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87901574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5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01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01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01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01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一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一)疆域:如果将私有制产生、国家建立作为文明的标志,那么我们民族的文明史应从夏朝开始。而清王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二)政区: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二级政区制,直至唐代前期。唐代安史之乱后至明清时期,基本上实行道(路、省)州县三级政区制。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1 传说中的行政区划周礼天官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禹贡 九州:冀、兖、青

2、、徐、扬、荆、豫、梁、雍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2“畿服”制一、最早见于国语周语所说的“五服”:“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二、禹贡承袭此说:“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三、逸周书还有“九服”(职方)和“三服”(王会)之说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3 秦郡县制早期关于“郡”、“县”的记载一、春秋时的置县记载(1)楚文王攻灭申、息后,“实县申、息”(左传哀公十七年);(2)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二、郡的设置最早见于春秋后期(1)春秋后期,郡皆设于边远荒僻之处,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左传记载赵鞅

3、的誓师词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哀公二年)(2)战国时期,郡多置于边区,出于巩固国防的需要。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3 秦郡县制 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一、秦郡数(1)初并天下时的36郡(2)秦末近50郡二、郡县制的政区层级(1)郡县制为二级行政制度,郡下设县,与县同级的政区还有道,一般设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有蛮夷曰道”。(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索引)(2)县以下的基层政区有乡、亭三、行政长官(1)郡的长官是郡守,有三个副职:主管文书的郡丞、主管监察的郡监以及主管军事的郡尉(2)县的长官叫县令或者县长,(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不满万户的称长)两个副职:主管文书的县丞和主管军事的县尉

4、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4 汉西汉郡国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一、据汉书地理志,汉平帝元始二年的郡国数为103二、政区层级(1)西汉:郡(国) 县(邑、道、侯国)(2)东汉:郡(国、属国都尉)县 (邑、道、侯国、公国)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4 汉西汉郡国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三、特殊政区制度(1)属国(管理少数民族):如辽东属国、张掖属国。长官为属国都尉。东汉时,属国都尉权力扩大,“治郡比民”,成为郡级政区。(2)都护府(军政合一):如宣帝时所置西域都护府。东汉曾两度复置。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4 汉西汉郡国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四、行政长官(1)郡级长官景帝时郡守改名为太守,郡尉改名为都尉。诸侯国官吏

5、的设置如同中央朝廷,侯国的相(治民事)和中尉(管军事)分别相当于郡的太守和都尉。东汉时,内地郡省都尉,军事由太守兼管。(2)县级长官:县置令长,仍因秦制。邑、道的官制和县一样。侯国设相。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汉的十三刺史部与东汉的州制一、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和司隶校尉部(1)元封五年置十三刺史部(十三个刺史部中,其中十一部采用了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中的传说州名,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梁州、幽州、并州,并改其中的梁州为益州,雍州为凉州。另外有朔方、交趾二郡,仍沿用其名,称朔方刺史部、交趾刺史部,共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一称“十三州”。)(2)征和四年置司隶校

6、尉部(京畿七郡:三辅、三河、弘农郡)(3)刺史职能:巡视吏治,“位卑权重”,向丞相奏事。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汉的十三刺史部与东汉的州制二、东汉十三州以及州的政区化趋势(1)东汉初的十三州省朔方入并州,改交趾为交州(2)州的政区化加重刺史职权,由监察吏治扩大为黜陟官员有了固定驻地(治所见续汉书郡国志)东汉末年,改部分刺史为州牧,州牧内亲民事,外领兵马,成为事实上的地方长官。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5 三国州郡县三级制东汉末的州制被各国保留并固定了下来一、东汉末的14州汉献帝兴平元年,分凉州河西四郡为雍州。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5 三国州郡县三级制二、三国领州(1)曹魏据黄河流域,有司、豫

7、、冀、兖、徐、青、雍、凉、并、幽、荆、扬十二州。灭蜀后,分益州置梁州。(2)孙吴据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有荆、扬、交、广四州。(3)蜀汉据四川及汉中盆地,有益州一州。三、三国末计有16州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特殊政区制度一、蜀国有庲降都督,与州同级,统辖南中少数民族地区二、曹魏、孙吴有为军事服务的屯田区,如典农校尉(与郡同级)、典农都尉(与县同级)、屯田都尉三、遥领与虚封一种象征性的统治“遥领者,不入版图之地,而别于国内他处设刺史、郡守以辖之也。虚封者,则仅有封爵而无实土之谓也。”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6 西晋州郡县三级制州制逐步完备,取消了三国时的屯田制以及农官。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

