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极小净距隧道PPT课件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73MB
约38页
文档ID:587375193
极小净距隧道PPT课件_第1页
1/38

极小净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极小净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钟世航钟世航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两并行隧道的净距(相邻的两边墙的距离)通常要在两并行隧道的净距(相邻的两边墙的距离)通常要在1.5~~3.5D((D为为单座隧道的跨度),以保证旁侧隧道的施工不会造成相邻隧道的破坏单座隧道的跨度),以保证旁侧隧道的施工不会造成相邻隧道的破坏和保证两隧道中夹岩体的安全和保证两隧道中夹岩体的安全 •但是在地形限制或桥隧相连等情况下,保持较大的净距有但是在地形限制或桥隧相连等情况下,保持较大的净距有困难需要缩小两隧道的净距在山区建高速公路或高等困难需要缩小两隧道的净距在山区建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时,如果出现隧道群,为保持较大的隧道净距,就级公路时,如果出现隧道群,为保持较大的隧道净距,就会出现公路隧道会出现公路隧道——公路线路分岔公路线路分岔——线路并线线路并线——线路线路分岔分岔——隧道隧道……的现象,或为保持路面线性而加大开挖的现象,或为保持路面线性而加大开挖宽度如果大大减小两隧道间距,就可节省大量的边坡开宽度。

如果大大减小两隧道间距,就可节省大量的边坡开挖和公路造价挖和公路造价 • 连拱形式隧道实际上是将两座隧道并成一座两倍跨度的连拱形式隧道实际上是将两座隧道并成一座两倍跨度的隧道,中间用钢筋混凝土墙或柱隧道,中间用钢筋混凝土墙或柱—梁结构支撑,完全采用梁结构支撑,完全采用结构的方式修建隧道这种形式的隧道施工时分部多,每结构的方式修建隧道这种形式的隧道施工时分部多,每一部分的断面小,工种、工序交叉多,特别是防水难,已一部分的断面小,工种、工序交叉多,特别是防水难,已完工的隧道许多都未能解决漏水问题完工的隧道许多都未能解决漏水问题 • 如果采用保留两并行隧道间岩墙的极小净距隧道的方案,保如果采用保留两并行隧道间岩墙的极小净距隧道的方案,保持两个独立的隧道,则工序较简单,防水易解决,对于持两个独立的隧道,则工序较简单,防水易解决,对于5 5级以上围岩,级以上围岩,其造价要比连拱隧道低其造价要比连拱隧道低3030~~50% 50% 这是值得推广的技术这是值得推广的技术• 极小净距隧道与常规间距的两座隧道造价相近或略高,但对施极小净距隧道与常规间距的两座隧道造价相近或略高,但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也要求施工领导者对施工的技术难点有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也要求施工领导者对施工的技术难点有较深入的理解。

较深入的理解• 对于对于2 2~~3 3车道(跨度车道(跨度14m14m左右)的隧道,从施工和岩体加固方左右)的隧道,从施工和岩体加固方面考虑,净距面考虑,净距4 4~~6m6m的极小净距隧道可能比净距的极小净距隧道可能比净距1010余米的小净距隧道余米的小净距隧道更合理 • 以宁波招宝山隧道为例,介绍极小净距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招宝以宁波招宝山隧道为例,介绍极小净距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招宝山公路隧道是我国最早设计、施工并通车的极小净距隧道,在设计和山公路隧道是我国最早设计、施工并通车的极小净距隧道,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把它作为科研项目来工作和总结其工作及资料对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把它作为科研项目来工作和总结其工作及资料对以后的类似工程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类似工程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招宝山隧道为城市高等级公路隧道,道路为上下行各招宝山隧道为城市高等级公路隧道,道路为上下行各3车道,每车道,每一隧道总宽度为一隧道总宽度为12.75m,开挖跨度约为,开挖跨度约为14.5m• 隧道穿越招宝山公园,穿过由流纹岩为主组成的招宝山隧道东隧道穿越招宝山公园,穿过由流纹岩为主组成的招宝山。

