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寄生虫总论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生物寄生虫总论部分(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医学寄生虫医学寄生虫 学学 (Medical Parasitology)授课人:汪授课人:汪 涛涛九江学院九江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引言引言1医学寄生虫学的定义医学寄生虫学的定义2学习的要求学习的要求医学寄生虫的定义医学寄生虫的定义u定义:定义: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的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因素与防治措施流行因素与防治措施的科学。的科学。u地位:地位:作为病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作为病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寄生虫学是分,医学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和和临床临床医学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2、。的一门基础学科。 掌握寄生、寄生虫、寄生虫掌握寄生、寄生虫、寄生虫生活史生活史、宿主、宿主的概念的概念学学习习的的要要求求了解了解寄生虫的致病机理寄生虫的致病机理及其及其宿主宿主对寄生虫的对寄生虫的免疫免疫机制机制了解了解常见常见医学医学寄生虫的种类寄生虫的种类以及以及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和和防治原则防治原则第一篇第一篇 总论总论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的定义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的定义寄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章:寄生现象、寄生虫和
3、宿主第一章: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 片利共生片利共生(commensalism) 互利共生互利共生(mutualism)共生共生生活的分类生活的分类 寄生寄生 (parasitism) 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类型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类型l自由生活自由生活l共生生活共生生活第一节:寄生现象第一节:寄生现象片利共生片利共生( (commensalism)commensalism)定义:定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在生态上有恒定的关系,一方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在生态上有恒定的关系,一方 获得利益,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获得利益,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 如:如:印首鱼印首鱼印首鱼利用头部的吸盘状印首鱼利用头部的吸盘状
4、构造,吸附在其他的鱼类表面构造,吸附在其他的鱼类表面互利共生互利共生( (mutualism)mutualism) 定义:定义: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并发生生理学上的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并发生生理学上的相互依存,共生双方都受益。相互依存,共生双方都受益。 如:如:白蚁与披发虫白蚁与披发虫l白蚁的肠道白蚁的肠道不分泌纤维素脢不分泌纤维素脢,无法消化木质纤维素。,无法消化木质纤维素。l一方面披发虫一方面披发虫能分泌一种消化纤维素脢能分泌一种消化纤维素脢,把木质纤维素酵解为可吸,把木质纤维素酵解为可吸 收的葡萄糖,为白蚁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收的葡萄糖,为白蚁提供了充足的养分。l另一方面,披发虫也在白蚁的
5、肠道中获得所需的养料。另一方面,披发虫也在白蚁的肠道中获得所需的养料。互利共生互利共生寄生寄生( (parasitism)parasitism) 寄生寄生( (parasitism)parasitism):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在一定的条件下,一种生物种生物长期地或暂时地长期地或暂时地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并因此使对方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并因此使对方受到损害。受到损害。 l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parasite):在寄生现象中在寄生现象中个体较小而个体较小而受益受益的的低等小动物低等小动物(动物性寄生物)。(动物性寄生物)。l宿主宿主(ho
