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汉字文化】书写工具与载体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9MB
约88页
文档ID:587546949
【汉字文化】书写工具与载体_第1页
1/88

第四章、汉字的书写工具、载体和书法史第四章、汉字的书写工具、载体和书法史一、汉字书写工具的种类一、汉字书写工具的种类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除了笔墨,汉字的书写工具还有刻刀、剞劂(一除了笔墨,汉字的书写工具还有刻刀、剞劂(一种在金石上镂刻文字的金属工具)等种在金石上镂刻文字的金属工具)等 早期的文字载体:甲骨、金石、竹木简牍、陶器早期的文字载体:甲骨、金石、竹木简牍、陶器质地:坚硬、光滑、吸湿性差质地:坚硬、光滑、吸湿性差原因:刻刀契刻,文字能长久保存原因:刻刀契刻,文字能长久保存 笔墨书写,字迹容易漫灭笔墨书写,字迹容易漫灭 二、汉字书写工具的演变二、汉字书写工具的演变(一)毛笔的产生年代(一)毛笔的产生年代清朝罗颀在清朝罗颀在《《物原物原》》::“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 考古成果证明,此说基本可信据考证,在西安考古成果证明,此说基本可信据考证,在西安半坡、山东大汶口等地发现的距今约六七千年的半坡、山东大汶口等地发现的距今约六七千年的陶文上,有好几种图案,如人面纹、游鱼图案等,陶文上,有好几种图案,如人面纹、游鱼图案等,是用笔或类似的工具描绘的。

是用笔或类似的工具描绘的历史悠久历史悠久 中华文化标志的成果中华文化标志的成果 甲骨文中已经有笔(聿)甲骨文中已经有笔(聿)这种毛笔在战国时期还在使用这种毛笔在战国时期还在使用1931年在殷墟发年在殷墟发掘出的一个陶片上有一个墨写的掘出的一个陶片上有一个墨写的“祀祀”字 甲骨文中有不少是先写后刻的,尤其是字体比较甲骨文中有不少是先写后刻的,尤其是字体比较大的,一般是先写后刻据此我们推断当时其他大的,一般是先写后刻据此我们推断当时其他文字材料上一定有更多的文字是用笔墨书写的文字材料上一定有更多的文字是用笔墨书写的《《尚书尚书·多士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惟殷先人,有典有册王充王充《《论衡论衡·量知量知》》::“截竹为简,破以为牒,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1952年在长沙、信阳等地出土的年在长沙、信阳等地出土的800多片秦汉简多片秦汉简牍上,就是用笔墨书写的牍上,就是用笔墨书写的 (二)毛笔形制的演变(二)毛笔形制的演变1、秦、秦·蒙恬造蒙恬造笔笔 五代后唐五代后唐·马镐马镐《《中华古今注中华古今注》》::“秦蒙恬始作秦蒙恬始作笔,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以羊毛为被,谓笔,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以羊毛为被,谓之苍毫。

之苍毫2、现存最古的毛笔是春秋晚期楚国的毛笔现存最古的毛笔是春秋晚期楚国的毛笔1958年河南信阳发掘的两座春秋晚期的楚墓,其年河南信阳发掘的两座春秋晚期的楚墓,其中有大批竹简和毛笔中有大批竹简和毛笔1954年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发掘出一枝保存完好年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发掘出一枝保存完好的毛笔,笔杆是实心的竹杆,笔杆一头劈成数开,的毛笔,笔杆是实心的竹杆,笔杆一头劈成数开,笔毛夹在其中,用细丝线缠紧,外面再涂上一层漆,笔毛夹在其中,用细丝线缠紧,外面再涂上一层漆,笔毛是上好的兔剪毛,长约笔毛是上好的兔剪毛,长约2.5厘米 汉朝以后毛笔的制作工艺基本未变,在笔管的汉朝以后毛笔的制作工艺基本未变,在笔管的选材上,主要有象牙、琉璃、斑竹、玉管、犀角,选材上,主要有象牙、琉璃、斑竹、玉管、犀角,笔头主要有兔毫、羊毫、鹿毫、狼毫、小儿胎发、笔头主要有兔毫、羊毫、鹿毫、狼毫、小儿胎发、虎毛、马毫、貂毫等虎毛、马毫、貂毫等 3、汉代以后,出现了以后制笔名家和名笔汉代以后,出现了以后制笔名家和名笔如汉朝的张芝,南齐萧子良称赞如汉朝的张芝,南齐萧子良称赞“伯英之笔,穷伯英之笔,穷神尽意神尽意”。

