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队建设n班队建设是指班队集体的建设,是班队工作的基本内容班队建设的必要性n群体→集体n集体是发展变化的班队建设的意义n一、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n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n三、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与智能的发展班队建设的基本构架n理想集体的内在标准:n一、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n二、有一定的组织机构n三、有一定的集体规范n四、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纽带(对集体有归属感和认同感)n与此对应,班队建设的基本构架:n一、班队思想建设n二、班队组织建设n三、班队制度建设n四、班队环境建设n一、班队思想建设:主导地位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正确的班队舆论培养n二、班队组织建设:n结构: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n作用:桥梁作用、带头作用、助手作用n产生方式:任命制、民主选举制、自由竞争制、轮换制n培养:严格要求;尊重和信任并帮助他们树立威信;积极予以指导,传授工作方法n三、班队制度建设n班队制度是保证班队有序运行、有效活动的前提条件,是班队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n班级制度的类别:n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明文规定的守则、行为规范n二是学校、班级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具体规章制度。
n此外,还有一种自发的、非正式的规章制度,为大家共同认定的,包括班队舆论、风气、习俗等制定班级制度的依据n1、正确的教育理念n为什么定?n制度是用来干什么的?n怎样定才恰当?n良好的规章制度应是:n①它是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理智独立性为基础和前提的n②它主要涉及班级生活或课堂生活中公共利益的维护n③它是运用民主程序的产物,而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独断的产物n④它是可变的,允许讨论、质疑和修订n2、有关的教育法规与政策n3、学校及班级的具体情况n4、学生及家长的期望制定班级制度的原则n⑴合理性、必要性:不合理甚至会干扰学生的学习,如“作业不能涂改”n⑵民主性(案例1)n⑶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授具体的做法案例2)n⑷用语规范、简洁、意义明确n⑸少而精,并按其重要性顺序排列n⑹选择适当的时机制定,及时调整及修改n⑺不仅规定义务,还应规定权利(案例3)n⑻制定不带罚则的规则:如自己尝试错误导致的后果,但要掌握分寸n⑼不要使制度自身造成违反校规、纪律的反抗学生和劣等生n⑽不作禁止,只是指示方向:学生有主动选择行为的幅度,如:剥夺式批评、施予式批评案例1n “同学们,”约翰快速拍了一下手掌……说:“因为这是你们的课堂,迈尔老师和我想让你们制定自己的规则,以便今年大家能融洽相处。
谁想到了让大家融洽相处的规则?”n 规则制定是各个课堂中共同的行为,是为了促进亲社会行为,而我们想让孩子们成为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孩子们轮流发言,热切地参与规则制定约翰把他们的建议写在一大张挂在黑板上的记录纸上n 马修带着一种他整年都会保持的柔和态度说:“不应该打别人,因为他们会受伤的n “嗯,”查理以他独特的幽默语气接着说:“也不要踢他们,不要用拳头打他们,用跆拳道的招数也不可以n 米歇尔十分成熟地说:“而且我认为,小孩不应该嘲笑别的孩子,他们的感情会受伤害n 约翰把所有的建议综合起来,保留了孩子们原来的用意和语言n 不要打(别)人n 禁止吐痰n 别人写作业的时候不要打扰n 分享你学习用的所有东西n 不要打人,不嘲笑别人n 对别人好,禁止偷窃n 不踢人,不使用功夫和跆拳道n 不要让别人感到难过n 如果没有人跟他玩,邀请他玩n别惹啥麻烦我最喜欢的一条) n 约翰从清单处退回几步,仔细观瞧,好像那是一幅画n “这些规则很好但是太多了,而且有些规则说的都是一回事所以我们要把它们分组,变成很少几条规则看我要怎么做大家在看吗?”n 约翰停顿了一下,确保大家都在看。
n “这条‘不踢人’的规则和‘不用跆拳道’很相像啊,为什么?因为两者都和对他人的身体伤害有关,所以我要用蓝色记号笔把这两条圈起来好,现在看看这条‘对别人好’的规则和另外这一条‘不嘲笑别人’这两条也很相似,因为都涉及到别人的情感,我要用红笔把他们圈起来n 约翰把其余的规则也都圈好、分组n “现在我们回来看看所有的蓝色规则,我们可以用一条什么样的规则就能说出所有的蓝色规则呢?”n 没有人举手n “这挺难的因为所有的蓝色规则都和伤害我们身体的外部有关,我们就这么写吧,‘不要伤害别人’n 约翰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敲定了最后清单n 1、公平游戏n 2、不破坏任何物品n 3、轮流讲话n 4、手和脚要规矩地放好n 5、不伤害他人的感情n 约翰把最后的清单钉在墙上,它要在那里挂一整年案例2n老师:好,孩子们,我想让你们把椅子转过来对着我我给大家演示一遍怎么做她选出一名学生,让她站起来,把她的椅子转过去,进行演示你们看见了吗?约赛,你会做吗?(那个孩子正确地转好了椅子)你真棒!现在让我看到大家的椅子都那样转她夸张地上下打量着,检查了每一排的椅子)非常非常好!你们做得太好了!把椅子这样转过来,你们就不用伸长脖子看我在做什么了(她扭着脖子给大家演示),而且我还能看见你们每个人漂亮的脸!n 一整天,老师都在强化这个程序:“把椅子转过来面对我。
