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60.50KB
约93页
文档ID:587698014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_第1页
1/93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进口货物增值税的纳税人和税率          一般纳税人:17%、13%,          小规模纳税人:3%增值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凭票抵扣制度:凭专用发票、海关完税凭证、农副产品收购凭证、运输发票、税控设备购买发票等抵扣进项税额第一节 增值税回顾      一般纳税人合理避税筹划思路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减少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增加当期进项税额增加当期进项税额第二节 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销售额避税销售额避税税率避税税率避税销售额避税销售额避税(在合法前提下尽(在合法前提下尽量减少销售额)量减少销售额)销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售额×税率税率当期销项税额避税思路当期销项税额避税思路税率避税税率避税(尽量靠优惠税率)(尽量靠优惠税率) ①①实实现现销销售售收收入入时时,,采采用用特特殊殊的的结结算算方方式式,, 拖拖延延入账时间延续税款缴纳;入账时间延续税款缴纳;②②随随同同货货物物销销售售的的包包装装物物,,单单独独处处理理,,不不要要计计入入销销售收入售收入③③销销售售货货物物后后加加价价收收入入或或价价外外补补贴贴收收入入,,采采取取措措施施不要计入销售收入;不要计入销售收入;④④设法将销售过程中的回扣冲减销售收入;设法将销售过程中的回扣冲减销售收入;销售额合理销售额合理避税筹划策略避税筹划策略 ⑤⑤商品性货物用于本企业专项工程或福利设施,商品性货物用于本企业专项工程或福利设施,本应视同对外销售,但采取低估价、次品折扣本应视同对外销售,但采取低估价、次品折扣方式降低销售额;方式降低销售额;⑥⑥为公关将合格品降低为残次品,降价销售给为公关将合格品降低为残次品,降价销售给对方或送给对方;对方或送给对方;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避税思路避税思路①①在在价价格格同同等等的的情情况况下下,,购购买买具具有有增增值值税税发票的货物;发票的货物;②②纳纳税税人人购购买买货货物物或或应应税税劳劳务务,,不不仅仅向向对对方方索索要要专专用用的的增增值值税税发发票票,,而而且且向向销销方方取取得得增值税款专用发票上说明的增值税额;增值税款专用发票上说明的增值税额; ③③纳税人委托加工货物时,不仅向委托方收纳税人委托加工货物时,不仅向委托方收 取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且要努力争取使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且要努力争取使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尽可能地大;增值税额尽可能地大;④④纳税人进口货物时,向海关收取增值税完税凭证,纳税人进口货物时,向海关收取增值税完税凭证,并注明增值税额;并注明增值税额;⑤⑤购进免税农业产品的价格中所含增值税额,按购购进免税农业产品的价格中所含增值税额,按购货发票或经税务机关认可的收购凭据上注明的价格,货发票或经税务机关认可的收购凭据上注明的价格,依照依照13%的扣除税率,获得%的扣除税率,获得13%的抵扣;%的抵扣; ⑦⑦将将非非应应税税和和免免税税项项目目购购进进的的货货物物和和劳劳务务与与应应税税项项目目购购进进的的货货物物与与劳劳务务混混同同购购进进,,并并获获得得增增值值税税发票;发票;⑧⑧采用兼营手段,缩小不得抵扣部分的比例。

采用兼营手段,缩小不得抵扣部分的比例 第三节、增值税筹划的基本方法第三节、增值税筹划的基本方法1.根据增值税条例规定的基本税率和低税率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2.通过挂靠几种免征增值税项目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3.利用采购农产品享有13%的扣除条款来合理避税 4.利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利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 来避税来避税5.利用增值税发票合理避税利用增值税发票合理避税6.利用不同的货物销售价格进行合理避税利用不同的货物销售价格进行合理避税7.利用委托加工费利用委托加工费 8.利用具有弹性的进口价格合理避税利用具有弹性的进口价格合理避税9.利用混合销售机会进行纳税筹划利用混合销售机会进行纳税筹划         增值税条例对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纳税人适用不同的税率和计征方法通常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较重,但如果销售的商品的毛利率较高或购进的货物较难取得增值税发票,则小规模纳税人较能节约税收成本一、对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认定的筹划 u例:某企业从事工艺品零售,拥有两家精品店,年销售额分别为70万元和50万元,全年合计120万元,会计核算较健全,适用于17%税率,准许从销项抵扣的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的20%。