隧道东西口从埋深不足西口从埋深不足lm向隧道内逐渐加深,向隧道内逐渐加深,最大埋深约最大埋深约35m,全隧道,全隧道不足不足20m埋深的段约占埋深的段约占l//2,埋深浅,,埋深浅,岩体风化严重,流纹岩节理发育岩体风化严重,流纹岩节理发育;;隧道又隧道又受受4条断层横切条断层横切,断层两侧均有岩体较破碎的断层影响带,断,断层两侧均有岩体较破碎的断层影响带,断层面上有断层泥、糜棱岩等;岩体中还有细晶岩脉穿切并风化成泥状,层面上有断层泥、糜棱岩等;岩体中还有细晶岩脉穿切并风化成泥状,开挖后发现某些段横断面上泥状物占总面积的开挖后发现某些段横断面上泥状物占总面积的 1//3 ~1//2;隧道两;隧道两端洞口均有部分在剪切破碎带中总的来说,端洞口均有部分在剪切破碎带中总的来说,ⅢⅢ类围岩(老分类标准,类围岩(老分类标准,下同)约占下同)约占60%其余为%其余为ⅣⅣ类围岩隧道正上方有重点保护文物镇远隧道正上方有重点保护文物镇远炮台城门(干砌片石建成)和佛教寺庙圆通寺的建筑隧道西口距佛炮台城门(干砌片石建成)和佛教寺庙圆通寺的建筑隧道西口距佛教寺庙观音阁的建筑最近才教寺庙观音阁的建筑最近才10m这些都必须在施工时予以保护。

这些都必须在施工时予以保护 •极小净距并行隧道保护围岩稳定性、设计和施工极小净距并行隧道保护围岩稳定性、设计和施工的几点考虑:的几点考虑:•1 基本技术构思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并基本技术构思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并对开挖后易失稳的那部分岩体加固以使岩体稳定;对开挖后易失稳的那部分岩体加固以使岩体稳定;•2 极小净距隧道的危险是由于两座隧道中夹的岩极小净距隧道的危险是由于两座隧道中夹的岩墙窄、薄,必然导致岩墙和其他一些岩体容易破墙窄、薄,必然导致岩墙和其他一些岩体容易破坏因此,对围岩稳定性应作认真的分析:坏因此,对围岩稳定性应作认真的分析: •((1)隧道的稳定取决于围岩的稳定单个隧道周边围岩开挖前后的变形可使围岩中产)隧道的稳定取决于围岩的稳定单个隧道周边围岩开挖前后的变形可使围岩中产生自承体系,自承体系的存在和稳定,使隧道稳定(图生自承体系,自承体系的存在和稳定,使隧道稳定(图4)极小净距隧道两隧道间的)极小净距隧道两隧道间的岩墙不够厚,没有足够的空间形成完整的自承体系需要对这部分岩体加固岩墙不够厚,没有足够的空间形成完整的自承体系需要对这部分岩体加固• • • 普济隧道实测围岩中自承体系示意图普济隧道实测围岩中自承体系示意图• (根据声波量测和形变(根据声波量测和形变- -电阻率法量测资料)电阻率法量测资料)•((2)极小净距隧道通常会有相当一段(洞口段)属浅埋段,隧道拱部以上的)极小净距隧道通常会有相当一段(洞口段)属浅埋段,隧道拱部以上的岩体没有足够的空间形成完整的自承体系结构,必须考虑对岩体作必要的加岩体没有足够的空间形成完整的自承体系结构,必须考虑对岩体作必要的加强,促成岩体稳定;强,促成岩体稳定; •3 并行的两座极小净距隧道,相邻的隧道施工时,周边应力变化、变并行的两座极小净距隧道,相邻的隧道施工时,周边应力变化、变形,必将影响相邻的隧道。