8、概论西晋对州制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对州级政区的划小(1)西晋初的19州司马氏代魏时为14州,又置秦州、宁州、平州,为17州。平吴得交、广二州,计19州。(2)西晋末的21州惠帝元康年间分荆、扬二州置江州怀帝永嘉年间分荆、广二州置湘州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7 东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行政区划的混乱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一、滥置州郡(1)“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北齐书文宣帝纪)(2)双头州郡、双头郡县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二、侨州郡县(1)十六国北朝的侨置(2)东晋南朝的侨置与土断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特殊政区制度一、南朝的左郡左县、僚郡狸郡置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二、北朝的

9、道置于重要的军事区行政长官东晋南迁以后,京畿地区由西晋的河南尹改为丹阳尹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8 隋州(郡)县两级制一、隋文帝开皇三年废郡,实行州、县两级政区制度于道设行台尚书省,使道由临时性的军事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实际上相当于州原来的职能(虚三级制)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二、隋炀帝大业三年废州改郡,实行郡、县两级政区制度仿照汉制,在郡上设州,作为监察区对统县政区作了调整,精简了南北朝时期滥置的州、郡县的基本数字无大变化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9 唐从虚三级制到实三级制(道、州、县)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一、虚三级制贞观十道与开元十五道(1)贞观元年,“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2)“

10、江山阔远,奉使者艰难”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将天下分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旧唐书地理志)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二、实三级制唐末节度使与道融为一体,割据一方唐末四十七道。随着节度使权限的扩大,道(镇、方镇、节镇、藩镇)成为州(府)之上具有军事性质的行政区域。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三、统县政区的变化(1)武德元年,改郡为州,恢复了州县制。(2)府的创制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9 唐从虚三级制到实三级制(道、州、县)军事区与行政区的错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一、六都护府的设置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属关内道,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属陇右道,安东都护府属河北道,安南都护

11、府属岭南道。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二、都督府与节度使州上另有都督府的设置,与道相错杂。都督府的建置具有军事性质,但兼理民政。都督因为所辖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而被朝廷加号“使持节”,这种被加号的都督称为节度使。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三、节度使与道(1)唐玄宗在边境沿线设置的十个节度使(2)安史之乱后,节度使的设置从边境扩展到内地,并与道融为一体,道成为具有军事性质的行政区,形成唐末割据一方的四十七道。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府的设置一、与州同级,强调某些州的地位不同于他州五都所在的州以及其他皇帝驻跸过的州二、唐代十府开了后来府制的先河(1)五都所在的州升为府长安所在的雍州升为京兆府、东都洛阳所

12、在的洛州升为河南府、北都太原所在的并州为太原府、西都凤翔所在的岐州为凤翔府、南京江陵所在的荆州为江陵府。(2)皇帝驻跸过的州 升为府蒲州升为河中府、华州升为兴德府、陕州升为兴唐府、益州升为成都府、梁州升为兴元府。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州县等级的划分(1)州的等级:根据地位分为:四辅(华、同、岐、蒲)、六雄、十望、十紧根据户口分为:上、中、中下三等(2)县的等级:根据地位分为:赤县(京都所理)、畿县(京都所统)、望、紧根据户口分为:上、中、中下三等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特殊政区制度一、羁縻都督府、州、县(1)置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性质。(2)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中央不征收赋

13、税。(3)朝廷设置经略使,处理羁縻府州的民族事务。二、两个羁縻都护府:昆陵、濛池分统碎叶川东西西突厥诸部所置的都督府、州,初隶安西,后隶北庭。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10 宋路、州(府、军、监)、县(军、监、城、 镇、 堡、寨)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一、元丰二十三路与南宋十六路(1)“路”的演变“路”的名称来源于唐代的道宋太祖为了收回地方财权,于各路设置转运使转运使权限不断扩大,“于一路之事无所不总” ,成为地方大员,于是原来仅作为地理上划分的道便转变为行政区划的路。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2)北宋路制的演变(转运使路)至道三年(宋太宗)的十五路天禧四年(宋真宗)的十八路元丰八年(宋神宗)