u如不进行纳税筹划,则,       应纳税额﹦120×17%–120×17%×20%                    ﹦16.32(万元)对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认定的筹划 u如果进行纳税筹划,将企业两个门店分设成两个企业,各自独立核算盈亏,其销售额分别为70万元和50万元,则将企业变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额   ﹦70×3%﹢50×3%﹦3.6(万元)   筹划后少交增值税款   ﹦16.32–3.6﹦12.72(万元) 对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认定的筹划           如何选择纳税人身份对自己有利,其主要判别方法有:增值率的判别、可抵扣进项占销售额的比重、含税进货金额占含税销售比重等三种◆增值率判别法          增值率判别法(不含税)在适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税负的高低主要看企业取得的进项税额多少或增值率的高低增值率与进项税额成反比,与应纳税额成正比  增值率﹦(销售额–购进额)÷销售额 对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认定的筹划 u如果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时,则纳税平衡点是:   销售额×17%×增值率﹦销售额×3%   增值率﹦3%÷17%×100%﹦17.65%u即一般纳税人税率17%,小规模纳税人税率3%,当增值率为17.65%时,两者税负相同,当增值率低于17.65%时,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反之,则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轻于一般纳税人对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认定的筹划 对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认定的筹划一般一般纳税人税率税人税率((%))小小规模模纳税人税率税人税率((%))无差无差别平衡点增平衡点增值率率((%))17317.6513323.08174?134? 不含税销售额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一览表 计算结果销售额×13%×增值率﹦销售额×3%无差无差别平衡点增平衡点增值率率=23.08%销售额×17%×增值率﹦销售额×4%无差无差别平衡点增平衡点增值率率=23.53%销售额×13%×增值率﹦销售额×4%无差无差别平衡点增平衡点增值率率=30.77% 某公司是一个年含税销售额在50万元左右的生产企业,公司每年购进材料26万元左右(含增值税)。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该公司产品的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则增值税征收率为3%该公司会计核算健全,有条件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请为该企业进行纳税人类别的税收筹划该公司含税销售额增值率(50-26)/ 50 = 48%该公司若为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税= 50 /(1+17%)x 17% - 26 / (1+17%) x 17%= 3.48万元若为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税额= 50 /(1+3%)x 3% = 1.46万元 ◆可抵扣的购进金额占销售额比重判别法增长率=(销售额-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            =1-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            =1-可抵扣的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x)设可抵扣的购进项目占不含税销售额的比重为x,根据:销售额×17%×增值率﹦销售额×3% 则:销售额×17%×(1-x)=销售额×3% x=82.35%即当x=82.35%时,两种纳税人的税负相同当x﹥82.35%时,一般轻于小规模 纳税人纳税比重无差别平衡点一般一般纳税人税率税人税率((%))小小规模模纳税人税率税人税率((%))无差无差别平衡点平衡点可抵扣的购进金额占销售额比重((%))17382.3517476.47133?134? 计算结果销售额×13%×(1-x)=销售额×3%        13%-13%x=3%        13%x=10%        x=77%销售额×13%×(1-x)=销售额×4%        13%x=9%        x=69% ◆含税购货金额占含税销售额比重判别法设Y为含税销售额,X为含税的购货金额,则[Y÷(1+17%)-X ÷(1+17%) ]×17%   = Y÷(1+3%) ×3%                X=79.95%Yp当含税的购货额为同期含税销售额的80%的时候,两种纳税人的税负完全相等,当﹥79.95%时,一般轻于小规模 含税纳税平衡比重表一般一般纳税人税率税人税率((%))小小规模模纳税人税率税人税率((%))纳税平衡比重点税平衡比重点((%))17379.9517473.53133?134? 计算结果[Y÷((1+17%)-X ÷((1+17%) ]×17% = Y÷((1+4%) ×4% Y÷((1+17%) ×17%-Y÷((1+4%) ×4% =X ÷((1+17%) ×17%  X=(0.15-0.04)×1.17/17%Y X=76%Y[Y÷((1+13%)-X ÷((1+13%) ]×13% = Y÷((1+3%) ×3% X=67%Y 案例案例1-11-1:一般纳税人的税收筹划:一般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某公司是一个年含税销售额在某公司是一个年含税销售额在5050万元左右的生产企业,公司万元左右的生产企业,公司每年购进材料每年购进材料2929万元左右(含万元左右(含“’“’( (增值税)。