必须考虑两隧道要先后开挖先挖的隧道形,必将影响相邻的隧道必须考虑两隧道要先后开挖先挖的隧道开挖后,必须考虑对邻近另一隧道一侧围岩的加固;开挖后,必须考虑对邻近另一隧道一侧围岩的加固;•4 开挖爆破对邻近的隧道必然有影响,特别是后开挖的隧道,开挖爆开挖爆破对邻近的隧道必然有影响,特别是后开挖的隧道,开挖爆破对已开挖隧道的振动会影响先开挖隧道的支护、衬砌;开挖爆破对破对已开挖隧道的振动会影响先开挖隧道的支护、衬砌;开挖爆破对两侧岩体的冲击力,将有可能破坏两隧道中夹的岩墙,必须采取措施两侧岩体的冲击力,将有可能破坏两隧道中夹的岩墙,必须采取措施 •不同的岩体参数和施工工况围岩受力和破环的数不同的岩体参数和施工工况围岩受力和破环的数值模拟值模拟• 两个极小净距并行隧道若不采取必要的措施,隧道围岩两个极小净距并行隧道若不采取必要的措施,隧道围岩一定会在施工时发生破坏为了解发生破坏的部位与形式,一定会在施工时发生破坏为了解发生破坏的部位与形式,以便采取加固措施,要进行施工过程中围岩力学形态的数以便采取加固措施,要进行施工过程中围岩力学形态的数值模拟对招宝山隧道,选取不同开挖顺序、不同工况以值模拟。

对招宝山隧道,选取不同开挖顺序、不同工况以及不同的围岩力学参数等及不同的围岩力学参数等20余种情况进行模拟得到如下余种情况进行模拟得到如下的一些规律的认识:的一些规律的认识: •((1))隧道拱部以上岩体,隧道拱部以上岩体,在岩体抗拉强度中等大小的情况下将出现在岩体抗拉强度中等大小的情况下将出现拉应变,但在弹性范围内;在岩体抗拉强度较小时(节理岩体多数抗拉强度拉应变,但在弹性范围内;在岩体抗拉强度较小时(节理岩体多数抗拉强度都较低),将出现拉裂区,在埋深都较低),将出现拉裂区,在埋深10m的情况下,在开挖第二座递道后,拉的情况下,在开挖第二座递道后,拉裂区将发展到地面裂区将发展到地面 在岩体抗拉强度较小时埋深在岩体抗拉强度较小时埋深35m的拉裂区的拉裂区 在岩体抗拉强度较小时埋深在岩体抗拉强度较小时埋深10m的拉裂区的拉裂区 两隧道间夹岩体情况两隧道间夹岩体情况: • 埋深较大(埋深埋深较大(埋深35m35m)时,若隧道均在)时,若隧道均在ⅣⅣ类围岩中,则两隧道间类围岩中,则两隧道间夹岩体应力均处于弹性范围内;若其中之一隧道在夹岩体应力均处于弹性范围内;若其中之一隧道在ⅢⅢ类围岩中,或两类围岩中,或两隧道均在隧道均在ⅢⅢ类围岩中,则在两隧道开挖后,类围岩中,则在两隧道开挖后,ⅢⅢ类围岩的边墙岩体压应类围岩的边墙岩体压应力高于岩体抗压强度而出现塑性区,如果岩体抗拉强度小,则随着拱力高于岩体抗压强度而出现塑性区,如果岩体抗拉强度小,则随着拱顶以上围岩单向拉裂的发展,两隧道间岩体塑性区扩大;顶以上围岩单向拉裂的发展,两隧道间岩体塑性区扩大;• 特浅埋(埋深特浅埋(埋深10m10m)时,两隧道间岩体未见塑性区,但岩体拉裂)时,两隧道间岩体未见塑性区,但岩体拉裂区扩至两隧道间相邻侧的拱脚以下,达到边墙。

