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恢复生态学第十三章全球变化与响应对策课件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56.50KB
约43页
文档ID:587716867
恢复生态学第十三章全球变化与响应对策课件_第1页
1/43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全球全球变化及响化及响应对策策 n第一节第一节 全球变化现象全球变化现象n第二节第二节 全球变化产生的影响全球变化产生的影响n第三节第三节 全球变化的应对策略全球变化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第一节 全球变化现象全球变化现象 n一、全球变化的概念一、全球变化的概念u( (一一) )、全球变化的定义、全球变化的定义ü全球变化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global change)是指地球生态系统在是指地球生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所导致的全球问题及其相互自然和人为影响下所导致的全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下变化的过程;作用下变化的过程;ü美国的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方案全球变化研究方案》》一书中,将全球一书中,将全球变化定义为:变化定义为:““可能改变地球承载能力的全球可能改变地球承载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环境变化( (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以及生态系统的改变水资源、大气化学以及生态系统的改变)”)” ü引起全球变化的根本原因引起全球变化的根本原因::u全球性人口的增长,也包括人类对大自然的全球性人口的增长,也包括人类对大自然的盲目开发和破坏,社会体制、政策、法律的盲目开发和破坏,社会体制、政策、法律的疏漏和失当。

疏漏和失当üVitousek((1994)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从以下)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从以下三个方面引起全球变化:三个方面引起全球变化:uN循环的改变循环的改变u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改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改变u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n一、全球变化的概念一、全球变化的概念u( (二二) )、全球变化的原因、全球变化的原因 ü概括地说,目前的全球变化生态研究是关于区域及概括地说,目前的全球变化生态研究是关于区域及全球变化趋势、原因、机制和效应的研究,主要由全球变化趋势、原因、机制和效应的研究,主要由三个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科学计划组成:三个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科学计划组成:u以研究气候系统中物理方面问题为主的以研究气候系统中物理方面问题为主的世界气候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研究计划((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WCRP))u以研究地球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过程为以研究地球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过程为主的主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 and Biosohere Programme,,IGBP))u以了解导致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为主的全球以了解导致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为主的全球环境变化的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人类因素计划((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Programmem ,,IHDP))n一、全球变化的概念一、全球变化的概念u( (三三) )、全球变化研究、全球变化研究 ü全球变化研究的全球变化研究的目的目的在于探索由于人类活在于探索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赖以生存动所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赖以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陆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环与持续发展的陆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及其反应,以期找出应对的科学境的作用及其反应,以期找出应对的科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小全球变化的不利影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小全球变化的不利影响,使地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响,使地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展的方向发展n一、全球变化的概念一、全球变化的概念 u( (一一)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ü对全球变化研究而言:对全球变化研究而言:u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是指人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变化是指人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及反应土地利用目的的土地管理意图以及反应土地利用目的的土地管理意图u土地覆盖土地覆盖变化是指土地物理或生物覆盖物发生变化是指土地物理或生物覆盖物发生的变化,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实际和潜在的变化,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实际和潜在的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土壤质量的变化、径流的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土壤质量的变化、径流与沉积率的变化等与沉积率的变化等n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u( (二二)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化n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ü过去过去100多年中,氮、磷、硫等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多年中,氮、磷、硫等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在人类的干扰以及气候变化的条件下已发生了显著在人类的干扰以及气候变化的条件下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ü人工固氮加大,超过自然固氮(人工固氮加大,超过自然固氮(130Tg))ü人类活动如植物秸秆燃烧、土地利用和湿地排水等人类活动如植物秸秆燃烧、土地利用和湿地排水等都已加速了氮库的游离,游离的氮均可回到大气或都已加速了氮库的游离,游离的氮均可回到大气或水域中,影响了水质,从而改变局部地区氮循环。