如果是一般纳增值税)如果是一般纳税人,该公司产品的增值税适用税率为税人,该公司产品的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17%,如果是小规模纳,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则增值税征收率为税人则增值税征收率为3%3%该公司会计核算健全,有条件被该公司会计核算健全,有条件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请为该企业进行纳税人类别的税收筹划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请为该企业进行纳税人类别的税收筹划分析分析该公司含税销售额增值率(该公司含税销售额增值率(50-2950-29))/ 50 = 42%/ 50 = 42% 该公司若为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税该公司若为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税 = 50 /= 50 /((1+17%1+17%))x 17% - 29 / (1+17%) x 17% x 17% - 29 / (1+17%) x 17% = 7.26-4.21=3.05 = 7.26-4.21=3.05万元万元若为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税额若为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税额 = 50 /= 50 /((1+3%1+3%))x 3% = 1.46x 3% = 1.46万元万元 因而,小规模纳税人节税额而,小规模纳税人节税额 = 3.05万元万元 – 1.46万元万元 = 1.59(万元)(万元)在选择纳税人类别时,除了要比较税收负担外,下面几个方面在选择纳税人类别时,除了要比较税收负担外,下面几个方面也要注意比较:也要注意比较:一般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往往比小规模纳税人大;一般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往往比小规模纳税人大;一般纳税人的信誉往往要比小规模纳税人的信誉好;一般纳税人的信誉往往要比小规模纳税人的信誉好;从一般纳税人那里购货可以获得进项税额的抵扣,而从小规模从一般纳税人那里购货可以获得进项税额的抵扣,而从小规模纳税人那里购货却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因此会使一般纳税人有纳税人那里购货却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因此会使一般纳税人有更多的顾客。

更多的顾客但是,一般纳税人要有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要建立健全的账但是,一般纳税人要有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要建立健全的账簿,培养或聘用会计人员,将增加会计成本;一般纳税人的增簿,培养或聘用会计人员,将增加会计成本;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管理制度比较复杂,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值税征收管理制度比较复杂,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多,会增加纳税人的纳税成本等这些都是想要转为一般纳税多,会增加纳税人的纳税成本等这些都是想要转为一般纳税人的小规模纳税人必须考虑的人的小规模纳税人必须考虑的 某建筑装饰公司销售建筑材料,并代顾客装修2002年度,该公司取得装修工程总收入为1200万元该公司为装修购进材料支付款项936万元(价款800万元,增值税税款136万元)该公司销售材料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装饰工程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3%判别该公司缴纳何税种合算? u令增值税和营业税相等,则下式成立:       M÷(1﹢17%)×17%×W﹦M×3%       经过计算得出:W﹦20.65%        即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3%,含税销售额增值率为20.65%时,两者税负相同,当企业含税销售额增值率高于20.65%时,则交纳营业税的税负比交纳增值税的税负轻;当企业含税销售额增值率低于20.65%时,则交纳增值税比交纳营业税的税负轻。

  计算增值率:计算增值率:增值率增值率=((1200--936))÷1200=22%((注注::在在计计算算增增值值率率时时,,如如果果销销售售额额为为含含税税销销售售额额,,则则购购进金额亦为含税购进金额)进金额亦为含税购进金额)∵∵增值率增值率22%>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20.65%∴ ∴企业选择缴纳营业税合算,适宜作营业税纳税人企业选择缴纳营业税合算,适宜作营业税纳税人可节约税收额为:可节约税收额为: [1200÷÷((1+17%))××17%--136]--1200××3%=38.36--36=2.36(万元)(万元) 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判别法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增值率增值率=(销售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销售额 =1-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销售额 =1-抵扣率-抵扣率 注:销售额与购进项目金额均为不含税金额注:销售额与购进项目金额均为不含税金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销售额销售额×((1-增值率)增值率)×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因此,因此,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销售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1-增值率)-增值率)] =销售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增值率增值率 =销售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抵扣率)-抵扣率) 营营业业税税纳纳税税人人应应纳纳税税额额=含含税税销销售售额额×营营业业税税税税率率((5%或或3%)) =销售额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营业税税率营业税税率当两者税负相等时,其抵扣率则为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

当两者税负相等时,其抵扣率则为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 即:即:销销售售额额×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1--抵抵扣扣率率))=销销售售额额×((1+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营业税税率营业税税率抵扣率抵扣率=1-(-(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营业税税率营业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当当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为为17%,,营营业业税税税税率率为为5%时时,,抵抵扣扣率率=1-((1+17%))×5%÷17%=1-34.41%=65.59%这这也也就就是是说说,,当当增增值值率率为为65.59%时时,,两两种种纳纳税税人人的的税税负负相相同同;;当当抵抵扣扣率率低低于于65.59%时时,,营营业业税税纳纳税税人人的的税税负负轻轻于于增增值值税税纳纳税税人人,,适适于于选选择择作作营营业业税税纳纳税税人人;;当当增增值值率率高高于于65.59%时时,,增增值值税税纳纳税税人人的的税税负负轻轻于于营营业业税税纳纳税税人人,,适适于于选选择择作作增增值税纳税人值税纳税人同理,可以计算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同理,可以计算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或营业税纳税或营业税纳税人的税率为人的税率为3%时的无差别平衡点的抵扣率,列表如下:时的无差别平衡点的抵扣率,列表如下: 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一般纳税人税率营业税纳税人税率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17%5%65.59%17%3%79.35%13%5%56.54%13%3%73.92% 二、将某些内部机构分立以符合税收政策抵扣要求二、将某些内部机构分立以符合税收政策抵扣要求1.将综合性企业分设为若干专门性企业:将综合性企业分设为若干专门性企业:目的目的变一般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变增值税高税负为部分低税负或零税负变全部交纳增值税为部分交纳,其余交纳营业税 例:假定某物资批发企业,年应纳增例:假定某物资批发企业,年应纳增值税销售额值税销售额150150万元,会计核算制度比万元,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符合作为一般纳税人条件,较健全,符合作为一般纳税人条件,适用增值税率适用增值税率17%17%,但该企业准予从销,但该企业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只占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只占销项税额的销项税额的1010%。