6、st)(host):在寄生现象中能够为寄生物在寄生现象中能够为寄生物提供提供居留场所居留场所,满足寄生物营养满足寄生物营养需求使之需求使之发育繁殖发育繁殖的的而而自身受到损害自身受到损害的一类生物。的一类生物。衍生的两个定义衍生的两个定义 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宿主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宿主 转换的全部过程。转换的全部过程。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l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l 间接型间接型 (需要中间宿主)(需要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类型寄生虫生活史类型 第二节: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第二节: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 寄生虫
7、生活史中有多个发育阶段,只有某寄生虫生活史中有多个发育阶段,只有某一(些)阶段对人体具有感染性,这个特一(些)阶段对人体具有感染性,这个特定阶段称为感染阶段或感染期。定阶段称为感染阶段或感染期。寄生虫的感染阶段寄生虫的感染阶段体内寄生虫体内寄生虫 如:原虫、蠕虫等如:原虫、蠕虫等体表寄生虫体表寄生虫 如:虱、蚊、螨等如:虱、蚊、螨等按寄生部位按寄生部位永久性寄生虫永久性寄生虫成虫期必须营寄生生活成虫期必须营寄生生活暂时性寄生暂时性寄生 只有吸食宿主体液只有吸食宿主体液 时才接触宿主时才接触宿主按寄生时间按寄生时间专性寄生虫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偶然性寄生虫偶然性寄生虫按宿主选择性按宿主
8、选择性有些寄生虫在免疫功能正有些寄生虫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处于隐性感常的宿主体内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出现异常增殖能受累时,出现异常增殖、致病力增强,称为机会、致病力增强,称为机会性寄生虫性寄生虫机会性寄生虫机会性寄生虫寄生虫的类别寄生虫的类别常见寄生虫体内寄生部位常见寄生虫体内寄生部位转转续续宿宿主主有些寄生虫的幼虫能有些寄生虫的幼虫能侵入一些宿主,在其体内不能发侵入一些宿主,在其体内不能发育为下一期幼虫或成虫,但能存活,这些宿主是寄生育为下一期幼虫或成虫,但能存活,这些宿主是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虫的非正常宿主,幼虫若又进入正常宿主,则继续发幼虫
9、若又进入正常宿主,则继续发育至下一期虫体。含有滞育状态幼虫的非正常宿主称育至下一期虫体。含有滞育状态幼虫的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为转续宿主。保保虫虫宿宿主主有些寄生虫不仅在人体寄生,还可感染某些脊椎有些寄生虫不仅在人体寄生,还可感染某些脊椎动物动物并完成与人体内相同的生活阶段并完成与人体内相同的生活阶段,感染的脊,感染的脊椎动物作为人类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在流行病学椎动物作为人类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上起到保虫和存储的作用上起到保虫和存储的作用中中间间宿宿主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或变态所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或变态所必需的宿主。必需的宿主。终终宿宿主主凡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
10、段寄生的凡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终宿主。宿主称为终宿主。宿主类别宿主类别 媒媒介介传播寄生虫给人或其他脊椎动物宿主的传播寄生虫给人或其他脊椎动物宿主的生物,通常指节肢动物。生物,通常指节肢动物。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成虫成虫(肺)(肺)虫卵虫卵毛蚴毛蚴胞蚴胞蚴母雷蚴母雷蚴子雷蚴子雷蚴 尾蚴尾蚴尾蚴尾蚴囊蚴囊蚴水水(水)(水)(川川卷卷螺螺)(溪蟹、蝲蛄)(溪蟹、蝲蛄)(人人、猫、犬、野生肉食动物)猫、犬、野生肉食动物)(经经口口)(痰)(痰)(水)(水)童虫童虫(肌肉)(肌肉)(猪、野猪)(猪、野猪)终宿主终宿主第一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转
11、续宿主转续宿主保虫宿主保虫宿主第三节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攻击宿主就会受到宿主抵御性反应,除了天然寄生虫攻击宿主就会受到宿主抵御性反应,除了天然屏障作用外,宿主的抵御主要是一系列免疫反应。屏障作用外,宿主的抵御主要是一系列免疫反应。掠掠夺夺营营养养寄寄生生虫虫在在宿宿主主体体内内生生长长、发发育育及及大大量量繁繁殖殖需需要要营营养养机机械械性性损损伤伤寄寄生生于于人人体体,可可以以引引起起机机械械性性刺刺激激损损伤伤,压压迫迫与与堵堵塞塞组组织织器器官官毒毒性性与与免免疫疫损损伤伤寄寄生生虫虫的的代代谢谢产产物物,分分泌泌物物等等引引起起毒毒性性与与过过敏敏