水域中,影响了水质,从而改变局部地区氮循环同样,人类活动也改变了硫、磷的生物地化循环,同样,人类活动也改变了硫、磷的生物地化循环,产生酸雨以及使水体的富营养化产生酸雨以及使水体的富营养化 u( (三三)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n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ü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一般都比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一般都比发达国家高众多人口给全球生态系统施加了巨大发达国家高众多人口给全球生态系统施加了巨大压力,人类活动正在改变着世界的运转方式,而且压力,人类活动正在改变着世界的运转方式,而且人类工农业活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耗费将对全球变人类工农业活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耗费将对全球变化造成巨大的影响,人类正在改变着地球化造成巨大的影响,人类正在改变着地球 u( (四四) )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ü事实表明,随着全球人口的激增、人类经济活动的加事实表明,随着全球人口的激增、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作为人类生存最重要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也受到最严剧,作为人类生存最重要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也受到最严重的挑战研究表明,物种灭绝的速率是人类干预出现重的挑战研究表明,物种灭绝的速率是人类干预出现之前自然速率的之前自然速率的1000--10000倍。

更为严重的是生物多倍更为严重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不可逆转的,一个物种一旦消失,就永远样性的丧失是不可逆转的,一个物种一旦消失,就永远不会再现不会再现n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n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u( (五五) )大气成分变化大气成分变化温室气体温室气体CO2CH4N2OCFC工工业化前的化前的浓度度(Ul/l)2800.80.2881990年的年的浓度度(Ul/l)3531.720.310.0002-0.0003年平均增加年平均增加%0.50.90.254吸收吸收辐射能力射能力(相相对于于CO2)132150>10000ü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对能源消耗量越来越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对能源消耗量越来越大,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导大,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氧化亚氮和氟氯烃类化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氧化亚氮和氟氯烃类化合物合物(CFC)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明显升高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明显升高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的变化 热效应,热效应, CO2浓度大浓度大 全球CO2变化的Keeling曲线 ü二氧化碳浓度在近二氧化碳浓度在近200年中增加了年中增加了25%,年均增加%,年均增加0.5%。

现在的增加速度更快,在美国夏威夷莫纳罗亚%现在的增加速度更快,在美国夏威夷莫纳罗亚山的长期观测记录证实了这一点(山的长期观测记录证实了这一点( Keeling曲线曲线 ))n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工业燃料燃烧量迅速工业燃料燃烧量迅速增加增加 ;土壤碳库中碳土壤碳库中碳的分解释放的分解释放北美、西欧和前苏联北美、西欧和前苏联地区释放量较大地区释放量较大 n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u( (六六)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ü温室气体浓度逐渐升高,将导致气温升高,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浓度逐渐升高,将导致气温升高,气候变暖1860年到1998年8月全球观测的温度结合全球土地、大气和海洋表面温度(相对于1961年到1990年的平均温度) ü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量必然增加,这将导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量必然增加,这将导致全球平均降雨量增加,但雨量增加也是不平衡的:致全球平均降雨量增加,但雨量增加也是不平衡的:Ø高纬度地区和极地增加幅度较大,且季节变化较高纬度地区和极地增加幅度较大,且季节变化较大在高纬度地区,因为高蒸发量土壤水分在夏季大。