唐代宣城郡的诸葛氏和陈氏所制造的宣笔,更成唐代宣城郡的诸葛氏和陈氏所制造的宣笔,更成为后代模仿的楷模为后代模仿的楷模元明时产生的湖笔也很有名元明时产生的湖笔也很有名 (三)契刻类书写工具的演变(三)契刻类书写工具的演变1、距今六千年的陶文,可能是用玉石或动物的牙、距今六千年的陶文,可能是用玉石或动物的牙齿制作的齿制作的2、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可能是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可能是用铜制的刀具铜制的刀具 其他还有剞劂、刻刀和出现较晚的铁笔(明其他还有剞劂、刻刀和出现较晚的铁笔(明朝朝 金石)今天篆刻所使用的刻刀,至少在战国金石)今天篆刻所使用的刻刀,至少在战国时期就产生了时期就产生了 难以胜任大量的书写记录工作,商、周以后,难以胜任大量的书写记录工作,商、周以后,逐渐退出一般性的文字书写和记录,只在一定范逐渐退出一般性的文字书写和记录,只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围内使用 (四)文字书写工具选择与演变的制约因素(四)文字书写工具选择与演变的制约因素1、首先取决于文字载体的性质及其变革首先取决于文字载体的性质及其变革2、书写的字迹是否鲜明,是否易于阅读、辨认,、书写的字迹是否鲜明,是否易于阅读、辨认,对书写工具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书写工具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3、书写工具的演变还和文字应用是否广泛息息相、书写工具的演变还和文字应用是否广泛息息相关 4、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也为书写工具的改进、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也为书写工具的改进提供了可能提供了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书写工具本身的改变,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书写工具本身的改变,另一方面是文字载体改进所导致的书写工具的变革一方面是文字载体改进所导致的书写工具的变革 三、汉字载体的种类及演变三、汉字载体的种类及演变1、载体的种类、载体的种类据其物理性质,可以分成三类:据其物理性质,可以分成三类:((1)一类是坚硬的材料,包括金石、兽骨、陶)一类是坚硬的材料,包括金石、兽骨、陶制器皿等古埃及文献刻写在石碑、石版、石柱、制器皿等古埃及文献刻写在石碑、石版、石柱、骨片和国王的锤矛、高脚瓶等材料上骨片和国王的锤矛、高脚瓶等材料上2)另一类是轻软的材料,如中国的缣帛、埃)另一类是轻软的材料,如中国的缣帛、埃及的莎草纸(一种用尼罗河边特有的芦苇的茎制及的莎草纸(一种用尼罗河边特有的芦苇的茎制成的薄片)古欧洲的羊皮纸和古印度的贝叶成的薄片)古欧洲的羊皮纸和古印度的贝叶 ((3)介于两者之间的。

