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1一轮复习第一课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87916276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调节1一轮复习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免疫调节1一轮复习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免疫调节1一轮复习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免疫调节1一轮复习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免疫调节1一轮复习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调节1一轮复习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调节1一轮复习第一课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天花花患患者者19791979年年1010月月2626日联合国世界卫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罗毕宣布,全世界生组织在内罗毕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并且为此已经消灭了天花病,并且为此举行了庆祝仪式。举行了庆祝仪式。 17961796年詹纳为男孩接种牛痘年詹纳为男孩接种牛痘第第4 4节节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一、免疫的概念一、免疫的概念广义上:广义上: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识别别“自己自己”,排除,排除“非己非己”, , 以维持内环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

2、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来实现的。来实现的。二、免疫系统的组成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免免疫疫系系统统免疫器官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骨髓、胸腺、扁桃体、淋巴结、脾骨髓、胸腺、扁桃体、淋巴结、脾(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分布的场所)人体的免疫器官人体的免疫器官扁扁二、免疫系统的组成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免免疫疫系系统统免疫器官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骨髓、胸腺、扁桃体、淋巴结、脾骨髓、胸腺、扁桃体、淋巴结、脾(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分布的场所) 吞噬细胞等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淋巴

3、细胞(发挥免疫(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作用的细胞)T T细胞细胞B B细胞细胞(迁移到(迁移到胸腺胸腺中成熟)中成熟)(在(在骨髓骨髓中成熟)中成熟)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1.人体中第一、第二防线各由什么组成人体中第一、第二防线各由什么组成? ?有什有什么特点?么特点?2.2.第三道防线在什么情况下发挥作用第三道防线在什么情况下发挥作用? ?由什么由什么组成组成? ?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特点?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免疫系统的防

4、卫功能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皮肤的保护作用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溶菌酶使细菌溶解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组成)(皮肤和黏膜组成) 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5、组成)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如溶菌酶溶菌酶)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非非特特异异性性免免疫疫特点:特点: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非专一性) 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组成组成免疫类型免疫类型第一道第一道第二道第二道第三道第三道皮肤和黏膜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溶菌酶如溶菌酶) )和吞噬和吞噬细胞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细胞非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特异性特异性

6、免疫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三道防线: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v1淋巴细胞的来源v2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v(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则为第二道防线。v(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v(3)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

7、异性免疫,也能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细胞能参与细胞细胞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和体液免疫。v1(2013海南卷海南卷)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叙述,正确的是()v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的vB过敏反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vC机体能机体能够通通过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产生生记忆细胞胞vD非特异性免疫只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作用A Av解析: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

8、织损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第三道防线的体液免疫,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第三道防线的体液免疫,为特异性免疫,为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由错误;记忆细胞由B细胞或细胞或T细胞产生,都属于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细胞产生,都属于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免疫,C错误;非特异性免疫没有针对性,错误;非特异性免疫没有针对性,对所有的异物都起识别作用,只针对一种病对所有的异物都起识别作用,只针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原体起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D错误错误。v2(2018马鞍山一中模拟马鞍山一中模拟)下列与人体三道下列与人体三道防防线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关的叙述,正确

9、的是()vA皮肤、黏膜等是保皮肤、黏膜等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第二道防线专指体液中的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菌物质vB第三道防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胞借助血液循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和淋巴循环组成成vC人体的三道防人体的三道防线所起的防御作用称所起的防御作用称为非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vD人体第三道防人体第三道防线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吞噬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吞噬细胞胞B B解解析析:皮皮肤肤、黏黏膜膜等等是是保保卫卫人人体体的的第第一一道道防防线线,第第二二道道防防线线指指体体液液中中的的杀杀菌菌物物质质、吞吞噬噬细细胞胞,A A错错误误;第第三三道道防防

10、线线主主要要由由免免疫疫器器官官和和免免疫疫细细胞胞借借助助血血液液循循环环和和淋淋巴巴循循环环组组成成,B B正正确确;人人体体的的三三道道防防线线所所起起的的防防御御作作用用包包括括非非特特异异性性免免疫疫和和特特异异性性免免疫疫,C C错错误误;人人体体第第三三道道防防线线中中起起主主要要作作用用的的是是淋淋巴细胞,包括巴细胞,包括T T细胞和细胞和B B细胞,细胞,D D错误。错误。v3如如图表示淋巴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程(其其中中a、b、c、d表示不同种表示不同种类的的细胞,胞,表表示有关示有关过程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vA只有只有