在高纬度地区,因为高蒸发量土壤水分在夏季将减少,在冬季则增加将减少,在冬季则增加Ø中纬度地区.雨量也有所增加,但由于温度升高,中纬度地区.雨量也有所增加,但由于温度升高,蒸发量加大,积雪溶化提早,雨季也提前,故夏季蒸发量加大,积雪溶化提早,雨季也提前,故夏季也将更加干燥,土壤水分减少,内陆干旱矛盾可能也将更加干燥,土壤水分减少,内陆干旱矛盾可能在某些地区更为突出在某些地区更为突出Ø雨量增加的地区性差异和季节性变化,在某些地雨量增加的地区性差异和季节性变化,在某些地区可能导致严重的洪灾,区可能导致严重的洪灾,但究竟哪些地区更干旱,但究竟哪些地区更干旱,哪些地区发生涝灾,尚难以定论哪些地区发生涝灾,尚难以定论n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901-1999年间全球年均温变化值 1901-1999年间全球降水变化值 GCM模型模型预测结果预测结果全球平均增温(全球平均增温(℃℃))全球平均增雨量(全球平均增雨量(%))OSU2.87.8GFDL4.08.7GISS4.211.0UKMO5.215.0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大气环流模型(大气环流模型(GCMGCM)预测的)预测的20502050年气年气温和降水变化温和降水变化 n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CO2浓度增加,温度1.5-4.5度;10年升高0.3-1度 第二节第二节 全球变化产生的影响全球变化产生的影响 n一、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u( (一一) )二氧化碳增加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二氧化碳增加对作物生产的影响ü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Ø二氧化碳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植物生长加快,植物生产二氧化碳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植物生长加快,植物生产力提高;力提高;ØC3植物(如小麦、水稻、大豆等)对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呈植物(如小麦、水稻、大豆等)对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呈较高的正反应,但较高的正反应,但C4植物(如玉米、高粱等)对二氧化碳植物(如玉米、高粱等)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反应较弱。

玉米减产浓度增加的反应较弱玉米减产ü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Ø蒸发加快和蒸腾减少是否能达以平衡,干旱区植物有益,蒸发加快和蒸腾减少是否能达以平衡,干旱区植物有益,目前尚难以预料目前尚难以预料ü对作物品质的影响对作物品质的影响Ø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品质的下降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品质的下降吸收碳增加,氮减少,冬小麦粗蛋白下降吸收碳增加,氮减少,冬小麦粗蛋白下降12.8%,赖氨酸%,赖氨酸4%;%;虫害加重虫害加重 n一、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u( (二二)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ü温室效应会使大气温度升高,这样对热量有限的温室效应会使大气温度升高,这样对热量有限的地区来说,可以延长生长季节;地区来说,可以延长生长季节;ü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农业生产区因气候变化而大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农业生产区因气候变化而大幅度北移,因热量不足而分布区受限的作物的分布幅度北移,因热量不足而分布区受限的作物的分布北界也会大幅度北移,山地分布上界会向上移动,北界也会大幅度北移,山地分布上界会向上移动,这样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作物布局和面积将会发这样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作物布局和面积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一些模拟研究表明,在北半球中纬生较大的变化一些模拟研究表明,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若平均气温升高度地区,若平均气温升高1℃,作物的北界一般可,作物的北界一般可以向北移动以向北移动150-200km,而海拔向上移动,而海拔向上移动150-200mü作物会受持续高温影响而减产;原先不宜作农田作物会受持续高温影响而减产;原先不宜作农田的森林和草地开垦,但农牧业总量不稳定,生产布的森林和草地开垦,但农牧业总量不稳定,生产布局难以预测局难以预测 n一、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u( (三三) )气候变化与农业气候灾害气候变化与农业气候灾害ü气候变暖会使气候变暖会使热带风暴增强热带风暴增强,从而对低纬度地区,,从而对低纬度地区,尤其是海岸线上的农业有重大影响;尤其是海岸线上的农业有重大影响;ü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大气热浪大气热浪将会频繁发生,从而影响农将会频繁发生,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像冬小麦主产区的业生产,像冬小麦主产区的干热风干热风可能会使小麦大可能会使小麦大幅减产;由于气温升高,大气层中气流交换增强,幅减产;由于气温升高,大气层中气流交换增强,大风天气会增加,大风天气会增加,风暴频率和强度风暴频率和强度都会有所增强,都会有所增强,某些区域(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风蚀作用导致水某些区域(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风蚀作用导致水土流失会加剧,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同时,温度升土流失会加剧,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同时,温度升高会使某些要求低温春化阶段的作物受到一定的影高会使某些要求低温春化阶段的作物受到一定的影响。