介于两者之间的 如中国的简牍、古代两河流域用黏土制作的如中国的简牍、古代两河流域用黏土制作的泥版和古代罗马、希腊人制作的表面涂有蜡或石泥版和古代罗马、希腊人制作的表面涂有蜡或石膏的木板突出特点是修改方便,材料来源丰富,膏的木板突出特点是修改方便,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也便宜价格也便宜 2、纸的发明与改进、纸的发明与改进 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并加以改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并加以改进,开创了以树皮、麻头、破布、鱼网为原料,进,开创了以树皮、麻头、破布、鱼网为原料,并以沤、捣,抄一套工艺技术,造出了达到书写并以沤、捣,抄一套工艺技术,造出了达到书写实用水平的植物纤维纸,称为实用水平的植物纤维纸,称为“蔡侯纸蔡侯纸”,成为,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是书籍制作材料上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是书籍制作材料上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伟大变革,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1、原料的切踩浸洗、原料的切踩浸洗2、原料的蒸煮、原料的蒸煮 l l3 3、舂捣与制浆、舂捣与制浆、舂捣与制浆、舂捣与制浆4、抄纸晾晒和、抄纸晾晒和整理纸张整理纸张 四、书法发展概略四、书法发展概略(一)先秦书法(一)先秦书法1、中国最早的书法瑰宝、中国最早的书法瑰宝—甲骨文甲骨文((1)线条有粗有细,有圆有方,圆转与方折相间。

线条有粗有细,有圆有方,圆转与方折相间2)从结体看,字形瘦长,错综变化从结体看,字形瘦长,错综变化3)章法因骨片大小形状而异,或错落疏朗,或严)章法因骨片大小形状而异,或错落疏朗,或严整端庄 2、洋洋大观的金文、洋洋大观的金文((1)线条粗,雍容厚重结体平正,紧密,)线条粗,雍容厚重结体平正,紧密,更有规律性更有规律性2)章法:纵横有序,疏朗整齐章法:纵横有序,疏朗整齐3)代表器物:)代表器物:《《大盂鼎大盂鼎》《》《墙盘墙盘》《》《散散氏盘氏盘》《》《毛公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虢季子白盘》》 大盂鼎大盂鼎   散氏盘散氏盘 3、划时代的优秀作品、划时代的优秀作品—《《石鼓文石鼓文》》特点特点((1)结字严谨端庄,笔道走向和疏密布白,法)结字严谨端庄,笔道走向和疏密布白,法度严格2)体态堂皇大度,圆活奔放气势雄浑古)体态堂皇大度,圆活奔放气势雄浑古朴,刚柔相济朴,刚柔相济3)章法布局上,注意到字的上下左右之间)章法布局上,注意到字的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    石鼓文石鼓文 4、先秦书法家、先秦书法家伏羲、神农、黄帝、仓颉、史籀、孔丘伏羲、神农、黄帝、仓颉、史籀、孔丘二)秦代书法(二)秦代书法1、秦书八体、秦书八体 指秦朝的八种书写的字体。

指秦朝的八种书写的字体 ((1)大篆:是周宣王时太史籀写的十五篇文字大篆:是周宣王时太史籀写的十五篇文字一名籀文一名籀文 ((2)小篆:即秦朝李斯、赵高、胡母敬据大篆而)小篆:即秦朝李斯、赵高、胡母敬据大篆而省改,分别写成省改,分别写成《《仓颉仓颉》》、、《《爰历爰历》》、、《《博学博学》》篇,篇,字体有别於大篆,所以称小篆又名秦篆字体有别於大篆,所以称小篆又名秦篆 ((3)刻符:是刻在符节上的字体刻符:是刻在符节上的字体 ((4)虫书:是写在旗帜或符节上的字体因这些)虫书:是写在旗帜或符节上的字体因这些字体有的像鸟,有的像虫,而鸟也称羽虫,所以称字体有的像鸟,有的像虫,而鸟也称羽虫,所以称为虫书 ((5)摹印:是写刻在印材上的字体摹印:是写刻在印材上的字体6)署书:是题在匾额上的文字署书:是题在匾额上的文字 ((7)殳书)殳书 :是铸在兵器上的文字殳是一种兵器是铸在兵器上的文字殳是一种兵器 ((8)隶书:由秦始皇命下杜(今陜西省长安县南))隶书:由秦始皇命下杜(今陜西省长安县南)人程邈所作这种字体书写便捷,辅助篆书的不及人程邈所作这种字体书写便捷,辅助篆书的不及 2、李斯创制小篆、李斯创制小篆 秦始皇实行秦始皇实行“书同文字书同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者”,命宰相李斯等把原来的史籀大篆简化成小,命宰相李斯等把原来的史籀大篆简化成小篆,故又称小篆。