12、反反应应寄生虫对宿主的损伤寄生虫对宿主的损伤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皮肤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 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典型典型* * 利氏曼原虫利氏曼原虫非洲锥虫病(昏睡病)非洲锥虫病(昏睡病)那加那那加那(Nagana)(Nagana)病病据据WHOWHO报道,非洲有报道,非洲有50-7050-70万人被万人被锥虫锥虫感染,有感染,有6 6千万人处于流行病区千万人处于流行病区 锥虫锥虫血吸虫引起的肝脾肿大血吸虫引起的肝脾肿大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丝虫引起的象皮肿丝虫引起的象皮肿 丝虫丝虫蛔虫在小肠活动蛔虫在小肠活动肠梗塞肠梗塞肠穿孔肠穿孔 蛔虫蛔虫第二章第二章 寄
13、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的生物学 第一节:寄生虫的进化第一节:寄生虫的进化-寄生虫的适应性变化寄生虫的适应性变化寄生虫的形态改变形态改变消化道退化消化道退化形体改变形体改变 固着器官产生固着器官产生 生殖器官发达(超强的繁殖力) 寄生虫的生理改变生理改变代谢方式的改变代谢方式的改变特化与加强侵入机制特化与加强侵入机制免疫学改变免疫学改变特殊向性改变特殊向性改变不同寄生虫对营养物质需求具有特异性不同寄生虫对营养物质需求具有特异性寄生不同部位的寄生虫摄取营养物质各异寄生不同部位的寄生虫摄取营养物质各异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合成代谢合成代谢 第二节第二节 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寄生虫的营养寄生虫的
14、营养 寄生虫的代谢寄生虫的代谢不同寄生虫对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不同不同寄生虫对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不同 生物的分类系统生物的分类系统界(界(Kingdom) 门门 (Phylum) 纲纲 (Class) 目目 (Order) 科科 (Family) 属属 (Genus) 种种 (Species) 第三节第三节 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 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的分类原生动物界原生动物界色混界色混界 动物界动物界l阿米巴门阿米巴门l眼虫门眼虫门l后滴门后滴门l副基体门副基体门l透色动物们透色动物们l孢子虫门孢子虫门l纤毛虫门纤毛虫门l扁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l线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l棘头动物门棘头动
15、物门l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l双环门双环门常见医学蠕虫常见医学蠕虫-吸虫吸虫 常见医学蠕虫常见医学蠕虫-绦虫绦虫 常见医学蠕虫常见医学蠕虫-线虫线虫 常见医学原虫常见医学原虫医学节肢动物医学节肢动物昆虫纲蛛形纲 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绿蝇 Lucilia sericata 人疥螨Sarcopes scabiei 蠕形螨follicle mite 寄生虫命名寄生虫命名二名制原则二名制原则学名:属名在前,种名在后,种名之后是命学名:属名在前,种名在后,种名之后是命名者的姓和命名年份。名者的姓和命名年份。 l如:似蚓蛔线虫(如: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
16、s Linnaeus. 1758),表示),表示Linnaeus于于1758年命名该虫年命名该虫 第三章第三章 寄生虫的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寄生虫的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寄生虫侵入人体并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的能生活或长或短的时间,这种现象称时间,这种现象称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人体感染寄生虫后虽虽不出现明显临床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但可携带和症状,但可携带和传播病原体,传播病原体,称为称为带虫者。带虫者。有有明显临明显临床表现床表现的寄生虫感的寄生虫感染染称寄生虫病称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定义定义寄生虫密度寄生虫
17、密度有临床症状感染有临床症状感染无临床症状感染无临床症状感染寄生虫感染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寄生虫感染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人体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寄生虫,称为多人体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寄生虫,称为多寄生现象,而这种现象在肠道感染中相当普遍。寄生现象,而这种现象在肠道感染中相当普遍。多寄生现象多寄生现象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可引起异位的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内寄生,可引起异位的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和体征。如:如: 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肝、肠,但也可出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肝、肠,但也可出现在肺、脑、皮肤等部位。又如卫氏并殖吸