响ü大气温度升高后会导致土壤耗水量加大,干旱和大气温度升高后会导致土壤耗水量加大,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耗水量会更大,旱灾会威胁农业的发展半干旱地区耗水量会更大,旱灾会威胁农业的发展 n一、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u( (四四) )气候变化与农业病虫害气候变化与农业病虫害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的分布区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的分布区发生变化:ü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后,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后,这些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这些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温室效应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加长,使多世同时温室效应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加长,使多世代害虫繁殖代数增加,一年中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代害虫繁殖代数增加,一年中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可能加重;ü在温带地区某些病虫害目前危害程度不大,但如温度在温带地区某些病虫害目前危害程度不大,但如温度升高,危害会加重;升高,危害会加重;马铃薯枯萎病,均温马铃薯枯萎病,均温4度,度,15%%ü全球温度和水分变化还可能导致害虫种间及它们的天全球温度和水分变化还可能导致害虫种间及它们的天敌种群问相互作用关系发生变化。

敌种群问相互作用关系发生变化 n一、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u( (五五) )、海平面升高对农业的影响、海平面升高对农业的影响ü海平面升高,沿海岸线一些地势低下的农田可能会海平面升高,沿海岸线一些地势低下的农田可能会被淹没,同时会造成周围盐化土壤扩展,海潮、海被淹没,同时会造成周围盐化土壤扩展,海潮、海岸侵蚀和海浪灾害会加剧岸侵蚀和海浪灾害会加剧ü如果海平面升高如果海平面升高1 m全球可能会有全球可能会有11 800万农业人万农业人口的生计受到灾害威胁据预测,到口的生计受到灾害威胁据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年海平面平均升高平均升高1-1.5 m,,埃及会损失埃及会损失l%土地%土地;而孟加拉国;而孟加拉国损失最大,可能达损失最大,可能达17.5%的土地;另外中国、丹麦可%的土地;另外中国、丹麦可能是农业损失较大的国家能是农业损失较大的国家 n二、对土壤的影响二、对土壤的影响u( (一一) )全球变化对土壤全球变化对土壤C C库和库和C C流的影响流的影响ü全球土壤全球土壤C库的组成和分布库的组成和分布全球土壤全球土壤C C库的组成和分布是不均匀的,冻原,湿地;土壤和气候库的组成和分布是不均匀的,冻原,湿地;土壤和气候影响土壤含碳量。

影响土壤含碳量碳输入和输出?碳输入和输出?不同生态系统的界线和面积将不同生态系统的界线和面积将有较大的改变,冻原地带和北方森林带土壤中有较大的改变,冻原地带和北方森林带土壤中C C的总量将有明显的总量将有明显减少ü气候变化对土壤二氧化碳释放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土壤二氧化碳释放的影响矿化作用,土壤呼吸,矿化作用,土壤呼吸,全球气候变暖、平均降水量增加,会全球气候变暖、平均降水量增加,会使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活动加剧,土壤呼吸加快,这就使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活动加剧,土壤呼吸加快,这就必然导致全球土壤必然导致全球土壤C C库释放二氧化碳速度的加快库释放二氧化碳速度的加快ü土壤中甲烷的产生土壤中甲烷的产生厌氧条件,碳源;温度和降雨影响,稻田面积增加,甲烷释厌氧条件,碳源;温度和降雨影响,稻田面积增加,甲烷释放增加 n二、对土壤的影响二、对土壤的影响u( (二二) )气候变化对土壤枯枝落叶分解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土壤枯枝落叶分解的影响ü气候变化对枯枝落叶分解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全球枯枝落叶的分解速率会加快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升高,光合速率提高,生产力增加,输入到土壤中的枯枝落叶量会增加,但因温度效应,留存于土壤中的枯枝落叶总量相对减少,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和高纬度地区,土壤中总枯枝落叶留存量减少更明显。

n二、对土壤的影响二、对土壤的影响u( (三三) )气候变化对土壤气候变化对土壤N N动态的影响动态的影响ü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植被覆盖度、枯枝叶输入量、土壤条件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稳定,影响N的动态;ü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全球土壤有机N库贮量也将减少,这同土壤C动态变化相一致但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其变化是不平衡的这同样是受到土壤有机质输入和输出量变化的影响 n二、对土壤的影响二、对土壤的影响u( (四四) )气候变化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ü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地面植被的光合、生物生产的质和量要发生变化,因此,输入到土壤的有机物的质和量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ü实验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种类组成与其土壤所含的植物枯枝叶的种类密切相关,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 n三、全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三、全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ü全球植被结构与分布是大气候长期作用的结果,如果气候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到植被上,也就是说气候变化会对植被产生重要影响。