通令全国使用篆,故又称小篆通令全国使用 一是各种偏旁形体统一,每字所用偏旁基本固一是各种偏旁形体统一,每字所用偏旁基本固定;定;二是偏旁的位置相对固定,不能随便移动二是偏旁的位置相对固定,不能随便移动三是大致确定每个字的书写笔数和笔顺三是大致确定每个字的书写笔数和笔顺 规范内容规范内容 作品:作品:《《峄山刻石峄山刻石》》;;《《泰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琅邪台刻石石》》;;《《会稽刻石会稽刻石》》,皆出自李斯之手皆出自李斯之手 特点:特点:((1)线条简练,结构定型,)线条简练,结构定型,字形长方字形长方2)用笔沉着凝重,结体略)用笔沉着凝重,结体略宽,疏密均匀宽,疏密均匀3)张怀瓘)张怀瓘《《书断书断》》::“画如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为不易之法 3、秦隶与程邈、秦隶与程邈 对篆书进行改革将篆书匀圆的线条截断,对篆书进行改革将篆书匀圆的线条截断,化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出现了波磔化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出现了波磔4、书家、书家胡毋敬、赵高、王次仲、喜胡毋敬、赵高、王次仲、喜 (三)汉代书法(三)汉代书法1、简牍和帛书、简牍和帛书((1))20世纪初以来发现的汉简有:世纪初以来发现的汉简有:《《古楼兰木简古楼兰木简》》19枚枚《《流沙坠简流沙坠简》》木简木简150枚。

枚《《银雀山竹简银雀山竹简》》5000枚,包括孙子和孙膑兵法枚,包括孙子和孙膑兵法《《马王堆汉简马王堆汉简》》600余枚2)帛书)帛书 1973年湖北三号汉墓出土的年湖北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老子》》甲本、乙甲本、乙本等帛书本等帛书 特点:特点:((1)用笔方圆兼备,)用笔方圆兼备,行笔有轻重缓急,行笔有轻重缓急,笔划粗细分明,线笔划粗细分明,线条变化幅度大,尤条变化幅度大,尤其是撇画和捺画其是撇画和捺画2)结体疏长放纵,)结体疏长放纵,自然别致自然别致3)章法不拘一格,)章法不拘一格,错落有致错落有致楼兰汉简楼兰汉简 武武威威汉汉简简 2、汉碑、汉碑传世有传世有400余种,大部分为东汉作品按风格余种,大部分为东汉作品按风格可分四类:可分四类:((1)合乎规矩,严整规范又富于变化合乎规矩,严整规范又富于变化 《《乙瑛碑乙瑛碑》《》《礼器碑礼器碑》《》《孔宙碑孔宙碑》《》《华山碑华山碑》》《《史晨碑史晨碑》《》《曹全碑曹全碑》》等等((2)以方笔为主,笔划棱角分明,结体方正,格)以方笔为主,笔划棱角分明,结体方正,格调宏大 《《鲜于璜碑鲜于璜碑》《》《张寿碑张寿碑》《》《张骞碑张骞碑》》 ((3)浑厚高古,茂密雄强,以拙取胜)浑厚高古,茂密雄强,以拙取胜《《祀三公山碑祀三公山碑》《》《封龙山碑封龙山碑》《》《衡方碑衡方碑》《》《西狭西狭颂颂》》((4)体势奔放,挥洒自如,恣肆烂漫)体势奔放,挥洒自如,恣肆烂漫 《《五凤刻石五凤刻石》《》《石门颂石门颂》《》《开通褒斜道刻石开通褒斜道刻石》》3、书法家、书法家萧何、刘奭、史游、曹喜、崔瑗、蔡邕、仇靖、张萧何、刘奭、史游、曹喜、崔瑗、蔡邕、仇靖、张芝、梁鹄、朱登。