%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 =150X17%-150X17%X10%150X17%-150X17%X10% = =22.9922.99万元万元 分设为两个批发企业,各自作为独立核算单位,销售额分别为78万元和72万元,成为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A公司应纳增值税=78X3%=2.34万元B公司应纳增值税=72X3%=2.16万元减轻税负额=22.99-2.34-2.16=18.49万元纳税筹划方式纳税筹划方式 u例:某乳品厂生产乳制品的鲜奶由内设的牧场提供,其可抵扣的进项项目很少,仅包括一些向农民收购的草料及小部分辅助生产用品,但该企业生产的乳制品产品则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全额减除进项后,其增值税税负达10%以上三、将某些内部机构分立以符合税收政策抵扣要求 u对上述案例的纳税筹划是:将牧场分开独立核算,并办理工商和税务登记,牧场生产的鲜奶卖给乳品厂进行加工销售,牧场和乳制品厂之间按政策购销关系进行结算u结果:牧场自产自销未经加工的农产品(鲜奶),符合政策规定的农业生产者自产自销的农业产品,可享受免税待遇;乳品厂向牧场收购的鲜奶,按收购额的13%抵扣增值税,因而其税负大大地降低。

 将某些内部机构分立以符合税收政策抵扣要求 u例:某电梯公司生产各种客货电梯产品,2003年销售收入为12.38亿元,其中包括销售电梯收入12亿元,运输电梯收入800万元,安装电梯收入3000万元此时,   运输和安装收入应纳增值税税额    =(800+3000)÷(1+17%)× 17%      =552.1367 万元   u此时涉及到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的纳税筹划将某些内部机构分立以符合税收政策抵扣要求 u若将运输与安装业务独立出来设置独立核算的运安服务公司,则该公司属于营业税纳税人,上述收入按运输业和建筑安装业税目缴纳营业税,税率为3%     应纳营业税     = (800+3000) × 3%=114万元u如运费由母公司承担,还可抵扣7%进项税额  u此时客户可抵扣额减少(从17%降为7%),应考虑客户的可接受程度   将某些内部机构分立以符合税收政策抵扣要求 u《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平销行为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67号)规定:自1997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购买货物而从销售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均应依所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金,并从其取得返还资金当期的进项税金中予以冲减。

四、对超市收取供货商进场费的筹划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国家税务局:  你局  你局《《关于沃尔玛商业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向供应商收取关于沃尔玛商业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向供应商收取费用征税问题的请示费用征税问题的请示》》(深国税发[(深国税发[19991999]]460460号)收悉沃尔号)收悉沃尔玛商业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应一些生产厂家或供应商要求在商玛商业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应一些生产厂家或供应商要求在商场内为其提供场地、服装和灯箱等进行商品的展示、广告宣传等场内为其提供场地、服装和灯箱等进行商品的展示、广告宣传等各种促销活动以及制作条码等服务,并收取相应的场地和服务费各种促销活动以及制作条码等服务,并收取相应的场地和服务费用(促销费、展示费和条码费)该公司取得的上述收入,不属用(促销费、展示费和条码费)该公司取得的上述收入,不属于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平销行为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平销行为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国税发[发[19971997]]167167号)第二条所称号)第二条所称““因购买货物而从销售方收取的因购买货物而从销售方收取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应按,应按““服务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税目征收营业税国税总局关于沃尔玛商业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向供应商收取费用征税间题的批复对超市收取供货商进场费的筹划          联合经营纳税筹划的一个主要做法,就是把独立的经营变为混合销售,以达到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u例:某电子器材公司从国外进口通讯设备(传呼机)一批,由于预计销售的利润较高,因而税负率也很高u纳税筹划:与电信部门联合成立寻呼台,变单纯的销售为提供电信服务和销售传呼机的混合销售,使原来交纳17%的增值税改为交纳3%营业税,税负大幅度降低五、利用联合经营进行纳税筹划 u请思考:通信企业(移动、联通、电信、网通)销售电信终端设备如、机、小灵通等,是应该设立单独的销售公司,还是直接销售在税收上更合算?u请思考:移动、联通对客户预存话费送,电信、网通对客户送小灵通,在税收上有什么好处?u“挂靠”方式具有类似的优势挂靠到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福利企业等利用联合经营进行纳税筹划 例:某百货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购进货物一批,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利润率为50%,销售价格均含税,成本均不含税本月为了促销,拟采用折扣销售方式,现有四种不同的折扣方案:方案一:顾客购买货物价值满300元的,按7折出售(折扣额与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方案二:顾客购买货物价值满300元的,赠送含税价值为90元的商品(成本为60元,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六、对企业促销方式的纳税筹划 方案三:顾客购买货物价值满300元的,返还现金90元;方案四:顾客赊购货物价值满300元的,在10天内付款,给予2%的折扣,在30天内付款不给予折扣(若消费者选择该方案的话,假设一般在10天内付款)。