18、虫现在肺、脑、皮肤等部位。又如卫氏并殖吸虫正常寄生在肺,但也可寄生脑等部位。正常寄生在肺,但也可寄生脑等部位。异位寄生异位寄生寄生虫病的特点寄生虫病的特点某些寄生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某些寄生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不能发育为成虫,人,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串扰,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串扰,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幼虫移行症是指侵入人体的幼虫在内脏串扰,引起内帐器质性病是指侵入人体的幼虫在内脏串扰,引起内帐器质性病变与功能损伤。变与功能损伤。 如:犬弓首线虫的感染性虫卵,幼虫如:犬弓首线虫的感染性虫卵,幼虫在肠道内孵出,进入
19、血循环,侵犯各部组织,造成严在肠道内孵出,进入血循环,侵犯各部组织,造成严重损害。重损害。内脏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指幼虫侵入后主要在皮下移行,皮肤可出现线状红疹指幼虫侵入后主要在皮下移行,皮肤可出现线状红疹或游走性包块,如:斯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曼氏迭宫绦或游走性包块,如:斯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虫裂头蚴。皮肤幼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特点:特点: (1)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血液中丙种球蛋白及IgE水平升高等变态反应性病变 第四章第四章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第一节第一节 寄生虫抗原的特点寄生虫抗原的特点化学组成:化学组成:包括蛋白、多糖、糖蛋白、糖脂等多种包括蛋
20、白、多糖、糖蛋白、糖脂等多种复杂组分。复杂组分。来源:来源:l体抗原:体抗原:虫体及其表膜的表面抗原、虫卵抗原等。虫体及其表膜的表面抗原、虫卵抗原等。l代谢抗原:代谢抗原:腺体分泌物、消化道排泄物、幼虫的腺体分泌物、消化道排泄物、幼虫的囊液或脱皮物。囊液或脱皮物。 寄生虫进入机体后,通常要经历不同的发育阶寄生虫进入机体后,通常要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因此,在抗原属性上,段。因此,在抗原属性上,既表现除抗原的属、种、既表现除抗原的属、种、株、期特异性,又呈现共同的抗原特点。株、期特异性,又呈现共同的抗原特点。寄生虫抗原的复杂性寄生虫抗原的复杂性l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l研制抗寄生
21、虫感染的疫苗研制抗寄生虫感染的疫苗l寄生虫感染免疫学研究寄生虫感染免疫学研究寄生虫抗原的应用寄生虫抗原的应用l抗原的分离:抗原的分离:体抗原分离:体抗原分离:将虫体经生理盐水洗净后,在磷酸盐缓冲将虫体经生理盐水洗净后,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制成匀浆,冷浸后离心取上清即可。液中制成匀浆,冷浸后离心取上清即可。排泄排泄- -分泌抗原:分泌抗原:寄生虫体外培养液中收集。寄生虫体外培养液中收集。膜抗原的分离:膜抗原的分离:可采用金属螯合剂或高离子强度缓冲液可采用金属螯合剂或高离子强度缓冲液溶解法。溶解法。l抗原纯化:抗原纯化:可按抗原的物理、化学或免疫学性质纯化。可按抗原的物理、化学或免疫学性质纯化。如凝胶
22、层析技术,离子交换技术,免疫亲和层析等。如凝胶层析技术,离子交换技术,免疫亲和层析等。l抗原鉴定:抗原鉴定:按化学性质和免疫性质鉴定。如按化学性质和免疫性质鉴定。如SDS-PAGESDS-PAGE、双向电泳、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印迹技术等。双向电泳、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印迹技术等。寄生虫抗原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寄生虫抗原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机体在进化过程中针对病原体机体在进化过程中针对病原体(寄生虫)感染形成的一系列(寄生虫)感染形成的一系列防御功能,受遗传控制并保持防御功能,受遗传控制并保持相对稳定,不具有特异性。相对稳定,不具有特异性。构成机体固有免疫防御功能的因构成机体固有免疫防
23、御功能的因素包括:皮肤、黏膜、胎盘等生素包括:皮肤、黏膜、胎盘等生理性屏障、血液和组织中的固有理性屏障、血液和组织中的固有免疫效应细胞以及补体系统等。免疫效应细胞以及补体系统等。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由特定抗原诱发,并由特定抗原诱发,并针对该特定抗原发生针对该特定抗原发生效应的免疫应答过程效应的免疫应答过程。消除性免疫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伴随免疫 第二节:第二节: 免疫应答类型免疫应答类型人体感染某种寄生虫后所产生的获得性人体感染某种寄生虫后所产生的获得性免疫,既可清除体内寄生虫又能完全抵免疫,既可清除体内寄生虫又能完全抵抗再感染,如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痊愈后抗