11、a、b、c三三类细胞能胞能识别抗原抗原vB产生抗体的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直接分化形成vC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生v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不同C C 角度角度 围绕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考查理解能力围绕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考查理解能力 v解析:图中a在胸腺中发育而来,为T细胞,则b为B细胞,c和d分别为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其中能识别抗原的有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可由B细胞(b)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c、d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核DNA是相同的,因为基因的选择

12、性表达导致了二者功能的不同。4甲、乙、丙三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三组小鼠分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入造血干细胞,胞,发现仅有乙有乙组恢复了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些现象的原因是象的原因是()vA甲甲组骨髓被破坏,乙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vB甲甲组胸腺被破坏,乙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vC乙乙组骨髓被破坏,丙骨髓被

13、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vD丙丙组骨髓被破坏,甲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 Bv解析: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胸腺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说明骨髓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丙组仍然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四、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四、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二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T 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的方式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

14、胞作战的方式( (一一)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B B细胞靠产生抗体作战的方式细胞靠产生抗体作战的方式1 1、抗原、抗体的本质及相互关系是什么?、抗原、抗体的本质及相互关系是什么?2 2、抗原进入机体后,是怎样刺激机体产生、抗原进入机体后,是怎样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呢?抗体的呢?3 3、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4 4、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5 5、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体液免疫是怎样起作用呢?体液免疫是怎样起作用呢?1)抗原: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异

15、种动物血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清等。 2 2)抗体:)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功能的球蛋白。主要分布于主要分布于血清血清中,也分布于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中。( (一一) )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1 1、抗原和抗体:、抗原和抗体: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1 1)感应阶段:)感应阶段:抗原抗原吞噬细胞吞噬细胞T T细胞细胞B B细胞细胞( (一一) )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1 1、抗原和抗体:、抗原和抗体:2 2、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的过程:摄取和

16、摄取和处理处理传递传递传递传递直接刺激直接刺激(2 2)反应阶段:)反应阶段: 大部分大部分B B细胞分化形成浆细胞细胞分化形成浆细胞 小部分小部分B 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细胞成为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增殖、分化记忆细胞记忆细胞B B细胞细胞浆细胞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抗抗体体数数量量初次抗原刺激初次抗原刺激二次抗原刺激二次抗原刺激时间时间二次免疫的特点:二次免疫的特点:记忆细胞很快分

17、裂产生新的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效应B 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效应阶段:()效应阶段: 有些抗原,如病毒等有些抗原,如病毒等,由于抗体的结合而失去对寄,由于抗体的结合而失去对寄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因而不能侵入细胞。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因而不能侵入细胞。 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如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如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可因抗体的结合而可因抗体的结合而不为细胞所接受不为细胞所接受,因而无效。,因而无效。 沉淀和凝集沉淀和凝集:如果抗原分子是可溶性蛋白质,抗体:如果抗原分子是可溶性蛋白质,抗体的结合就使抗原分子的结合就使抗原分子失去溶解

18、性而沉淀失去溶解性而沉淀;如果抗原分子是;如果抗原分子是位于细胞上的,抗体的结合就使这些位于细胞上的,抗体的结合就使这些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活动能力活动能力,例如血液凝集。,例如血液凝集。浆细胞浆细胞抗体抗体抗原抗体结合抗原抗体结合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抗原抗原反应反应阶段阶段效应效应阶段阶段吞噬、吞噬、处理、处理、呈递抗原呈递抗原呈递抗原呈递抗原受抗原刺受抗原刺激增殖、激增殖、分化分化产生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与抗原特异性特异性结合结合吞噬吞噬细胞细胞T细胞细胞B细胞细胞记忆记忆细胞细胞浆细浆细胞胞抗体抗体功功能能感应阶段感应阶段保持对保持对抗原的抗原的记忆记忆1、人体排除、人体排除“非己非己”成分的方式是(成分的方式是( ) 阻挡阻挡杀灭杀灭吞噬吞噬凝集凝集溶解溶解 A、B、只是、只是 C、只是、只是D、2、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是(、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是( ) 骨髓骨髓扁桃体扁桃体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抗体抗体红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 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 A、B、 C、 D、3、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物质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物质是( )A、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B、抗原、抗原 C、抗体、抗体 D、吞噬细胞、吞噬细胞ACC练习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