现有一消费者购货价值为300元,则百货公司选择哪种方案最为有利?对企业促销方式的纳税筹划 现分析如下:1.第一种方案,百货公司应纳增值税额为:     300×70%÷(1+17%)×17%    -300×(1-50%)×17%    =5.01(元)2.第二种方案,该百货公司应纳增值税额为:    (300+90)÷(1+17%)×17%    -300×(1-50%)×17%-60×17%    =20.97(元)对企业促销方式的纳税筹划 3.第三种方案,该百货公司应纳增值税额为:300÷(1+17%)×17%-300×(1-50%)×17%=18.09(元)第二、三种方案还应由百货公司代付个人所得税(偶然所得税目)90/(1-20%)×20% =22.5元 4.若消费者选择第四种方案,并假定该消费者选择在第9天付款,则消费者享受的现金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该百货公司应纳增值税额与第三种方案的计算结果相同,即为18.09元对企业促销方式的纳税筹划 u代理商销售业务与商业折扣挂钩的处理  预估折扣率、以递延方式反映折扣、当期结算与递延结算相结合等u“加量不加价”的销售u卖房子送空调、厨具  销售带空调、厨具的房子u卖西装送领带  销售含领带的西装对企业促销方式的纳税筹划 销售方式的税收筹划折扣销售还本销售以旧换新以物易物51文库 Ø案例某商场商品销售利润率为40%,即销售100元商品,其购进价格为60元(含税),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货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欲采用三种方式:Ø1 1、将商品以、将商品以7 7折销售;折销售;Ø2 2、、凡凡是是购购物物满满100100元元者者,,均均可可获获赠赠价价值值3030元元的的商商品品(成本为(成本为1818元)元)Ø3 3、凡是购物满、凡是购物满100100元者,将获返还现金元者,将获返还现金3030元。

元(以上价格均为含税价格(以上价格均为含税价格)该选择哪个方案呢? 思考Ø假定消费者同样是购买一件价值100元的商品,则对该商场来说以上三种方式的应纳税情况及利润情况如下(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对结果影响较小,因此计算时未考虑):Ø(1)7折销售,价值100元的商品的售价为70元Ø增值税:70÷(1+17%)×17%-60÷(1+17%)×17%=1.45(元)Ø企业所得税:Ø利润额=70÷(1+17%)-60÷(1+17%)=8.55(元)Ø应缴所得税:8.55×25%=2.13(元)Ø税后净利润:8.55-2.13=6.41元 (2)购物满100元,赠送价值30元的商品(成本18元)增值税:销 售 100元 商 品 应 纳 增 值 税 : 100÷(1+17%)×17%-60÷(1+17%)×17%=5.81元;赠 送 30元 商 品 视 同 销 售 , 应 纳 增 值 税 : 30÷(1+17%)-18÷(1+17%)×17%=1.74元;合计应纳增值税:5.81+1.74=7.55元个人所得税:根据国税函[2000]57号文件规定,为其他单位和部门的有关人员发放现金、实物等应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单位代扣代缴。

为保证让利顾客30元,商场赠送的价值30元的商品应不含个人所得税额,该税应由商场承担,因此赠送该商品时商场需代缴顾客偶然所得个人所得税为:30÷(1-20%)×20%=7.5(元) 企业所得税:利润额=100÷(1+17%)-60÷(1+17%)-18÷(1+17%)-7.5=11.3元;由于代顾客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款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应纳企业所得税:[100÷(1+17%)+30÷(1+17%)-60÷(1+17%)-18÷(1+17%)]×25%=11.11(元);税后利润:11.3-11.11=0.19元 v(3)购物满100元返回现金30元v增值税:v应缴增值税税额=100÷(1+17%)×17%-60÷(1+17%)×17%=5.81(元);v个人所得税:7.5元(计算同上)v企业所得税:v利润额=100÷(1+17%)-60÷(1+17%)-30-7.5=-3.31(元);v应纳所得税额=[100÷(1+17%)-60÷(1+17%)]×25%=8.55元;税后净利润:-3.31-8.55=-11.86元由此可见,上述三种方案中,方案一最优,方案二次之,方案三最差。