24、再感染,如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痊愈后对同种病原具有完全的永久性的免疫力对同种病原具有完全的永久性的免疫力。 消除性免疫消除性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获得性免疫,但体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获得性免疫,但体内寄生虫末被完全清除,而仅表现为在一定程寄生虫末被完全清除,而仅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抗再次感染。多数寄生虫感染属于度上能抵抗再次感染。多数寄生虫感染属于此种类型。此种类型。非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 某些寄生虫感染(如疟原虫、弓形虫、美洲锥虫)某些寄生虫感染(如疟原虫、弓形虫、美洲锥虫)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使宿主体内寄生虫处于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使宿主体内寄生虫处于低密度和低
25、繁殖的状态,导致无明显症状的临床低密度和低繁殖的状态,导致无明显症状的临床痊愈。痊愈。带虫免疫带虫免疫有些寄生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效应对体内已有些寄生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效应对体内已有寄生虫无杀伤作用或清除效应,但具有抵抗同种有寄生虫无杀伤作用或清除效应,但具有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幼虫再感染的能力。如:日本血吸虫。寄生虫的幼虫再感染的能力。如:日本血吸虫。伴随免疫伴随免疫非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处处理理与与提提呈呈抗抗原原的的摄摄取取、细细胞胞因因子子的的产产生生 T T细细胞胞的的激激活活和和免疫效应免疫效应细细胞胞免免疫疫体体液液免免疫疫第四节第四节 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应答的过程在免疫
26、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多种寄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多种寄生虫能有效地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生虫能有效地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长期存活,称为免疫逃避长期存活,称为免疫逃避组织学隔离组织学隔离组织、细胞和腔道组织、细胞和腔道中的寄生虫,由于中的寄生虫,由于特殊的生理屏障使特殊的生理屏障使之与免疫系统隔离之与免疫系统隔离表面抗原的改变表面抗原的改变a a抗原变异抗原变异b b抗原伪装抗原伪装c c表膜脱落和更新。表膜脱落和更新。抑制或破坏宿主的免疫应答抑制或破坏宿主的免疫应答l特异性特异性B B细胞克隆的耗竭细胞克隆的耗竭l调节性调节性T T细胞的激活(具有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细胞的激活(具有抑制免疫
27、应答的作用)l虫源性成分具有虫源性成分具有直接的淋巴细胞毒性作用直接的淋巴细胞毒性作用l封闭抗体封闭抗体的产生阻断了的产生阻断了保护性抗体保护性抗体有效结合有效结合第五节第五节 免疫逃避免疫逃避类型类型定定义义I型型( 速发型)速发型) II型型(细胞毒型)(细胞毒型)III型型(免疫复合物型)(免疫复合物型)IV型型(迟发型)(迟发型)第六节第六节 超敏反应超敏反应类类型型I型,型,II型和型和 III型由特异性抗体介导;型由特异性抗体介导;IV型由型由T细胞和巨噬细胞介导细胞和巨噬细胞介导定义:定义:人体对寄生虫的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既可表现为对寄生虫的人体对寄生虫的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
28、,既可表现为对寄生虫的杀伤作用,同时也可发生对自身的组织的损伤,引起免疫病理变化,这杀伤作用,同时也可发生对自身的组织的损伤,引起免疫病理变化,这种反应称为种反应称为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 第五章第五章 寄生虫病的诊断、流行与防治寄生虫病的诊断、流行与防治 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从血液、组织液、排泄物、从血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活体组织中检查寄生虫分泌物及活体组织中检查寄生虫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血清学试验皮内试验、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PCRPCR技术、技术、DNADNA探针、探针、基因芯片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和LAMPLAMP技术等技术等其他辅助