芝、梁鹄、朱登 张张寿寿碑碑乙瑛碑乙瑛碑 石门颂石门颂衡方碑衡方碑 (四)魏晋书法(四)魏晋书法1、曹操对书法的提倡、曹操对书法的提倡钟繇、梁鹄钟繇、梁鹄2、钟繇与楷书的确立、钟繇与楷书的确立 钟繇钟繇(151(151~~230)230),字元常,颖川长社,字元常,颖川长社( (今河南省长今河南省长葛县葛县) )人兼善各体,尤精小楷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兼善各体,尤精小楷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法史之祖中国书法史之祖 作品有:作品有: ((1))《《宣示表宣示表》》((2))《《贺捷表贺捷表》》:最具特色内容为得知蜀将关:最具特色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书已完成了从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书已完成了从隶书到楷书的转变,楷书规范已经完备故隶书到楷书的转变,楷书规范已经完备故《《宣宣和书谱和书谱》》说: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尅捷贺尅捷表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3))《《荐季直表荐季直表》》:钟繇作品中唯一有墨本传至:钟繇作品中唯一有墨本传至现代的作品。

现代的作品 贺捷表贺捷表董遇,字季直,性质董遇,字季直,性质纳而好学纳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教,而云:“必当先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云:“苦渴无日苦渴无日”遇遇言:言:“当以三余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日之余,阴雨者时之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稍由是诸生稍从遇学 3、王羲之、王献之、王羲之、王献之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右军”小时候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博候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书法特点:用笔细腻,结构多变书法特点: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作品:楷书作品:楷书《《乐毅论乐毅论》》、、《《黄庭经黄庭经》》、、《《东方朔东方朔画赞画赞》》等等 ;行书;行书《《兰亭序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远宦帖远宦帖》》。

《《兰亭序兰亭序》》原文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献之(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山东临沂人字子敬,山东临沂人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与其父并称为“二王二王” 张怀瓘张怀瓘《《书议书议》》评价王献之在书艺上的创造:评价王献之在书艺上的创造:“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子敬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中,最为风流者也 作品:作品:《《送梨帖送梨帖》》摹本和摹本和《《鸭头丸帖鸭头丸帖》》 送梨帖送梨帖今今送送梨梨三三百百,,晚晚雪雪,,殊殊不不能能佳佳  4、南朝尺牍、南朝尺牍清阮元作清阮元作《《南北书派论南北书派论》》,认为南朝与北朝书,认为南朝与北朝书法分属两个流派。

法分属两个流派 南朝文人间尺牍往还,以行草为胜,字形较南朝文人间尺牍往还,以行草为胜,字形较小而含蓄秀媚小而含蓄秀媚北朝崇尚佛教,盛行碑刻,多为大字楷书北朝崇尚佛教,盛行碑刻,多为大字楷书书法家:宋书法家:宋·羊欣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采古来能书人名》》、齐、齐·王王僧虔僧虔《《王琰帖王琰帖》》、梁、梁·萧子云草书萧子云草书《《千字文千字文》》 羊欣羊欣   王琰帖王琰帖 5、北朝刻石、北朝刻石北朝刻石书法艺术以北魏成就最高,又称北朝刻石书法艺术以北魏成就最高,又称“魏魏碑碑”形式主要有碑刻、墓志铭、造像题记形式主要有碑刻、墓志铭、造像题记著名的有著名的有《《郑文公碑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张猛龙碑》《》《龙门龙门十二品十二品》《》《张玄墓志张玄墓志》》大代太和十三年,岁在己巳,九月壬寅朔」,大代太和十三年,岁在己巳,九月壬寅朔」,十九日庚申,比丘尼惠定身愚(遇)重患,十九日庚申,比丘尼惠定身愚(遇)重患,发愿造释加多宝弥勒像三区愿患消除,现发愿造释加多宝弥勒像三区愿患消除,现世安稳,戒心猛利,道心日增,誓不退转世安稳,戒心猛利,道心日增,誓不退转以此造像功德,逮及七世父母,累劫诸师,以此造像功德,逮及七世父母,累劫诸师,无边众生,咸同斯庆。

