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老王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87928508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6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老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老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老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老王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老王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老王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老王课件 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hung(惶)恐取d(缔)攥(zun)凑合(cu)荒p(僻)骷髅(klu)塌败(t)镶嵌(qin)眼翳(y)滞笨(zh)伛(y)2根据课文填空。(9分)(1)老王的作者_是著名的_家、_家。文中提到的“默存”是作者的丈夫_(人名)的字。(2)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以_为线索,兼用_顺序和_顺序组织材料。课文写的老王,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_”,二是“_”。杨绛作翻译钱钟书散文彼此交往逻辑时间善苦3下面对标点作用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5分)A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

2、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双引号表示引用)C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D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两个问号表示选择疑问)B4下面文段中每句话都有语病,请指出问题并加以修改。(9分)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谨慎。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掉以轻心,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句关联词使用不当,“然而”改为“所以(因此)”;句词序不当,将后面的“一个”调到“无法”前

3、;句用词不当,将“珍重”改为“慎重”。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5分)A看到世乒赛上中国女队的失利,他黯然神伤,离开了座位。B熊猫美仪、美凤憨态可掬,正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嬉戏。C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D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D6对于老王,作者心怀愧怍。对于教导我们的老师我们又当怎样呢?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写出你的感受。(7分)示例:生活中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感谢老师教导我们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7作者对老王的肖像描写用词精妙,细致入微,让人印象至深。如“开门

4、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形象地揭示出老王已经病入膏肓的样子,暗示了老王的结局。请你认真观察一个人,用精妙的词语,细致入微地描写这个人的肖像,表现人物某个方面的特点。(100字左右)(10分)示例: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脚卷得高高的,全身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的邮件,顾不上抹一把脸上的雨水,对屋里的人说:“儿童时代来啦!”8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A取缔(d)荒僻(b)眼翳(y)B攥着(cun)滞笨(zh)老伛(y)C惶恐(hung)愧怍(zu)镶嵌(q

5、in)D骷髅(g)肿胀(zhng)凑合(cu)9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5分)A惶恐肿胀默许慰籍B塌败骷髅糊涂抱歉C荒僻善良取谛闲聊D滞笨诲辱凑合愧作CB10在街头巷尾,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乞讨者:手足完好,但神志木然,双手向前,不知羞耻“给一点,给一点”。他们与老王一样同属“不幸者”吗?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施以援手,奉献爱心吗?你对“不幸者”有怎样的认识?(8分)正方陈述: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依然应该怀有一颗爱心,他们也应当是个“不幸者”,他们的不幸不在于物质的多少,而在于失掉了做人的尊严、人格、骨气、节操,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不幸,这种不幸更令人同情,也更需要帮助。反方陈述:示例:这种手足健全

6、,完全可以自食其力的人并非是不幸者,而是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他们的毫无廉耻只会让我们怒其不争,我们的奉献、援助也只会促使他们更加没有骨气。乡间学校的敲钟人那是苏北乡间最普通的一所学校。我在那里度过了六年的中学时光,又在那里度过了最初六年的教书生涯,我人生最青涩也最灿烂的时光都交给了那所非常宁静的乡间学校。在我珍藏于心的有关那所乡间学校的记忆里,王老师是个无法抹掉的人。读中学的最后一年我才注意到王老师的存在。他中等个,瘦瘦的,看上去很和气,总是慢条斯理地走路,不慌不忙地说话。他是学校打上课铃的人,每天总是拉着细细的线绳催我们起床、出操、上课,告诉我们下课、吃饭、熄灯。他的铃声一如他的说话,不紧不慢

7、,节奏匀称。有时候,他还会在上课的铃声里笑着对急忙忙冲向教室的学生喊:“慢一点儿,别磕着!”后来,做老师的我常常与他面对面地说些家长里短的话,就看出了他独有的善良,这才知道他做的工作远不止打铃,还承担着学校很多的工作。那个时候,打铃表面上看似轻松,实则不然。这是一件要时时刻刻想着的事,每天从早晨六点钟的起床铃到晚上九点半的熄灯铃,一天要打26次,到点就得拉铃绳,容不得马虎,而且要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除了按时打铃,最常见的情形是他坐在教务处的油印机前印学生的讲义,手一推一抬一翻,再一推一抬一翻,周而复始,全校学生的讲义都要靠他一张一张地推出来。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午饭后,我刚刚躺在宿

8、舍的床上准备休息,门被敲响了,王老师在外面喊我的名字。我高声答应着,问他什么事。他说:“有你的电话。”打开门,王老师已顶着随风打脸的雪花在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了,我踩着他的脚印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那时,学校只有一部手摇电话,每个老师有外来电话都是王老师到各个办公室去叫人,如果遇到非上班时间,他就要跑到老师的宿舍去找人。我的宿舍离教务处还算近,有两百多米远,大多数老师的宿舍离教务处都有三四百米。那些年,王老师从未漏喊过一个老师,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他都会找到人。这些工作王老师一直干到退休才算终了。那些年间,他打的铃声接起来有多长呢?他那一推一抬一翻一张讲义的动作重复过多少遍呢?他喊过

9、的电话谁还能记得在那所乡间学校里,他,就像一个守夜的人。离开那所学校数年后,与先前的同事叙旧,不经意间就说到王老师,说他待人的真诚,说他干活的实在恍惚间耳畔又传来那所乡间学校响起的铃声,不紧不慢,节奏匀称。11文中写了王老师的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8分)12根据第段画线语句,展开合理想象,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个字以内)(8分)打上课铃时友好地提醒那些急匆匆跑向教室的同学别磕着;为学生周而复始地印讲义;不论酷暑寒冬喊“我”和同事们接电话。会是谁的电话呢?尽管王老师没说,但是他的这种顶风冒雪的精神足以让我感受到无比温暖。13文章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他,就像一个守夜的人”?(8分)14阅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再次写到铃声有什么作用。(8分)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学校,没有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没有很高的工资,然而王老师却承担了学校多年的打铃、印讲义和叫电话的工作,默默无闻,虽没有惊天动地,但是多年如一日的坚守精神仍是难能可贵的。铃声是王老师一生中工作的主要任务,既有升华主题,也有强调反复的作用,正是铃声让王老师的人生意义非凡,催促师生起床、上课、放学、就寝。王老师的人生意义几乎全部融入在这铃声中。这也是王老师一生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