14、的二十三路开封府(特区) 在二十三路之外北宋末年的二十四路崇宁四年(宋徽宗),将开封府置为京畿路(3)南宋十六路(安抚使路)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二、统县政区的复杂化(1)一方面继承了唐代府的建置升州为府的情况更多:如北宋四京府,南宋临安府、绍兴府等(2)另一方面继承了五代军、监的建置领县的军、监与府、州同级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土官制度宋代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继续设置羁縻州、县、峒,由当地的部落首领担任知州、知县、知峒,称为“土官”。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行政长官(1)府、州级的地方长官都是由京官带原衔出任,分别称为“权知府事”(知府)、“权知州事”(知州),相当于以前的刺史。军、监的长

15、官分别称为“权知军事”、“权知监事”。(2)县的长官为知县事(知县)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11 辽、金、西夏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辽一、以五京为中心分境内为五道(也称为路)上京道(治临潢府)、东京道(治辽阳府)、中京道(治大定府)、南京道(治析津府)、西京道(治大同府)二、五道之下为州(府、军、城)、县(州、军、城)三、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地区则实行部族制(1)部族(2)属国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金一、政区层级三级制(1)分境内为十九路(金史地理志)十九路为都总管府分路,包括一都(中都)、五京府、十三总管府(2)统县政区为府、州、军(后尽升为州)二、部族制金代在女真人和渤海人居住地区实行

16、猛安谋克。猛安相当于州,谋克相当于县。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夏一、州(府)、县两级制二、行政区划体系夹杂着民政和军事区(1)边境地区有郡的设置(2)另有四府的设置:东京兴庆府,治兴州;西京西平府,治灵州;甘州宣化府;凉州西凉府(3)军事指挥机构为左、右厢,下设十二监军司,军司多以州治所在为驻所。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12 元虚四级制和层级的混乱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元初的四大汗国元初成吉思汗西征,领土空前扩张,在中国本土之外的欧亚大陆建立了四个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一、行省的渊源及其演变(1)魏晋以来的行台中央的派出机构(2)金代的行尚

17、书省(3)元初的行中书省(4)平宋以后,行省职能的演变只管军事演变为兼及民政长官不再带中书省宰相职衔,置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二、 中书省及十行省至元二十七年调整为中书省(治大都路)和十行省(岭北、辽阳、陕西、甘肃、河南江北、江浙、江西、湖广、四川、云南)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三、元朝末年,行省制度混乱如福建行省分出了建宁、汀州、泉州分省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四、行省制下的路、府、州、县路的建置逐渐虚化,政区层级混乱行省 路 散府(州) 县行省 直隶府(州) 县行省 府 州 县行省 路 县行省 路 散府 州 县行省 府 县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特殊政区制度一、宣政院管

18、辖吐蕃地区,下辖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吐蕃等处宣慰司(管理安多藏区)、吐蕃等路宣慰司(管理康藏 )、乌思藏宣慰司(管理后藏 )二、岭北和辽阳两个行省下没有基层政区,基本上自治。三、土司制度(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在四川、云南、湖广等行省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行政长官一、行省官制与中央的中书省相同二、地方官制(1)元代的路、府、州、县均置达鲁花赤一员,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担任。(2)达鲁花赤的助手有:路设总管;府设知府或府尹;州分三等,上州置州尹,中、下州置知州;县置县尹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13 明以三级制为主,杂有四级制废除了元代的路省 直隶州 县;省 府

19、散州 县;省 府 县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一级行政区一、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俗称“十五省”)(1)两京: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2)十三布政使司: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二、三都司和哈密八卫(羁縻)(1)三都司:奴儿干都司(东北地区)、乌斯藏和朵甘(青藏高原)(2)哈密八卫:嘉峪关到哈密一带,嘉靖七年割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特殊政区制度一、土司制度(1)置于西南各省少数民族地区(2)土司与中央的隶属关系更加制度化(3)开始实行改土归流,置正式政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二、都司卫所(1)都司和卫所是由军事机构演变为政区的,主要设