无边众生,咸同斯庆  张张猛猛龙龙碑碑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书法(五)隋唐五代时期的书法1、隋代书法、隋代书法 隋代的书法,上承南北朝,下启唐代隋代的书法,上承南北朝,下启唐代 著名的书法家有丁道护、史陵与智永的书法家有丁道护、史陵与智永 2、李世民与初唐书坛、李世民与初唐书坛 ((1)) 李世民(李世民(597-649),重视文化,对书),重视文化,对书法大力提倡,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书法大力提倡,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书学右军,而英俊雄迈之气超过右军他首创以行学右军,而英俊雄迈之气超过右军他首创以行书入碑,可以称上古今帝王书法之冠存世作品书入碑,可以称上古今帝王书法之冠存世作品有有《《温泉铭温泉铭》》、《《晋祠铭晋祠铭》》、、《《屏风帖屏风帖》》等 唐唐太太宗宗《《温温泉泉铭铭》》 ((2)初唐四家及其楷书成就)初唐四家及其楷书成就欧阳询(欧阳询(557-641):): 初学王羲之,后渐变初学王羲之,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在其体,笔力险劲,在当时被称一绝当时被称一绝 虞世南(虞世南(558-638),),幼时从智永学书,得幼时从智永学书,得王氏家传。

王氏家传 其书笔其书笔致圆融丰腴,外柔内致圆融丰腴,外柔内刚,血脉畅通刚,血脉畅通作品有作品有《《孔子庙堂碑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破邪论》》、、《《汝南公主墓志汝南公主墓志》》、、《《摹兰亭序摹兰亭序》》等 褚遂良(褚遂良(596-658))擅长真书他的书法擅长真书他的书法融欧、虞为一,方圆融欧、虞为一,方圆兼具,波势自然,结兼具,波势自然,结体较方,比欧、虞舒体较方,比欧、虞舒展用笔强调虚实变展用笔强调虚实变化,节奏感较强化,节奏感较强传世作品有,传世作品有,《《枯树枯树赋赋》》、、《《倪宽赞倪宽赞》》等 薛稷(薛稷(649-713),),其书得于禇者为多其书得于禇者为多唐人说:唐人说:“买禇得薛,买禇得薛,不失其节不失其节”,但,但“用用笔纤瘦,结字疏通,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为一家又自别为一家”代表作品有真书代表作品有真书《《信信行禅师碑行禅师碑》》 3、中唐书家、中唐书家—颜真卿、李邕颜真卿、李邕 颜真卿(颜真卿(709-785):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

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划略细,竖划、点、撇与捺略粗锋芒,一般横划略细,竖划、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 书法作品有,楷书书法作品有,楷书《《竹山堂联句诗帖竹山堂联句诗帖》》;行;行草书有草书有《《祭侄文稿祭侄文稿》》;碑刻有;碑刻有《《多宝塔碑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东方朔画赞碑》》,,《《勤礼碑勤礼碑》》等等    颜颜勤勤礼礼碑碑 李邕(李邕(678-747))曾任北海太守,曾任北海太守,所以人们称他为所以人们称他为“李北海李北海”是盛唐时代的重要盛唐时代的重要的书家代表碑刻有代表碑刻有《《叶有道碑叶有道碑》》《《法华寺碑法华寺碑》》《《李思训碑李思训碑》》 张旭:号张旭:号“草圣草圣”,玄宗,玄宗时,以李白诗、裴旻舞剑,时,以李白诗、裴旻舞剑,张旭草书为张旭草书为“三绝三绝”传世狂草作品有传世狂草作品有《《肚痛帖肚痛帖》》、、《《古诗四帖古诗四帖》》,, 柳公权(柳公权(778-865),书法),书法以楷书最善,与颜真卿齐名,以楷书最善,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特点:遒媚劲健,人称颜柳特点:遒媚劲健,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有美,后世有“颜筋柳骨颜筋柳骨”的的称誉传世碑刻有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神策军碑》》 4、五代书法、五代书法由于战争连年不断,因此书坛较为冷落其中杨凝由于战争连年不断,因此书坛较为冷落其中杨凝式的书法,实现了由唐至宋元的重要转折式的书法,实现了由唐至宋元的重要转折1)杨凝式()杨凝式(873--954年),他的书法一变唐法,年),他的书法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代表作有用笔奔放奇逸代表作有《《韭花帖韭花帖》》、、《《夏热帖夏热帖》》等 (六)宋元书法(六)宋元书法1、宋太宗与帖学的兴起、宋太宗与帖学的兴起 宋太宗设置御书院,募求天下善书者,又命侍宋太宗设置御书院,募求天下善书者,又命侍书书王著王著整理编刻了一部法帖,赐给大臣这部法整理编刻了一部法帖,赐给大臣这部法帖,因为是在淳化年间所刻,所以称为帖,因为是在淳化年间所刻,所以称为《《淳化阁淳化阁帖帖》》2、宋四家的书法成就、宋四家的书法成就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家,被称为代书法成就的书家,被称为“宋四家宋四家”。

