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87479202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 纲 点 击热 点 研 析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人脑的高级功能 4.动物激素的调节 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6.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7.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8.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0.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1.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的过程分析与实验探究2.动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实验探究3.血糖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的调节4.血糖调节失调的检测与探究5.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与实验探究考 纲 点 击热 点 研 析11.植物生长素的发

2、现和作用 12.其他植物激素 13.植物激素的应用 6.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及实验探究7.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类型8.利用免疫知识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死因9.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应用10.设计实验验证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1.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第第第第25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探究命题探究命题探究命题探究命题回扣教材回扣教材回扣教材回扣教材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课后练习课后练习课后练习课后练习轻轻松松读教材轻轻松松读教材 提纲挈领学要点提纲挈领学要点01 回扣教材回扣教材 夯实基础夯实基

3、础一、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及其成分2细胞外液1.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质量()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4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5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6粪便的排出同尿液的形成一样,等于清理了内环境中的垃圾()思思 维维 判判 断断 答案:12.3.4.5.6.考点分类抓基础考点分类抓基础 点点击破我能行点点击破我能行02 整合考点整合考点 破解疑难破解疑难1.细胞外液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它们之间的物质交换上。(1)由于毛细血管分布于组织间隙,

4、而且毛细血管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因此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进行双向物质交换。(2)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因此,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2不同人体细胞所处内环境(1)组织细胞:组织液。(2)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4)血细胞:血浆。(5)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3细胞外液与外

5、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可用下图表示: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特别提醒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肺泡腔、尿道等与外界相通,应为外界环境,其内的液体也就不属于内环境。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对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因此,内环境是联系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桥梁。应用训练1 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人体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3和5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氧气和养料及代谢废物主要是由3来运输的C图中的3

6、和5可以相互转化D在3中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解析内环境主要包括淋巴和3血浆、5组织液;氧气主要是与2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红细胞来运输的,养料和代谢废物是由3来运输的;血浆和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交换一定的物质;3中的蛋白质为血浆蛋白,应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答案C应用训练2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解析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毛细淋巴管是一种壁薄而末端封闭的盲管,只有一部分组织液可单向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再由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循环。答案A各器官系统与内环境的关系如图:由上图说明:1内环境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协同完成气体的交换(1

7、)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参与。首先氧气借助气管进入肺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2)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 2内环境协同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完成物质交换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然后经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组织液,接着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先进入组织液,再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后,借助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皮肤排出体外。应用训练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

8、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解析(1)直接与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图中依次需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2)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3)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为CO2及H2O、无机盐、尿素等废物。(4)可简要表述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答案答案C应用

9、训练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个系统均能独立完成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解析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它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来实现的。答案A内涵稳态并不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如体温变化,同一个人的体温在1日内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

10、调节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其中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调节等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必须由免疫系统发现并清除能力大小人体维持稳态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特别提醒稳态不是绝对稳定而是相对稳定。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保持动态稳定。稳态主要通过神

11、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免疫调节起辅助作用。应用训练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解析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稳态,所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并导致疾病,但发生疾病并不一定是由血液成分不稳定引起的。答案D应用训练6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B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发生水肿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

12、3结合形成NaHCO3D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答案D高端突破巧思维高端突破巧思维 攻艰克难攀高峰攻艰克难攀高峰03 探究命题探究命题 剖解实验剖解实验方法规律1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4)严重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血浆渗透压受血浆

13、蛋白含量影响较大,任何使血浆蛋白减少的因素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交换失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量肾单位被破坏,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等均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2代谢废物积聚与尿毒症。当内环境中尿素等代谢废物含量上升时,说明肾功能衰竭,而形成尿毒症。应用解题如图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周围的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 BC D解析正常人组织间液体的量相

14、对恒定,依赖于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和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水肿的本质是组织间液体过多,包括以上5种平衡失调。答案D理论指导在实验设计题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是可变的之外,其他的条件必须保持相同。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对结果的分析一定要到位,把现象与结论一起总结出来。典例分析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为验证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验证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

15、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_;此外,还必须以_作实验用具。(2)实验步骤取3支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再依次滴入等量_。测量pH并记录入表。(3)结果预测_。(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思维导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人体内环境pH稳态的调节机制,从实验材料和用具可看出,通过向蒸馏水和预先配制的缓冲液中加入乳酸或Na2CO3(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对比pH的变化,可得出结论。答案(1)Na2CO3、乳酸pH试纸、滴管(2)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乳酸(或Na2CO3)(3)A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或升高),B、C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4)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