20、在边疆地区,明代共有21个都司和行都司。(2)都司、行都司管辖卫,卫辖千户所,千户所辖百户所。(3)有实土的都司、卫所既管军务,又理民事,实际上成为地方行政区划。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行政长官(1)三司并立,互不统属,分别向中央负责承宣布政使司(简称藩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臬司)、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2)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3)府设知府(两京府置府尹),州有知州(4)军事建置中,卫的长官叫指挥使,所的长官称千户、百户。(5)嘉靖以后,全国普遍设有节制布、都、按三司的总督和巡抚,为中央临时性派出官员。(6)“道台”的设置:由布政使分出治理部分府州县的钱谷,称分守道;由按

21、察使分出主管部分府州县的刑名,称分巡道。道员由布、按二使的副员出任,是二使司的派出机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此外,明代还有15种道,如督粮道、提学道、兵备道、屯田道等,功能各一,非每省必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14 清三级制(府、厅、州县)清初恢复了行省的名称。清代的散州不再统县,另创厅级政区。清代省以下政区习惯称为府厅州县,层级关系如下:散厅府 散州县省直隶州 县直隶厅 县省级政区的调整(清末二十三省)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一、康熙时内地十八省的确定(1)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2)分湖广为湖南、湖北;(3)将甘肃从陕西省分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二、清末光绪年

22、间,伊犁将军改为新疆省;在东北的三个将军辖区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俗称东三省;原属福建省的台湾府改为台湾省,计二十三省。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特殊政区制度一、土司制度(1)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承袭元、明遗留下来的土司制度。(2)雍正时陆续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土司制度,改建州县。二、五个将军辖区盛京(奉天)、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三、内蒙古、察哈尔等实行的盟旗制,由中央理藩院直辖。盟相当于府,旗相当于县。四、办事大臣(1)西宁办事大臣辖青海区:对厄鲁特蒙古实行盟旗制;对玉树藏区等四十族土司实行土司制(2)西藏办事大臣辖今西藏地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行政长官

23、(1)承袭明朝之旧,各省设藩、臬二司(2)总督和巡抚成为常设机构,巡抚成为实际上的一省之长(3)道不再是二司的派出机构,而是专设的官职,成为实官,长官称道员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15 民国时期新三级制1913年废除了府、州、厅,将“道”作为介于省、县之间的政区,设道尹。地方行政区划成为省、道、县三级制。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行政特区新建了四个与省同级的特别区:绥远、热河、察哈尔、川边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三)民族和人口: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1 民族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历史由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

24、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和现代民族;同时还有其他广泛的用法,如作为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总称,如中华民族,泛指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如阿拉伯民族。狭义的专指资本主义时代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2 人口数千年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保持在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频繁,人口分布呈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格局。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秦代以前人口数缺乏可资推测的史料。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认为 “秦时全中国人口约二

25、千万左右”。 秦末战乱。秦时人口约二千万,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到西汉初仅1500万左右,减四分之一。 汉初人口数字,葛剑雄在西汉人口地理一书认为汉初人口应在1500万以上。根据葛剑雄推测,到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人口增至3500万,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之年),减至3000万,公元前67年(宣帝地节三年),增至4000万,公元2年,激增至6000万。 而到西汉末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两百年间,达到12 233 062户, 59 594 978人,这是中国人口的第一个高峰,以后长达100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再达到这个数字。由此可以相见汉朝盛世景象。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

26、东汉末战乱,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人口只有1600万,锐减四分之三。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唐代是封建社会又一个盛世,但人口增长仍未达到西汉最高水平。到天宝十三年(754)统计,全国约5200万人口。安史之乱后,人口急剧下降,到乾元三年(760)只有1600多万,与天宝十四年相比,人口减少3600万。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宋代社会比较稳定,人口增长速度快。学者估计,北宋人口最高时曾超过一亿。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元代统一以后,全国户口呈不断增长趋势。有人估计,元代实际户口,最高时为1900多万户,近9000万口。元末时,减至约1300万户,6000万口。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

