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专题:文言文复习专题: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 1 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 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成分省略成分省略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考点细分考点细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表示判断。一、判断句一、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31 1、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1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例例:师师者者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也。 夺项王天下夺项王天下者者,必沛公,必沛公也也。(2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例例:四人四人者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梁,吾仇梁,吾仇也也。 邻之厚,君之薄邻之厚,君之薄也也。 1、用、用“者者”或或“也也”表示判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3 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例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 莲,花之君子莲,花之君子者也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用用“者者”或或“也也”表示判断的,翻译时
3、去掉表示判断的,翻译时去掉“者者”、“也也”,在主宾之间加判断词,在主宾之间加判断词“是是”。41 1、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 2 2、用副词、用副词“乃乃”、“则则”、“ 即即”、“ 皆皆” 、 “ 耳耳”、等表等表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例例:臣臣乃乃市井鼓刀屠者。市井鼓刀屠者。此此则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之大观也。神神即即形也,形形也,形即即神也。神也。余购三百盆,余购三百盆,皆皆病者病者此亡秦之续此亡秦之续耳耳。夫六国与秦夫六国与秦皆皆诸侯。诸侯。用副词用副词“乃乃”、“则则”、“即即”表判断的要把这表判断的要把这些词替换成些词替换成“是是”;
4、用用“皆皆”、“耳耳”等辅助表等辅助表判断的要添加判判断的要添加判断词断词“是是”。51 1、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 3 3、用动词、用动词“为为”、“是是”表示判断。表示判断。(文言文中用(文言文中用“是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例例:朝歌夜弦,朝歌夜弦,为为秦宫人。秦宫人。如今人方如今人方为为刀俎,我刀俎,我为为鱼肉,何辞为?鱼肉,何辞为?巨巨是是凡人,偏在远郡凡人,偏在远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是女郎。女郎。用动词用动词“为为”表示判断的判断句,翻译时表示判断的判断句,翻译时要把要把“为为”替换为是;如是用替换为是;如是用“是是”表判断的
5、表判断的则保留。则保留。61 1、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用用“非非”、“未未”、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的判断句的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用,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用“不是不是”。 4 4、用、用“非非”、“未未” 等表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例例:吾本吾本非非文人画士文人画士六国破灭,六国破灭,非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人固人固未未易知,知人亦易知,知人亦未未易也。易也。71 1、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例:例: 刘备,天下枭雄。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秦,虎狼之国。此人力士。此人力士。
6、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气直接表示判断或直用语气词,通过语气直接表示判断或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无标志的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须无标志的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在主谓语之间加“是是”字。字。8下列判断句有多种形式,请选出完全相同的一组。下列判断句有多种形式,请选出完全相同的一组。我,子瑜友也。我,子瑜友也。我为赵将。我为赵将。非死,则徙尔。非死,则徙尔。梁父即楚将项燕。梁父即楚将项燕。秦,虎狼之国。秦,虎狼之国。师者,所以
7、传道授业解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内有一人乃西洋兵头。内有一人乃西洋兵头。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亚父者,范增也。亚父者,范增也。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A.B.C.D.课堂反馈练习课堂反馈练习课堂反馈练习课堂反馈练习( B )9二、被动句: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
8、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02 2、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 1 1、用、用“为为”、“为为所所”(“为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或 “为所为所”表示被动。表示被动。 例:例:而身死国灭,而身死国灭,为为天下笑。天下笑。吴广素爱人,士卒多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为用者。用者。 为国者无使为国者无使为为积威之积威之所所劫哉。劫哉。恐恐为为操操所所先。先。
9、不者,若属皆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为所虏。虏。112 2、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 2 2、用、用“见见”、“见见于于”表示被动表示被动(“于于”引出引出动作的施动者)。动作的施动者)。信而信而见见疑,忠而被谤。疑,忠而被谤。秦城恐不可得,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见欺。欺。吾长吾长见见笑笑于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见放。放。臣诚恐臣诚恐见见欺欺于于王而负赵王而负赵例:例:12 2 2、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 3 3、用介词、用介词 “于于” 、“受受”、“受受于于“表被动表被动( (“于于”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者) )。此非孟
10、德之困此非孟德之困于于周郎者乎周郎者乎? 李氏子蟠不拘李氏子蟠不拘于于时,学于余。时,学于余。 而智勇多困而智勇多困于于所溺。所溺。 受受制制于于人。人。而君幸而君幸于于赵王。赵王。例例:不能容不能容于于远近。远近。 132 2、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 以上几种类型被动句,翻译时要将有关词语以上几种类型被动句,翻译时要将有关词语译成译成“被被”。 4 4、用介词、用介词“被被”表示被动表示被动(文言文中较少见)(文言文中较少见)。 例:例:舞榭歌台,风流总舞榭歌台,风流总被被雨打风吹去。雨打风吹去。忠而忠而被被谤,能无怨乎?谤,能无怨乎? 5 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
11、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任何标志,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被动词)任何标志,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被动词)。戍卒叫,函谷举。戍卒叫,函谷举。 例: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兵挫地削,亡其六郡14被动句练习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败秦师于崤。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皆且为所虏!2.A同舍生皆被(披,穿)绮绣。同舍生皆被(披,穿)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且(将)为楚所得。且(将)为楚所
12、得。D受制于人。受制于人。15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兵挫地削,亡其六郡16三、宾语前置句三、宾语前置句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后边,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我们分(一)动词宾语前置和(二)介词我们分(一)动词宾语前置和(二)介词宾语前置