主要包括:u对植被结构的影响u对植被功能的影响u对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 n( (一一) ) 对植被结构的影响对植被结构的影响美国南部的长序列调查资料显示,过去美国南部的长序列调查资料显示,过去100多年多年中(中(1860—1990),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美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美国南部地区的植被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南部地区的植被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n三、全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三、全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ü植被为人类社会提供食物、纤维、药材和其他产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以及为病虫害防治等生态功能均可能由于气候、人类活动和其他环境变化而受到影响ü由于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全球各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将会受到影响但由于温度和降水变化的不均衡性,生物生产力的变化也是不等的,有的地方生产力可能提高,有的则有可能减少但就全球而言,目前研究的结果是总的生物量可能增加n( (二二) ) 对植被功能的影响对植被功能的影响n三、全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三、全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n( (三三) )对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对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n三、全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三、全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ü全球环境的变化,可使植被分布格局发生改变,全球环境的变化,可使植被分布格局发生改变,即植被带迁移、一些物种和生态系统丧失。

即植被带迁移、一些物种和生态系统丧失温带山地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气候继续变暖特定气候带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可能消失,同时在很多山区, 冰川的数量和覆盖区、永久冻结带、季节雪被等都会减少(引自Child, 2003) n植被怎么变化植被怎么变化?演替过程、顶极群落类型有什演替过程、顶极群落类型有什么不同么不同?植被变化的过程和速度如何植被变化的过程和速度如何?群落如何群落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等问题是难以定论的适应气候变化等问题是难以定论的 n四、全球变化对荒漠化进程的影响四、全球变化对荒漠化进程的影响ü赵宗慈利用赵宗慈利用GFDI、、GISS、、NCAR、、OSU与与UKMO等等 5个应用较广的全球大气与海洋环流个应用较广的全球大气与海洋环流模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气中二氧化模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全球地面气温增暖大约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全球地面气温增暖大约4℃,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纬度地区土壤湿度可能,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纬度地区土壤湿度可能减小,减小,而荒漠化土地面积将扩大而荒漠化土地面积将扩大;üEmanuel等人预测,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等人预测,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时,将导致气候变化,大时,将导致气候变化,由此荒漠化面积会增由此荒漠化面积会增加加17%。

% 第三节第三节 全球变化的应对策略全球变化的应对策略 n一、全球变化的控制对策一、全球变化的控制对策u全球变化是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能力的全球全球变化是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养分生物化学循环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化、养分生物化学循环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物入侵等内容其中,气候变化是对生态和生物入侵等内容其中,气候变化是对生态系统健康和持续发展最为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系统健康和持续发展最为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现象之一近年来,全球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现象之一近年来,全球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政策制订者、管理人员通过广泛研讨和实证,政策制订者、管理人员通过广泛研讨和实证,一致认为一致认为减缓减缓和和适应措施适应措施是目前可用于响应气是目前可用于响应气候变化影响的两大策略候变化影响的两大策略 n二、全球变化的减缓措施二、全球变化的减缓措施u( (一一) )碳固定碳固定碳固定碳固定((Carbon sequnstration))是指通过广是指通过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用植物光合作用大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用植物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CO2。