苏轼苏轼(1037年-年-1101年年)长于行书、楷书,长于行书、楷书, 笔笔法肉丰骨劲,法肉丰骨劲, 跌宕自跌宕自然然 传世书迹有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洞庭春色赋》》 黄庭坚黄庭坚(1045年年-1105年年) 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字体开张,笔法瘦劲,倔,字体开张,笔法瘦劲,自成风格自成风格代表作有代表作有《《松风阁诗松风阁诗》》、、《《黄州寒食诗跋黄州寒食诗跋》》 米芾(米芾(1051-1107)因他个)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称“兄兄”,膜拜不已,因,膜拜不已,因而人称而人称“米颠米颠”苏东坡说: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米书超逸入神" 传世墨迹主要有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苕溪诗卷卷》》、、《《蜀素帖蜀素帖》》、、《《方方圆庵记圆庵记》》、、《《天马赋天马赋》》等等 蔡襄(蔡襄(1012--1067)) 其书浑厚端庄,淳淡婉美,其书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自成一体朱长文朱长文《《续书断续书断》》:蔡襄:蔡襄书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书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

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仁宗深爱其迹仁宗深爱其迹…… 代表作有代表作有《《自书诗帖自书诗帖》》,,碑刻有碑刻有《《万安桥记万安桥记》》、、《《昼锦堂记昼锦堂记》》 3、北宋后期其他书家、北宋后期其他书家薛绍彭:工楷、行、草薛绍彭:工楷、行、草书,师法晋唐,历来书书,师法晋唐,历来书家评价甚高家评价甚高 赵佶(宋徽宗):首创赵佶(宋徽宗):首创“瘦金书瘦金书”体;体; 4、宋高宗与南宋书坛、宋高宗与南宋书坛赵构:作品有赵构:作品有《《行书千字文行书千字文》《》《草书洛神赋卷草书洛神赋卷》》 5、赵孟頫与元代书坛、赵孟頫与元代书坛赵孟頫(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擅长楷书和雪道人,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楷书行书代表作:楷书有有《《胆巴碑胆巴碑》》、、《《湖湖州妙严寺记州妙严寺记》》等;行等;行书作品不少,如书作品不少,如《《洛洛神赋卷神赋卷》》、、《《赤壁二赤壁二赋帖赋帖》》 王安石杂诗卷王安石杂诗卷鲜于枢(鲜于枢(1257——1302),他的书法成),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草就,主要在于行草代表作,有代表作,有《《王安石王安石杂诗卷杂诗卷》》、、《《进学解进学解卷卷》》、、《《杜甫茅屋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秋风所破歌卷》》等。