13、两部分分析学习。宾语前置两部分分析学习。17(一)动词宾语前置(一)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分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分别如下:别如下:3.宾语前置宾语前置18动词宾语提前之一:动词宾语提前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不、弗、未、非、否、毋”,或,或表示否定的动词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无”或无定代词或无定代词“莫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
14、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3.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例:例:(1)古之人不)古之人不余余欺也。(欺也。(石钟山记石钟山记)(2)不患人之不)不患人之不己己知,患不知人也。知,患不知人也。(论语论语) (3)日月逝矣,岁不)日月逝矣,岁不我我与(与(论语论语)19动词宾语提前之二:动词宾语提前之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谓语之前。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代词为“何何”字,其它还有字,其它还有“谁、孰、恶、谁、孰、恶、安、焉、胡、奚、曷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等,它们作宾语
15、时,也放在谓语之前。也放在谓语之前。3.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例:例:大王来大王来何何操?(操?(鸿门宴鸿门宴)沛公沛公安安在?(在?(鸿门宴鸿门宴)卿欲卿欲何何言?言?皮之不存,毛将皮之不存,毛将焉焉附?附?20 动词宾语提前之三:动词宾语提前之三:用用“之之”或或“是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并不多见。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并不多见。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用“唯(惟)唯(惟)是是”或或“唯(惟)唯(惟)之之”等格式,要将副词等格式,要将副词“唯(惟)唯(惟)”译成译成“只只”、“只要只要”或或“专专”、“一定一定
16、”等,而助词等,而助词“之之”、“是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等,就是这种格式。式。3.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例:例:句读之不知,句读之不知,惑惑之不解。之不解。惟惟兄嫂兄嫂是依。是依。21(二)介词宾语前置(二)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于、以、为、从、自、向为、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介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
17、词之后,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在以下情况放在介词之前:在以下情况放在介词之前:3.宾语前置宾语前置22(1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2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前,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它,也放在介词前,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以”的宾语前置。的宾语前置。(3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3.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例:例:微斯人,吾微斯人,吾谁谁与归?与归?君君何何以知燕王?以知燕王?例:例:余余是是以记之。以记之。一言一言以蔽(遮,概括)之
18、。以蔽(遮,概括)之。例:例:项王、项伯项王、项伯东东向坐向坐23宾语前置练习宾语前置练习1.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何以知之?何以知之?B未之有也。未之有也。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唯才是举。唯才是举。2.A君安与项伯有故君安与项伯有故?B唯马首是瞻。唯马首是瞻。C君何以知燕王?君何以知燕王?D寂寥而莫我知也。寂寥而莫我知也。24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之许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忌不自信君未之信也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
19、,吾谁与归微斯人,吾谁与归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5四、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几种:1、省略主语。、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3、省略宾语。、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后的宾语。、省略介词后的宾语。5、省略介词。、省略介词。264 4、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 1 1、省主语。、省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例:廉颇廉颇为赵将,为赵将, 伐齐,伐齐, 大破之。大
20、破之。廉颇廉颇廉颇廉颇 承前省承前省沛公谓张良曰: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度我至军中, 乃入。乃入。”公公蒙后省蒙后省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手自笔录, 计日以计日以还还 录毕,录毕, 走送之。走送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曰:“不不若与人。若与人。” 樊哙曰: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今日之事如何?”良曰:良曰:“ 甚急。甚急。”余余余余余余余余余余自述省自述省孟子:孟子:王王今日之事今日之事 对话省对话省对话省对话省公公274 4、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 2 2、省谓语动词、省谓语动词(无论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21、省略谓语的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例:例:(1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为乐为乐一鼓作气,再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衰,三 而竭。而竭。鼓鼓鼓鼓(2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蒙下文谓语而省略例:例: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又请杨子之竖,又请杨子之竖追之。追之。追之追之(3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 狱门外。狱门外。候候后公改后公改 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两广
22、,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任任例:例:284 4、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3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之”)(1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省略动词后的宾语例:例:项王曰: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壮士!赐之卮酒。”则与则与 斗卮酒。斗卮酒。之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以事。以事。之之有志者,不随有志者,不随 以止也。以止也。之之(2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省略介词后的宾语例:例:竖子不足与竖子不足与 谋。谋。之之欲呼张良与欲呼张良与 俱去。俱去。之之将献将献 公堂,惴惴恐不当意。公
23、堂,惴惴恐不当意。之之294 4、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4 4、省兼语。、省兼语。(“使使”、“命命”、“令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之”。例:例: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不如因而厚遇之,使 归赵。归赵。之之杞子自郑使杞子自郑使 告于秦曰:告于秦曰:郑穆公使郑穆公使 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君之惠,不以累臣
