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 (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教师: 易贵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的原因。2、技能目标: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质量测定和实验分析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和推理,感受化学规律美,乐于应用定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了解量变和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仪器、试剂:仪器:铜板、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铁三脚架、石棉网、玻璃片等,橡胶塞、胶头滴管、细砂、刀片、镊子药品:白磷、饱和石灰水、硫酸铜溶液、铁钉(去锈且用砂纸打磨干净)、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蜡烛、氢氧化钠
2、溶液其他:投影仪、动画片教学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形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三个人中谁说得对?能用实验来证明吗?史料1: 早在300年前,英国化学家波意耳在一个敞口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史料2: 继波意耳实验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请同学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究,并完成以下相关内容?二、实验探索、分析问题: 第一组第
3、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2个同学做在空气中燃烧磷利用教材第88页图5-1的装置燃烧白磷。向100 ml澄清的饱和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可用玻璃管直接向石灰水中吹气象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燃烧蜡烛在同一容器中燃烧同一种金属。用小刀切下一粒火柴头大的白磷放在铜板上称量,记录数据,取下后用热玻璃棒引燃白燃,燃烧完冷却后把铜板再放在托盘上称量。参照书第88页先把玻璃管和小烧杯及100ml石灰水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取下烧杯,向杯内吹气,待石灰水全部变浑浊后,再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是否平衡。用胶头滴管吸一滴管氢氧化钠,套在细口瓶(内盛硫酸铜溶液)上,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取下细口
4、瓶,挤压没管的胶头,反应完毕后,再把细口瓶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小块玻璃片上,将玻片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点燃蜡烛,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1、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金属钠,塞紧橡皮塞,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2、取下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微热,观察到金属钠着火燃烧,冷却后称量。3、将锥形瓶塞取出一会儿后盖上瓶塞,再称量。1、同样都是磷的燃烧,为什么第一组的实验结果是质量减少了,第二组的结果是质量不变?第一组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小颗粒散布到空气中去了,后一组仍在瓶内。2、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呢?实验条件、实验体系是否密封
5、有关。3、第六组同学在第2次和第3次称量时情况是否相同?根据这个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在实验结论为什么不同?罗蒙诺索夫是在密完备容器内实验,金属燃烧后质量的增加来自瓶内空气中氧气的减少,因此反应质量不变;波意耳在敞口容器中实验,金属燃烧消耗了瓶内氧气,瓶外的空气不断补充流入瓶内,因此反应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增加了。一组一组二组二组三组三组四组四组五组五组六组六组减少不变增加不变减少前一次不变,后一次增加。4、提出假设:若两个科学家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内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反应容器敞口与密封的差异。5、第三组的实验结果质量增加了,这里面有没有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有
6、什么想法呢?反应物中有气体二氧化面料,反应前称量时此物质不在称量内。6、第五组同学的反应后指针向右偏转,为什么?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散逸到空气中去了。7、关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变化有没有规律?你们有什么猜想?有。质量守恒定律1、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关键词:参加化学反应生成两和相等(2)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范围是: ,而不是物理变化。(3)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 ,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4)质量守恒定街中的质量指的是 的质量,而不是加入的反应物任意质量的简单相加。(5)为什么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一切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