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1塔河地区S井储层评价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6MB
约22页
文档ID:587474108
2.1塔河地区S井储层评价_第1页
1/22

塔河地区S112井储层评价 答 辩 人:唐 勇 指导老师 :张哨楠 教授 丁晓琪 讲师 2019-06-10 汇报 提纲 1、概 况 2、石炭系储层评价 3、泥盆系储层评价 4、志留系储层评价 5、奥陶系储层评价 6、结 论 1.1 技 术 路 线 图录井资料岩芯资料物性资料测井资料岩性资料层位综合解释沉积相特征S112井储层评价储层控制因素测井曲线特征1、概、概 况况 1.2完成工作量工作内容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外文翻译单井沉积相柱状图中子孔隙度校正图单井储 层评价图论文字数数量15余篇8篇一张三张一张约2.5万字 S1121.3 S112井地理位置图S112S112井区石炭系巴楚组顶面〔T56地震反射波〕等深度图S112井地理位置图 2.石炭系储层评价石炭系储层评价 卡拉沙依组〔4682.0~5150.0m)测井曲线 巴楚组〔5150~5329m)测井曲线 5150~5235段测井曲线 5235~5330段测井曲线 2.1 沉积相层位 井深(m)相亚相微相卡拉沙 依组4682.0~5150.0辫状河— 三角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巴楚组5150.0~5162.0滨海咸化泻湖灰泥5162.0~5166湖泥5166~5177膏盐5177~5329辫状河—三角洲辫状河河道砂体 2.2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空隙类型为原生—次生孔隙,溶蚀孔洞发育典型。

5311.09~5317.17段取 芯照片 5237.08~5245.08段取 芯照片 2.3储层发育控制因素1〕沉积环境是控制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2〕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的另一重要因素 2.4 储层评价 石炭系厚约647m,砂层较多,沉积时孔隙度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而后期的溶蚀作用又进一步加大了孔隙度,根据测井曲线结合孔隙度,石炭系应为Ⅰ类储层,储层发育好。

类别亚类孔隙度(%)渗透率(×10—3μm2)评价ⅠIA>20>500非常好IB>20100~500很好ⅡIIA15~20>50好IIB15~2010~50较好ⅢIIIA10~15>10中等IIIB10~151~10中下等ⅣⅣA5~10>1差ⅣB5~10<1很差碎屑岩储层分类表〔据王允诚) 3.泥盆系储层评价泥盆系储层评价 泥泥盆系沉积相盆系沉积相 5329.0~~5400.0段测井曲线段测井曲线井深相亚相微相5329.0~5400.0滨海-海滩近滨近滨砂 3.1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孔隙为原生孔隙,属塔河地区Ⅱ类孔隙结构:该类型的储层一般都具有中、低储、渗性性能, 孔隙度一般在10%~15% , 渗透率一般在几—几十毫达西之间, 排驱压力一般为0.1~1MPa。

岩性一般以砂泥岩为为主、泥质含量高, 填隙物含量较多, 主要为泥质3.2储层发育控制因素1)压实作用 2)胶结作用 3.3储层评价S112井泥盆系仅发育东河塘组,砂泥互层,且泥砂比高,厚71M这一段泥质含量指数达60%,根据测井曲线特征和孔隙度,泥盆系可以划分为Ⅲ类储层,储性中下等类别亚类孔隙度(%)渗透率(×10—3μm2)评价ⅠIA>20>500非常好IB>20100~500很好ⅡIIA15~20>50好IIB15~2010~50较好ⅢIIIA10~15>10中等IIIB10~151~10中下等ⅣⅣA5~10>1差ⅣB5~10<1很差碎屑岩储层分类表 志留系沉积相井深相亚相微相5400.0 ~5440滨海潮坪混合坪5440~5491.5砂坪4.志留系储层评价志留系储层评价 5400~5491.5段测井曲线段测井曲线 4.1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孔隙类型为原生孔隙,储层砂岩总体表现为中孔中-低渗的特征 4.2储层发育控制因素1〕压实作用2〕胶结作用塔河地区志留系成岩期影响因素〔据张炎忠,齐永安)S112井5484.56~5491.56段取芯照片 泥质条带泥质条带 4.3储层评价志留系厚度也不大,厚91.5M,泥质含量指数为62%。

根测井曲线和孔隙度将该层划分为Ⅱ类储层,储性中等类别亚类孔隙度(%)渗透率(×10—3μm2)评价ⅠIA>20>500非常好IB>20100~500很好ⅡIIA15~20>50好IIB15~2010~50较好ⅢIIIA10~15>10中等IIIB10~151~10中下等ⅣⅣA5~10>1差ⅣB5~10<1很差碎屑岩储层分类表 5.奥陶系储层评价奥陶系储层评价奥陶系上统发育桑塔木组和良里塔格木组泥岩、奥陶系上统发育桑塔木组和良里塔格木组泥岩、 泥灰泥灰岩岩 ,这两个组沉积微相是斜坡灰泥,这两个组沉积微相是斜坡灰泥—斜坡斜坡泥,台地边缘灰泥,物性较差,不具储性;中统为一泥,台地边缘灰泥,物性较差,不具储性;中统为一间房组微晶灰岩,因此只对一间房组进行间房组微晶灰岩,因此只对一间房组进行研究评价,沉积相为台坪研究评价,沉积相为台坪—灰坪 6148.50~~6200.00 段测井曲线段测井曲线 5.1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奥陶系储集空间为孔洞—裂缝型储层。

晶间孔径一般在0.01~0.2mm,孔隙度平均值约为1.7%,渗透率为0.026达西,孔隙度相对较低,渗透率高,属典型的低孔高渗5.2储层发育控制因素一、岩溶作用; 一间房组 取芯照片 二、构造裂缝;溶蚀裂缝溶蚀裂缝溶蚀晶洞溶蚀晶洞溶蚀裂缝溶蚀裂缝缝合线缝合线 • 沙112井一间房组裂缝空洞统计表 5.3储层评价钻井至井深6173.03m发生井漏共漏失泥浆206.82立方米由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因此采用K值综合评判对储层分类更为恰当,K值计算步骤如下: K1=RD/RS=3845.23/2257.16=1.70 K2=1-(GR -GRmin)/(GRmax-GRmin) =1-(28.47-9.916)/(65.513-9.916)=0.67 K3=CNL *{1-(GR-GRmin)/(GRmax - GRmin)}=2.09*0.67=1.40 K4=2*( SPmax-SP)/( SPmax-SPmin) =2*(80-30)/(80+5)=1.05 K=(K1+K2+K3+K4)/3=(1.70+0.67+1.40+1.05)=1.61储层级别ⅠⅡⅢ干层K>1.301.30~~1.161.16~~1.02<1.02K值综合评判储层类别表据此一间房组应为Ⅰ类储层,储层性能好, 是储层发育有利层段。

6.结论与建议 1〕石炭系5235~5260m段厚,取芯孔洞发育,并见油气显示,测井电阻率较大,储性好,建议对其进行油气试井;2〕奥陶系一间房组是S112井目前产油层位,产油量高,储性好,建议继续向外扩展进行进一步勘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