24、衅鼓,使 归就戮于秦。归就戮于秦。 人人人人我等我等304 4、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5 5、省介词。、省介词。(较常见的是(较常见的是“于于”、“以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例:例:将军战将军战 河南,臣战河南,臣战 河北。河北。又试之又试之 鸡,果如成言。鸡,果如成言。今以钟磬置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激昂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大义,蹈死不顾。于于于于于于于于以以及宾客辩士说王及宾客辩士说王 万端。万端。以以3
25、14 4、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 6 6、复杂的省略。、复杂的省略。(有些句子省(有些句子省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下文仔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下文仔细加以辨别)细加以辨别) 上于盆而养之,上于盆而养之, 蟹白栗黄,蟹白栗黄, 备备极护爱,留极护爱,留 待限期,以待限期,以 塞官责。塞官责。成名将其成名将其饲之以饲之以于促织于促织 之之之之以以例:例:32省略句的翻译:省略句的翻译:例(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002年全国卷) 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翻译文言省略句时,
26、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译文: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译文: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他)(他)的人,都为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竭尽哀悼。例(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您看廉颇将军跟秦王相比那一个更译文:您看廉颇将军跟秦王相比那一个更(厉害)(厉害)?例(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译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译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像水一(老百姓像水一样)样)能够承载船只,也能够
27、颠覆船只,这应当谨慎地对待。能够承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这应当谨慎地对待。3334考试大纲未提及的其它特殊句式类型 5、主谓倒装 6、定语后置 7、状语后置35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语提前到主语前面。5.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例:366.定语后置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定语是修饰
28、或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都有心词之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都有“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的情况。古代定语后的情况。古代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置有以下几种格式:37(一)、(一)、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者”煞煞尾,构成尾,构成“中心词中心词+定语定语+者者”的格的格式。式。例:例: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人马烧溺死者甚众。6.定语后置定语后置38(二)、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二)
29、、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之”,再用再用“者者”煞尾,构成煞尾,构成“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定语语+者者”的格式。的格式。例: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6.定语后置定语后置39(三)、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三)、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之”,使定语位置更加突出,构成,使定语位置更加突出,构成“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的格式。的格式。例: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30、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涉江涉江6.定语后置定语后置407、状语后置、状语后置例:例: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赤壁之战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曹刿论战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阿房宫赋 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习惯,把介词结构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习惯,把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状语。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状语。(一)、介词结构(一)、介词结构“于于”放在谓语动词
31、或形容词之后。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41例:例:1、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赤壁之战2、何不试之、何不试之? 这种用法并不多,多数情况是介词结构这种用法并不多,多数情况是介词结构“以以”置于动词前,动词后加置于动词前,动词后加“之之”。所以。所以 这两句也可说成这两句也可说成“以帷幕裹之以帷幕裹之”和和“以篆文山以篆文山 龟鸟兽之形饰之龟鸟兽之形饰之”。7、状语后置、状语后置(二)、介词结构(二)、介词结构“以以”,常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常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42请辨析下列句式。请辨析下列句式
32、。1、孔子曰:、孔子曰:“苛政猛于虎。苛政猛于虎。”2、吾尝疑乎是、吾尝疑乎是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5、咨臣以当世之事、咨臣以当世之事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7、尝射于家圃、尝射于家圃43小结:小结: 有有文文言言特特殊殊句句式式的的句句子子译译成成现现代代文文时时要要注意:注意: 第第第第一一一一条条条条:辨辨明明句句式式类类型型并并还还原原成成现现代代汉汉语语的的常常用句式。用句式。 第二条第二条第二条第二条: :增、删词语(如省略句、判断句)增、删词语(如省略句、判断句) 第第第第三三三三条条条条
33、: :调调整整语语序序(如如主主谓谓倒倒装装句句、宾宾语语前前置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44高考作文优秀片段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陶渊明陶渊明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45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
34、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46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47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
35、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48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49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
36、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507、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518、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
37、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529、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
38、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5310、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5411、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
39、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5512、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