等 (七)明清时期(七)明清时期1、明初书坛、明初书坛“三宋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和(宋克、宋璲、宋广)和“二沈二沈”(沈度、(沈度、沈粲)名声最著沈粲)名声最著三宋三宋”是明洪武年间的书法家,是明洪武年间的书法家,其中以宋克最为有名其中以宋克最为有名宋克:擅楷、草,师法钟繇代表作有宋克:擅楷、草,师法钟繇代表作有《《章草急章草急就章卷就章卷》》沈度:最善楷书,作品深受明成祖的喜爱沈度:最善楷书,作品深受明成祖的喜爱《《敬敬斋箴斋箴》》是他的代表作是他的代表作 章草急就章章草急就章 敬斋箴敬斋箴 2、明代中期书法、明代中期书法 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人为代表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人为代表 祝允明:擅长狂草和楷书祝允明:擅长狂草和楷书 作品有楷书作品有楷书《《出师表出师表》》、草书、草书《《自书诗卷自书诗卷》》、、《《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赤壁赋赤壁赋》》、、《《杜杜甫诗轴甫诗轴》》等    洛神赋洛神赋 文徵明(文徵明(1470——1559),擅长小楷、),擅长小楷、行书行书 代表作有小代表作有小楷楷《《前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离骚经九歌册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行书有《《南窗记南窗记》》等等 王宠:擅长行、楷书,王宠:擅长行、楷书,楷书拙中带巧,以拙取楷书拙中带巧,以拙取胜,既秀媚、又潇洒。

胜,既秀媚、又潇洒作品有楷书作品有楷书《《辛巳书事辛巳书事诗册诗册》》,行书,行书《《李白古李白古风诗卷风诗卷》》、、《《石湖八绝石湖八绝句卷句卷》》等 3、明代后期书法、明代后期书法董其昌:董其昌:圆劲秀逸,圆劲秀逸,平淡古朴平淡古朴 4、清初书坛、清初书坛著名者推王铎、傅山著名者推王铎、傅山 ,善行草另外张照、翁方,善行草另外张照、翁方纲、刘墉等也很有名纲、刘墉等也很有名5、画家书派与篆隶复兴、画家书派与篆隶复兴金农、郑燮金农、郑燮     郑板桥郑板桥      金农金农 6、清代晚期书法、清代晚期书法何绍基何绍基 :(:(1799——1873)) 阮元门生师法颜阮元门生师法颜真卿,推崇碑学主张真卿,推崇碑学主张“书家须自立门户书家须自立门户”执笔用回腕法,每次写字须笔用回腕法,每次写字须“通身力到通身力到”,每次写,每次写完完“汗湿襦衣汗湿襦衣”别有趣味别有趣味 赵之谦赵之谦 :(:(1829——1884)) 晚清杰出的艺术家晚清杰出的艺术家楷行书初学颜真卿,后专攻北碑,熔碑帖于一炉楷行书初学颜真卿,后专攻北碑,熔碑帖于一炉不足处在于太过圆熟,境界不如吴昌硕不足处在于太过圆熟,境界不如吴昌硕。

吴昌硕吴昌硕 :(:(1844——1927)) 晚清书法家篆书晚清书法家篆书尤肆力于尤肆力于《《石鼓文石鼓文》》,行草陶铸碑帖书风恣肆,行草陶铸碑帖书风恣肆烂漫,朴茂雄健碑学一派至吴昌硕,获得了前烂漫,朴茂雄健碑学一派至吴昌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赞者以为吴代表了古典书法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赞者以为吴代表了古典书法的终结和近代书法的开端的终结和近代书法的开端 沈曾植沈曾植 :(:(1850——1922)) 著名学者,书法著名学者,书法大家成就与吴昌硕相伯仲融汇碑帖之学,大家成就与吴昌硕相伯仲融汇碑帖之学,博取厚积,开拓了行草书的发展道路,丰富了博取厚积,开拓了行草书的发展道路,丰富了碑学的表现力,代表着碑学的发展高度碑学的表现力,代表着碑学的发展高度 翁同龢(翁同龢(1830——1904)、吴大澂()、吴大澂(1835——1902)等亦有书名等亦有书名 何何绍绍基基赵赵之之谦谦 吴吴昌昌硕硕临临《《石石鼓鼓文文》》沈沈曾曾植植对对联联作作品品 翁翁同同和和 春春风风有有形形在在流流水水,,古古贤贤寄寄迹迹于于斯斯文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