区扩至两隧道间相邻侧的拱脚以下,达到边墙 • 若两隧道净距由若两隧道净距由2.3m2.3m扩大到扩大到4m4m,则两隧道间岩体的应,则两隧道间岩体的应力集中情况大为减缓,岩体中单向拉裂区减小,并仅发展力集中情况大为减缓,岩体中单向拉裂区减小,并仅发展到拱脚以上到拱脚以上 • 开挖及支护要点开挖及支护要点• ⅢⅢ、、ⅣⅣ类围岩段用新奥法施工技术,采用正台阶法开类围岩段用新奥法施工技术,采用正台阶法开挖(大断面开挖),以开挖后及时施作的喷射混凝土、钢挖(大断面开挖),以开挖后及时施作的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锚杆、格栅钢架为初期支护,在对围岩作加固的前筋网、锚杆、格栅钢架为初期支护,在对围岩作加固的前提下,以提下,以及时的初期支护保护围岩及时的初期支护保护围岩,促成围岩的自承二,促成围岩的自承二次模筑衬砌仅作次模筑衬砌仅作防水和安全储备防水和安全储备浅埋及特浅埋段采用浅浅埋及特浅埋段采用浅埋暗挖法技术埋暗挖法技术——早期及时大刚度初期支护早期及时大刚度初期支护,,以限制围岩以限制围岩变形为目标变形为目标;松散和很破碎岩体段采用环形开挖松散和很破碎岩体段采用环形开挖 •合理的施工顺序合理的施工顺序• 原则上采用原则上采用一座隧道先开挖,完成初期支护和仰拱、一座隧道先开挖,完成初期支护和仰拱、加强拱部岩体和两隧道中夹岩体后,再开挖第二座隧道加强拱部岩体和两隧道中夹岩体后,再开挖第二座隧道的的施工顺序。

但由于施工的安排及需求,可采用两隧道弧形施工顺序但由于施工的安排及需求,可采用两隧道弧形导坑错开一定距离先后开挖(开挖面错开导坑错开一定距离先后开挖(开挖面错开100m以上)并以上)并及时完成初期支护,然后用穿通两隧道的低预应力全长粘及时完成初期支护,然后用穿通两隧道的低预应力全长粘结水泥砂浆锚杆加固两隧道中夹岩体的拱腰以下部位,采结水泥砂浆锚杆加固两隧道中夹岩体的拱腰以下部位,采用长正台阶法开挖应用长正台阶法开挖应在第一座隧道下半部开挖、完成初在第一座隧道下半部开挖、完成初期支护和抑拱并预加固两隧道中夹岩墙期支护和抑拱并预加固两隧道中夹岩墙,由量测资料指示,由量测资料指示达到达到基本稳定后,再开挖第二座隧道的下半部基本稳定后,再开挖第二座隧道的下半部第二座隧第二座隧道开挖支护并完成仰拱后,达到基本稳定,再施作两隧道道开挖支护并完成仰拱后,达到基本稳定,再施作两隧道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 •岩体的加固技术岩体的加固技术• 两隧道间夹岩墙的加固,是隧道建造成功的关键两隧道间夹岩墙的加固,是隧道建造成功的关键•(1)两个隧道弧形导坑开挖并施做初期支护后,用穿通两两个隧道弧形导坑开挖并施做初期支护后,用穿通两隧道的水平低预应力全长砂浆锚杆加固岩体,加固段从拱隧道的水平低预应力全长砂浆锚杆加固岩体,加固段从拱腰部位到拱脚。