27、论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户1068多万户,口5677多万人。而后明朝户口数有一段时间下降了,弘治四年(1491),全国户只911万,口只5538万。 但有学者认为,明朝人口最多时达到2亿左右,明清之际战乱,人口减少四分之一,到清顺治七年(1650)人口为1亿5千万。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清乾隆六年(1741)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是清代人口激增时期,从一亿五千万左右增至4亿1千多万,一百年间人口增长接近三倍。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四)地形地貌:中国是个多山国家。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台阶。青藏高原是最高的第三级,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伏华山一线为第二级,再往东

28、是最低的第一级。历史上地形、地貌“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级阶梯内。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及其影响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及其影响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黄河流域的土壤、气候及黄河河道的坡度,是造成其下游经常决徙和改道的自然因素。黄河上、中游地区流经一片面积达五十八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一经雨水冲刷,即土随水去,水中泥沙含量特多。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同时,黄河流域的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和夏秋之交,上、中游经过暴雨之后,河床中便出现了洪峰,洪水与泥沙俱下,对下游构成严重的威胁。再加上黄河上流发源地海拔在三千米以上,从青海龙羊峡奔腾急下,一泻千里,到达河

29、南孟县以东,骤抵海拔五十米以下的平原,流缓沙沉,逐渐淤淀。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近年实测数据,黄河每年输送到下游的泥沙达十六亿吨。其中大约有十二亿吨输送入海,四亿吨沉积在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愈抬愈高,成为“悬河”。一般河床高出地面二至十米不等,河流全靠两岸大堤约束,一旦溃决,便突奔灌泻,不可收拾。因而,黄河自古以来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从整个历史时期黄河决徙改道的情况来看,可以公元10世纪为分界线。在此以前的二千年间,大改道共有两次,其它决徙的记载也很少,黄河基本上是安稳的,平静的。这是因为古代黄河上、中游高原地带的森林、草原还比较完整。如山陕峡谷和泾渭北洛

30、上游基本上是畜牧区,原始森林、草原未被破坏。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唐代以前的三千多年,大部分时间的平均气温都比现在高2,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这种良好的植被状况,足以保持水土;中、下游河谷平原地带,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古代人民在黄河两侧挖了无数的灌溉渠道和沟洫,其中著名的如战国时魏引漳水溉邺、秦开郑国渠引泾入洛,汉武帝开白渠引泾入渭等。史记河渠书说,当时的灌溉渠要“以万亿计”,这些渠道沟洫把河水夹带的泥沙引入农田,作为肥料。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此外,古代黄河下游有名的济、汴、濮、漯等大川和密如蛛网的支津,以及散布在大河两侧众多的湖泊,也直接或间接相通,为黄河流沙的淤积和洪水的宣泄起

31、了分担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千年以前,黄河流域作为我们祖先定居生息的地方,它灌溉了亿万亩农田,它和它的支津有几千里通航路线,那时候的黄河是利多害少。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黄河为患严重只是近千年来的事。公元10世纪以后,也就是从唐末五代开始,黄河的情况发生重大的变化,它已不再是一条安稳平静的大河,而以决徙为常态,安流为变态了。而且决徙的频率和破坏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增加。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东汉至唐末的八百多年中,黄河仅有四十个年份有决溢的记载,唐末至近代的一千多年中,大小决溢达一千五百余次,清代二百六十九年中即达六百次,辛亥革命后1912至1933年的二十二年中,决口达九

32、十二次。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这主要由于人为的原因。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首先,从唐代后期开始,黄河上中游的大片原始森林,遭到盲目滥伐,广大牧场被垦为耕地,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唐以后的气温也有了明显而持续的下降,一般平均气温比现在约低1左右,也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再加上五代以后,封建统治中心东移,上中游的渠道逐渐湮废,泥沙毕集于黄河。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统治阶级不知治本,只知治标,硬想用堤防来解决一切,于是两岸支津全被堵塞。与这些支津相沟通的天然湖泊也日渐淤废。既无支津湖泊来分泄洪水,堤防尽管逐渐加高,河床填高得更快

