派尊为“经”,对它的解释称为“传”。到汉代时,这种传已有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夹氏传和邹氏传5种之多,后
6、来,夹氏传和邹氏传亡佚了,流传下来的只有左氏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被称为“春秋三传”,是我们读春秋时可对照参考的。左传左传左传是记载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历史的史学名著,属于编年体史书,和公羊传、谷梁传一样,是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或春秋内传。 左传左传相传作者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左丘明,但左传的实际成书时间是在战国中期。通过左传介绍的历史史实,我们可以更加详细地理解春秋中简便纲目所记载的历史原貌。如春秋只记鲁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六个字,而左传写了六百多字。春秋虽为编年,但仅记事目,无内容,最少的事只记一个字。而左传则有言有行,有故事内容,有直叙有概述
7、,也有追叙,并有分析评论,可称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赡有体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传左传除了记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史事外,还包括许多古史传说。反映了一些进步思想,如轻视鬼神,注重人事,不主张臣民绝对效忠君主等。 左传在西汉的时候属于“古文经”,因为和“今文经”的矛盾,长期受到官方压制,没有得到设置博士的合法地位。但由于其较高的学术价值,所以一直被保存下来,西晋时的杜预写成春秋经传集解一书,把春秋和左传合二为一,加以解释,自成一派。以后,左传的地位逐渐超过了公羊传和谷梁传。公羊传公羊传中国古代与左传、谷梁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又称春秋公羊传。旧说创始于子夏弟子齐人公羊高,西汉景帝时得立于官学。其大师
8、胡毋生、董仲舒等任博士,专门从事研习、讲授之业。武帝时贫苦儒生公孙弘因通晓该书竟得官至丞相,其后学者益众,遂为汉代显学。该书援引前人解“经”成说颇多。由于它写成于汉初,用的是汉代通行文字今文,故属今文经,并为今文经学的主要经典。公羊传公羊传公羊传用问答体解说春秋所记史事,着重从政治而非历史学的角度阐述这些记载的是非观,并把它看成孔子政治理想的体现,作为指导后世帝王行事的准则。由于其借对史事的议论发挥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常有一些非常异义可怪之论。该书本文2.7万多字,其中有37年无传,可能已有残缺。东汉何休依据胡毋生条例所作春秋公羊解诂,集两汉公羊学之大成。北宋著录有徐彦所作公羊传疏。清人陈立著
9、春秋公羊义疏,广搜诸家解说,可供参考。谷梁传谷梁传与左传、公羊传并为解说春秋的三传。又称春秋谷梁传。旧说中国鲁人谷梁赤“受经于子夏,为经作传”。实际应是孔门讲习春秋的若干代学者集体的论议,整理编著成书的年代不晚于汉初。宣帝时,为之立博士。谷梁传谷梁传一般认为谷梁传属于“今文经”。全书正文2.3万多字,采用问答体解说春秋,重点在阐述经义即春秋的政治意义,与公羊传大抵同调,但在个别具体问题上也有歧异。东晋范宁搜辑诸家训释著春秋谷梁传集解,标榜兼采众说、择善而从,唐人杨士勋又为之作疏,成春秋谷梁传注疏。清人钟文烝有谷梁补注,网罗前人遗说,可供参考。【案:春秋三传】【案:春秋三传 左傳左傳】 初,鄭武
10、公娶于申,曰申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初,鄭武公娶于申,曰申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
11、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案:春秋三传 公羊傳公羊傳】傳:傳: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殺之也。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殺之也。 殺之則曷為謂之克?大鄭伯之惡也。曷為大鄭伯殺之則曷為謂之克?大鄭伯之惡也。曷為大鄭伯 之惡?母欲立之,己殺之,如勿與而已矣。段者之惡?母欲立之,己殺之,如勿與而已矣。段者 何?鄭伯之弟也
12、。何以不稱弟?當國也。其地何?何?鄭伯之弟也。何以不稱弟?當國也。其地何? 當國也。齊人殺無知何以不地?在內也。在內雖當國也。齊人殺無知何以不地?在內也。在內雖 當國不地也,不當國雖在外亦不地也。當國不地也,不當國雖在外亦不地也。【案:春秋三传 穀梁傳穀梁傳】傳:傳: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 見段之有徒眾也。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見段之有徒眾也。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 也?殺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 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
13、,而弗謂公子。貶 之也。段失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之也。段失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 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于鄢,遠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于鄢,遠 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甚之也。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甚之也。 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第三节第三节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土。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