这些部位的锚杆长度为腰部位到拱脚这些部位的锚杆长度为4.5~~6.5m•(2)在先开挖的第一座隧道边墙开挖后,在先开挖的第一座隧道边墙开挖后,立即用长度达到立即用长度达到第二座隧道开挖轮廓的水平全长砂浆锚杆加固两隧道中夹第二座隧道开挖轮廓的水平全长砂浆锚杆加固两隧道中夹的边墙岩体,的边墙岩体,并完成其它初期支护这些锚杆要求注浆完并完成其它初期支护这些锚杆要求注浆完全饱满它们施作之后,将起如下作用:全饱满它们施作之后,将起如下作用:•增大岩体抗拉(抗剪)强度增大岩体抗拉(抗剪)强度,从而增大岩墙的极限抗压、,从而增大岩墙的极限抗压、抗剪强度抗剪强度•随着岩体水平方向的变形,将增大对岩体变形的水平约束,随着岩体水平方向的变形,将增大对岩体变形的水平约束,并增大并增大σ2,相应增大岩体的极限强度因此,一般情况下,,相应增大岩体的极限强度因此,一般情况下,这些锚杆不必采用预应力这些锚杆不必采用预应力•③③ 预设的两隧道中夹岩墙的水平锚杆,在第二座隧道开挖预设的两隧道中夹岩墙的水平锚杆,在第二座隧道开挖爆破时,将加强第二座隧道内侧边墙的岩体,爆破时,将加强第二座隧道内侧边墙的岩体,减小开挖爆减小开挖爆破对岩体的破坏及振动影响。

破对岩体的破坏及振动影响 • 要注意及时施作隧道拱部的系统全长粘结砂浆锚杆并保证其工程要注意及时施作隧道拱部的系统全长粘结砂浆锚杆并保证其工程质量质量• 由前述数值模拟结果可知,隧道拱部岩体会可能出现拉裂区,两隧道间岩墙的塑性区与隧道拱部岩体的拉裂区是相伴生的因此增强拱部岩体的抗拉强度,不仅可以抑制岩体拉裂,也是减轻两隧道间岩墙的塑性区发生、发展的措施• 中夹岩墙为极软弱岩体时的支护措施中夹岩墙为极软弱岩体时的支护措施• 招宝山隧道围岩中穿插一些细晶岩脉,均已风化成泥状,断层两侧还有破招宝山隧道围岩中穿插一些细晶岩脉,均已风化成泥状,断层两侧还有破碎带及断层泥这些极软弱的岩体若分布在两隧道间夹的岩墙中,依靠水平碎带及断层泥这些极软弱的岩体若分布在两隧道间夹的岩墙中,依靠水平砂浆锚杆的加固是不够的为此,采用以下办法:在这些极软弱岩体段,在砂浆锚杆的加固是不够的为此,采用以下办法:在这些极软弱岩体段,在两隧道相邻侧拱部的格栅拱架拱脚下设立槽钢纵向托梁,边墙的格栅拱架间两隧道相邻侧拱部的格栅拱架拱脚下设立槽钢纵向托梁,边墙的格栅拱架间距加密到距加密到0.5m一榀,并及时完成喷混凝土层,利用这种较强大的钢筋混凝土一榀,并及时完成喷混凝土层,利用这种较强大的钢筋混凝土的边墙支护,支承隧道拱脚下压的荷载,转移和减小边墙岩体的应力。

的边墙支护,支承隧道拱脚下压的荷载,转移和减小边墙岩体的应力 •极浅埋段地面预设铅垂向锚桩极浅埋段地面预设铅垂向锚桩• 为避免极浅埋段拱顶上方岩体出现发展到地面的拉裂区,对埋探不为避免极浅埋段拱顶上方岩体出现发展到地面的拉裂区,对埋探不到到10m的浅埋段,在隧道开挖前预设铅垂向锚桩(以的浅埋段,在隧道开挖前预设铅垂向锚桩(以3根一束根一束Φ22mm钢筋插入钻孔中,灌注水泥砂浆),在隧道拱顶,锚桩深达拱顶开挖钢筋插入钻孔中,灌注水泥砂浆),在隧道拱顶,锚桩深达拱顶开挖轮廓外轮廓外0.5m,隧道边墙部位桩底达拱脚标高锚桩将岩体连成整体,,隧道边墙部位桩底达拱脚标高锚桩将岩体连成整体,大大增加了这块岩体的抗拉、抗剪强度大大增加了这块岩体的抗拉、抗剪强度 • 控制爆破控制爆破 • 因第一座隧道己形成临空面,故第二隧道开挖爆破时要控制向第控制向第一座隧道方向对两隧道中夹岩体的冲击力一座隧道方向对两隧道中夹岩体的冲击力为此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开挖时的爆破炸药量•(2) 开挖隧道下半部时,充分利用弧形导坑这个临空面•(3) 开挖第二座隧道下半部时,靠第一座隧道一侧预留厚4m左右的岩体作隔离层,预留的隔离层与开挖爆破的岩体间采用预裂爆破,形成隔振线。