33、,洪水一到,终不免溃决。而每次决徙、改道,河水所挟带的泥沙大量淤积。尤其是到了元、明以后,黄、淮两大流域合成一处出口,更易发生壅塞溃决,这也是促使后期黄河决徙愈益严重的原因。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历史时期黄河的长期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华北平原地区的地貌和社会经济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首先,黄河的决口和泛滥,在北至津沽南达江淮的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广大范围内,曾制造了无数次田园、城镇和人口被吞噬的惨剧。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据历史记载,三千多年来因黄河决口而造成的一般性水灾,共五千九百六十三次,平均每一年半即有一次。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

34、)瓠子决口,洪水泛滥所及达十六郡,相当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等广大地区,历时二十余年,“城郭坏沮,稸积漂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直至元封二年(前109年),始堵住决口。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汉末,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的一次决口,洪水在河、济之间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可以想见。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的一次河决,河北巨鹿整个城市被泥沙埋入地下,直至1919年当地人民掘井时,才在地下六米处发现这座古城。政和七年(1117年)的一次水灾,仅河间、沧县被淹死的居民即在一百万以上。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明、清两代河患愈演愈烈,统治阶级不仅不重视

35、河防,有的为了维护其统治,甚至扒开河堤,以水代兵,制造人为惨剧。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如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起义军围攻开封城。河南巡抚高名衡扒开河堤,想淹起义军,结果开封全城被淹没,仅露钟鼓楼、相国寺顶及周王府紫金城,全城三十七万八千余人,被淹死者达三十四万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其次,黄河决口还带来严重的沙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由于每次决口都将大量的泥沙沉积于土地上,水退沙留,以至沙岗遍地。 如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河决大洪口,泛滥二十余府县,“没田数十万顷”。水退以后,留下大量泥沙和潭坑。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黄河每次改道后留下的枯河床和自然堤上的沙质沉

36、积物,经长期风化作用,形成绵延不绝的沙丘。一些沙滩地因长期排水不良而引起盐碱化,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黄河的不断决口和改道,还破坏了黄淮平原上原有的水系面貌。古代黄河下游平原上河网交错,湖泊群立的自然景象,由于黄河大量泥沙的输入,而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淤塞了河流,填平了湖泊。近代黄河自洛口、沁口以下,两岸都是大堤,几乎无支流存在。黄河的流沙不仅破坏了黄河水系自身,而且还给淮河和海河造成了严重的灾害。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五)气候: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气候有三大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样。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根据以竺可桢先生为

37、代表的学者物候温度曲线研究以及近数十年来天文学界进行的九星会聚地心张角研究,近5000年来,我国气温大致经历了四起四落。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公元前2000年,为高温期,年平均气温高于现在2左右,其中,一月份的平均温度高于35。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为低温期。人文学家们首先根据九星运动对地球气候影响的规律,推论出了距今4000年前,应有一个低温期,后来收集到的资料不断地证实了这一推论。对上海附近的孢粉分析表明,当时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低12,较之5500年前,下降了35,这一时期,非洲的撒哈拉地区由草原变成沙漠,中国北方地区也发生了严重的植被萎缩与土壤沙化。 中国

38、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公元前1000年前后,又是一个低温期。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温度升至高于目前气温的12,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温暖期。这一温暖期持续了1000年左右。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到公元200年左右,气温陡然下降,进入寒冷期。这次的寒冷期,至公元400年前后达到最低点,年平均气温低于目前将近2,较之公元前后,下降了23,这期间,西北沙漠扩张,楼兰古城被风沙淹没。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大约在公元6世纪后,气温复又攀升,到公元800年左右,达到高点。较之4世纪,高出23。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大约在公元1000年左右,气温又趋转寒,至1200年左右降至低

39、点。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此后,气温慢慢回升,到公元17世纪,又下降至低于今天12的气温。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如果把竺可桢先生等所研究出的这种气候变化还原到中国的历史朝代中, 便会得出下述结论:夏商为温暖期,西周为寒冷期,春秋战国至秦汉为温暖期,魏晋南北朝为寒冷期,隋唐为温暖期,两宋为寒冷期,元与明前期是温暖期,明后期是寒冷期。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二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1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夏商周中心地区是当时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2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中国农业区自然条件的稳定,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3 中国和西方文明中心的地理障碍,保护了中国文化的延续。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4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地理环境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各地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使各地受外来文化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5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要辩证地分析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