非常好,你们记住怎么做了案例3n老师:我想花一些时间思考一下你们在学校应有的权利我要进行一个集体讨论,写下你们认为在学校应有的权利我还要整理一下好,你们认为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权利?(老师走到黑板前,提问学生在他们陈述权利的时候,就把他们说的写下来,经学生允许,他会改变一些说法n学生:老师不讲话时,学生有低声说话的权利n学生:受到好的、礼貌地对待的权利n学生:别人不拿你东西的权利n学生:在每段学习之间有休息两分钟的权利n学生:学习和工作时不被打扰的权利n学生:每天有小点心时间的权利n学生:想跟谁坐一起就跟谁坐一起的权利老师改为:选择桌位的权利n学生:除非小组要解散,课桌要放在一起的权利n老师:这是对上一条权利的详细阐述,那我就不写了,可以吗?n学生:隐私权——这样别人就不会那你的东西,不经允许就不会碰你的东西n学生:在地上靠着椅子的权利n老师:我能这样写吗,“创造舒适的权利”?(学生同意了)n学生:嚼口香糖,但不吹泡泡的权利大家都开始小声说“对呀……”)n老师:我们把这条写下来,但是得好好想想你们把不吹泡泡这一点加上,我很喜欢n学生:有选择每天日程的权利n学生:有自由安排学习时间的权利。
n 最后,“权利法案”终稿初步定为:n受到良好地、礼貌地、尊重地、公平地、和蔼地、热情地、平等地对待的权利n老师不讲话时,学生低声说话的权利n每段学习之间休息两分钟的权利n选择每天日程的权利n工作和学习时不被打扰的权利n对班级讲话时,其他人不可说话的权利n选择座位的权利n隐私权n创造舒适的权利n别人不拿你东西的权利n休息时跟任何人玩的权利n每天有一次小点心时间的权利n为别人辩护的权利n要求道歉的权利n学习的权利n犯错误的权利n不被抄袭的权利n请求帮助的权利n问问题的权利n趣味学习的权利n让他人保持安静的权利n独立学习的权利n研究的权利n表达情绪的权利n在适当时候帮助别人的权利n嚼口香糖,而不吹泡泡和弄脏东西的权利n几乎每天都能到外面去的权利n 建议好像结束了一些孩子还在嘀咕着“一定还有我们没想到的事儿,可以写上老师静静地站着,等待着孩子们再也想不出更多了n 老师:我认为这还不完整我要把这个抄好,张贴起来我们要试着看一看,更详细地下定义,特别是关于嚼口香糖的n 过了几天,老师和学生继续修改学生制定的 “权利法案”当大家都对最后的清单满意后,老师转而开始讨论保护那些权利所必要的“法律”。
老师是这样说的:“当孩子们说:‘你应该按照老师说的做’时,他们就是期待我去保护他们的权利我的确要承担这个责任,但是我也告诉你们,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老师和学生商讨了保卫他们权利的法律之后,把清单打了出来,尽量保持学生自己的语言n保护我们权利的法律:保护我们权利的法律:n1、听到指示,马上行动n2、好好说话,讲究礼貌,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感情和东西遵守“权利法案”n3、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时间内发笑n4、尊重别人学习的权利不分散别人的注意力不要乱管闲事不大喊大叫记住倒计时后要保持安静n5、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语调和音量讲话n6、活动过渡期间和移动时要从容安静,认真优雅n7、遵守一切课堂和学校规程,如洗手间、铅笔、午饭和休息、早晨、放学以及…四、班队环境建设n(一)、班队物理环境建设:教室物理环境、课堂座位编排、教室的布置n(二)、班队社会心理环境建设:n1、班队人际交往:交往是从事共同社会活动的人们为了交流信息而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由交往主体、交往内容和交往双方积极参与的活动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班队中的人际交往包括:师生交往和学生交往n具有教育职能:学生在交往中获取大量信息,甚至是书本上没有的。
拓展了知识,提高了社会判断能力n在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促进学生对社会规范的认同n交往过程中还能满足学生交友与情谊等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社会情感的发展n班主任应对学生交往予以指导:n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往,激发学生交往兴趣n积极组织学生在集体中进行交往,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n积极指导,充实交往内容,校正交往中的问题n(二)、班队人际关系:n就是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交往,在相互影响中形成的各种内在联系n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易变性,接近性,相似性n小学生人际关系容易出现的问题:自我评价的偏差,对他人判断的偏误,竞争与合作的失调,从众现象n(三)、班队风气n是对学生思想认识、情感意志以及舆论等方面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n师生共同努力建造良好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