加上中央岩墙的4m岩体,在第二座隧道下半部爆破开挖时,靠第一座隧道一侧可有约8m厚的岩体抵抗爆破冲击力 减小爆破对两隧道中央岩体的破坏,将破坏深度控制在减小爆破对两隧道中央岩体的破坏,将破坏深度控制在0.8~1m内内, 在开挖第二座隧道时,第一座隧道各处爆破振动在开挖第二座隧道时,第一座隧道各处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速度控制在13cm//s以下采取措施为:以下采取措施为: (1) 在爆振隔离层与开挖岩体之间采用在爆振隔离层与开挖岩体之间采用预裂爆破预裂爆破形成隔振面,减小爆破形成隔振面,减小爆破对两隧道中夹岩体的破坏即预裂面不是按常规地设在隧道开挖轮廓面,对两隧道中夹岩体的破坏即预裂面不是按常规地设在隧道开挖轮廓面,而是在其约而是在其约4m外设立2) 在开挖与第二座隧道相邻第一座隧道的边墙部分时预留光面层,搞在开挖与第二座隧道相邻第一座隧道的边墙部分时预留光面层,搞好光面爆破好光面爆破3) 防止对隧道西口外观音阁建筑物及隧道顶上方镇远炮台城门及圆通防止对隧道西口外观音阁建筑物及隧道顶上方镇远炮台城门及圆通寺的建筑物的破坏对地面被保护建筑物的质点振动速度控制在不大于寺的建筑物的破坏。

对地面被保护建筑物的质点振动速度控制在不大于3cm//s • 招宝山隧道用声波法检测爆破对岩体破坏深度曲线之一招宝山隧道用声波法检测爆破对岩体破坏深度曲线之一 •加强信息化设计及信息化施工加强信息化设计及信息化施工•1 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利用各种手段查明前方不良地质,避免出现坍方首先加强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及时了解掌子面将揭露的软弱岩体并推延到前方并采用陆地声纳等地质预报方法及仪器搞清掌子面前方软弱岩体的位置在开挖隧道上半部之后,绘出起拱面的地质平面团,以指导对两隧道中夹岩墙采取的施工措施 •2 锚杆注浆饱满密实度的检测锚杆注浆饱满密实度的检测隧道的全长注浆锚杆是主要的加固岩体措施,而注浆是否饱满、杆体是否够长是关键为此,采用M—10锚杆检测仪作质量检测,确定杆体锚入深度和锚固水泥砂浆的饱满密实度凡不合格的锚杆均要采取补救措施•3 爆破对岩体破坏深度的检测爆破对岩体破坏深度的检测对两隧道中夹岩体用声波法检测爆破破坏深度,并及时反馈,以保证破坏深度控制在设计规定范围之内,或采取其它加固岩体措施实践结果,最终可将破坏深度控制在0.6~0.7m以内。