29、检查其他辅助检查X X线、线、B B超、超、CTCT等等第一节:寄生虫病的诊断第一节:寄生虫病的诊断感染寄生虫的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和转续宿主。感染寄生虫的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和转续宿主。 传染源传染源经水、食物、土壤、空气、节肢动物;经接触传播、经水、食物、土壤、空气、节肢动物;经接触传播、胎盘传播胎盘传播 。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第二节: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第二节: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者。感状态者。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地方性:地方性: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经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经常发生,无需
30、自外地输入。常发生,无需自外地输入。季节性(自然因素):季节性(自然因素):由于温度、由于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对寄生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对寄生虫及其中间宿主和媒介节肢动物虫及其中间宿主和媒介节肢动物种群数量的消长产生影响,多种种群数量的消长产生影响,多种寄生虫病的流行常有明显的季节寄生虫病的流行常有明显的季节性。性。自然疫源性:自然疫源性:在动物中之间传在动物中之间传播的各种寄生虫,当人进入这播的各种寄生虫,当人进入这些地区后,这种动物源性寄生些地区后,这种动物源性寄生虫病传染给人,并在人群之间虫病传染给人,并在人群之间传播。这类疾病称为自然疫源传播。这类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其自
31、然流行的地区称性疾病,其自然流行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为自然疫源地。第三节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社会性(社会因素):社会性(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条件、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良卫生习惯和卫生环境。条件、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良卫生习惯和卫生环境。 现现代代1010种种主主要要热热带带病病中中,除除麻麻风风病病、登登革革热热和和结结核核外外,其它,其它7 7种都是寄生虫病包括种都是寄生虫病包括疟疾疟疾 (malariamalaria) 流行流行100100多个国家,发病人数多个国家,发病人数4 4亿亿5 5亿;每年死亡人数亿;每年死亡人
32、数115.68115.68万。万。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schistosomiasis) 流行于流行于7676个国家,个国家,6 6.5.5亿人受威胁,亿人受威胁, 2 2 亿人感染,每年死亡人约亿人感染,每年死亡人约1.41.4万。万。 丝虫病(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丝虫病(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 filariasis) filariasis) 流行于流行于8 83 3多个国家,多个国家,1212亿人受到威胁,约亿人受到威胁,约1.1.2 2亿人感染。亿人感染。 利什曼病(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leishmaniasis) 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感染
33、人数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感染人数12001200万人,每年死亡人数为万人,每年死亡人数为5.185.18万。万。锥虫病锥虫病 (非洲和美洲锥虫病(非洲和美洲锥虫病 trypanosomiasistrypanosomiasis) 仅美洲锥虫感染者就达到仅美洲锥虫感染者就达到1 10 00000万,每年死亡人数达到万,每年死亡人数达到1.661.66万。万。第四节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全球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全球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农业地区,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农业地区,估计估计全球全球:l1 1. .3 3亿人亿人感染感染蛔虫蛔虫,每年死亡人
34、数为,每年死亡人数为38003800万万l1 1. .3 3亿人亿人感染感染钩虫钩虫l9 9亿人亿人感染感染鞭虫鞭虫l1%1%感染感染阿米巴阿米巴l2 2亿人亿人感染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蓝氏贾第鞭毛虫l65006500万人万人感染感染绦虫绦虫l35003500万万人感染人感染类圆线虫类圆线虫l13501350万人万人感染感染支睾吸虫和后睾吸虫支睾吸虫和后睾吸虫l210210万人万人感染感染并殖吸虫并殖吸虫肠道寄生虫感染十分严重肠道寄生虫感染十分严重正在出现的寄生虫病正在出现的寄生虫病指新识别的和未知的寄生虫病。自指新识别的和未知的寄生虫病。自19751975年以来发年以来发现现1010多种新现寄