七、结算方式的税收筹划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应收货款一时无法收回的情况下,选择分期收款结算方式选择委托代销方式 八、销售价格的税收筹划如何通过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实现递延纳税? 九、购货对象的筹划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的货物不能进行抵扣,或只能抵扣6%(4%),为了弥补因不能取得专用发票而产生的损失,必然要求小规模纳税人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究竟多大的折让幅度才能弥补损失呢?这里就存在一个价格折让临界点其计算公式如下: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金额(含税)为A,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金额(含税)为B则: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的利润为:净利润额=销售额-购进货物成本-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所得税=(销售额-购进货物成本-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1-所得税税率)={销售额-A÷(1+增值税税率)-[销售额×增值税税率-A÷(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1-所得税税率)            ……………………① 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的利润为:净利润额=销售额-购进货物成本-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所得税=(销售额-购进货物成本-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1-所得税税率)={销售额-B÷(1+征收率)-[销售额×增值税税率-B÷(1+征收率)×征收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1-所得税税率)                   ……………………………………②注:销售额为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为税务所代开的发票上注明的征收率。

当两式相等时,则有:当两式相等时,则有:{ {销销售售额额--A÷A÷((1+1+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 [销销售售额额××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A÷A÷((1+1+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城城市市维维护护建建设设税税税税率率+ +教教育育费费附附加加征征收收率率))}×}×((1 1--所所得得税税税税率率))={={销销售售额额--B÷B÷((1+1+征征收收率率))--[ [销销售售额额××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B÷B÷((1+1+征征收收率率))××征征收收率率]×]×((城城市市维维护护建建设设税税税税率率+ +教教育费附加征收率)育费附加征收率)}×}×((1 1-所得税税率)-所得税税率)即:即:A÷A÷((1+1+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销销售售额额××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A÷A÷((1+1+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城城市市维维护护建建设设税税税税率率+ +教教育育费附加征收率)费附加征收率)= = B÷B÷((1+1+征征收收率率))+[+[销销售售额额××增增值值税税税税率率--B÷B÷((1+1+征征收收率率))××征征收收率率]×]×((城城市市维维护护建建设设税税税税率率+ +教教育育费费附附加加征征收收率)率) 得:A÷(1+增值税税率)-A÷(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 B÷(1+征收率)-B÷(1+征收率)×征收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则:A/(1+增值税率)×[1-增值税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B/(1+征收率)×[1-征收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当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5,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时,则:A/(1+增值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10%)=B/(1+征收率)×(1-征收率×10%)B=[(1+征收率)×(1-增值税税率×10%)]/[(1+增值税税率)×(1-征收率×10%)]×A 当增值税税率=17%,征收率=4%时,则有:B=( 1+4%) ( 1- 17%×10%) /[(1+17%)×( 1-4%×10%)]×A=A×87.73%也就是说,当小规模纳税人的价格为一般纳税人的87.73%时,即价格折让幅度为87.73%时,无论是从一般纳税人处还是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货物取得的收益相等。

同样原理可得出增值税税率为13%,由税务所代开的发票上注明的征收率为3%及取得普通发票时的价格折让临界点临界点数值见下表 十、价格折让临界点                   一般纳税人的抵扣率小规模纳税人的抵扣率价格折让临界点(%)17%6%89.6%17%4%87.73%13%6%93.14%13%4%91.2% 案例利宁厨具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原材料—钢材时若从北方钢铁厂(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处购入,则每吨的价格为50 000元(含税)若从得平钢铁厂(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则可取得由所得税所代开的征收率为4%的专用发票,含税价格为44000元试作出该企业是否应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货的决策已知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该企业应从哪个公司进货呢? 由价格折让临界点得知,增值税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的抵扣率为4%时,价格折让临界点为87.73%,即临界点时的价格为43865元(50 000×87.73%),而小规模纳税人的实际价格44000元>临界点的价格43865元,因此适宜从一般纳税人处采购原材料从利润角度来看,从北方钢铁厂购进原材料的净成本为:50000/(1+17%)-50000/(1+17%)×17%×(7%+3%)=42008.55(元)注:依进项税额计提的城市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可以抵减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从得平钢铁厂购进原材料的净成本为:44000/(1+4%)-44000/(1+4%)×4%×(7%+3%)=42138.46(元) 由此可以看出,从得平钢铁厂购进钢材的成本大于从北方钢铁厂购进钢材的成本,因此应选择从北方钢铁厂购入。