•4 其它量测监控手段其它量测监控手段包括浅埋段地面下沉、地面至拱顶标高岩体垂直相对位移、喷层切向应变、中夹岩墙边墙部位岩体水平向位移、拱顶下沉、收敛量测等都是信息反馈的重要资料,围岩压力及喷层接触应力也是检验设计可靠度及优化设计的重要参数 •量测结果监控及确定设计、施工的安全度量测结果监控及确定设计、施工的安全度• 量测数据不仅检测施工的安全,而且作为及时优化设计的重要依据量测的数据对设计的基本构想和采用的技术措施给于了肯定:• 水平收敛最大值在断层破碎带和风化成泥的岩体段为8~12mm,其他岩段小于7mm,小于某坍方处坍前的28mm;断层破碎带和风化成泥的岩体段最大拱顶下沉量为18 mm,其余岩段小于11mm,表明隧道是安全的 •两隧道中夹岩墙的张性位移值小于两隧道中夹岩墙的张性位移值小于2mm,他们与边墙的初期支护,他们与边墙的初期支护((20mm厚喷射混凝土厚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拱架格栅钢拱架+钢筋网)的接触压力最大仅钢筋网)的接触压力最大仅0.016MPa,说明水平全长粘结砂浆锚杆对岩墙的预加固效果是好的说明水平全长粘结砂浆锚杆对岩墙的预加固效果是好的• 围岩与初期支护间的接触应力,最大仅为围岩与初期支护间的接触应力,最大仅为0.042MPa,初期支护和,初期支护和模筑衬砌间的接触压力大多为模筑衬砌间的接触压力大多为0,最大仅,最大仅0.01MPa,这说明,促成围,这说明,促成围岩自稳是成功的,初期支护完全可以信赖,设计和采用的基本技术措岩自稳是成功的,初期支护完全可以信赖,设计和采用的基本技术措施是成功的。

施是成功的 仰坡为堆积层或破碎岩体中隧道进洞的施工方法仰坡为堆积层或破碎岩体中隧道进洞的施工方法 • 有时为了刷坡、进洞,工作量大,也不安全人们有有时为了刷坡、进洞,工作量大,也不安全人们有时采用小导坑掘进进洞一段,达到较好的岩体后,再扩大时采用小导坑掘进进洞一段,达到较好的岩体后,再扩大断面,支护妥当后再向洞口方向大断面稳步掘进施工在断面,支护妥当后再向洞口方向大断面稳步掘进施工在较好的岩体掘进,能够在有足够的支护、安全有保障的情较好的岩体掘进,能够在有足够的支护、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向岩质坏的洞口施工,并以出洞掘进的方式最终突破况下向岩质坏的洞口施工,并以出洞掘进的方式最终突破洞口的破碎岩体段也有采用长管棚从洞口向洞内防护拱洞口的破碎岩体段也有采用长管棚从洞口向洞内防护拱顶,再作洞口段的掘进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安全但长管顶,再作洞口段的掘进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安全但长管棚的施工比较费时费力,造价比较高早在棚的施工比较费时费力,造价比较高早在1979~~8年,年,在皖赣铁路下坑隧道软弱围岩大断面开挖喷锚衬砌的试验在皖赣铁路下坑隧道软弱围岩大断面开挖喷锚衬砌的试验工作中,就采用了喷射混凝土、全长注浆锚杆先加固洞口工作中,就采用了喷射混凝土、全长注浆锚杆先加固洞口岩体,然后开挖进洞的技术,并取得成功。

岩体,然后开挖进洞的技术,并取得成功1980年在西延年在西延铁路岭前隧道浅埋黄土段洞口施工中,也用同样的办法加铁路岭前隧道浅埋黄土段洞口施工中,也用同样的办法加固洞口黄土后施工进洞获得成功固洞口黄土后施工进洞获得成功80年代中,在大沙铁路年代中,在大沙铁路枫林枫林2号(双线铁路)隧道也成功地试验了这种方法从号(双线铁路)隧道也成功地试验了这种方法从此,用喷锚加固洞口岩体后进洞施工开始推广此,用喷锚加固洞口岩体后进洞施工开始推广 • 1983年德国慕尼黑大学建筑施工教研室主任年德国慕尼黑大学建筑施工教研室主任A.Eber教授在中国访教授在中国访问参观座谈时,提出在德国用几榀钢拱架作骨架,上铺铁板和一层混问参观座谈时,提出在德国用几榀钢拱架作骨架,上铺铁板和一层混凝土,在洞口外搭设临时明洞,在其掩护下大断面开挖的方法进洞凝土,在洞口外搭设临时明洞,在其掩护下大断面开挖的方法进洞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少刷坡或不刷坡,保持仰坡稳定的意见,采用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少刷坡或不刷坡,保持仰坡稳定的意见,采用喷锚加固仰坡岩(土)体,以临时明洞作安全防护,大断面开挖、喷喷锚加固仰坡岩(土)体,以临时明洞作安全防护,大断面开挖、喷锚初期支护的方案。