通过植被恢复通过植被恢复重建,增加地表覆被,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重建,增加地表覆被,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因为许多研究表明,退化土地是因为许多研究表明,退化土地是CO2的源的源(释放(释放CO2的库),而健康生态系统是的库),而健康生态系统是CO2的的汇(吸收汇(吸收CO2的库) n二、全球变化的减缓措施二、全球变化的减缓措施u( (二二) )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温室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能源的消耗量往往的排放量与能源的消耗量往往成正比,成正比,近百年来全球大气中近百年来全球大气中CO2浓度浓度的迅速升高,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排放的迅速升高,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排放造成的,节能减排已成为减缓全球气候造成的,节能减排已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国变暖的主要措施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国际公约:际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京都议定书都议定书》》 n二、全球变化的减缓措施二、全球变化的减缓措施u( (三三)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实行清洁生产,积极倡导绿色工业,增加资金投实行清洁生产,积极倡导绿色工业,增加资金投人,改进生产工艺,建立无(少)废工艺系统,人,改进生产工艺,建立无(少)废工艺系统,加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加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削减排污用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削减排污量,实施产业生态工程,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量,实施产业生态工程,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减少全球变化发生的潜在威胁减少全球变化发生的潜在威胁 n三、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三、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u全球变化的影响面广(如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全球变化的影响面广(如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生命健康等)、影响范围大(全球陆地、海洋生命健康等)、影响范围大(全球陆地、海洋甚至南极),其适应对策需要区域和行业的协甚至南极),其适应对策需要区域和行业的协调行动u目前,适应对策开展得较为成功的目前,适应对策开展得较为成功的欧洲水资源欧洲水资源管理管理和和日本的海平面上升适应对策日本的海平面上升适应对策 ü在水资源领域,欧共体制订了在水资源领域,欧共体制订了“水资源框架指南水资源框架指南”,,提出的气候变化适应性措施包括:长期观测、政策研提出的气候变化适应性措施包括:长期观测、政策研究、制度建设、技术投资、空间规划和常规措施,在究、制度建设、技术投资、空间规划和常规措施,在观察到趋势之上的洪水预防和管理海滨风暴潮以及缺观察到趋势之上的洪水预防和管理海滨风暴潮以及缺水干旱管理等。

水干旱管理等ü还有一些其他欧共体相关策略,例如洪水风险评估和还有一些其他欧共体相关策略,例如洪水风险评估和管理,专门管理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水风险问题;管理,专门管理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水风险问题;海域策略提供一个管理海域的一体化策略,并且制订海域策略提供一个管理海域的一体化策略,并且制订欧洲海域适应性措施;渔业策略在管理欧洲鱼类数量欧洲海域适应性措施;渔业策略在管理欧洲鱼类数量方面起关键作用,并且将气候变化对鱼类的实际的影方面起关键作用,并且将气候变化对鱼类的实际的影响也考虑在内;还有欧共体在干旱和水资源短缺方面响也考虑在内;还有欧共体在干旱和水资源短缺方面的策略等,都提出了减少温暖气体的适应性措施的策略等,都提出了减少温暖气体的适应性措施n三、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三、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u(一)欧洲水资源管理(一)欧洲水资源管理 n三、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三、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u(二)日本海平面上升的适应对策(二)日本海平面上升的适应对策ü针对气候变暖、海平面可能上升的问题,日本针对气候变暖、海平面可能上升的问题,日本制定了综合适应策略: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工程制定了综合适应策略: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工程技术措施防止海水入侵;技术措施防止海水入侵;ü有计划地逐步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有计划地逐步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逐步变化的气候,例如日本北部因为夏季以适应逐步变化的气候,例如日本北部因为夏季过凉,过去并不种植水稻,或者产量很低。

但是过凉,过去并不种植水稻,或者产量很低但是由于培育出了抗寒抗逆品种,现在连最北的北海由于培育出了抗寒抗逆品种,现在连最北的北海道不仅也能长水稻,而且产量还很高,这将为海道不仅也能长水稻,而且产量还很高,这将为海平面上升、耕地减少提供了良好的应对策略平面上升、耕地减少提供了良好的应对策略 思考思考题n什么是全球变化?什么是全球变化?n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n应用自己掌握的实际例证,说明全球变化现象应用自己掌握的实际例证,说明全球变化现象n结合查阅文献,说明全球变化的最新应对策略结合查阅文献,说明全球变化的最新应对策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