若利宁厨具厂只能从得平钢铁厂取得普通发票峭能进行任何抵扣,由以上价格临界点得知,只在在得平钢铁厂的含税销售价格低于42010元(50000×84.02%),才可考虑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企业在采购货物时,可根据以上价格临界点值,正确计算出临界点时的价格,从中选择采购方,从而取得较大的税后收益  十一、兼营免税或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核算的筹划某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A产品,售价17元/件(不含税),成本构成大致为材料10元/件(其中主要原材料9元/件,辅助材料1元/件),工资等其他成本6元/件(进项税额忽略不计),当年预计生产200万件现有一国外来料加工的订单,由该公司提供辅助材料并加工成A产品,加工费7.5元/件,共计10万件该公司销售部门的人员作了一个预测,由于来料加工货物出口时免征增值税,其耗用的辅助材料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应增加材料的成本,所以该加工成本是辅助材料1.17元/件,工资等其他成本6元/件,合计成本7.17元/件,加工利润是(7.5-7.17)×10=3.3万元,因此签订了该加工合同你认为该接这笔订单吗?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免税项目销售额/全部销售额全部进项税额=10元/件×17%×200万件+1元/件×17%×10万件=341.7万元免税项目销售额=7.5元/件×10万件=75万元全部销售额合计=17元/件×200万件+7.5元/件×10万件=3475万元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341.7×75/3475=7.38万元该来料加工业务的成本总额=1元/件×10万件+7.38万元+6元/件×10万件=77.38万元来料加工业务利润=75万元-77.38万元=  -2.38万元即该订单不得不盈利,反而亏损了2.38万元。

十二、减免税的税收筹划B市牛奶公司主要生产流程如下:饲养奶牛生产牛奶,将产出的新鲜牛奶再进行加工制成奶制品,再将奶制品销售给各大商业公司,或直接通过销售网络转销给B市及其他地区的居民由于奶制品的增值税税率适用17%,进项税额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向农民个人收购的草料部分可以抵扣10%的进项税额;二是公司水费、电费和修理用配件等按规定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相比,这两部分进项税额数额较小,致使公司的增值税税负较高为了取得更高的利润,公司除了加强企业管理外,还必须努力把税负降下来从公司的客观情况来看,税负高的原因在于公司的进项税额太低因此,公司进行税收筹划的关键在于如何增加进项税额围绕进项税额,公司采取了以下筹划方案: 公司将整个生产流程公成饲养场和牛奶制品加工两部分,饲养场和奶制品加工厂均实行独立核算分开后,饲养场属于农产品生产单位,按规定可以免征增值税,奶制品加工厂从饲养场购入的牛奶可以抵扣10%的进项税额现将公司实施筹划方案前后有关数据对比如下:实施前:假定2000年度从农民生产者手中购入的草料金额为10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万元,其他水电费、修理用配件等进项税额为8万元,全年奶制品销售收入为500万元,则: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500×17%-(10+8)            =67(万元)税负率=67÷500×100%=13.4% 实施后:饲养场免征增值税,假定饲养场销售给制品厂的鲜奶售价为35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

则: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500×17%-(350×10%+8)=42(万元)税负率=42÷500×100%=8.4%方案实施后比实施前节省增值税额:67-42=25(万元) 十三、转让旧的固定资产的税收筹划某工业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一台已知该机床原值为2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请作出销售价格的筹划方案 在制定转让价格时,当转让价高于固定资产原值时,按规定缴纳的各项税费(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必须小于或等于转让价高于固定资产原值的部分即:转让价(含税)÷(1+4%)×2%×(1+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转让价(含税)÷(1+4%)-转让价(含税)÷(1+4%)×2%×(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原值]×所得税税率≤转让价(含税)-原值设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所得税税率为33%,则有:转让价(含税)÷(1+4%)×2%×(1+7%+3%)+[转让价(含税)÷(1+4%)-转让价(含税)÷(1+4%)×2%×(1+7%+3%)-原值]×33%=转让价(含税)-原值即:转让价(含税)≥1.0022原值 根 据 上 述 公 式 , 本 案 例 中 只 有 当 转 让 价≥20044000元(200  000×1.0022)时,对企业才是合算的。

如果转让价低于20044000元,对企业是不利的对于转让价低于原价时,企业可以本着从高定价的原则自行确定 十四、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出口退税的有关规定•出口退税的适用范围和出口退税的条件•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选择经营方式•自营出口(含进料加工)----免、抵、退•来料加工----不征不退 案例•某出口型生产企业采用进料加工方式为国外A公司加工化工产品一批,进口保税料件价值1000万元,加工完成后返销A公司售价 1800万元,为加工该批产品耗用辅料、备品备件、动能费等的进项税额为20 万元,该化工产品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1000×13%=130(万元)•免抵退税额=1800×13%-130=104(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1000×(17%-13%)•                                =40(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1800×(17%-13%)-40=72-40=32(万元)•当期期末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20-32)=12(万元) •企业应纳税额为正数,故当期应退税额为零。