锚初期支护的方案 1984年年7月,作者与周启明在大秦铁路大团尖隧月,作者与周启明在大秦铁路大团尖隧道的出口(穿过道的出口(穿过20m堆积层)和和尚坪隧道进口(穿过堆积层)和和尚坪隧道进口(穿过100m堆积层)堆积层) ,仅,仅7天,即完成进洞及洞口段天,即完成进洞及洞口段10m的半断面的开挖支护的半断面的开挖支护1994年,年,作者主持设计了宁波镇海招宝山公路隧道,这是每座开挖跨度达作者主持设计了宁波镇海招宝山公路隧道,这是每座开挖跨度达14.5m的两座平行公路隧道两隧道间净距最大为的两座平行公路隧道两隧道间净距最大为4.2m,保留了中间,保留了中间岩体4个洞口均属浅埋,最浅处覆盖层仅厚个洞口均属浅埋,最浅处覆盖层仅厚0.5m,而且岩体破碎,而且岩体破碎,为公园绿地在施工设计中确定了这种进洞施工方法,并将钢拱架改为公园绿地在施工设计中确定了这种进洞施工方法,并将钢拱架改为隔栅拱架加喷射混凝土第一个洞口施工时不到为隔栅拱架加喷射混凝土第一个洞口施工时不到2周就安全进洞,周就安全进洞,并完成了约并完成了约10m长段半断面洞口隧道正洞施工,以后其余长段半断面洞口隧道正洞施工,以后其余3个洞口均个洞口均完成了全断面的开挖及初期支护,几个月后才施作模筑衬砌及洞门混完成了全断面的开挖及初期支护,几个月后才施作模筑衬砌及洞门混凝土结构。

凝土结构 •1 保持仰坡现状基本不变保持仰坡现状基本不变• 洞口仰坡是经若干万年自然形成的,其坡角是自然安息角一旦对它开挖,改变坡度,将破坏其平衡,使岩体或堆积物坍垮或滑动因此,不改变仰坡的坡度,即基本不刷坡,是保持山体稳定的一个要点同时,不开挖仰坡,也有助于仰坡的绿化•2 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加固仰坡岩体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加固仰坡岩体• 如果覆盖层厚度小于5m,则用喷射混凝土和钢筋网封闭和加固仰坡,并从坡面向下方隧道方向设砂浆锚杆加固岩体,代替隧道开挖时向上方的系统锚杆特浅埋、大断面、岩(土)质特坏时,可在仰坡设铅垂向的锚桩加固 • 如果覆盖层较厚,则用喷射混凝土先封闭一段长度的坡面,并对洞口迎面岩体用喷射混凝土加钢筋网加固对于岩质的洞口,迎面岩体用超前砂浆锚杆加固;对于松散体,则用小导管注浆加固及固结 •3 用钢拱架为骨架设临时明洞用钢拱架为骨架设临时明洞• 在洞口外,用4~5榀钢拱架,1m间隔,互相作纵向连结,形成明洞的骨架根据情况可采用全断面或半断面式推荐采用钢格栅拱架,可采用正洞开挖支护设计采用的参数制作。

在其上覆盖薄铁板,然后在拱架内向拱架喷射混凝土,直至将钢拱架全部填满覆盖,形成钢筋混凝土的临时明洞此临时明洞以后可以全部包裹在正式的洞口混凝土明洞建筑中,拱架和纵向连接钢筋就成为正式洞口明洞的结构钢筋如果临时明洞在施工后拟拆除,则在钢拱架(型钢或格栅)上覆薄铁板,在其上浇筑一层厚15cm的混凝土,形成钢拱架上托的混凝土临时明洞• 此临时明洞可以作为仰坡加固施工的脚手架,并在洞口向内掘进时作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掩护 • • 谢 谢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