14、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司马光神宗即位,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重改书名为资治通鉴,并为之作序,同时将府中藏书全部交司马光参阅。 。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现在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前后共用19年功夫 。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介简介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编年体通史。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
15、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十九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光总其成,删订定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
16、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在资治通鉴影响下的编年体史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在资治通鉴的影响下,后代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不仅仿通鉴体例,而且往往也以“编通鉴”为其书名。其中最主要的是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该书原一千多卷,今本五百二十卷,是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该书评纪了北宋从太祖赵匡胤到宋钦宗赵桓九朝168年事迹(9601127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11151184),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绍兴进士,累官至礼部侍郎。他精于治史,尤熟悉当代史。他仿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编成是书,自认为不敢与资治通鉴相比,故称长编,分四次进呈皇帝。前后四十年
17、,为编此书,李焘费尽了一生心血。目前最好的版本是中华书局的标点本。在资治通鉴影响下的编年体史籍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南宋初年著名史学家李心传所撰。李心传(11661243年),字微之,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人,曾任著作佐郎,晚年被荐为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侍郎,著作甚多,史学代表作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该书共二百卷,记载南宋高宗一朝从建炎元年到绍兴三十二年(11271162)36年的历史。李心传仿资治通鉴体例,按年、月、日 记事,上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此书所引史料丰富,以国史、档案为主,叙事翔实,考异甚详。 本书书名,宋史本传作高宗系年要录。原本散佚,今本
18、是从(永乐大典辑出的,中华书局重印本是比较好的版本。在资治通鉴影响下的编年体史籍三朝北盟会编 三朝北盟会编是南宋徐梦莘编撰。徐梦莘(11261207),字商老,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官至知宾州,罢归。他一生嗜书博闻,著述甚丰。三朝北盟会编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书仿资治通鉴体例,专纪北宋徽宗、钦宗和南宋高宗三朝宋金交涉大事。徐梦莘将45年中有关宋金交往的敕、制、诏、诰、国书、书疏、奏议、碑志等通统记录下来。全录原文,不加更改,故名曰“会编”。三朝北盟会编全书分 上、中、下三帙,上为政和、宣和年间事,中为靖康年间事,下为建炎、绍兴年间事,全书以对金用兵与通和之事为主。 起居注
19、、日历与实录体我国上古时代的史书有所谓记言、记事之分,后来合二为一,起居注就是其中一种,大约起于汉代,当时称注记。据隋书经籍志载:“汉时起居注似在宫中,为女史之职。”宫中女史官专门负责记录皇帝每天的言行,随时记录,称为起居注。起居注据载汉武帝时有禁中起居注,东汉时有明帝起居注、汉献帝起居注,但均已失传。流传于后世的,只有唐初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从北魏起,始设起居令史,专掌记录皇帝言行。直到清代,历代都设有起居官。实录到唐宪宗时,又有所谓日历,是史官据起居注进行初步整理而成的。从南朝梁开始,在起居注、日历的基础上产生了实录。当先皇帝死后,新即位的君主便命史官根据去世皇帝生前的起居注、日历,按编年体例,整理编纂成前朝皇帝的大事记,即为实录,它是一朝史料的总汇。这一制度,一直沿袭至清亡,成为定制,并成为一种固定的编年体例实录体。古代实录留传下来的不多,梁武帝实录及辽、金、元实录等均不传,只有韩愈所修的唐顺宗实录五卷流传了下来,这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古代实录。但将整个朝代的实录完整保存至今的只有明实录和清实录。 本本 章章 结结 束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