35、生虫病,多种新现寄生虫病,如微小隐孢子虫、台湾如微小隐孢子虫、台湾棘带吸虫、猴兽比翼线虫等。棘带吸虫、猴兽比翼线虫等。今年来,福建省国今年来,福建省国内外首次报道了东方次睾吸虫与埃及棘口吸虫。内外首次报道了东方次睾吸虫与埃及棘口吸虫。新现寄生虫病新现寄生虫病指一些早已被人们所知,发病率已降至很低,不指一些早已被人们所知,发病率已降至很低,不在被视为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有重新流行的寄在被视为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有重新流行的寄生虫病。生虫病。主要有疟疾、血吸虫、囊尾蚴病、包虫主要有疟疾、血吸虫、囊尾蚴病、包虫病等。病等。再现寄生虫病再现寄生虫病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情况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情况我国我国可感染
36、人体的寄生虫有可感染人体的寄生虫有229229种种,其中线虫35种,吸虫47种,绦虫16种,原虫41种。A19881988- -1991992 2年调查我国寄生虫的感染率为年调查我国寄生虫的感染率为62.63%,62.63%,有有6060种寄生虫感染人体,全国有种寄生虫感染人体,全国有7.087.08亿人亿人感染寄生虫,其中感染两种和两种以上寄感染寄生虫,其中感染两种和两种以上寄生虫的人数约为生虫的人数约为3.163.16亿人。亿人。B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特点与趋势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特点与趋势1 1我国寄生虫流行特点我国寄生虫流行特点 2 2我国寄生虫流行趋势我国寄生虫流行趋势 3 3我国优先防治的
37、寄生虫病:我国优先防治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血吸虫病、疟疾、包虫病、黑热病、土源性和食源性寄疾、包虫病、黑热病、土源性和食源性寄生虫病及新现寄生虫病纳入生虫病及新现寄生虫病纳入健康中国健康中国20202020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寄生虫病防治优先领域寄生虫病防治优先领域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与发展的影响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与发展的影响每年因每年因血吸虫造成全球(不包括中国)为血吸虫造成全球(不包括中国)为6.426.42亿美元;亿美元;近近1010年疟疾在非洲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数十亿美元。年疟疾在非洲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数十亿美元。劳动力的丧失、巨额的治疗费和预防费用劳动力的丧失、巨额的治疗费和预防费用如
38、晚期丝虫病或血吸虫病患者,由于如晚期丝虫病或血吸虫病患者,由于残疾或畸形,心残疾或畸形,心理和社会活动理和社会活动甚至就业受到影响,寄生虫感染还能影甚至就业受到影响,寄生虫感染还能影响优生优育及人口素质。响优生优育及人口素质。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很多寄生虫病是很多寄生虫病是食源性人畜共患病,食源性人畜共患病,如旋毛虫病、囊如旋毛虫病、囊尾蚴病、包虫病、弓形虫病、肉包子虫病等,不仅严尾蚴病、包虫病、弓形虫病、肉包子虫病等,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还可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重危害人体健康,还可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防治原则防治原则防治原则防
39、治原则消灭传染源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防治措施防治措施n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n综合措施,群防群治综合措施,群防群治n加强监测,制止疫情加强监测,制止疫情传染源传染源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播途径XXX第五节第五节 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题(1 1)寄生、寄生虫、寄生虫生活史寄生、寄生虫、寄生虫生活史、宿主、宿主的的 概念。概念。(2 2)寄生虫的致病机理,了解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寄生虫的致病机理,了解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 机制。机制。(3 3)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4 4)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影响因素及防治原则。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影响因素及防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