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判定及方法PPT课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87403637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判定及方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判定及方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判定及方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判定及方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判定及方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判定及方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判定及方法PPT课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前自主学习案课前自主学习案(1)吾)吾日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2)中有)中有楼楼若者,若者,堂堂若者,若者,坊坊若者。若者。(3)元方时年七岁,)元方时年七岁,门外门外戏。戏。(4)日日扳仲永环渴于邑人扳仲永环渴于邑人 (5)北北饮大泽饮大泽 (6)道道渴而死渴而死(7)其一)其一犬犬坐于前坐于前1(9)才美不)才美不外外见见 。(10)手自)手自笔笔录录 (11)日日再食再食(12)腰腰白玉之环白玉之环(13)斗斗折折蛇蛇行行 (14)北北通巫峡,通巫峡,南南极潇湘极潇湘 (15)山山行六七里行六七里(16)有亭)有亭翼翼然临于泉上者然临于泉上者2概念概念名词作状语,简称名作状。就是指

2、名名词作状语,简称名作状。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在现代汉语里,只有时间和地点名词在现代汉语里,只有时间和地点名词可以作为状语。而在古代汉语里,不可以作为状语。而在古代汉语里,不仅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仅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教师精讲教师精讲3名词作状语有下列六种规律: 例如:1、荆轲“箕踞而坐”2、“樯橹灰飞烟灭”, 3、“土崩瓦解”。比喻某事物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崩溃了。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

3、动作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行为的状态 41、函封之。、函封之。2、“有好事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载以入”(黔之驴)(黔之驴)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在翻译时,(愚公移山)在翻译时,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一个介词“用用”。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 5例如例如1、“日削月割日削月割”(六国论)中的(六国论)中的“日日”“月(译为月(译为“一天天一天天”、“一月月一月月”),),2、“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中的中的“月

4、月”(译为(译为“每日每日”)等。)等。3、乡邻之生日蹙、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捕蛇者说)”中的中的“日日”(译为(译为“一天一天比一天比一天”),),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每”,也可将,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一”,还可译为,还可译为“一一比比”等。等。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名词。 6例如:例如:1、进兵北略地、进兵北略地2、大、大江东去(念奴娇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赤壁怀古),古),3、“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翻

5、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介词“向向”“到到”或者或者“对对”一类一类介词。介词。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 7例如1、“卒廷见相如”2、 “草行露宿”3、 “沛公已去,间至军矣”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 规律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那活用规律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那活用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 8例如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2、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列传)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 规律六:表示对人的态度。规律六:表示对人的态度。 9找出本文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句子。找出本文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句子。进兵北略地进兵北略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函封之函封之发尽上指冠发尽上指冠课堂学习案课堂学习案 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