该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2万元•如果该企业改为来料加工方式,由于来料加工方式实行免税(不征税不退税)政策,则比进料加工方式少纳税12万元 •若上例中的出口销售价格改为12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则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进料加工方式下:•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1000×13%=130(万元)•免抵退税额=1200×13%-130=26(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1000×(17%-13%)•                                =40(万元)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1200×(17%-13%)-40=48-40=8(万元)•当期期末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20-8)=-12(万元)•由于当期期末应纳税额为负数,即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因此,该企业的应收出口退税为12万元•也就是说,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可获退税12万元,比来料加工方式的不征不退方式更优惠,应选用进料加工方式 •若上例中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为15%,其他条件不变,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进料加工方式下:•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1000×15%=150(万元)•免抵退税额=1800×15%-150=120(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1000×(17%-15%)•                                =20(万元)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1800×(17%-15%)-20=36-20=18(万元)•当期期末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20-18)=-2(万元)•由于当期期末应纳税额为负数,即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因此,该企业的应收出口退税为2万元•也就是说,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可获退税2万元,比来料加工方式的不征不退方式更优惠,应选用进料加工方式 •若上例中的消耗的国产料件的进项税额为4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进料加工方式下:•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1000×13%=130(万元)•免抵退税额=1800×13%-130=104(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1000×(17%-13%)•                                =40(万元)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1800×(17%-13%)-40=76-40=36(万元)•当期期末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40-36)=-4(万元)•由于当期期末应纳税额为负数,即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因此,该企业的应收出口退税为4万元•也就是说,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可获退税4万元,比来料加工方式的不征不退方式更优惠,应选用进料加工方式 •结论: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对于利润率较低、出口退税率较高及耗用的国产辅助材料较多(进项税额较大)的货物出口宜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对于利润率较高的货物出口宜采用来料加工方式•目前在大幅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情况下,选用“免、抵、退”方法还是“免税”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如果出口产品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小于为生产该出口产品而取得的全部进项税额,则应采用“免、抵、退”办法,否则应采用“不征不退”的“免税”办法•退税率等于征税率退税率等于征税率•对于退税率等于征税率的产品,无论其利润率高低,采用“免、抵、退”的自营出口方式均经用采用来料加工等“不征不退”免税方式更优惠,因为两种方式出口货物均不征税,但采用“免、抵、退”方式可以退还全部的进项税额,而免税方式则要把该进项税额计入成本 十五、选择出口方式自营出口代理出口 案例某中外合资企业以采购国内原材料生产产品全部用于出口,2002年自营出口产品的价格为100万元,当年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无上期留抵税额。

(1)       当该企业的出口退税率为17%时,第一,   企业自营出口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100×17%=17(万元)当期期末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10-0)=-10(万元)由于当期期末应纳税额为负数,即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因此,该企业的应收出口退税为10万元 第二,   该合资企业通过关联企业某外贸企业出口,合资企业将产品以同样的价格100万元(含税)出售给外贸企业,外贸企业再以同样的价格出口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合资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00÷(1+17%)×17%-10=14.53-10=4.53(万元)外贸企业应收出口退税额:100÷(1+17%)×17%=14.53(万元)两企业合计获得退税(14.53-4.53)10万元由此可以看出,在退税率与征税率相等的情况下,企业选择自营出口还是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两者税负相等 (2)       当该企业的出口退税率为15%时,第一,   企业自营出口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100×15%-0=15(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100×(17%-15%)-0=2(万元)当期期末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10-2)=-8(万元)由于当期期末应纳税额为负数,即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因此,该企业的应收出口退税为8万元      第第二二,,   该该合合资资企企业业通通过过关关联联企企业业某某外外贸贸企企业业出出口口,,合合资资企企业业将将产产品品以以同同样样的的价价格格100100万万元元((含含税税))出出售售给给外外贸贸企企业,外贸企业再以同样的价格出口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业,外贸企业再以同样的价格出口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合资企业应纳增值税额:合资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00÷100÷((1+17%1+17%))×17%×17%--10=14.5310=14.53--10=4.5310=4.53(万元)(万元)外贸企业应收出口退税额:外贸企业应收出口退税额:100÷100÷((1+17%1+17%))×15%=12.82×15%=12.82(万元)(万元)两企业合计获得退税(两企业合计获得退税(12.8212.82--4.534.53))8.298.29万元 由由此此可可以以看看出出,,在在退退税税率率与与征征税税率率不不等等的的情情况况下下,,企企业业选选择择自自营营出出口口还还是是委委托托外外贸贸企企业业代代理理出出口口,,两两者者税税负负是是不不同同的的,,即即选选择择自自营营出出口口收收到到的的出出口口退退税税数数额额小小于于委委托托外外贸贸企企业业代代理理出出口口应应获获的的出出口口退退税税数数额额,,选选择择外外贸贸企企业业出出口口有有利利于减轻增值税税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